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瞧这一群人

精品 【江南散文】瞧这一群人


作者:易水犹寒 进士,7846.3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37发表时间:2012-10-08 19:42:08


  
   蛮子。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名字,蛮,有两种读法,mao和man。和侉子一样,是一种地方方言,是我们江淮地区的一种家话,多指带有浓重口音的外乡人,也是一种不礼貌称呼,一般我们都是私下里这么说。之所以解释这个词语,和我下面要说的故事有关。
   (1)
   我们那里很穷,尤其是在我小学的时候。也不知怎么回事,提起江苏,人们肯定会说长三角,苏锡常。似乎有钱富饶成了江苏人的代名词,可就是这样的一块地方,却有着我们这样的一群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落后和封闭。
   这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因为贫困和落后,所以地方的封建思想就会比较浓郁,重男轻女根深蒂固。因而就有了一个现象,家乡的成年女人是供不应求的,就是瘸子、瞎子或有其他毛病的女人都能嫁掉,只要可以传宗接代就行。尽管如此,村里的光棍还是特别多。
   而如果谁家生了女孩也总会想着要生二胎、三胎,一直到有了男孩才肯罢休。如果实在养不起了,就把女孩子送人,甚至有狠心的父母会把孩子扔掉。
   经常在路边的沟渠里,可以看到用包被包着的女婴,有的命硬的可能会被好心人捡走、收留,命运不好的,可能就被饿死或者野狗吃掉了。有些父母也是不忍心,就会把婴儿放在估计可能会收养的人家门口,冬天下大雪,开门见婴儿的场景不仅仅在电视里可以看到,在现实中却是存在的。
   直到现在都有“嫁出去的女人泼出去的水”的说法,所以女孩的命运是可想而知的,有时候贱到还不如一只狗。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也就常常发生了。
   (2)
   大留疤、黑鼻龟和轱辘子是兄弟,老大大留疤生来驼背,背上总是背着一口“锅”,五短身材;老二黑鼻龟却五大三粗,肩宽背圆,因为小时候烧锅的时候总会把鼻子弄的灰不溜秋的,所以被称黑鼻龟;老三轱辘子长的敦实,一双粗壮黑腿长满了密密的毛,就像团团转的轱辘,所以被称为轱辘子。
   他们还有个姊妹,叫二丫头。按排序在老大之后,老二之前,因为是个女的,所以叫二丫头。
   在我记事以来,这一家就在了,听我爸说他们是从外村迁过来的,他们的老爸以前做过村里的队长,所以人称“老队长”。大概也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因为我记事的时候,“老队长”已经60多了。
   那时候,村子里到处都是茅草房,很少有人家能盖起瓦房的。房子的墙壁都是用泥土砌就的,有一个模子,木板钉起来,四四方方,把活好的泥浆倒在一个个模子里晒,晒好了再把模子里的泥浆土磕出来,这样就成了一块块四四方方的泥砖了。
   就是这些泥砖组成了墙体,当房子的四围墙壁砌好后,在屋顶上横上树干,杨树的、泡桐的、禾木的都可以,不拘一格,关键是看家里的有的和能采买到的。这些树干被斫掉枝干,在木匠的手里被弄成光滑的一段一段,然后架到屋梁上面。最后在屋顶铺上芦苇,或者板材,铺上塑料布,然后将泥浆封上一层,再在泥浆上盛上茅草,或麦秆,或稻草。这样一间房子就造好了。
   光是这样的房子都得造很长时间,还得付工钱,供工人吃饭,劳民伤财的。一般人家有这么一间就非常不错了,而老队长家里有四间这样的房子,还有一间屋顶用上了瓦片。这在我们看来是非常羡慕的事情。
   那时候在村子里,他们家是富有的,不仅有房子,还有一口老井,还有一台老式的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冬天的时候能架起树根烤大火,我们邻里乡亲总厚着脸皮去蹭电视看,蹭火烤,不知受了他们多少的白眼。
   (3)
   一些耳熟能详的电视剧,就是那个时候闯入我们生活的,还记得夏天的时候,12寸的电视机被放在院门口的桌子上,像放电影一样的播放,每天晚上我们都吃完饭早早的排在那里,搬个小板凳,等待八点档的到来。
   12寸的黑白电视是我们村子里唯一的一台,也因为那台电视,让我们知道了一部电视剧《青青河边草》,记住了一首歌曲《小芳》。那时候也只有晚上他们才会把电视抱出来,而且还得是夏天,还得他们高兴,尤其是“二丫头”高兴不行。遇到阴雨天气,我们急的要死,还是没得看。要是哪天二丫头不高兴,还会换台子(虽然只有两个台),或者直接就把电视关掉了。我们只能扫兴而归,意兴阑珊。
   所以许多时候,没有办法,邻里们都会去“贿赂”二丫头,虽然她已经20多岁了,但是还是很贪婪。大家把烤熟的红薯塞给她,把新起的花生塞给她,有糖果了也塞给她,为的就是能让她给我们多看会电视。
   那时候,发急了,我总问妈妈为什么她不给我们看喜欢看的电视?有的时候还不懂事的跟我妈妈哭闹,但是我妈也没有办法,因为电视是人家的。后来大了一点了,我就在心里诅咒她嫁不出去。
   作为孩子,我们哭闹一些,想要看电视还算是正常的。因为没有人会把孩子的事当真的。但是大人们也有不顺心的时候,就是他家的那口老井,井里的水总是清冽可口的,所以大人们经常会去接水回家吃。之前吃河里的水总会生病,自从有了老井,吃水就健康了许多。所以每天去排队打水的人也很多。
   老队长和三个儿子总是维持秩序,还限时供水,高兴了让你多打点,不高兴了一滴也没有。生怕井里的水被打光了。所以邻里们经常会吃到闭门羹,打不到水。谁让井口是人家的呢!
   (4)
   后来,二丫头就出嫁了。并没有像我诅咒那样嫁不出去。她嫁给了离我们村里有数十里的一个养猪人。从那以后偶尔回娘家的时候才能看到她一两次,也许是结了婚的原因,再回到家里和邻里们也客气了许多。
   二丫头走后,12寸的黑白电视机也受到了冷落,我们村子渐渐的电视也多了起来,而我们家也终于有了一台自己的“熊猫”,不用去排队看电视了。
   我爸是我们村子里最早出去做生意的几个人之一,所以随着我爸走南闯北,家里的条件也渐渐的有了改善,我们家的“熊猫”是村里的第二台黑白,比12寸大了一圈,后面,邻里们的阵地就转移到我们家那里了。那段时间,热播的剧目大概是《杨门女将》之流吧。记得老丁头喜欢边看边说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杨家单单女寡妇就一百单八个……”总是声音很慢,拖音很长,所以我总是有事没事的时候学着他讲话。
   老丁头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因为是老红军,所以他总以见多识广自居。大家也都不轻易违了他的面子。
   后来,二丫头怀孕了,生了个丫头。养猪人不甘心,一心想要儿子,就接着生了第二个,还是丫头。
   肘子家就住老丁头的隔壁,好像是因为猪的原因,跟养猪人闹了别扭,水火不容,甚至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看着养猪人家连续得了俩丫头,肘子大快,在与养猪人吵架的时候,就恶狠狠的诅咒养猪人生不出儿子。
   肘子的诅咒可比我灵验多了,二丫头后来还真是没有生出儿子,一直生到了40多岁,连续得了6个女儿,还送人了2个。如此一来,养猪人也只有认命了,因为二丫头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了,再也生不了了,自己也50大几的人,精力也没那么旺盛了。
   (5)
   按说,大留疤的样子是娶不到媳妇了。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陆陆续续的有很多云南、贵州甚至更为偏远地方的女人被拐、被骗、被卖到了这个村子里。这不,大留疤就摊上了一个。
   终于在大留疤近40的时候有了女人,且不论长相,这已经是祖上积德的事情了。不然他怎么能找到女人?那段时间大留疤乐的像小伙子,经历也充沛起来,不久女人的肚子就大了起来。
   这个女人好像花了老队长一千大几百的积蓄,也是大留疤运气好。前后陆陆续续被拐卖到这里的女人不知有多少个,最后都是跑的跑,散的散,死的死。
   村东二贼子的媳妇因为逃跑,一家人追了几十里给绑了回来,大冬天的,在院子里像杀猪一样,剥的光光的捆在柱子上打,打完了再强奸,直到女人求饶,再也不敢跑了为止。还有人带着自己买来的女人去参观现场表演,警示自己的女人要是敢跑也这样。
   也有一两个跑掉的,大都跟村里的其他光棍有关,有些光棍家里没钱买媳妇,就把别人买来的媳妇再拐跑,做的隐秘一些,也没人看的出来,再过上个几年孩子一出来,给女人改个名,换个姓,就啥事也没有了。
   要不怎么说大留疤运气好,他找的这个女人就从来没有想到过跑。这个女人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知道。看上去不是傻子,也不是痴子,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记不起家乡,记不起名字,记不起关于自己以前的一切。别人问她叫什么,她一会说自己叫“倪采花”,一会说自己叫“张来萍”。究竟叫什么,竟没人知道。
   凡是被拐到村里的女人,我们私下里都叫“蛮子”。而知道自己姓名,家乡的,大家就按名字称呼,日子久了就像村里人一样看待。只有大留疤的女人,因为没名没姓,不知家庭住址,所以大家都叫她蛮子,当着面也这么叫。
   这一转眼的功夫,那么多年过去了,蛮子在我们村子已经扎根了,儿子都上了初中。蛮子也在村子里立住了脚,也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6)
   老二黑鼻龟的女人是从小培养的。
   有些偏远的山区会有童养媳,但是黑鼻龟的女人和这个还不太一样。那一年的冬天,下着鹅毛大雪,老队长早上开门发现门前放着一个婴儿,包在包被里面,四下无人,显然是放了又一段时间了,婴儿还有气息,已经很微弱了。老队长急忙带回家里,又是烤火,又是换热水,又是暖衣服的,总算把孩子给救了回来。
   这女婴的父母也是看准了老队长家里还比较富裕,估计能养得起这孩子才放在门口的吧。
   要么怎么说小村子封闭,那时候,一个家庭里最大的,最有权力的总是年龄最长的人。老队长无疑就是他们家的权威,按说顺序也应该把这个女婴养大了给大留疤,但是老队长仔细估量了自己的几个儿子,他觉得老大太丑会影响后代的质量,老三有点呆,也不是最好选择,所以配给老二。就这样老二从小就有了自己的媳妇。
   虽然老二比媳妇大了十几岁,但老夫少妻的在村子里是很普遍的现象。这不,这么些年过去了,黑鼻龟一家子生活的很好,先生了一个闺女,不满足,又生了一个儿子。算是功德圆满。
   (7)
   老三轱辘子的媳妇有着传奇的经历。
   据说这媳妇没嫁给轱辘子之前是在外地当鸡的,学名就是妓女。因为年老色衰,卖不动了,所以这才随了人贩子来到这个村子,最后嫁给了轱辘子。
   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见多识广,阅人无数。她看中的就是轱辘子的憨厚老实,所以在嫁给轱辘子的几年里,却是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那时候,村子里做生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我爸爸已经成为经常外出走南闯北的人。很多人跟随着这阵外出的大潮就离开了村子出去打拼了,轱辘子也是其中一个。
   在轱辘子外出的时间里,他媳妇也没闲着,村里的男人们可欢实了。经常会有人到他家里替他睡女人,村西的老钓鱼,村北的老愣子,村南的三驴子,还有很多人都是他女人的床上宾。
   甚至传说,有时候几个不凑巧赶到一块了,就看她门头的架子上。如果挂着红色内裤,就证明里面有人,不可以进去;如果挂着白色内裤,就正面里面没人,可以进去。
   这女人虽然在城里面算是年老色衰,但在村里里可是抢手的货。凡是有点本事的男人都想染指一二。
   什么样的男人是有本事?在轱辘子媳妇这里就有了答案,如果你进去和她睡了,还要带东西给钱给她才行,那你不算是有本事的;真正有本事的是你进去了和她睡了,她还给你东西。
   因为这样,这个女人到村子里之后,村子就没安生过,男人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看到她都是色迷迷的,像吃了春药;女人们看到后,总是一脸不屑,心里咒骂着“狐狸精”、“骚货”、“婊子”等等不堪入耳的话。
   有些女人的男人经常会和轱辘子媳妇鬼混,搞的这些女人更是对她恨之入骨。然而,她毫不介意。还经常和男人们谈笑风生,一起打牌,打麻将呢。据说,如果谁把她打的满意了,就是得到意外垂青,可以到她的床上欢实一晚,参观她的身体。
   后来,终于这个女人还是给轱辘子生了个儿子,没做过亲子鉴定,大家都说孩子像村西的老钓鱼。但是轱辘子却心肝宝贝儿的疼着。
   (8)
   老队长的家道已经中落了。小村子也一天天的富裕起来,很多有年轻壮劳力的家庭都有了自己的收入,渐渐的赶超了老队长一家,许多人家也盖起了瓦房。
   老队长毕竟年纪大了,终于在看到第三个孙子出世的时候去了,也就妓女生下儿子以后。本来老队长躺在床上虽然生活不能自理,经常会窝屎、窝尿,但还能吃能喝的。并不至于就死了,但是看着第三个孙子一天天长大,却越来越不像三儿子,又听到外面对于三儿媳妇的闲言碎语,还有孙子像老钓鱼的话,老队长终于气愤的一命呜呼了。
   老队长跟着大儿子一起过日子,老队长死后,大儿子也得到了解放,为了振兴家庭,大留疤毅然决然的选择外出打工,以50岁左右的高龄。

共 61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看完这篇文章,我很震撼,震撼着这一群人的生活方式,震撼着村子里竟然有这么一群人。问题着实很严重,但问题也着实很正常。虽是一个落后的小村落,虽是一群为了生计那样活着的男人女人,但这样的现象着实存在。存在的原因是作者确实把这一群人写活了,没有华丽的词汇渲染,没有感天动地的抒情,就像是说着生活在身边的人一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许许多多的已经今非昔比的村落,是有这么一些人这样活着。作为一直生活在农村的我,不说亲眼目睹,也曾亲耳听到过。同时,作者也给我们反映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大家庭确实存在的问题,就像有的孩子坐在宽敞而明亮,且有电视,有电脑,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教室里幸福的享受着阳光雨露,而有的地方的学生,还因没有老师,买不起一本书,买不起一件像样的衣服而发愁。掩卷沉思,文章带给我们的,是沉沉的社会责任感。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写些什么?朴实的父老乡亲,火热的土地上勤劳的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封建思想的禁锢,荒唐可爱的活法,诞生着的这片神奇的土地,生生不息,千秋万代。我们的父老乡亲们,谁又不向往着高楼大厦,谁又不渴望着文明繁华?谁又不期盼着子荣母贵,子龙女凤?谁又不在梦里锦衣还乡?作品人物性格鲜明,平淡之中,突山显水。好文,欣赏,推荐。【编辑: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09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2-10-08 19:44:00
  看完这篇文章,我很震撼,震撼着这一群人的生活方式,震撼着村子里竟然有这么一群人。问题着实很严重,但问题也着实很正常。虽是一个落后的小村落,虽是一群为了生计那样活着的男人女人,但这样的现象着实存在。存在的原因是作者确实把这一群人写活了,没有华丽的词汇渲染,没有感天动地的抒情,就像是说着生活在身边的人一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许许多多的已经今非昔比的村落,是有这么一些人这样活着。作为一直生活在农村的我,不说亲眼目睹,也曾亲耳听到过。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2-10-08 19:44:50
  同时,作者也给我们反映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大家庭确实存在的问题,就像有的孩子坐在宽敞而明亮,且有电视,有电脑,现代化设施齐全的教室里幸福的享受着阳光雨露,而有的地方的学生,还因没有老师,买不起一本书,买不起一件像样的衣服而发愁。掩卷沉思,文章带给我们的,是沉沉的社会责任感。
哪里天涯
3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2-10-08 19:45:23
  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写些什么?朴实的父老乡亲,火热的土地上勤劳的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封建思想的禁锢,荒唐可爱的活法,诞生着的这片神奇的土地,生生不息,千秋万代。我们的父老乡亲们,谁又不向往着高楼大厦,谁又不渴望着文明繁华?谁又不期盼着子荣母贵,子龙女凤?谁又不在梦里锦衣还乡?作品人物性格鲜明,平淡之中,突山显水。
哪里天涯
4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2-10-08 19:46:02
  问候作者,欢迎来稿,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回复4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2-10-09 09:07:45
  多谢天涯哥的编辑,辛苦了。其实这确实是农村的一脚,我从小生活在乡下,这样的事情确实见过很多。很多农村现在已经成了空巢,壮劳力都到城里去了,留下的都是些空巢老人,我妇孺。国家经济繁荣的同时,农村的这些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5 楼        文友:万良顺        2012-10-10 17:03:25
  故事的感染力在于真实。看完这一群人的故事,不论从人物,情景,还是语音,都给我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连那些制造土砖的过程描写,都让极为亲切。因为我在农村所看到的就是故事所描写的那样。这群人的形象,个个真实可信,性格鲜明,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看后让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欣赏作者的力作。
当过兵,没打过仗;做过工,没当过官。 喜欢文字,自我陶醉,其乐无穷。
回复5 楼        文友:易水犹寒        2012-10-22 10:07:42
  多谢万老师的评论,期待你更多佳作。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