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海蓝.小说】云遮月

精品 【海蓝.小说】云遮月


作者:王爽 举人,5643.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50发表时间:2012-09-21 08:48:05

【海蓝.小说】云遮月
   【一】
   当周围的人们得知何青青的对象于小丽考上师范学校后变心了,跟何青青毁了婚约,无不感到震惊和气愤,纷纷谴责于小丽太没用良心了。他们在向何青青表示同情并给予安慰的同时,一些热心人开始重新为他物色对象,隔三差五就有登门来提亲的。何青青有个远方的舅母更逗,同时领来两位姑娘,让他父母挑选……
   父亲这时也表了态:“以后找什么样的对象你自己挑选吧,但最后必须由父母给你把关。”
   何青青想父亲还是没有真正地打消“包办”的念头儿,但毕竟做出来一点儿让步,给了何青青选择权。这时他想,还是把找对象的事往后推一推,暂时先静一静心,便对那些热心给他提亲的亲戚朋友一概婉言谢绝。在年底的整个寒假期间,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天天躺在家里看中外名著,在故事里和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
   正月里的一天,外面艳阳高照,一丝风也没有,冰雪在悄悄地融化。母亲对躺在炕上看书的何青青说:“你别像个老头子似的,总拿着本书在家里窝着,这样下去不得把眼睛看坏了吗?赶紧去左邻右舍溜达溜达。”
   何青青想母亲说的不无道理,就这样总也不出屋,说不定人们还以为你因失恋而精神颓废一蹶不振了呢!咱可不能让人家猜测或笑话。再说了,天涯何处无芳草!
   或许是习惯了室内的昏暗,或许是外面的光线太强,来到外边后,何青青竟有些睁不开眼睛。正月,是乡下时值农闲,却也是最热闹的时节,人们没有什么事儿可做,便聚在一起打麻将,看纸牌。何青青走到大街上,听有人说屯西头刘大家有一伙赌局,他想过去看看热闹。
   来到刘大家,只见满屋子都是人,炕沿边一副扑克牌的四周,围拢了好几层的人,赌得正酣。
   尽管乡下的耕地已承包到各家各户,农民都过上了好日子,但绝大多数农民还谈不上富裕,手里的钱并不多。说是赌局,其实也就一把输赢三角五角的,纯属娱乐性的消遣,只要没有大赌,当地派出所即使知道了也睁只眼闭只眼。
   何青青没有心情去赌,也没有凑过去“扒眼儿”,他与在一旁坐着的几位长者闲聊。
   过了一会儿,去娘家拜年的刘大媳妇领着孩子回来了,她一进屋就骂刘大没正事儿,把早上刚刚收拾好的屋子弄得一塌糊涂。她这么一骂,赌局自然就散了,尤其那些穿着鞋上人家炕的,一个个红头涨脸地赶紧往出溜。
   何青青正要跟随着大队人马往外走,刘大媳妇却把他叫住,让他先别急着走,说孩子有几道作业题不会做,让他给孩子讲讲。
   等人们都走了,刘大媳妇问:“大兄弟,又有对象了吧?”
   何青青说:“这不是等你给介绍呢吗?”
   刘大媳妇笑着说:“真会说话。我留你等一会儿就是要跟你说这么个事儿,我舅舅家的二丫头明天可能要过来,我想让你们俩见个面。”
   何青青微笑着低头无语。
   刘大凑过来说:“小梅那丫头真是不错,又有模样儿又有个头儿。兄弟你就看看呗,相中了就处处,相不中也没啥。”
   何青青说:“那就让你们操心了。”
   刘大媳妇说:“你回家先和我大叔大婶打个招呼吧。等明天我表妹来了,晚饭后我就带她到你家去坐一会儿。”
   何青青回到家把刘大两口子的意思说给父母,父母看他不再拒绝提亲了,也挺高兴。一致认为,应该看看。
  
   【二】
   第二天晚饭后,刘大媳妇果然领着她舅舅家的表妹过来了。
   刘大媳妇介绍说:“这是我大舅家的表妹,叫黄小梅,今年21岁……”
   何青青瞄了一眼,明显地看得出与于小丽的年龄差来。刘大媳妇是个一米七的个头儿,这姑娘一点儿不比她表姐矮,长得虽然不是特别漂亮,但还是说得过去,尤其是她始终微笑的模样,给何青青的第一感觉不错。
   刘大媳妇做完引荐后,黄小梅随着刘大媳妇称呼何青青父母为大叔大婶,又分别敬上了烟,然后径直走向何青青,微笑着也给何青青点上一支。这有些出乎何青青的意料,一向言行自如不怯场的何青青此时反倒有些紧张,因为在他和那个叫于小丽的相处期间,还从来没有享受过如此的待遇。何青青是一个多情善感见不得好的人,事后他想,自己对黄姑娘一见钟情,或许就是因为那支烟。
   刘大媳妇和何青青的父母拉着家常,何青青的父母则时而拉回话题,打听一些黄姑娘本人和她家里的情况。
   在长辈聊天的时候,晚辈是没有资格插话的。因此何青青和黄小梅各自傻傻地呆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们的闲聊。待他们聊了好一阵后,刘大媳妇站起身,说:“一家女,百家问。互相也见到面了,你们如果看我妹妹还可以,有往下继续的可能,待会儿就让大兄弟也去我家坐一会儿。”
   刘大媳妇领着她表妹走后,父亲说:“挺好的,我看还行。”
   母亲说:“小姑娘挺灵便的。”
   接着父母同时问何青青什么意见,何青青说:“你们看行就行,我没啥意见。”
   那些年,何青青的母亲在当地也没少给人家保媒,处理这些事情很有经验,便对站起身的何青青说:“你先别急着过去,再等一会儿,过去太急显得咱们够得太亲。”
   父亲说:“老黄家离咱们这里有四五十里地远,刘大媳妇跟她舅舅家也不是经常来往,不见得对她舅舅家和她表妹就那么了解,所以这事还不要急于求成。”
   何青青是天擦黑时才过去的,刘大两口子见何青青终于来了,便知道事情已有眉目,都很高兴的。
   黄小梅再次微笑着过来给何青青敬烟,何青青抢过火柴,说:“以后就不用这么客气啦。”
   逗得大家都笑了。
   刘大媳妇把何青青和黄小梅叫到里屋,然后她一边往出走一边回头说:“你们俩在一起好好聊聊吧。”
   黄小梅将炕里的被子推向何青青说:“你那么大的个子,坐时间长了肯定累,侧歪一会儿吧。”
   然后黄小梅坐在炕沿边,跟何青青说起她家里的一些情况。她的姐姐已经出嫁了,家里除了父母还有哥哥嫂子和两个妹妹。哥哥嫂子没有房子,因此至今仍和他们在一起过日子,一家八口人挤住在两间小土房里。家庭不富裕的原因是父亲曾经好赌,现在父亲刚刚改好不赌了,可是哥哥却又接了父亲的“班儿”。因此她打算早些嫁人,早点离开这个让她失望的家。
   何青青说,他的两个姐姐刚出嫁,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弟弟,因此结婚后父母肯定得赶他出来自己单过,这样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没有房子住。
   黄小梅红着脸说:“只要两个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就不愁日子过不起来!”
   黄小梅年龄不大却挺成熟,何青青特别欣赏她这一点。
   那一晚上,这一对青年男女聊了很久,临走时黄小梅送何青青到大门口,两人手拉手又在一起站了好一会儿,都有些恋恋不舍……
  
   【三】
   事情的进展是在意料之中的。没过几天,黄小梅家就捎来信儿,邀请刘大两口子择日带何青青过去一趟。这说明黄家挺有诚意,分明是也想见见何青青。不过这时学校已经开学了,为了不影响工作,何青青想选在周日去。
   周日的早上,何青青来到刘大家,准备和这两口子去见黄姑娘父母。来帮她嫂子照看家的刘小丹对何青青上下打量一番后,说:“你的鞋有点儿太土啦!”
   何青青的脚比较大,买不到大号鞋,只好穿母亲做的千层底大棉鞋,因此显得既笨重又难看。
   刘大媳妇用嘴角撇了一下小姑子,然后逗她说:“等过两年你找婆家的时候,肯定不会让大人操心,自己就会相看对象了。”
   刘小丹脸红红的,学她哥哥口气骂了一句:“这败家娘们!”然后笑着躲一边去了。
   刘大媳妇对何青青说:“回力鞋有大号的。路过集市时,到供销社买双回力鞋吧。”
   何青青和刘大两口子蹬了五十多里的自行车,来到黄小梅家。黄小梅的父母见他们的到来很高兴,看到何青青更是喜欢得不得了。俗话说“新姑爷进门,小鸡掉魂。”黄小梅的父亲打发他的大姑爷子赶紧去街里买菜,吩咐他儿子去请附近的亲戚朋友过来做客,他自己在厨房里忙着杀鸡。
   吃饭的时候,黄小梅的父亲一高兴还把多年的陈酿拿出来招待大家。何青青招架不住大家的劝酒,也就放松下来,喝了两盅。
   何青青天生有个毛病,吃饭特别快,再加上喝了一点儿酒,感觉有点热,下桌后便来到外边透透气。黄小梅随后跟出来,拉着何青青就往房后走,在房后墙根旁,他俩紧紧地拥抱了一下。何青青本想亲吻一下黄小梅,但怕万一让人看到笑话,就没敢“放肆”。
   刘大媳妇受何青青父母的委托,在临走之前问她舅舅什么时候去何家相亲。大伙七嘴八舌一阵子,最后定在下个月的头一个周日。
   接着黄小梅的姐姐建议让他们把彩礼单子带回去,这样也就免得相亲那天迟迟定不下来。于是自行车、手表、多少套衣服、都是什么料子的……罗列了一大堆。刘大媳妇认为要的太多了,还跟她的大表妹闹了个半红脸儿。
   何青青也提出,要太多了,父母肯定不会同意的。然而却闹了大姨姐的一个白眼儿:“你傻啊?这不也是为你们将来的小日子着想吗?”
   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刘大媳妇把经过和进展向何青青的父母做了详细“汇报”。何青青的父亲看到彩礼单子后,脸色很不好看,就问刘大媳妇:“她黄姑娘又不是上班的,要什么自行车呀?”
   刘大媳妇说:“这事到时候我说,把自行车去掉。”
   按说当媒人的也不容易,要站在中间求同存异,尽可能地化解矛盾,维持“双边关系”。处理好了,喜事是人家的,弄不好,还得受一堆的埋怨。
   第二天,何青青给学生上完课后,心里一直觉得闹得慌的,到校园外转了转也还是不行,就请假回来了。怕父母问他为什么不好好上班跑回来了,他就去了刘大家。
   何青青一进屋先闻到一股很浓旱烟味,一看便愣住了,黄小梅的父亲怎么会在这里?
   几句客套话之后,黄小梅的父亲对何青青说:“我们那边反悔了,不想让孩子嫁得太远。我过来告诉一声,一会儿就回去。”
   那时何青青还不善于伪装自己,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起了转转,最后终于还是挺住了,没有让眼泪落下来。
   刘大媳妇没在家,刘大正在生气,也不挽留他的舅丈人。
   何青青把黄小梅的父亲送到门外,问是怎么来的。黄小梅的父亲说乘长途汽车,下车后走来的。何青青说我用自行车带你去站点儿吧。
   这时刘大在后边喊何青青,何青青走过去。
   刘大皱着眉说:“你虎啊?人家都不跟你扯了,你还送他干鸡巴啥?”
   何青青说:“没关系,毕竟认识一场,咱们不是还在人家喝过酒吗?”
   黄小梅的父亲也说不用送,但何青青执意要送,他想在路上弄清楚事情的缘由。
  
   【四】
   婚姻不成,远亲还在。何青青顺着刘大媳妇的叫法,对黄小梅的父亲以舅舅相称。十几里的乡路,遇到上坡还要下来走,时间宽松,何青青不急于直奔主题,就和黄小梅的父亲唠些乡下的家常。
   过了一会儿,黄小梅的父亲问:“外甥,你的各方面条件都这么好,咋才订婚?为何要找个没有工作的对象,附近就没有合适的好姑娘吗?”
   其实这已经问得非常明白了,完全回答了何青青想知道的事情缘由。
   于是这一路上,何青青详细地讲了他这些年的经历。先是为了奔求个人的发展前途,一心想当篮球运动员,如何折腾了好几年。后来又讲了和一个姓于的姑娘相处一年多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把年龄拖到二十四五了。他说好姑娘确实哪里都有,不过个头不是稍高一些的就没有心情看……
   何青青把黄小梅的父亲一直送到长途汽车站,还给买了张车票。
   没想到两周后,何青青收到了黄小梅寄来的一封信。信里的大概内容是——都怨我父亲当初听信了屯邻的异议,就对你产生了误解。父亲从你们那里回来后,十分懊悔。现在如果还有可能的话,我愿意与你继续相处下去。
   刘大两口子第一次当媒人,没料到当回老红媒竟是这么不容易,因此有些心灰意冷。刘大媳妇说:“往下你们就自己处吧。”
   父亲也对黄家的多疑颇为不满,但总算没有明确反对何青青和黄姑娘的继续相处。
   何青青和黄小梅几次书信往来后,便谈到各自跟家里说一下相亲的事。这次黄家再也不列什么彩礼单子了,说给什么算什么吧。
   相亲那天,黄家来了七八个人,何青青家也请来十多位亲戚朋友,摆了几桌酒席。由于相互都很满意,也就避免了很多复杂的程序,皆大欢喜,一下子就把“相亲”简化成了相识后的开怀畅饮。
   黄家一行人酒足饭饱之后,高高兴兴地打道回府了。按照当地的风俗,相妥亲了就要把姑娘留在未来的婆家住上几天。黄小梅自然就留在何家,她擦桌子刷碗扫地,里里外外忙得俨然是个女主人。
   天黑了后,何青青带小梅去刘大家坐了一会儿。回来时小梅主动和何青青勾肩搭背地往家走。到了家门前的僻静处,两人停下来抱在一起,小梅把她的初吻给了何青青。
   本来一切都趋于水到渠成了,然而无法想象到的意外还是发生了。就在当晚夜深人静的时候,外面鸡窝里的鸡突然惊叫着乱作一团。年轻人睡得实什么都不知道,何青青的母亲出去看了一下,也没有发现什么。然而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发现那只大红公鸡死在鸡窝里,从鸡脖子上的伤口看,是黄鼠狼把鸡咬死后吸干了血扔下的。

共 68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 当周围的人们得知何青青的对象于小丽考上师范学校后变心了,跟何青青毁了婚约,无不感到震惊和气愤,纷纷谴责于小丽太没用良心了。他们在向何青青表示同情并给予安慰的同时,一些热心人开始重新为他物色对象,隔三差五就有登门来提亲的。何青青有个远方的舅母更逗,同时领来两位姑娘,让他父母挑选……文章开头就交待了事件的缘由,何青青失恋了,为此他赢得了在父母手中的一些恋爱的权利,然而接下的事还是让他无法接受,通过相亲认识的小梅,本来两意相悦,却被琐事牵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彩礼、流言蜚语最后竟然连迷信都成了阻碍他们的法宝,两个相亲相爱的年轻最后还是分道扬镳。他们想过私奔,想过“生米煮成熟饭”可他们不想违背家长的心愿,更不双方家长因他们而蒙羞……小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爱情路上的坎坷,而他们遵循道德的底线,成全了家人的威信,却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小说用平淡的口气娓娓而谈,自如而亲切。而读者却在其中伤感不已,我们为作者娴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而叹服又为这样的故事止不住发出轻轻的叹息。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21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2-09-21 08:48:53
   当周围的人们得知何青青的对象于小丽考上师范学校后变心了,跟何青青毁了婚约,无不感到震惊和气愤,纷纷谴责于小丽太没用良心了。他们在向何青青表示同情并给予安慰的同时,一些热心人开始重新为他物色对象,隔三差五就有登门来提亲的。何青青有个远方的舅母更逗,同时领来两位姑娘,让他父母挑选……文章开头就交待了事件的缘由,何青青失恋了,为此他赢得了在父母手中的一些恋爱的权利,然而接下的事还是让他无法接受,通过相亲认识的小梅,本来两意相悦,却被琐事牵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彩礼、流言蜚语最后竟然连迷信都成了阻碍他们的法宝,两个相亲相爱的年轻最后还是分道扬镳。他们想过私奔,想过“生米煮成熟饭”可他们不想违背家长的心愿,更不双方家长因他们而蒙羞……小说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在爱情路上的坎坷,而他们遵循道德的底线,成全了家人的威信,却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小说用平淡的口气娓娓而谈,自如而亲切。而读者却在其中伤感不已,我们为作者娴熟的驾驭语言的能力而叹服又为这样的故事止不住发出轻轻的叹息。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1 楼        文友:王爽        2012-09-22 08:09:29
  感谢锦妤社长亲自编辑,辛苦了!
2 楼        文友:锦妤        2012-09-21 08:51:06
  一波三折中故事更打动读者。作者驾驭此类题材的能力可见一斑。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2 楼        文友:王爽        2012-09-22 08:11:36
  呵呵,谢谢领导夸奖,还需努力啊!
3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09-21 09:00:31
  凄美的遗憾!悲剧就是打破美好给人看。欣赏佳作!
回复3 楼        文友:王爽        2012-09-22 08:13:37
  谢谢来访留言,先有故事,后有小说。呵呵
4 楼        文友:王广        2012-09-21 14:54:50
  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就因为黄鼠狼咬小鸡,就要结束和黄姑娘的爱情。
回复4 楼        文友:王爽        2012-09-22 08:16:04
  在相亲的“关键时期”,弄打一只碗都犯忌讳。呵呵
5 楼        文友:清泉之韵        2012-09-21 17:32:48
  很现实的小说,在欣赏作者淳朴而唯美语言的同时,也为主人公的一波三折的爱情而惋惜。学习了,问好先生!
6 楼        文友:王爽        2012-09-22 08:19:19
  谢谢朋友来访,谢谢夸奖留言,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在这个世界上,我独为真诚所倾倒!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