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传奇小说 >> 【绿野小说】猞猁谷

绝品 【绿野小说】猞猁谷


作者:一渔夫 探花,1511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417发表时间:2012-11-04 13:37:32
摘要:这条阴森森的山谷,叫猞猁谷。   三月的猞猁谷,仍是冰天雪地的景象,厚厚的积雪上清晰地印着一行行细小的足迹。小股狍群在这条狭长的山谷中停下了脚步,用那坚硬的蹄子刨开积雪,寻找石头上的苔藓,以补充消耗的体力。   这群狍子刚刚摆脱狼群追赶,误闯进充满杀气的猞猁谷。

【绿野小说】猞猁谷
   这条阴森森的山谷,叫猞猁谷。
   三月的猞猁谷,仍是冰天雪地的景象,厚厚的积雪上清晰地印着一行行细小的足迹。小股狍群在这条狭长的山谷中停下了脚步,用那坚硬的蹄子刨开积雪,寻找石头上的苔藓,以补充消耗的体力。
   这群狍子刚刚摆脱狼群追赶,误闯进充满杀气的猞猁谷。北方冬天的森林,到处都充满了狰狞杀机,尤其猞猁谷。从降生这个世界的那天起,看似温顺的狍子一直疲于奔命般地和死神赛跑,躲避食肉动物的追杀。
   大自然就是这样不公平,有的天生只能吃草,有的天生吃肉,当然也少不了杂食动物,像野猪和黑熊,此外还有猎人。狍群只顾埋头寻找雪下的青苔,并没发现不远处的一棵老橡树后面正藏着一个猎人。
   那是个老猎人,他从老橡树后探出头来,紧盯前面的狍群:距离不过四五十米,在猎枪霰弹的射程之内。他举起猎枪,瞄准一个目标,没等勾动扳机,只见一个棕黄色的东西从半空嗖地落下,正砸在一只狍子背上。
   这下砸得太重了,把那只狍子的脊背几乎砸断,动都没动一下,直接倒下去。黑洞洞的枪口稍微移动一下,随后传来“砰”的枪声,霰弹带着火焰喷射出去,刚刚扑到狍背上的那个东西猛地跳了起来,随着一声惨叫,重重摔了下去。在这极短的瞬间,遭遇两次袭击的狍群先是一愣,接着慌张跳开,快速奔跑起来。随着一阵树枝撞断发出来的“稀里哗啦”声,只是眨眼的工夫,狍群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从树上扑下来的是只猞猁。它刚跳到狍子背上,还没来得及咬死猎物,也被霰弹击中了,一声惨叫,倒下去。见两只猎物全倒在雪地上,老猎人从老橡树后面闪出来,径直朝猎物跑去。
   一枪打死两只猎物,兴奋得他一改猎人应有的小心谨慎。刚刚跑到猎物跟前,那只倒下的猞猁突然跳起来,凶猛地朝他扑上去。老猎人甚至来不及收住奔跑的脚步,胸前已经遭到猛烈一击,撞得他仰面朝天倒下。在他临倒下的同时,本能地抬起一只胳膊,用手护住了自己的喉咙。
   好险!尽管手上戴着又厚又硬的熊皮手闷子(一种手套),还是被猞猁的尖牙咬穿了,直透手心,疼痛立刻涌遍全身。在那生死攸关的时刻,他顾不上疼痛,一边拼命抵挡猞猁的进攻,一边拔出小腿外侧的猎刀,猛地插进猞猁肚子里。这是致命的一击,猞猁的利牙终于松开了,随着一声哀嚎,滚了下去。
   老猎人从地上爬起来,看一眼被自己杀死的猞猁,才摘下头上的貉皮帽子,擦了擦满头冷汗,简单把伤口处理一下,随后剥下兽皮,和开膛的狍子捆在一起,扛到肩上,正打算离开,忽然听到密林深处传来一阵轻轻的嘶叫声——类似猫崽子的叫声。
   他循声走进密林深处,在那里看见一只小猞猁蹲坐在一棵树下:两条前腿支撑地上,屁股坐在它的后爪子上面,张开粉红色的小嘴,不停地嘶叫。走到小猞猁跟前,老猎人好奇地打量它一眼:个头比家猫稍微大一点,摸样与家猫一模一样,叫声也像猫崽子。
   看见老猎人,饥饿的小猞猁并没逃开,反而探头过来,用它那粗糙的舌头舔了舔老猎人伸过去的指头。看它那副可怜又可爱的小模样,老猎人不禁微微一笑,自言自语地说:“饿了吗?要是饿了,跟我一起住吧!来,让我抱着你,一起回家。”
   对他的提议,小猞猁似乎一点都不反对,直到老猎人把它抱在怀里,也没有挣扎一下。老猎人抱起小猞猁,一直朝山下走去。他一边走一边想:这只可怜的小家伙,实在太小了。可能它还不会吃肉,更不会捕捉猎物。要是把它独自留在山里,只能饿死。
   二
   背着猎物回到家里,天色已近黄昏。见主人回来了,猎狗黑子赶紧迎上去,不停朝老猎人身上扑。这时,它才发现了老猎人怀里的小猞猁,立刻改变了态度,怒气冲冲地狂吠起来,仿佛向老猎人提抗议。老猎人把小猞猁放在院子里,看着咆哮不已的猎狗说:“黑子,不许动它!你听见没有?今后我们就住在一起,是一家人了,要学会和它好好相处。”
   以往每次上山打猎,他都带着猎狗。可黑子刚生下一窝崽子,恋孩子的母狗没跟出多远,又转身跑回去,钻进狗窝再不出来了,他才一个人上山打猎。见他把小猞猁放在地上,吓得黑子一边嗷嗷惨叫,一边不停地朝后退,转身躲进狗窝,浑身瑟瑟发抖。见黑子吓成这副样子,老猎人忍俊不禁地骂了一句:“胆小鬼,这么大的小东西,就能把你吓成这副模样?要是遇见大猞猁,还不得拉拉尿啊!”
   老猎人也知道,怪不得黑子胆小。猞猁和狗是一对天生宿敌,是狗的克星。上山打猎时,经常发生猎狗失踪的事,尤其在猞猁谷一带,更是经常发生。猎狗一旦丢在山里,也不用找了,指定被猞猁拖上树吃了。猞猁喜欢吃狗肉,每次吃完都大醉一场,趴在树上两三天才慢慢醒过来。可能这只小猞猁实在太小了,加上主人已经发话,黑子又从狗窝里钻出来,趴在一旁,歪着脑袋打量它。
   小猞猁饿得呜呜哭起来。老猎人割一小块狍肉递给它。小猞猁过来闻了闻,又呜呜地嘶叫起来。老猎人猜得不错,目前它还不会吃肉,只会吃奶。这让老猎人有点发愁了,担心养不活这个小家伙。忽然,他看见趴在旁边母狗肚皮下露出两排鼓胀的乳房,顿时有了主意:何不让小家伙吃狗奶呢?
   想到这儿,他赶紧把小猞猁抱起来,放到母狗跟前。见小猞猁过来,吓得黑子腾地站起来,紧着朝后退,不让它靠近自己。见猎狗吓得到处乱躲,老猎人只能把它抓住,蒙住母狗眼睛,把小猞猁放在它的肚皮下面。闻到奶香,小猞猁立刻叼住其中一只乳头,贪婪地吸吮起来,很快就吃饱了,瘪瘪的小肚子也鼓了起来。
   这天夜里,老猎人没敢让小猞猁和黑子住在一起,怕母狗伤害它。他找些旧棉絮铺在屋里地上,准备让小猞猁睡在上面。新来的小家伙对这个新家似乎很满意,蜷成一团,趴在上面度过第一个夜晚。
   强迫黑子给小猞猁吃了几天奶,它终于接纳了小猞猁,已经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安祥地趴在窝里,看着它和狗崽子一起抢奶吃。这帮小家伙,像所有的小动物一样,很顽皮,吃完奶,则在一起打打闹闹,一会儿也不肯安静下来。不过,它们在打闹时,那些狗崽子总是一伙,齐心协力攻击小猞猁,想把它摁倒,压在自己的身下。小猞猁可比那些狗崽子机灵多了,身手也敏捷多了,一个翻身,从狗崽子身下钻出来,反而爬到它们身上。要是狗崽子一起围攻它,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小猞猁则立刻伸出两只前爪,向它们发起反击,把那些狗崽子挠得满脸开花,嗷嗷惨叫着逃走了。
   对发生在小家伙之间的打斗,黑子只是个旁观者,笑眯眯地看着它们打闹,并不会前去干预,更不会拉偏架,袒护自己的孩子。看见小猞猁和狗崽子一起偎依在母狗的身边,老猎人从心里感到高兴:这样就好了!吃狗奶长大的小猞猁,肯定会接受它的影响,把猎狗的一切好习惯都学过去。小猞猁在继母的身上确实学会了很多东西:像狗一样信任主人,听从老猎人的呼唤或发出的每一道命令。拿根棍子扔出去,一帮小家伙跑过去抢,每次都是小猞猁抢先把棍子叼住,递给主人。不过,老猎人还发现了一种危险苗头。他一次发现小猞猁正不怀好意地盯着两只在院里散步的母鸡,随后俯下身子,做出准备扑上去的姿势。老猎人赶紧朝它大喝一声:“不许动它们,小心打你!”
   见主人发火了,小猞猁把那股凶狠劲收敛起来,乖乖地躺在地上,把自己最薄弱,最易受到攻击的肚皮露出来,表现出对主人的充分信任。
   三
   这年秋天,小猞猁长大了,个头和大猞猁几乎没有区别,站起来足有一米多高,脸上长满了浓密的鬓毛、两撇黑胡须,再加上耳朵尖上两撮五六公分长的直立黑毛,显得格外高大威猛。带它进山打猎,更显示出一种超凡的本领。只要发现猎物,很少有跑掉的时候。然而不幸的是,一次打猎时,他们和一群狼遭遇了。
   北方一直有这样一套嗑:一猪二熊三老虎。意思是说,山里最凶的是孤独的公野猪,其次是熊,第三才是老虎。其实,在北方冬天的森林里,猎人最惧怕的是和饥饿的狼群遭遇。别管野猪、熊或老虎,只要它们是单独的个体,都好对付,一颗子弹足以送它们回老家。面对一群狼则没那么容易了。枪法再好,一枪只能打死一头狼,可能还没等换上第二颗子弹,狼群已经扑上来,将猎人撕碎。
   发现狼群挡住去路,狗仗人势的黑子带头扑上去,与狼群撕咬在一起。见黑子带着猞猁冲向狼群,老猎人赶紧端起猎枪。可黑子和猞猁已经与狼群混战到了一起,在森林里追来撵去。怕误伤到它们,瞄了半天,老猎人一直没敢勾动扳机。
   面对四五只饿狼,猞猁越战越勇,连续咬死两只狼,又朝第三只扑去。可黑子毕竟只是一只普通的猎狗,在与狼群的恶战中,明显处于劣势,喉咙被一只高大的公狼咬断了,倒在了血泊中。黑子死后,猞猁完全代替了猎狗的角色,跟老猎人一起上山打猎。
   猞猁确实比黑子出色多了。它不仅身高力大,而且格外机灵、凶猛,跑的也快,一爪子能打断一根胳膊粗的树枝,牙齿能扯断一根生皮带,还经常从灌木或草丛里轰起山兔或野鸡。
   有了猞猁,老猎人从不用猎枪打那些小动物,掏出烟袋,拧一锅旱烟叼在嘴边,一边“吧嗒吧嗒”地抽,一边看着猞猁打猎。对付一只野兔,猞猁简直不费吹灰之力,手到拈来。只见它纵身跳跃起来,几步蹿上前去,一巴掌把拼命逃窜的兔子打倒,叼回来交给主人。要是发现狍子或鹿等大型动物,则像所有的猫科动物一样,尽量降低自己的身姿,小心翼翼地靠近猎物附近。
   猞猁脚掌下有厚厚的脚垫,走起路来几乎不会发出一点声音。一旦到了猎物跟前,纵身跳起来,死死搂住它们的脖子,掐断猎物的喉咙,才把猎物放开。即使对付野鸡、乌鸡等飞禽,它也有办法,常常潜伏在草甸子或灌木丛里,或守在小溪旁,一旦发现飞禽来这里觅食或饮水,后腿使劲一蹬,高高地跳跃起来,尽量伸展身躯,高高举起来两只前爪,左右开弓,一顿乱抓乱打,随着鸟毛纷纷落下,几只野鸡或乌鸡已经躺在地上。
   别看猞猁狩猎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可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猞猁从小失去了母亲,是猎狗把它带大,很多时候都像猎狗一样,过份依赖主人,甚至到不知深浅的地步。别管发现多么凶猛的野兽,都敢往上冲,与对方一决雄雌,吃亏自然在所难免。一次,它甚至向一只狗熊发起了挑战。
   那是一只五六百斤重的大狗熊,哪会把小小的猞猁放在眼里?只听那狗熊大吼一声,随后气势汹汹地扑上来。幸亏猞猁动作机敏,及时躲过扇过来的巨大熊掌,才逃过了一劫,慌张地朝主人跑去。发现狗熊,老猎人已经把一颗独头子弹压进枪膛,瞄准气势汹汹撵上来的熊,一枪送它见了阎王。从那以后,猞猁才学乖了,不再轻易挑衅凶猛的野兽了。
   可能连老猎人自己都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带猞猁去了猞猁谷。可能只是让它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吧?猞猁对那里似乎很有感情,不停地到处闻来嗅去,迟迟不愿意离开。尽管它离开这里的时候还很小,可能在它的记忆里,还残存着过去的一些印象吧?
   猞猁从小离开了山林,是一只已经驯化的野兽,是他不可多得的好助手。可在很多村民的心目中,野兽永远都是野兽,不可能变成驯服听话的家畜。有人终于找上门来了,说他家里的鸡丢了几只,肯定被猞猁偷吃了。甚至还有一户人家丢了狗,也赖在猞猁的身上。老猎人耐心地对他们解释,可那些人一句也听不进去,脸红脖子粗地要他赔偿。因为猞猁,他几乎得罪了村里所有人。可他坚信猞猁是无辜的,被村里人所冤枉。他从没见过猞猁逮鸡捉鸭,那些村民也没亲眼看见过,凭什么还要这么说呢?难道仅仅因为它是只野兽,在它的身体里流淌着野性的血液?
   村子坐落街津山下。每年冬天,不仅黄鼠狼、狐狸经常下山偷鸡,山狸子或其它野兽也会下山祸害一番再离开。没养猞猁前,村里丢了家禽家畜,都知道是从山里下来的野兽干的坏事,如今全赖到猞猁身上了。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起码村长李老四就不这么认为,还一再向他表示说,猞猁简直太高傲了,绝不会干出那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四
   村长李老四当然有他肚子里的小九九。知道猞猁比猎狗强百倍,几次想带猞猁上山打猎,猎到珍禽猛兽好给乡长送礼。老猎人说:“你领不走它。”
   李老四已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块鲜狍子肉递给猞猁,想先培养一下感情。可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哪能这么快培养出来呢?猞猁只上前闻了闻,随后转身离开了。见软的不行,李老四又来硬的,掏出个皮项圈硬套在猞猁脖子上,想牵它走。高傲的猞猁哪容得有人这样作践它,脸上的鬓毛立刻挓挲起来,耽耽盯着李老四。喉咙里发出愤怒的嘶嘶声。顿时把李老四吓得脸色惨白,连皮项圈也没顾上摘,屁滚尿流地蹿出猎人家的院子。
   本想借猞猁用用,结果不但没借来,还搭上个皮项圈,李老四骑马赶到乡里,对乡长诉起苦来,说好多村民反映老猎人家养了只猞猁,专门祸害百姓的鸡鸭鹅狗。而他代表部分村民去过问这件事,猎人不但不承认,反而把猞猁放出来,差点没咬到他。乡长并不相信李老四的话,可听到“猞猁”两个字,立刻拍案而起,摆出一副主持公道的架势:“简直没了王法!明天我带人过去看看。”

共 1059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老猎人饲养的一只猞猁吃着猎狗的奶水慢慢长大,他与老猎人产生了相互依赖亲密无间的感情。他和小狗们嬉戏玩耍,和猎狗们一起上山打猎。在猎狗被狼群咬死的时候他完全取代了猎狗的角色。整天跟在老猎人身边,形影不离。可是,他毕竟属于野生动物,被村里人们所不容,村长想利用它上山打猎,它不肯跟他去。乡长想拿他献殷勤给县长送礼。可是他逃出铁笼逃跑了。并且先后咬伤几个乡丁。它回来了,来看望自己奄奄一息的主人。再次被乡长乡丁围攻,看到老人没吃的,它抓来山鸡,这时老人却被乡丁打死。在山沟里村长李老四被狼群追赶的危机关头,猞猁来了驱散了狼群,搭救了李老四。小说情节生动细致,把猞猁进行了人性化的处理。人间有情,动物亦有情。然而,可恶的李老四,被猞猁救命惊魂未定之时,便生杀机,开枪打死了那只可爱的猞猁。小说弘扬了真善美,抨击了丑恶的弄权者。欣赏拜读好文章。推荐阅读!【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X0121104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12-11-04 13:56:37
  小说语言通俗流畅,衔接紧凑,人物个性,突出,尤其那个老猎人养育的猞猁,更具明显的传奇色彩。突出了惩恶扬善,感恩图报的思想。问好渔夫!
秋心如水
2 楼        文友:齐牛        2013-03-19 23:56:35
  这个世界上人是最坏、最狠、最没良心的动物。一只猞猁尚能知恩图报,而有的人却做不到。人不如猞猁!故事主题高尚,具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无愧绝品。欣赏!问好渔夫!
淡薄名利,快乐人生。
3 楼        文友:江山绝品评议组        2013-03-20 15:26:19
  作者的作品取材大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此篇也是如此。独特的地域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的叙述方式,使得作品具备了“这一个”的特点和风格,成为不可临摹的艺术精品。
4 楼        文友:秋心        2013-03-20 17:19:36
  祝贺渔夫的小说荣获绝品,实至名归。
秋心如水
5 楼        文友:泪花集        2013-03-24 13:05:14
  欣赏佳作,真诚问好,祝你生活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