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逝水流年*影评』没有白鹿的《白鹿原》

编辑推荐 『逝水流年*影评』没有白鹿的《白鹿原》


作者:君白 进士,713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59发表时间:2012-10-18 00:13:16

十几年前,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问世了,时为文艺青年的一份子,自然要先睹为快,当时好像是在《当代》还是《收获》抑或是《十月》杂志上连载的。《白鹿原》堪称一部史诗般的著作,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普通百姓的悲欢,其力透纸背的厚重感令人十分震撼,读罢心情沉重,隐隐还有些压抑。前不久,听闻《白鹿原》被拍成电影了,那种沉甸甸的感觉蓦然涌上心头。
   真奇怪,这么多年过去了,书中的故事情节已基本忘却,但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却依旧存在。这就是记忆的神奇之处。
   尽管我已很久不看长篇小说,《当代》、《收获》、《十月》那些杂志更是多年未碰,但还是想重温一下这部小说。于是从网上下载了电子版的,一目十行地读完,再次被书中原始野性的生命力和荡气回肠的故事所震撼,很多情节慢慢地回来了,那种沉甸甸的感觉依然拂之不去。毕竟,陈忠实把二十世纪中国动荡的历史浓缩在白鹿原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从清末到民国,再到抗日,甚至还隐约涉及了文革的影子。
   读罢40多万字的原著,再看电影,156分钟的版本,看完之后,不知所云。整部影片面目全非、支离破碎,借用一位网友的评价:没看过原著的不知道它要说啥,看过原著的觉得它啥都没说。
   原著里说,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经过的地方,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狼僵死了,狐狸奄奄一息了,瘫痪在炕的老娘起床擀面片了,秃子长出黑乌乌的头发,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鲜若桃花……总之,白鹿堪称全书的灵魂。白鹿所过之处,万物复苏,禾苗茁壮,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白嘉轩年轻时一连死了六房女人,近乎崩溃,家道也因此中落,后来他在鹿子霖家的地里发现白鹿,认定是块风水宝地,于是想方设法地换到了这块地。从此白嘉轩振兴家业,白家走向兴旺昌盛,才有了后面一系列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否则,白嘉轩连个女人都留不住,哪来的子子孙孙?这只白鹿,是白鹿原的起源,代表了强盛的生命力,是当地百姓的精神寄托,遗憾的是,电影中只字未提。莽莽荒原,白鹿腾跃,而冗长影片,不见鹿踪,影片中没有任何与白鹿相关的人和事,可谓是,一部没有白鹿的《白鹿原》。
   最重要的是,原著里象征白鹿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另一个是白嘉轩的女儿白灵。两人堪称小说的灵魂人物,但在电影中也被抹杀得一干二净,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在小说中,朱先生最具传奇色彩,从容淡定,道骨仙风,知识渊博,未卜先知。他办学堂、订乡约、修县志,是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是那个时代正义与良知的化身。朱先生自幼聪灵过人,十六岁考中秀才,二十二岁考中举人,他不愿为官,选择了在白鹿书院执教,一生都被白鹿原的百姓当作神一样敬仰与传诵着。就在朱先生去世后,这位奇人的神秘感与预见性也丝毫未减。他去世前在自己坟里埋了一块砖,文革时“革命小将”刨坟时发现上面赫然刻着几个大字:“还要折腾到何日为止?”皆大惊失色。
   朱先生去世时,他妻子朱白氏忽然看见前院里腾起一只白鹿,掠上房檐飘过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了。她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朱先生走了。
   同样的描写也出现在白灵身上。白嘉轩的第七房太太生她时,听到头顶有一声清脆的鸟叫,一只百灵子正在庭院的梧桐树上叫着,尾巴一翘一翘的,于是白嘉轩给女儿取名为白灵。白灵是一个精灵,聪明可爱、淘气叛逆,小时候戏弄教书先生,长大了逃婚出走。白灵在白嘉轩和鹿子霖两家之间的争斗中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白家只有这一个女儿,却被鹿子霖的两个儿子同时喜欢上了,大儿子是共产党,小儿子是国民党,最后白灵选择了大儿子,她自己也是名共产党员,一个有知识、有主见、有信仰的新式女子。
   遗憾的是,白灵不幸在肃反中含冤而死。在她被活埋的那天晚上,白嘉轩、白母以及姑妈朱白氏,都不约而同地梦见原上飘过来一只白鹿,委屈地流着眼泪,最终忽儿栽进一道地缝里。朱先生当即断定白灵正是在这一夜走向生命尽头的,并让白嘉轩牢牢记住这个日子。
   和朱先生一样,白灵也是白鹿的象征,代表了美好纯洁的一面。陈忠实在朱先生和白灵身上花费了无数笔墨,倾注了敬重与爱戴,可惜在电影中,这两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相反,与白灵象征的白鹿相比,田小娥只能算小飞蛾。在书中,与田小娥有关的情节多为侧面描写,着墨并不多,不曾想在电影中却一跃而成了主角,而且是唯一的女主角,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主角,因为其他人需依附她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黑娃、鹿子霖还是白孝文,所有的故事都围绕她而展开,她风情妖娆,成了性感和诱惑的代名词,两个半小时就看了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简直就是一部活脱脱的《田小娥传》。
   我很疑惑,不明白导演的意图。朱先生、白灵与田小娥,孰轻孰重,不是显而易见的吗?为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呢?难道这年头找个有灵气的女演员远远难于找个性感魅惑的吗?后来看到网上爆料,才知道田小娥的扮演者张雨绮原来是导演王全安的妻子。原来如此。可是,就算田小娥这个角色被无限放大,就算张雨绮再年轻貌美、演技再精湛绝伦,没有了白鹿、没有了朱先生、没有了白灵,这电影究竟还能剩下原著多少的精髓呢?
   前些天女儿回家过节,我问她军训时每天吃啥菜,她答西红柿炒番茄,我笑她口误,应该是西红柿炒鸡蛋。她纠正我,理论上应该是西红柿炒鸡蛋,但可惜菜里根本没有鸡蛋,同学们只好称之为西红柿炒番茄了。原来如此。唉,西红柿炒番茄,缺少了灵魂般的鸡蛋,该是多么单调寡淡的一道菜!王导演比教官还要狠心呵,两个多小时就上了一道菜,西红柿炒番茄,就算田小娥再摇曳生姿,再活色生香,说到底只是个番茄呐。
   据说,陈忠实给电影的打分是95分,另外5分是给朱先生和白灵的。我以为恰恰相反,他想给电影的打分绝对只是5分,谁能相信在他的心里,朱先生和白灵只值5分呢?抑或,看完电影后,他老人家被气糊涂了也未可知,呵呵。
   又据说,电影首映后,引来一片交口称赞,崔健、洪晃、刘索拉、崔永元、王小丫等人都盛赞过《白鹿原》。可惜,众口也未必能铄金,名人的唾沫就一定能淹死观众吗?
   在电影最后,日本飞机扔下炸弹,影片戛然而止。为此,观众纷纷猜测,可能要拍续集。嗨,还是别拍了吧,王导,谢谢噢!

共 25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白鹿原》,一部华文经典,多少人如作者一般被她的粗犷和回肠荡气所触动。力透纸背的厚重,时隔多年,作者依然没有遗忘,哪怕里面的情节不再记得,沉甸甸的感觉却是依旧如昨。令作者遗憾的是,新拍的电影却让人难以接受,因为,原著的灵魂被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剔除。沾着神性的白鹿,给白鹿原上的人们带来好运,同时又预示祸福,是当地百姓的精神寄托,但在电影中见不到这鹿的影子。还有象征白鹿的两个人物,一个是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另一个是白嘉轩的女儿白灵,陈忠实浓墨重彩,却在电影中被抹杀了。所以,这是一部没有“白鹿”的《白鹿原》。当本体下滑,神灵也就在我们的生命中消失,那条心灵之路也就越走越窄。在此,代作者说一句:改编名著是要尊重原著的。只可惜,原著的作者本人都无所谓了,我们这些毫不相干的人还在摇旗呐喊,是不是有点那个。荐阅。[编辑:王世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自在随缘人        2012-10-18 07:48:22
  白鹿没有白腿吸引人,此即缘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