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杂文|司马林晚专栏】莫言、萝卜和瓦片

编辑推荐 【心灵·杂文|司马林晚专栏】莫言、萝卜和瓦片


作者:司马林晚 秀才,194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2发表时间:2012-11-22 10:45:14
摘要:他们在莫言的院子里到处寻觅东西和拔萝卜如童话里的兔子,连抓泥土都想到了,居然没想到上面,也就是屋顶,那里可是有很多瓦片!

【心灵·杂文|司马林晚专栏】莫言、萝卜和瓦片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也可以叫“文化”),凡所到之处,务必搬点东西回家,如果搬不动,要么毁掉,要么写字,例如“某某到此一游”。如果是名人,又是古人,则“沧桑”些年,可为“名胜”或“古迹”。或许正因为“古名人”有此成功之道,所以,“之道”便在中国绵绵不绝,你还真不用担心失传,虽然中国失传的东西很多。
  
   莫言得诺贝尔奖已经成旧闻了(中国许多事成旧闻都很快),据说他正练习交际舞以备领奖之用。——其实,莫言劳累自己了,并且是多余的劳累。
  
   在感叹这练习交际舞的劳累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他刚获奖的那时候的“轰动”。媒体自然很忙,忙之一是搜罗各种有关的素材,能搜到的自然要写,不能搜到的想象一下也可以写的。另外有许多人也在忙,找莫言家的东西,大凡地面上的都找到了,并且拿回家了,并且对人说了,他(她)激动着说:“萝卜,这可是莫言家的!”来得迟的,大概只能抓一把泥土装口袋里带回家。至于带回家干什么,我估计他自己也不太知道。
  
   我等到现在很遗憾了。我们绵绵不绝的文化传统所应该造就出来的想象力似乎没有发挥出来:他们在莫言的院子里到处寻觅东西和拔萝卜如童话里的兔子,连抓泥土都想到了,居然没想到上面,也就是屋顶,那里可是有很多瓦片!看过考古节目的人应该知道,我们的考古学家挖出了很多“秦砖汉瓦”,到现在都很值钱,并且“对研究某某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莫言家最有文物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应该在“上面”,而不是“地面”。萝卜不易保存,没几天便会坏掉,而瓦片是不会的,要不怎能有所谓“秦砖汉瓦”?
  
   如此看来,一百年之后,我们要在拍卖会上看见“莫言瓦片” 并且“对研究某某具有重大意义”是不太可能了。不过不必忧虑,那时我们可以争论关于文物保护的问题。

共 7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文笔犀利的杂文,《莫言、萝卜和瓦片》,看这题目好像有一些香港电影的“无厘头”风格,不过,用心品读下来,却全然是另一番意味,惹人深思而又产生出一些心痛的感觉。作者的这篇文字只有寥寥数百字,但,蕴含的东西实在是厚重的令人无法拿起,莫言——目前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不是所谓的“华人”),在此之前,国人绝大多数只知张艺谋、巩俐,而不知莫言,对他的文学作品知之甚少,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还是中国人自身某些思想的悲哀?只能留给广大读者去细细品味了。此文意蕴深刻,富有讽刺意味,令人警醒,值得一读,欣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草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草根        2012-11-22 10:48:12
  《莫言、萝卜和瓦片》,一篇七百余字,却令人震撼的杂文,读来如物哽喉,耐读耐品!
至少,无愧于文字。
2 楼        文友:草根        2012-11-22 10:50:26
  司马顾问的文笔着实不一般,眼光犀利,定位准确,是一位“治病救人”的好医生,向您学习并致敬!
至少,无愧于文字。
3 楼        文友:草根        2012-11-22 10:51:17
  期待欣赏您更多更好的文章,顺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佳作不断!
至少,无愧于文字。
4 楼        文友:雨春        2012-11-22 12:12:11
  名人效应经久不衷,也并非国人专利,是悲哀还是传统,依我看二者都不是,只能说是一种现象,而这个现象也要一分为二的,如果是善意的应该肯定,如果是做作甚至是叵测的肯定有悖的。
走别人踩过的路肯定是一条非原创的路,所以地铁成了现代城市的毕由之路!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