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思路花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思路·散文】金秋记实

精品 【思路·散文】金秋记实


作者:古榆 秀才,207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71发表时间:2012-10-31 09:57:58

中秋节一过,北方农村开始忙碌起来了。
   今年10月8日,我和大弟夫妇一起去老家帮助小妹家秋收,我86岁的母亲也一同前往。母亲很勤劳,喂鸡鸭鹅、扫院子里的玉米粒,劳动很快乐!大弟夫妇下地割玉米,扒玉米。大弟夫妇从国外回来,衣锦还乡,20多年没干庄稼活了,这次秋收他们劳动半个月,我敬佩他俩人没变,仍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我在家当“后勤部长,”也下地扒两天玉米。因天下雨,我们13日回。18日日又去,25日回。来来回回都是我大儿子开车接送我们。
   三春不如一秋忙,秋收赶早不赶晚。雄鸡刚刚报晓,满天星光,看时针指向三点半,就听见门前乡路上有农用车驶过的声音,这是起大早下地去拉玉米的车。此时各家各户的雄鸡比赛似的此起彼伏地鸣唱,这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乡村一天劳动的序曲!人们都起来了,各家各户的烟囱都冒出炊烟,袅袅飘向夜空。男人磨镰刀,女人做饭,各忙各的。吃过早饭,看东方天边才泛出一条乳白色,星光还在眨着眼睛,天刚蒙蒙。男人拿上镰刀下地割玉米秸秆,妇女围上头巾,带上扒玉米的签子匆匆向田间走去。越走天越亮,到地里天已经大亮了!东方天边的那抹乳白色渐渐变成一条绯红,由一条渐渐变成一片,由绯红逐渐变成火红,朝霞托出一轮红日!这时候,农民已经下地劳动半个多小时了。
   今年由于受台风“布拉万”的影响,东北三省不同程度地受了灾,玉米秸秆一片片倒地,根本看不出哪是垄沟,哪是垄台,收割非常吃力!幸亏台风来得晚,玉米籽粒饱满,还是丰收年!割玉米,棵棵沉甸甸,刀刀用力气!
   秋天的田野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遗憾的是我不是画家,只能用文字来记述---
   天空湛蓝湛蓝,白云悠悠俯瞰大地,田野一片橙黄,树还绿着,鸟在唱着,乡路上缓缓行驶着满载玉米棒子的牛车、马车、农用机车。农民散散落落劳作在每块田地里。看吧,年轻妇女怕容颜被风吹日晒,她们围着花花绿绿的头巾,戴着口罩,只露两只明亮的眼睛,弯着腰头不抬迅速地扒玉米。五六十岁的老太婆戴着帽子或围着头巾,坐在玉米秸秆上扒玉米。为了抢时间,争速度,她们很少说话,手不停地劳动,一穗穗金黄的玉米倒在身边,扒出来的玉米棒子堆在一起,一眼望去,就像一个个金堆排列在垄沟里!这金堆是农民用汗水凝结而成。
   这边农用车在拉玉米棒子,装车的两个人配合默契,抻着麻袋的四个角,双手用力一甩,就把玉米装上车,待车装满运回家。那边田野里有牛车、马车、收割机。我看见一头黄牛静卧在木板车后,嘴不停地咀嚼着,看见有人来,甩动一下尾巴,它在等待着往回拉玉米。
   一辆马车停在地头,马很高大,很精神,棕红色,皮毛油光发亮,一看便知主人精心饲养这匹马。我站在它旁边,它警惕地竖起耳朵。
   收割机是现代化的,每台十六万元,农民叫它“直收”。收割机直接把玉米割下来,秸秆全都搅碎,散落在地里,腐烂后变成肥料;玉米皮自动脱落,玉米棒子自动装在一个容器里。收割机很先进,很神奇,发明人就是有智慧!但是造价昂贵,收不回家秸秆,所以地少的人家尽量人工收割。农村有地,人搬到城里居住的,使用“直收”,当天去当天回。包地户,地多劳力少的人家用“直收”。有的农户买了“扒皮机”,(农民这样称呼,我就这样写)把玉米棒子从秸秆上拧下来运回家,再用扒皮机脱去玉米皮子。
   九月九,大撒手,农历九月九之前必须把粮食收回家,天气不容人,此时不是下雨就是下小雪,清早玉米秸秆上一层白蜡蜡的霜雪,一抓秸秆,湿漉漉,水淋淋,很凉很凉,干活人遭罪,所以人们趁着天气好起早贪黑地忙。
   为了多出活,妇女中午不回家吃饭,在田间用餐。有做生意的送餐车来到田间,把热乎乎的花卷、馒头、酥饼……送来。下地劳动的妇女早晨带上几瓶水和水果,午餐就是这样。
   晚霞绚丽,多姿多彩!太阳下山了,在田间劳动的人们还不回家,等到看不清玉米秸秆、分不出垄沟垄台时才收工回家。到家时,已是星光闪烁,家家灯火通明。妇女忙着去做饭,男人卸车、喂猪喂牛马,孩子大声喊着要吃饭……整个乡村沉浸在忙碌欢快的气氛中。
   晚饭后,人们还不休息,上玉米楼子。白天拉回的一车车玉米都堆在院子里,小山似的,挡住了通道,如果不及时上楼子,第二天再拉玉米没地方卸了。所以必须贪黑清理玉米堆,打开通道,一筐筐运上楼子。有的人家买了机器,用传送带把玉米送上楼子。八点多钟,他们才休息。现在农村柴禾多得很,火炕烧得贼拉拉地热,一摸烫手,劳动一天,睡热炕解乏,头一挨上枕头就呼呼入睡,星星、月亮伴着他们的鼾声到天明。
   金秋的每一天,农民早晨四点多下田,晚上六点左右收工,晚饭后还要劳动两个小时,他们每天的劳动时间15个小时之多,他们太辛苦了!他们太累了!他们非常高兴!
   农民收获了金秋的硕果!收获了一年的希望!收获了全家的欢乐!
  
  

共 19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三春不如一秋忙,秋收赶早不赶晚。每到秋收时节,都是老百姓最辛苦劳碌的时候,起早贪晚,所有亲戚朋友一起行动,希望把累累果实早些运回家中。秋天的田野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白天,天空湛蓝湛蓝,白云悠悠俯瞰大地,田野一片橙黄,树还绿着,鸟在唱着,乡路上缓缓行驶着满载玉米棒子的牛车、马车、农用机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傍晚霞光绚丽,多姿多彩!太阳下山了,在田间劳动的人们还不回家,等到看不清玉米秸秆、分不出垄沟垄台时才收工回家。到家时,已是星光闪烁,家家灯火通明。妇女忙着去做饭,男人卸车、喂猪喂牛马,孩子大声喊着要吃饭;晚饭后,人们还不休息,要及时上玉米楼子;八点多钟,人们才能睡在热炕上休息。文章详细记录了秋收农忙时节,乡村百姓忙碌的一天,字里行间充满欢快又充实的幸福感。辛苦的劳动换来丰收的硕果,换来一年的希望,换来全家人的欢乐,因此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文章以热情洋溢的心情,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同时开篇之处86岁高龄的老母亲依然在帮后辈打理家务,令读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力量。推荐阅读。(编辑 李子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031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李子燕        2012-10-31 09:58:18
  三春不如一秋忙,秋收赶早不赶晚。每到秋收时节,都是老百姓最辛苦劳碌的时候,起早贪晚,所有亲戚朋友一起行动,希望把累累果实早些运回家中。秋天的田野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白天,天空湛蓝湛蓝,白云悠悠俯瞰大地,田野一片橙黄,树还绿着,鸟在唱着,乡路上缓缓行驶着满载玉米棒子的牛车、马车、农用机车,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傍晚霞光绚丽,多姿多彩!太阳下山了,在田间劳动的人们还不回家,等到看不清玉米秸秆、分不出垄沟垄台时才收工回家。到家时,已是星光闪烁,家家灯火通明。妇女忙着去做饭,男人卸车、喂猪喂牛马,孩子大声喊着要吃饭;晚饭后,人们还不休息,要及时上玉米楼子;八点多钟,人们才能睡在热炕上休息。文章详细记录了秋收农忙时节,乡村百姓忙碌的一天,字里行间充满欢快又充实的幸福感。辛苦的劳动换来丰收的硕果,换来一年的希望,换来全家人的欢乐,因此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文章以热情洋溢的心情,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同时开篇之处86岁高龄的老母亲依然在帮后辈打理家务,令读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没有翅膀,依旧可以飞翔;我的羽翼,扎根在心灵之上。
2 楼        文友:古榆        2012-10-31 10:04:52
  感谢子燕精彩点评!感谢您推荐阅读!
3 楼        文友:李子燕        2012-10-31 10:51:07
  祝贺老师获得网站精品推荐,向老师学习!
没有翅膀,依旧可以飞翔;我的羽翼,扎根在心灵之上。
4 楼        文友:古榆        2012-10-31 10:55:38
  感谢编辑李子燕!感谢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请你们多帮助指导。我会继续努力,积极支持江山文学网站的工作。问候网站的全体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
5 楼        文友:庄晋玲        2012-11-08 23:00:38
  描写非常细腻,北方农村秋收景象尽显笔端。祝福好友。
冷观世间百态,妙手偶得文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