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菜钱不够油钱

编辑推荐 【江南散文】菜钱不够油钱


作者:孤兰生幽谷 秀才,274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61发表时间:2012-09-27 18:40:42

周末的傍晚,我拖着疲惫的脚步一回到家,就勉强打起精神忙碌起一周积存的家务。一阵紧促的电话铃声过后,传来儿子迷惑不解的怨言:“妈妈,外公的电话,快来接。一定是外公外婆又叫你们回老家运蔬菜啦!大老远的,开车回去一趟,菜钱还不够油钱。你们大人是不是越活越傻啊?每次从外公家回来,大包小包的,搞得像个菜贩子似的。害得我天天吃素,差不多要吃成瘦牛。”
   我接过电话,连忙打着手势,示意儿子赶紧闭起咋咋呼呼的乌鸦嘴。话筒里立刻传来老爸慈爱而急切的声音:“菜园里的韭菜又满刀了,再不割就要长老啦;辣椒也不少,你老妈都摘好了,足有一大篮子;毛豆刚上市,嫩得很。明天回来拿吧!”
   明天还有一大堆杂事,我恨不得完事后舒舒服服睡个午觉,晚上还有个重要的聚餐呢。想到此,我吞吞吐吐地说:“明天我没空啊,老公也忙,可能回不去了。”
   “哦,都很忙啊!那就算了吧。”听着老爸低沉而失落的声音,我仿佛看到老爸正面对着冰冷的话筒摇头叹息,充满希望的皱纹里立刻爬满了失望。
   儿子在一旁欢呼雀跃:“下周我总算不要做食草动物啦!我要天天吃肉!也真奇怪,你们平时在市场买的蔬菜不多,吃不完倒掉是常事,可从外公外婆家带回的蔬菜,一点点都不会浪费。怕吃不了坏了,都不怎么买其他好菜,害得我们家好像回到了旧社会。”
   我开导儿子说:“市场上卖的蔬菜怎能跟外公外婆种的绿色蔬菜相比呢?老人辛辛苦苦种出来,我大老远拿回来,忍心浪费一点儿吗?”
   儿子不以为然地说:“都是地里长的菜,有什么不同?外公现在身体不好,不然还会像去年那样,打车送菜吧。那次看到外公付打车费,我就怀疑他老年痴呆了。一包蔬菜,一条大南瓜,总共能值多少钱哪?光打车费就花去一百多块呢,菜钱真的不够车钱。我说外公糊涂不会算账,他还振振有词,说自家长的菜是无价之宝,南瓜是你的最爱。”
   儿子一番没心没肺的话,使我的思绪立刻飞到了父母的菜园里。我仿佛看到夕阳下,一派生机盎然的菜园中,父母正躬身忙碌的身影。母亲在晚风中飘扬的白发被夕阳的余晖染成了金色,父亲慈祥的面庞上洋溢着满足自得的笑意。老人身边的每一棵蔬菜都凝聚着他们的温情,每一抹绿色都放射出家园的温馨。
   老家屋旁的菜园是父母的精神寄托,茶余饭后饲弄菜园,是他们晚年最大的乐趣。孩子们都不在身边,两个老人就像对待孩子那样,精心打理着菜园里的瓜果菜蔬。每每时令蔬菜上市时,他们总是边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边叹息着孩子们离家远,不能时常吃到自家的新鲜蔬菜。弟弟们离家几千里,尽管也常念叨父母种的菜好吃,但是鞭长莫及,唯有无尽的遗憾。我们虽说离家最近,也相隔了百里多。老人出趟远门绝非易事,每次来我家,都会拖着一行李车的蔬菜乘公交车,还得倒两次车。那一次因为中途行李车突然坏了,两个老人实在对付不了那条几十斤重的大南瓜,索性打车送来了。
   每次看到父母累得气喘吁吁的模样,我总心疼地责怪他们带的蔬菜太多了。他们却乐呵呵地说:“累不了,自家菜园里长的菜好啊!”老爸生病后,菜园依然被打理得蓬蓬勃勃。只是他不能常常给我们送菜了,只好过一段时间就打电话叫我们回去亲自拿。每每把蔬菜装满我们的车时,父母总欣慰地笑着。那动人的笑意里,写满了对儿女的深深挚爱。
   我边做着家务边寻思着,明天我若不回去,父母菜园里的韭菜老了怎么办?已经摘好的辣椒怎么办?还有刚上市的豆荚怎么办?老人看着那些心爱的劳动成果渐渐长老,想着我们在城里每一棵葱都得买,心里是啥滋味?我知道父母盼着我们回去,并不纯粹是让我们拿蔬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看看我们,享受一回难得的天伦之乐。我不也时常下决心克服困难,常回家看看吗?想到此,我不由得一阵内疚。于是立刻做出一个决定,明天什么事都丢下,不通知父母,直接回家,给老人一个惊喜。
   第二天清早,我们一家三口骑着摩托车,迎着朝阳,一路风尘仆仆往家赶。公路两旁迅速向后退去的一抹抹葱绿总使我想起父母的菜园。终于到家了,一进院子,满目青翠。菜园里葱葱郁郁,瓜架上挂着一个个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黄瓜和丝瓜;辣椒地里结满了红绿相间、形状各异的辣椒,好不热闹;韭菜、毛豆也不甘示弱,显出一派盎然生机。
   父母见我们突然出现在面前,早从菜园里迎了出来,满脸的喜出望外。妈妈像个神气的解说员一样,迫不及待地指着瓜叶间若隐若现的瓜儿,对我说:“冬瓜已结了十二条,南瓜更多。你最爱吃南瓜,够你吃的了,只要你有办法拿得回去。”老爸骑着电动车立刻去菜场,他还责怪我们不提前打个电话回来,菜场去迟了,买不到好菜。
   我们暂时离开菜园走进屋,家里依旧收拾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条柜下多了一个水桶,黄鳝、泥鳅在水中翻腾,不时溅出点点水花。老妈说:“早准备你们回来,鱼都养瘦了。你爸爸一个星期前就买好鱼养着,两天要换一次河水,野生河鱼很难买到的。”
   爸爸从菜场回来后,我们就忙开了。老爸摘豆荚,老妈割韭菜,我在一旁啃黄瓜,我先生则忙着拍DV,他要把父母的菜园拍下来,发给千里之外的弟弟们,他们已有几年不回老家了。吃饭时,满桌的家常菜馋得我狼吞虎咽。老爸慢慢喝了一口黄酒,指着一盘烧肥肠笑眯眯地说:“这肥肠是我前天买回来准备做下酒菜的,你妈不让吃,说家里的蔬菜多得很,肥肠留着等你们回来吃。菜场又没关门,等你们回来再买嘛。她没等我说完就把肥肠搁到冰箱里了。”看着老人兴致勃勃,吃着、说着、笑着,享受着孩子回来时的天伦之乐,我不由得感触万千。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家的感觉真好!
   第二天,我们要回去了。父母忙着准备给我们带走的东西。老妈从菜园里拔了一大捆毛豆搁在院子里,招呼我们赶紧过来剥毛豆,争取多带些回去。在豆荚带着泥土味的青涩香气里,我们一家子围坐着,边谈家常,边剥毛豆。那其乐融融的情景就像几十年前一样,那么熟悉,那么温馨。曾记得我小时候,每到毛豆上市时,一家人常常围坐在门着的大梧桐树下说笑着剥毛豆,那碧绿的豆仁总惹得我和弟弟们馋涎欲滴。
   儿子没剥几分钟毛豆就失去耐心,找借口想伺机逃走。父母笑着说:“都说外甥像舅舅,一点不假。你妈妈小时候最老实,总是乖乖地一刻不停地剥,从不偷懒。两个舅舅没剥几粒豆,就不见了人影。吃饭时,总是很准时地坐在桌前。用筷子夹毛豆还嫌慢,都抢着用勺子朝自己碗里盛。剥豆没本事,吃起来没人可比。”
   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翡翠似的豆仁都进了事先准备好的保鲜袋。父母又忙着去菜园摘瓜,割韭菜,还不无遗憾地说:“菜园里的蔬菜多得很,你们带多了又吃不了,离家太远,要不然你们蔬菜都不需要买,叫你爸天天送。”我打趣地说:“老妈你有点不知足,以前我们在外地时,一年回来一次就不错了。现在节假日能回来,已经够方便了,还嫌远。”妈妈乐呵呵地说:“能天天看到你们才好呢。”我又故意逗她说:“那去我们家住,不就行了吗?”老妈连忙摆着手说:“不不不,老人在家里自由,再说菜园也离不开人。”我理解父母不愿意在儿女家生活的矛盾心情,把在老家打理心爱的菜园当成生活的一大乐趣,所以也不勉强他们,争取常回家看看,为他们的健康多做点事情。这不,昨晚我还露了一手,给父母刮了痧,又教会他们怎样刮痧、捏脊,让老人平时相互操作,保健养生。
   天色已晚,晚霞烧红了西边的天空。父母把我们的车上装满了瓜果蔬菜。在“开车慢些,路上注意安全!”的叮嘱声中,我们带着父母的心意和牵挂,满载而归。
   刚出了村子,儿子就急不可耐地叫嚷起来:“你们大老远开车回来拿蔬菜,害得我也陪着,白白少玩了两天,菜钱都不够油钱啊!”我狠狠瞪了儿子一眼,责怪他整天就想着玩。
   难道真如儿子所说,菜钱不够油钱?孩子现在还不懂事,他哪里知道这一车鲜嫩的瓜果菜蔬承载着亲情,凝聚着挚爱,怎是金钱能衡量的?舐犊之爱、乌鸟私情是世界上任何衡具都无法测定其吨位的啊!
  

共 31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阅读作者的散文,浓浓的亲情跃然笔端,温暖了中秋的夜晚。仿佛透过银屏看到作者回家与父母团聚,欣赏父母的小菜园。散文以周末接到父亲电话开篇,开门见山,毫无累赘地向读者介绍父亲打电话的目的:一是父亲身体不好不能送菜,二是父母想女儿了。骨肉亲情溢满字里行间,拳拳孝子心跳出文字。儿子的牢骚点亮主题,作者诠释菜钱与油钱、亲情与金钱之间的关系。当亲情战胜金钱,回家团聚,孝敬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编者的眼睛潮湿了。读罢散文,作者父母望见女儿突然出现在眼前,那种惊喜久久挥之不去,在脑海盘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健在,常回家看看,才不会留下遗憾!好文,引起共鸣,推荐欣赏【编辑:木子花飘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鬼无影        2012-09-27 18:44:01
  阅读作者的散文,浓浓的亲情跃然笔端,温暖了中秋的夜晚。仿佛透过银屏看到作者回家与父母团聚,欣赏父母的小菜园。散文以周末接到父亲电话开篇,开门见山,毫无累赘地向读者介绍父亲打电话的目的:一是父亲身体不好不能送菜,二是父母想女儿了。骨肉亲情溢满字里行间,拳拳孝子心跳出文字。儿子的牢骚点亮主题,作者诠释菜钱与油钱、亲情与金钱之间的关系。当亲情战胜金钱,回家团聚,孝敬父母,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编者的眼睛潮湿了。读罢散文,作者父母望见女儿突然出现在眼前,那种惊喜久久挥之不去,在脑海盘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着父母健在,常回家看看,才不会留下遗憾!
2 楼        文友:鬼无影        2012-09-27 18:44:32
  欣赏佳作,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