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旋转木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窗外有棵小歪树(外两篇)

精品 窗外有棵小歪树(外两篇)


作者:贺绪林 童生,559.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34发表时间:2012-09-05 14:29:02

窗外有棵小歪树
  
   我的窗外有一棵歪脖子小树。身体健康时我从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它一点也不起眼,而且大煞风景。一次不留神我撞上了它,便决定要砍掉它。
   未等到我把决定付诸于行动,命运之神夺去了我的健康——我的双腿瘫痪了,终日只能呆在屋子,视野里仅有窗外的一片蓝天和那棵歪脖子小树。
   病痛不仅在肉体上折磨我,更多的是在精神上折磨我。我的心很冷,窗外的那片蓝天也变成了灰色,只有那棵小歪树十分醒目。它的躯干疙疙瘩瘩、千疮百孔、只留下半边粗糙龟裂的皮,支撑着歪歪扭扭的树枝,一副丑陋不堪的模样。一阵萧瑟的秋风刮起,不多的几片枯叶便飘飘落下。我呆呆地凝望着枝头的最后一片黄叶,它顽强地挂在枝头,却又可怜的、瑟瑟的抖着。最终,还是落下了……
   我的眼眶滚出冰冷的泪珠。我可怜小歪树,但更多地为自己不幸的命运而哭泣。
   隆冬时节,凛冽的朔风像无数根皮鞭抽打着大地,大地在颤抖,院里飞起一片黄尘,小歪树光秃秃的树枝求援似的伸向天穹,发出痛苦的哀号。
   我的心缩成了一团,真担心小歪树会被寒风折断。然而,它并没有倒下。
   下雪了,院里披上了银装。小歪树的树枝被积雪压成了弯弓,随时都有折断的可能。我的心不禁又悬了起来,真怕它会冻死。
   整整一个冬季,我都在为小歪树担惊受怕。我已经完全把它的命运和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初春的阳光洒进小院,压在小歪树上的积雪和冰凌融化了,悄悄溶入春泥。一阵春风吹来,轻轻地拂动着小歪树,它欢快地摇拽着,抖动着一身的轻松。我提着的心放下了,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一场春雨过后,小歪树歪歪扭扭的树枝迎来了早晨的第一束阳光。我惊喜地发现枝头有一抹绿色。
   “呵,它活着!”我情不自禁地呼喊起来,只觉得眼睛发潮。但这是欣喜激动的珍珠!
   再后,小歪树枝头的那抹绿色愈来愈浓,愈来愈大,终于充满了我整个视野。
   公正地说,小歪树的这点绿色是微不足道的。但它以它渺小却又顽强的生命点缀了我荒凉寂寞没有生机的窗口,给了我一个绿的追求、绿的希望。
   小歪树的生命燃烧起来了,燃成了绿色的烈焰,燃成了一片执着的追求,燃成了一篇赞美生命的辉煌诗章!
   我眼前的蓝天又出现了,还有那绿色的希冀、追求和向往。
   再往后,我能拄着拐杖下床在院子走动了。我蹒跚地来到小歪树跟前,抚摸着它那饱经磨难的躯干,仰望着它那歪歪扭扭但却郁郁葱葱的树枝,感慨万端、心潮难平……
   我终于明白了,不要把生命轻易地交给命运之神,即使已遭不幸,也要有一副硬铮铮的脊梁,也要保持复活的希望!
  
   树 祭
  
   院里有棵核桃树,三年前伐了。那时间,老树轰然一声倒下,我的心禁不住的一颤,进屋坐在书桌前,想为它写篇文字。题目有了,却写不出一个字来。
   核桃树是父亲栽的,那时他已过而立之年。桃三杏四梨五年,想吃核桃得九年。父亲栽树时想到的不是他和母亲,而是我。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栽下的是一个祸根!为此,父亲去世多年后母亲还经常抱怨他。
   这棵树也曾给我带来许多欢乐。打我记事起,它就枝叶茂密、果实累累。每年春季,随着绿叶的生长,它先吐出毛毛虫般的絮子,后生出一点点些许黄花,再后碗豆般大小的核桃生了出来。随着日月的递增,那青皮核桃渐如鸡蛋大小。等到糜谷上场时,那青皮裂开,只要猛摇树杆,核桃就破皮而落。
   每年秋收季节,是我最欢乐的时刻。这年年都有的欢乐一直延续到我21岁那年的秋天。
   那年秋天,老天变得十分忧郁,老阴沉着脸,掉着濛濛的泪水。刚刚走出校门的我,很荣幸地官拜生产队会计。住的屋里却没有电灯,我又毛遂自荐去当电工。电线从院中的核桃树中穿过,一个树枝长得不是地方,挡住了线路。我要去砍掉它。母亲不许,说是刚住了雨树杆太滑。我不听老母言,执意上了树。就在此时,上苍跟我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我手抓的树枝断了,从树上坠了下来,摔伤了脊椎骨,下肢瘫痪了。
   最初,我和母亲都恨死了这棵核桃树,都说等我伤好后就砍伐了它。我的伤却迟迟不能好,因而也没人去砍伐它。
   那段日子里,母亲常常自言自语地埋怨早已下世的父亲不该栽这孽障树,只说将来儿孙吃核桃时能记起先人,没想到却祸害了儿子。我也时常发呆地望着那树,回想着健康活蹦乱跳的日子……
   第二春天,核桃树并没因为摔伤了主人而感内疚,依然按时开花结果。到了夏日,我能拄着拐杖下床了。遵照医嘱,在母亲的搀扶下我每日在院子活动麻痹的双腿。核桃树如一把巨伞,为我们母子撑出一片绿荫。砍伐它的计划只好往后拖延。
   不觉到了秋日,核桃树以它香美的果实贿赂了我们母子的嘴巴,但丝毫没能动摇我们母子砍伐它的决心。正准备实施砍伐计划,却收获了玉米,母亲发愁地望着如粪堆的玉米棒子,不知往哪里存放才好。同院住的桂芳大嫂说:“拧成辫子,架在核桃树上不就好了。”
   这真是个好主意。于是,就这么办了。砍伐的计划自然又落空了。
   年年如此,核桃树便毫无愧色地在院中挺立着,尽管我们母子一直对它耿耿于怀。
   天长日久,我和母亲都不再说砍伐它的话了。从春到秋我需要它的树荫遮阳挡雨,从秋到第二年春,它担负着玉米架的重任。我们母子的生活中有点离不开它了。
   后来,母亲病逝了。核桃树却依然活着。我在院中活动双腿,常常驻足树前,抚摸着那粗糙如毛铁的树皮,忆起母亲的音容笑貌,感叹人生无常……
   到了前年春天,万树皆绿,却核桃树迟迟不见发芽。我心中大疑,等不急了,折断一个树枝细看,却已干枯了。我十分诧异:“它怎么死了?!”
   其实,前几年它已经现出了衰老的症状:枯枝一年比一年增多,果实一年比一年减少。只是我不把这些放在心上罢了。
   后来听一位老人说,核桃树的早衰是因为年年都把它当作玉米架的缘故。试想:每年都把五六千斤的玉米棒子全压在它肩上,它能受得了吗?
   树既死,就当伐。
   核桃树轰然一声倒下,院里顿显空荡荡的,我的心中也现出一片空白……
   我一如既往地拄着拐杖在院中活动双腿,留下的脚印竟是一个圆圈。院中的核桃树虽然没有了,但它依然活在我心中。
   我早已不怨恨核桃树了。我的伤残只能怨我太大意太不小心,或者是上苍对我的惩罚吧,要我饱尝一下人生的酸甜苦辣。核桃树一介草木,何罪之有?
   我在核桃树生长过的地方又植了一棵杜仲树,我希望它快快长大,撑起一把绿伞为我遮阳挡雨。
  
   父母亲的名字
  
   人来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绝大多数人的名字还不止一个。
   我的父母亲都两个名字,一个是他们的父母给他们起的乳名,另一个是他们给自己起的名字,也就是所谓的官名,或叫做“大号”,亦叫“大名”。
   父亲的乳名叫铁娃,大号叫贺志发。这是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们家乡有个很古怪的习俗,小孩叫某人父母的名字就是对某人最恶毒的辱骂。因此,我刚一入学,就有顽皮的小同学叫我父亲的乳名或大号对我进行“恶毒”的攻击。小同学是从他们父母那里知道了我父亲的名字。我当然也不示弱,跟父母问清他们父母的名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时的我们年幼无知,岂不知,一个人活在世上名字没人叫,甚至被遗弃忘掉才是莫大的悲哀。
   父亲曾对我说过,他生下来时身体很瘦,且多病,因此祖母给他起名“铁娃”,希望他的身体能强壮得跟铁打的一般。祖母的希望没有落空,二十年后父亲长成一条魁梧大汉,身高一米八五,身强体健,真是一条铁打的汉子。父亲一生很少生病吃药,但在刚满花甲之年却生了一场大病,被病魔夺去了性命。为此,我常常感叹生命在病魔面前显得太脆弱了。
   我知道母亲的名字已经读初中了。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下午,我放学回家刚走到家门口,会计何二哥大声喊我。我走了过去,他给了我两张选民证,一张写着父亲的名字,另一张写着“韩桂英”。我看着那张选民证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这张是母亲的。我急忙环顾四周,赶紧把选民证装进了衣兜。我生怕被伙伴们看见了,如果他们知道了母亲的名字,往后的日子他们不光会喊父亲的名字,还会叫母亲的名字来“恶毒”地骂我。
   其实,我从来没听人叫过母亲的大名。母亲的大名只是写在户口登记册和选民证上,很少有人知道。成年之后,我常因此而为母亲感到不公。
   母亲的乳名叫金桃,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我是读高中时才知道的。那年收到舅舅的一封来信,抬头的称呼是“金桃姐”。听母亲讲,舅舅读书不多,只是小学毕业。信肯定是舅舅请人代写的,“金桃姐”三个字写得苍劲有力,很见功力,比我的字好多了。我給母亲念信,不知怎的念母亲的名字我有点口涩,很不好意思,甚至脸都红了。我还偷眼看了一下母亲,母亲兴奋异常,脸上泛起了少女才有的红晕,这是我从没有见过的。
   母亲的大名不知是她自己起的,还是别人给她起的?我没问过母亲,母亲也没给我说过,不得而知。中国妇女叫“桂英”的人太多太多,我觉得母亲的大名有些俗了,远不如她的乳名好听。
   母亲的娘家在泾阳。有语云:金周至,银户县,富裕不过泾三原。泾阳、三原是关中平原的“白菜心”,无疑是个好地方。母亲曾无数次地给我讲过她的娘家——泾河岸边的一个村子,土地平展肥沃,泾河水亮清清,河中有小船荡悠悠;每年春、夏、秋三季河边挤满了浣纱的小媳妇大姑娘,莺歌燕舞,笑声赛过银铃……母亲每每给我说起这些时,脸上就现出甜蜜的笑容,似乎回到了少女时代。我也完全被母亲的情绪感染了,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多年后我去了一趟舅家,舅家是个好地方,但没有母亲给我描述的那么好,这多多少少让我有点失望。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没有回过一次娘家。不是母亲不想回娘家,皆因家中贫寒所致。其实杨陵距舅家只有一百多里路,可父母亲辛劳一年却攒不下去舅家的盘缠。每年母亲都要念叨,今年一定要回娘家。打年初她就点灯熬油加班加点给别人纺线攒回娘家的路费盘缠,到年底也攒下了几十块钱,可过年的开销却没有。一到腊月,父亲就为过年发熬煎,而且心怀叵测地打母亲那点钱的主意。母亲看到父亲愁眉不展的样子,于心不忍,不等父亲开口就掏出钱来帮父亲度年关,父亲接过母亲的钱几分高兴几分愧疚地说;“明年我帮你一块攒,咱们一达去泾阳看望老人。”可到了年底手中还是没钱。年年都这样说,年年都不能成行。父亲直到去世都没有把对母亲的承诺兑现,这是他很大的遗憾。
   父亲去世后,我长大成人了,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母亲风风光光回一趟娘家。我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可老天爷偏偏不照顾我,高中毕业后的第一年,一场飞来的横祸夺取了我的健康。外祖父去世时,舅舅发来一封电报,母亲当时守在我的病床边而未能回娘家奔丧。每每念及此事,我都泪水潸然,痛责自己。我对不起外祖父,更对不起母亲。
   母亲目不识丁,可她却认得出父亲和我的名字,这让我惊奇不已。那时候还是生产队制度,生产队每每分东西,分给各户的东西都用纸条写上户主的姓名贴在上面。父亲在世时,户主自然是父亲。父亲去世后,我接班为户主。母亲取所分的东西每次都能准确无误的找到父亲(后来是我)的名字。
   我曾问过母亲是怎么认得父亲和我的名字的,母亲笑着说,就那么几个字,看得多了就认下了。当时我除了惊奇,就是不解。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不认得自己的名字,却认下了丈夫和儿子的名字,这个人就是我的母亲。母亲过世后我才有所醒悟。一个女人嫁给了男人,她就把全部的依靠和希望寄托在这个男人身上;再后有了儿子,她又把全部的依靠和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心中只有丈夫和孩子,唯独没有自己。这是中国妇女的贤淑美德,也是中国妇女的悲哀。
   行笔至此,我又想起了一件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家里没啥吃,母亲每天按定量做饭,先是尽我吃,再后是父亲,最后给她剩下了半盆清汤。母亲得了浮肿病,用手指在小腿上一按一个坑,半天起不来
   父亲生于1911年,属猪。那一年是辛亥年。他念过几天私塾,常对人说,他是宣统三年生人,口气颇似清朝遗老。其实,他是个忠厚朴实的庄稼汉,对改朝换代的事不感兴趣。他常说,咱庄稼人就盼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母亲比父亲小三岁,生于1914年,属虎。母亲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初五。母亲说她是个没福人,生在二月,年过完了,好东西都吃光了,青黄不接,是个饿肚子的时节。母亲每每提及她的生日,都要念几句俚语:九九加一九,穷汉顺墙立,冷是不冷了,光害肚子饥。
   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六十八年,没有过过一次生日。这都是我的罪责。
   时光如流水,弹指间父母亲离开我二三十年了(父亲1970年农历11月18日辞世,母亲1981年农历11月19日辞世),不知道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是否姓名如旧?去年清明时间我在父母的坟头立了一块墓碑,碑上刻了父母亲的大名,同时也刻了一行碑文:父恩如山,母恩似海;育我成人,永世不忘。
   我不糊涂,明白任何人的名字不管刻在怎样坚固的东西上,终究都会被时间的巨手磨灭。我的父母亲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他们的名字能不能被人记住,我没有多想。我在他们的坟头立下石碑,刻上他们的名字,只是为了寄托他们的儿子对他们永远的怀念。
  

共 518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贺绪林作家高昂着一种生命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组文章能充分代表他散文的这个特色,如秦腔一般,高昂处慷慨激越长歌当哭,低回时真情如诉以墨作泪,如古人所说的“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写人状物、抒情达意都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这些散文还融入小说笔法,情景再现,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描写细腻,言之有物,活泼生动不拘一格。小说笔法入散文,也算他散文的一个成功之处和特色。当然,散文作为一种最宽泛的文体,此书还收有大量序跋,杂感,记游,论事说理等等,特别是他新近的散文篇什,越来越“杂”,不拘一格,却情深意长,这似乎成为他散文创作的一种走向和趋势。这正说明他走向成熟与大气,也逐渐走向心灵的自由。评论家谢有顺说:“散文渴望自由,它的无法归类,正好为人类一切无法归类的情感和心灵碎片提供了含混的表达方式。”让散文行使更多的职能,生活的多样多形态与心灵的丰富多彩,都应该在散文中等到反映,得其散文自由的神髓。从这组散文里,我们触摸到了作家的精神世界。感谢您投稿旋转木马,欢迎您继续投稿旋转木马,期待您更多的佳作。问好,赏析!【编辑:诗人夏红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05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诗人夏红雪        2012-09-05 14:30:17
  贺绪林作家高昂着一种生命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组文章能充分代表他散文的这个特色,如秦腔一般,高昂处慷慨激越长歌当哭,低回时真情如诉以墨作泪,如古人所说的“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写人状物、抒情达意都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这些散文还融入小说笔法,情景再现,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描写细腻,言之有物,活泼生动不拘一格。小说笔法入散文,也算他散文的一个成功之处和特色。当然,散文作为一种最宽泛的文体,此书还收有大量序跋,杂感,记游,论事说理等等,特别是他新近的散文篇什,越来越“杂”,不拘一格,却情深意长,这似乎成为他散文创作的一种走向和趋势。这正说明他走向成熟与大气,也逐渐走向心灵的自由。评论家谢有顺说:“散文渴望自由,它的无法归类,正好为人类一切无法归类的情感和心灵碎片提供了含混的表达方式。”让散文行使更多的职能,生活的多样多形态与心灵的丰富多彩,都应该在散文中等到反映,得其散文自由的神髓。从这组散文里,我们触摸到了作家的精神世界。感谢作家友情投稿。
夏红雪,六九年生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在各大城市报刊发表诗歌二百余首,散文五十篇。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