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杂文】推进历史进程的几期《大公报》

  【思路·杂文】推进历史进程的几期《大公报》


作者:鸿鸣 秀才,2231.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31发表时间:2012-09-07 08:33:48


   天津《大公报》原是北方一张老牌报纸,1902年6月由满族人英敛之创办,1916年9月,英敛之将《大公报》盘售给皖系政客王致隆。1925年11月停刊。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合作接办,重新复刊《大公报》。复刊之初,该报还保持一股锐气,深受读者欢迎,但后来,逐步变成拥护国民党、蒋介石的报纸。然而,就是这份《大公报》,在1935年,却有几期在当时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5年9月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的中央红军继续北上,攻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南地区,向哈达铺前进。当时,红军长征的最后目的地并没有确定。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就注意收集国民党的报纸,了解时事形势,作为决策参考。这次夺取腊子口后,红一军团首长派军团侦察连长梁兴初、指导员曹德连到哈达铺侦察敌情。当时在场的毛泽东特别关照,要设法弄些国民党的报纸和杂志。曹德连等人进入哈达铺以后,从一个国民党少校副官那里缴获了一批近期报纸,其中有几期报纸刊载徐海东红军和刘志丹会合的消息,还有被敌人诬蔑为“匪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略图。聂荣臻看到报纸后很高兴,立即派人将报纸送给毛泽东。过去,党中央对陕北红军和陕北苏区的存在是知道的,但对其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因此,1935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在哈达铺红一、红二军团和军委纵队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做了关于形势和红军整编问题的报告后,幽默地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于是,中共中央决定,红军向陕北进发。
   提供陕北红军消息的报纸,正是1935年7月23日、29日、31日和8月1日各期的天津《大公报》。这几期《大公报》使红军落脚陕北,后来建立陕甘宁边区,以此为基础,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使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谁也没有想到,这几期天津《大公报》,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共 8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几份《大公报》在当时特写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由此可见,新闻媒体的报导,有时候并不是完全受报导此新闻的主办方控制的,各人有各人的分析和理解,各人能得到各人想要的线索。利弊总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看读者想获取的是什么。(编辑 李子燕)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子燕        2012-09-07 08:34:05
  几份《大公报》在当时特写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由此可见,新闻媒体的报导,有时候并不是完全受报导此新闻的主办方控制的,各人有各人的分析和理解,各人能得到各人想要的线索。利弊总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看读者想获取的是什么。(
没有翅膀,依旧可以飞翔;我的羽翼,扎根在心灵之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