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江南教育】给读者的信

精品 【江南教育】给读者的信


作者:孩子 秀才,172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71发表时间:2012-09-20 21:20:31

众所周知,文字乃是人类表达的一种方式。作为“字”这个符号,在记载中当然也算是传递信息或者交流的一种形式。因此,对于解读文字的意义十分博大。所以,后辈在此为大家介绍解读文字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一些收获。文字的传达意义在于本意之意,作为读者应该用心去研究与里理解,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过错。
   从认识文字开始,然后到读写再进一步的认识这个过程中,对于文字符号的认读与词义的感知,是从了解字、词含义与表达的内容下手。所以首先我们可以谈谈“理解”和“阅读”
   学习文字这个符号对于程序来说并没有多么大的意义,但顾于读懂和理解这是却最基本的要求。“字”的组成与词的连串,再到句与句和段与段是文字组合的重要解读之一,因为,很多文章往往是通过段与段这个层次来表达一个意思。
   以字组词,以词成句再到合成段落,乃至措辞成为篇章,然后到以文字的形式组成的书面语言——这个间接性的作品,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再有的一个过程
   对于理解而言,我们首先要培养的就是阅读能力,从阅读中发展到认知能力。然而,我们要是培养这两大能力往往都会被“文学”这两个字眼所蒙蔽。因为,文学虽然可以教会我们写作,但是文学所包含了太多知识。所以,我们应该说阅读能力与认知能力能够提高我们对文学的鉴赏能力。一个好的“鉴赏”能够显露得出我们的学识与文化修养,不过这也是阅读与见多识广的基础标本。
   作为知识的时代,无论从“T”字人才领域还是从“专业市场”上看,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是不能忽视“读”与“认知”能力的。
   我们通过文字符号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往往不是文学中所专一的表现。能够读懂某篇文章乃是从某个领域之中的专业知识,然而从某篇文章发展到多篇那就需要跟多的专业知识。所以,要读就要读出文章的心声。
   我们需要做的准备是材料或者是个人反应散发的个人魅力,只有积累才显得更加专业性,才能掌握更多的语言见识。
   从上面所说,我们的文学舆论对我的阅读是有害的。因为,文学存在着意境与幻想的表现。可见有关于文字是从“人性”的起点出发——有关语读者的个人因素,这意味着读者并没有读到文章的心声。于是文学就有了更多的舆论。既然,文学有这意境在误导读者在走向虚实相生的道路,那么我们用分析文学的方法去读一篇文章这定然是发生“文学”与“理解”还有“认知”上的冲突。在此,后辈并无反对长者对文学作出的贡献持有疑问,只是从中启发出自己的思想,或者说是从中间选出更为有效的让读者更加容易的读懂文章的真意。
   文学的“意象”让人们有太多的疑惑,以理解文章成为“意象”之罪魁祸首的比如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中有人、有物,有水、有声等等。我们并没有通过通过作者所写的理解到其中的意思。所以,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学”。但是,这不是认知与理解能力,而是写作的能力。对于这个现象,我们所能联系到的只有“物象”这个理解留给人们的疑问实在太多,到底诗人海子写的是自由还是呼吁人们当时背景的政局改变需要。但是,无论如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用的手法确实是一手好比。不过,我们不要忘了这是写作能力而不是我们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尽管说培养我们的认读与认知能力是不可确定的事,但也未必只能用分析法透彻的文章旨意通达。培养认读能力,只是对理解作出的基础而已。理解能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从认字、词到造句再到构成段落篇章,是写作的必备品。在理解中,我用佛语中的悟、意、明、清、觉来解释。悟是从无到有悟出其意,而启发悟的理性方向,也就是说悟出来的道理从而以这个道理去发展自己的方向。在文章认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悟出文章的意思,然后再进行分析。意,乃悟之后,是悟出来之后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中理解是否正确。明,以意而明,明乃明确、目明、心明等等,然后明白之后才知道其意义。清,清者,乃万物之清,其真理之物语。觉,以悟、意、明、清而觉,觉其终究逻辑和过程是否行与不行。
   从文章来看,我们以理解的悟觉上可以培养理解文章的行程,这里应该走到了文章分析之法和写作之方法。对于写作和阅读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并非易事。写作,以全文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手法用词所组成。但是,作为阅读者这里则是要明白与懂得文章的主要意思,明其意解其方才能言论有之,这些都是至关重要。往往,一篇好的文章通过细心阅读者的双眼往往有提高文章品质的效果,可以把文章升华。
   提到专业能力,比如深奥的分析学和思维转换还有一些历史文化的遗留,这些则是需要我们的日常积累才能准确的分析。纵算,我们有婉转灵动的语言根基,对于这些文字我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要注意,理解能力是基于认知能力的基本而得到升华,而理解的过程中恰恰与思维有关。但,做为思维逻辑的人类,离开思维活动是不行的。所以,我把思维定义为审美。审美,在文字中那就是对文章的审美价值。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高度价值的审美观,不然好的文章就是去了文字的意义。在此,后辈斗胆草画简文,如有不对之处还望道高者指正。在阅读过程中,从整篇文章出发,以全部内容为主题挖掘其思想精华与精神内质是把文章推崇到浓度最高的境界。这个,需要进行不断的理解后把内质的语录灵魂交际在一起,然后再在段与段之间做一个分析,这是对文章的起码尊重。
   以文章为分析和理解这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根据归类联想等等方法来进行探索。这样怎么才能做到呢?就“思维”两个字可以做到。在此,我个人认为思维的产物来源于个人的修养,这将会决定读到的知识或是疑问的多少。比如某杂志社的偏激发生对文章的理解错误导致了文不达意,这将影响着整个杂志社的名誉和声望。所以,这时我们阅读过程中自己的思维万万是不能混乱的,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修养和精神至上的品德。
   文章理解到一定的程度时,我们往往会激动不已。至而,就会滔滔不绝的发表着议论,这个议论固然是各持己见。然,这时就是一个评论能力。评论,不只是对文章全面分析与随意的揣摩。评论能力往往是随时待命的脱口而出,但是我们值得注意的是个人魅力与自己的思想。你的思想就代表着你的行动,所谓好将带好兵就是这个道理。
   评论能力可以作为写作的基本功能,因为这将涉及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这个过程是复杂多变的。不过,恰恰是这个过程是对提高阅读与认知的最大帮助。
   评论是对文章负责的基本表现,除了全面分析之外,我们还要处有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与启发等等。评论的方法有很多种,多数是以“分析而后上述”的方法骗出全文的重点。其次就是概括方法,再次还有顺序和段落的层次分略出自己的格调。这些方法是别人教不会的,只有自己慢慢的领会。但是,无论用什么方法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文章负责。
   培养评论能乃是我在此文中的重要强调,因为无论作为写作还是阅读这都会涉及到这一方面。最后我所要说的就是此文的连串,何为连串——理解、鉴赏、鉴别再到思维、评论等,也就是说把它们分别结合在一起,那么这就是对文章审美的起码标准。在此,后辈希望培养上述文章的要略可以通过此文得到一些圆满。相信,感兴趣的文友在此文中如果发现疑问一定会好好指正。小生才疏学浅,小小短文不谈及大智如愚。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共 29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写给读者的信,信里告诉读者解读文字的技巧与方法。是一篇理论很强的文章,值得一读。作者阐述了如何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文字,阅读文字。理解与阅读是孪生子,语言的学问,文字的魅力,只有认真地阅读后才能产生奇妙的效果。知识的厚度是积累的过程,书读多了自然积累就多。写作的过程是分享过程,想与人交流,就有了阅读与理解。有些文章我们阅读后不一定理解,作者举例说明,有些诗歌有些文字太朦胧。也许太朦胧,诗和文字我们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不能产生共鸣。如今年轻人流行朦胧诗,朦胧文章,直教人读过多遍也没有很好掌握中心思想,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我认为,一个人写文章,或者写诗,只要是想发表,就是想与人分享。如果文字谁都看不懂,阅读文字像看天书似的,失去写作的意义,更没阅读的价值。李白、杜甫的诗歌之所以流传甚广,源于好理解,吟咏琅琅上口。作者的文章很容易引起共鸣,至少我读过能懂。好文,推荐欣赏。【编辑:木子花飘香】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20922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2-09-20 21:21:16
  作者写给读者的信,信里告诉读者解读文字的技巧与方法。是一篇理论很强的文章,值得一读。作者阐述了如何正确地认识与理解文字,阅读文字。理解与阅读是孪生子,语言的学问,文字的魅力,只有认真地阅读后才能产生奇妙的效果。知识的厚度是积累的过程,书读多了自然积累就多。写作的过程是分享过程,想与人交流,就有了阅读与理解。有些文章我们阅读后不一定理解,作者举例说明,有些诗歌有些文字太朦胧。也许太朦胧,诗和文字我们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不能产生共鸣。如今年轻人流行朦胧诗,朦胧文章,直教人读过多遍也没有很好掌握中心思想,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回复1 楼        文友:孩子        2012-09-21 02:03:12
  木木,你辛苦了。谢谢你的赏析
2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2-09-20 21:21:57
  我认为,一个人写文章,或者写诗,只要是想发表,就是想与人分享。如果文字谁都看不懂,阅读文字像看天书似的,失去写作的意义,更没阅读的价值。李白、杜甫的诗歌之所以流传甚广,源于好理解,吟咏琅琅上口。作者的文章很容易引起共鸣,至少我读过能懂。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3 楼        文友:木子花飘香        2012-09-20 21:22:22
  问候作者,欢迎赐稿!
书写朴素淡雅的文字,飘香在心灵的沃土上。
回复3 楼        文友:孩子        2012-09-21 02:04:38
  同文好友,问好了
4 楼        文友:铁禾        2012-12-08 22:26:51
  不凡的文字,写实感性又理性,品读这样的作品也能受益甚多,欣赏了。
铁禾
回复4 楼        文友:孩子        2012-12-09 16:11:45
  谢谢观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