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散文】风从父亲坟头过

精品 【海蓝散文】风从父亲坟头过


作者:沃土老农 秀才,206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3发表时间:2012-09-26 16:27:20

到2012年3月25日,父亲因患肺癌去世已整整一年了。在父亲永远离开的日子里,我常常从梦中醒来,却难以写下任何文字,甚至不敢看他的照片,只怕任何一个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会引起无穷无尽的感伤。然而,三百六十五个日子过去了,沉淀的情感终究会在3月25日这个日子有个汇集,汇集成奔腾的河水,奔溢而出,冲刷着有关父亲的所有记忆,留下来的,便是磨灭不掉的蚌里珍珠,一个个,一串串,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深处,再难冲走……
   一
   父亲一九四二年二月初九生于农安县一个农民家里。
   父亲是我们屯子里资格最老的教师,六十年代初期的农安师范学校毕业生,属科班出身。在讲到读书的艰苦时,父亲常常自豪而生动地叙述起15岁时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他说自己下了半年地后,重新回到小学读书,在别人玩耍的时候,他就躲在一旁苦读,终于考上初中(那时考初中似乎比现在考大学都难)。由于初中点在离家50里的三盛玉镇,必须得住校。那时家穷,在学校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每月回家取钱都拿不足,就起出一土篮子大葱,返校的途中,边走边卖。放假在家还要每天捞大筢(一种在草甸子搂茅草的工具)。正由于家庭的困难,才促使他决定在初中毕业时报考花钱少的师范学校。父亲也因此成为七个兄弟姊妹中唯一吃公家饭的人。
   对于这份工作,父亲一向十分热爱。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家所在的村(那时叫大队)集体经济抓得好,在省里都有名。在其他大队社员日值勾块八角钱时,我们大队的各生产小队日值却在七八块钱,有的年份竟可达到十多块钱。很多劳动力多的家庭一年可收入五六千元。那时,在我们大队做农民是非常自豪的,姑娘基本不外嫁,小伙子说媳妇比较容易,外地人也想方设法到村里来落户。而我们家却没法跟社员们比。父亲工资极低,在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数字,一个是三十五元五,一个是四十二块五。也许是这两个工资标准维持很多年吧。在我少年的记忆中,有个词根深蒂固,它就是“叫户儿”。那时父亲自己吃商品粮,母亲和我们兄弟五人的口粮要靠队里分。每到社员分配的日子,也是父亲最难的时候。社员们扣除粮款,都有余钱可以领回,刘万林家爷几个曾用一个黄书包领回半兜子钱,一时令前后屯的人羡慕;父亲却必须拿现款上交给队里。父亲根本拿不出现钱,只好“叫户儿”,就是先求人帮忙把钱交给队里,以后每月开支再还人家。那时我家一帮半大小子,让人瞅着都打怵,就连我的亲x爷都摆手,说怕你还不上。尽管如此,当有人劝爸爸别教学了,回队上干庄稼活吧,父亲却十分坚决地摇头。
   父亲太热爱这份工作了。他总是能把那些“调皮大王”管理地服服帖帖,一队的周双武,二队的张权,都曾是十分调皮的学生,成年后却都对他们的刘老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曾教过一个二等班,其中有三个学生名字中带“江”字,一个学生名字带“中”字,别人戏称为“三江凑不上一盅水儿”。就是这样的班级,在全乡考试中,竟能位居前茅,其中有个叫袁凤芝的,语文居然得满分,卷子拿回校后,所有老师反复挑刺儿,居然挑不出毛病!
   从教师到副校长,父亲在家乡的小学校干了一辈子。退休后的父亲虽然拿着数量不多的退休金,却令当年的社员们羡慕不已,老人们谈起当年“叫户儿”的情景后,往往要说,得回坚持住了,现在谁也不敢人家了,人家有“劳保儿”啊!
  
   二
   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这固然与我家生活条件有关,同时也与他的劳动观分不开的。他总是说,干点儿活累不坏。在他的同龄教师中,父亲无疑是最勤劳,最能干,手最巧,也最有经济头脑的人。
   我十来岁时,每到冬天,父亲都要带领全家编炕席。买来高粱秸秆(我们叫秫杆儿)后,父亲叫我们用自制的工具为每个秫杆儿去皮,并泡成三瓣,再捆成捆浇上水,每天下班后都坐在屋地当中,左手扯住秫杆瓣儿,右手握住侵刀,同时右脚蹬刀,刀刃抵住秫杆瓣的根部,左手一拽,右脚恰到好处地一起用刀,“哧——哧——”,三两下,白瓤飞卷,薄而韧的秫杆篾子就刮出来了。整个冬天,父亲都在灯下编炕席。他编的炕席篾匀平整,结实耐用,深受欢迎。虽然钱不多,毕竟可以补贴家用。后来,父亲跟砖厂联系好,为其编苫砖坯的小席子。这样,我们也可以参加到编席子的工作中去,八岁的二弟在爸爸的示范下,竟然会自个起头,独立编席。
   四十年时光悠然而过,而当年父亲带领我们编席的场景却历历在目。
   当时生产队给每家都分了自留地。我家有一亩地左右,父亲年年在地里栽大蒜,1975年批“小生产”时,我家的大蒜曾被拔过。风头过后,父亲依然栽。他知道怎样储藏既不冻,又不伤热;知道用什么肥料,间距多少;知道何时松土,何时起蒜。父亲栽的大蒜头大,瓣大,蒜瓣多,在当地比较有名。卖蒜是我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家的第一座砖房就是靠卖大蒜才盖起来的。记得那年,开始分田到户,我家分了半晌地,父亲大胆栽了两亩,卖了十二万头大蒜,收入三千二百多块钱,令全村人刮目相看。每到辫蒜的季节,我家房前树下,自家人,外来帮忙的,东一堆儿,西一块儿,笑语喧哗,忙得不可开交。父亲指挥大家分出等级,上房将蒜辫子头朝下并排放好。他摆完蒜直起腰时,从地面上看他,俨然是个生产队的队长。一旦赶上蒜价低,,父亲就会将蒜头剪下,放进大缸里,待蒜须根部泡软,就不厌其烦地用锥子一个个抠下蒜须,再将蒜头栽到放好营养土的炕上,并用塑料布罩好。不久,绿油油的蒜苗长满炕梢,我家隔三差五就会吃上清香四溢的蒜苗炒土豆丝或蒜苗炒鸡蛋了。想一想,在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能不时吃上自家做的蒜苗炒鸡蛋,是多么奢侈的享受呀!
   在起蒜前一个月,父亲就会在蒜垄帮儿用镐勾土,平整出窄窄的半条垄,种上白菜。处暑过后,大蒜起走,蒜地就成了白菜地。父亲带领我们及时追肥,喷药,铲蹚,上冻之前,硕大的白菜就成垄或成车地卖掉。卖不了的,父亲就领我们挖窖,储存起来,除了冬天食用,主要用于做菜栽子。储菜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发现里面温度太低,父亲就会把炭火盆端进去;一旦白菜帮子都冻起泡了,父亲就会不辞辛苦地将整窖的大白菜弄回房间,直到完全缓好。清明前后,我家主要有两样活儿,一是栽大蒜,二是栽菜栽子。父亲是方圆十里栽菜栽子的高手。他上班前,下班后,都要去菜栽子地里,看是否缺水,看是否有虫子。一旦缺水,他会挑着水桶,挨个浇它们;刚发现有菜青虫,他就及时喷药。五六月间,菜花金黄,蜂蝶飞舞,父亲的菜栽子地是当地的一道风景。待菜栽子进入成熟期,父亲每天下班后都要去地里,将成熟的菜栽子连根拔回,并用绳子将其根部捆好,吊在凉棚子里阴干。等所有的菜栽子干好,父亲就把它们根朝外放在大笸箩里,进去又踩又碾,出来又簸又搓,边簸边挑边吹,蛾子卵一样的菜籽就出来了。有几年,我家的黄菜籽颇受欢迎。因为这种白菜帮嫩,易炖烂,味道极佳。后来又改种黑籽的758,因其产量高,更是受到周围屯子人们的喜爱。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出去卖一部分,多数是人们自动到我家来,三两半斤的买,同时买走的,还有父亲的信誉。父亲靠自己的信誉,赢得了能干且实在的好名声。
   由于姨姥的三个儿子住在郊区,都有温室大棚,收入都很可观,退休后的父亲去详细考察几次后,就在后园子建起了五十多平方米的温室大棚。从模仿建棚,到创造性地改进,父亲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认真研究,对照资料,仔细琢磨,很快就掌握了相关技术。弄温室大棚,不但是技术活儿,更是个累人的活儿。那时父亲身体非常好,有一次晨起一连气往棚里挑了二十多挑子土(不少于100斤),早饭吃了七小碗面条!
   从正月起,父亲就在炕上土箱里点种育苗,育出茄子苗后,就在大棚里将土和粪弄碎,筛匀,和泥,用四齿叉子割成上万个方块,再用自制的小尖木棍在泥块儿上扎眼儿,栽苗,掩土,浇水……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棚里温度高,高时可达38°C,穿线衣线裤干活,一会儿汗就出透了;湿度大,干活时,棚膜上的水不时滴在背上或脖子上,很不舒服;春天风大,只要有风,他就爬上温室顶,加固棚膜,这是个非常危险的活儿,极容易摔下来——父亲全然不顾这些,他是个不干则已,干则必成,从不半途而废的人,只要他愿意干,就不怕苦累。果然,他的各种苗都卖得挺好。他从不卖高价,还顺手送几棵,以备补苗。所以,父亲育的苗不必拉出去,守在家里,几天就卖光了。每年收入千八百元,父亲非常满足。大苗都卖出去,自己栽剩下的弱苗、残苗。可不到一个月,他的苗还是比别人家的好。到栽葱的季节,父亲就在棚里密密地栽了葱,精心管理后,秋天时已长得很壮。父亲并不把葱起出来,正二月时,他开始在温室里烧炉子,隔几天就浇水。很快,里边的葱就绿起来,够大了,就一筐筐起出,挎到村东小卖店去,批给人家,然后乐呵呵地揣钱回家。拔葱期间,父亲就在棚里空地种上各种小菜。等棚里的葱剩下不多时,里面的小白菜、臭菜、菠菜等已绿油油一片了。当别人家才开始种园子时,父亲及我们这些儿子家的餐桌上,早已顿顿出现大叶的白菜、鲜嫩的香菜以及绿油油的菠菜了。铺上翠绿的大白菜叶,捏碎香喷喷的烀土豆,拌上嫩脆的大葱蘸鸡蛋酱,那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前些天回家,在后院看见温室的残墙,眼前不禁又幻化出父亲在里面忙碌的身影……
  
   三
   如果不是三弟一枕头砸抽风而死掉了一个,我们应该是弟兄六人的。所有人都盼着老四老五(尤其是妈怀了老五后尤甚)是女儿,而父母没有女儿的命。五个儿子挨肩出生,我跟老五间只差十岁。这五张嘴张开时,就如小燕崽一样吓人。父母一如勤劳的燕子,不停地劳作。眼下,一个孩子就得三四个人围着忙活,手把手按着,还今天感冒,明天发烧的;这个不吃,那个不要,弄得大人无所适从;这个不行,那个不许,孩子的生活范围极窄。我们那时老大老二都能帮父母带孩子,且自由自在地生活。父母允许我们春天去野地里刨小跟蒜儿,挖苣荬菜,爬树勾榆树钱;允许我们南北二屯地看电影,东西头地看电视;允许我们夏天去大坑洗澡,捞鱼,扦蛤蟆,去苞米地找瓜蛋子摘悠悠(有的地方叫天天);允许我们冬天打雪鸟,滑冰车抽冰猴,搧纸片踢毽子堆雪人打雪仗……
   小事上父亲从不干涉我们,他管大事。
   我高中落榜后,父亲很着急,托人将我安排到离家十七里路的柴岗中学读高中。又去我表大爷家,安排我一旦天气不好就去住。在柴岗中学念了半年,父亲又托人将我转回家乡的中学读书。现在想来,如果换了不关心子女的家长,我肯定和那些落榜生一样,老守家园,终其一生了。感谢父亲,助我念完了高中。再就是做民办教师时的辞职事件。我嫌民办教师工资太低(1990年每月60元),决意辞职。父亲着急万分,赶紧找到我的老师王景刚来劝,无功而返后,父亲再上农安,找到做粮米生意的大舅,回村后找来德高望重的九叔等人。在酒席桌上,大舅以生意之难相惧,以教育的前景相诱,到底使我迷途知返,重回校园,最终考上公办教师。当时村里有人曾说,孩子都大了,愿意干啥就让它干啥呗,没必要硬管。父亲说不能由着孩子性瞎整。事实证明,我现在可以轻松地拿着国家工资,每天写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字,还不是承受着父亲的恩泽吗?
   二弟电视大学毕业后,县里相关部门违背入学承诺,没有安排这批学生进入教育部门。学生及家长们便组织起来,到县里讨说法。那一次,充分显示了父亲的论辩水平和办事才能。他将全体人员组织起来,分工协作:有守电话联系人的,有负责传递信息的。更重要的是,一群能言善辩的人,在父亲的组织下,向排演节目般练好台词,经过与相关部门几次交锋,终于大获全胜。二弟比我早四年成了一名公办教师,现在城里有了楼房,生活得相当不错。
   有多少孩子操多少心。天下哪个父母不是如此!三弟八岁时过继给了三叔家,但一直没有改口。高中落榜后,三弟要回大成中学初三复读。父亲去办理此事时,天都黑了也没回来。后来,小花狗在外面直叫。我和二弟出门去看,小花狗叫了两声,回身便往当街跑。我们猜想有事,便撵上去。跑出半里地,远远听到父亲在沟里哼哼的声音。我俩赶紧跑过去,将喝得大醉的父亲搀回。父亲一进屋,就扑坐在屋地,搂住小花狗这个亲哪,说小花啊,多亏你救了我啊!原来,他的老同事,现在成了副校长的杨丙斗十分高兴,安排酒菜留父亲喝酒。都喝得差不多时,杨校长非请父亲再干一碗,说喝了这碗酒,老三明天就来上学;不喝免谈!父亲拿出英雄气概,一口气喝下去一大碗!

共 1054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父亲因患肺癌去世已整整一年了,沉淀的情感终究会汇集成奔腾的河水,奔溢而出,冲刷着有关父亲的所有记忆,留下来的,便是磨灭不掉的蚌里珍珠,一个个,一串串,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深处,再难冲走……父亲不是圣人,不是完人,却是一个有着鲜明性格及明显优点的人,是一个值得后代子孙记住的人。这篇纪念父亲的散文,概括的叙述了父亲的一生,父亲是个教师,敬业,勤劳,对家庭有责任心敬老爱幼,言传身教为儿女树立了榜样,为人处事果断豁达,热爱生活爱惜生命,……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父亲的赞誉与感恩,寄托着作者对父亲无限的思恋,凝结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叙述清晰,结构合理,文字生动感人,散文功底强悍。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0927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嫣儿        2012-09-26 16:28:16
  父亲因患肺癌去世已整整一年了,沉淀的情感终究会汇集成奔腾的河水,奔溢而出,冲刷着有关父亲的所有记忆,留下来的,便是磨灭不掉的蚌里珍珠,一个个,一串串,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深处,再难冲走……父亲不是圣人,不是完人,却是一个有着鲜明性格及明显优点的人,是一个值得后代子孙记住的人。这篇纪念父亲的散文,概括的叙述了父亲的一生,父亲是个教师,敬业,勤劳,对家庭有责任心敬老爱幼,言传身教为儿女树立了榜样,为人处事果断豁达,热爱生活爱惜生命,……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父亲的赞誉与感恩,寄托着作者对父亲无限的思恋,凝结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叙述清晰,结构合理,文字生动感人,散文功底强悍。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嫣儿。
回复1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09-27 08:03:45
  谢谢嫣儿推荐!这是来自心底的文字,是沉淀了一年后留下来的矿石,每一块都浓缩着挚爱真情啊。
2 楼        文友:锦妤        2012-09-26 16:44:52
  先顶后细看。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回复2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09-27 16:09:52
  谢谢社长!
3 楼        文友:山间净月        2012-09-26 17:33:53
  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回复3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09-27 16:11:00
  感谢山间净月赏读!
4 楼        文友:清泉之韵        2012-09-27 20:34:44
  读罢大作感同身受,殷殷骨肉之情怎能不常怀赞誉和感恩!问好沃土老农,值此提前祝“双节”幸福快乐!
回复4 楼        文友:沃土老农        2012-09-28 07:50:48
  谢谢清泉之韵赏读!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