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散文】自然观与心境论

精品 【海蓝.散文】自然观与心境论


作者:霞中子 进士,766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8发表时间:2012-11-23 14:37:47


   我的自然观
   我这里所谓的“自然”是指大自然,或者说是自然界。什么叫“大自然”?一般来说,所指的是包括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一切物质世界。但是,在人类活动中,我们所说的“自然”是更有特别意义的,我们所说的“自然”是指本来就存在的、非人为的状态。我们所说的“自然”常常隐含其狭义性,是下意识地排除了人类本身之后再去讨论其它物质世界的,简称为“忘我而言他”。
   我认为人类本身和人类活动也是属于“大自然”的范畴。
   想当初“宇宙大爆炸”,密度极高的宇宙物质发生爆炸而分裂成难以言数的“碎片”,并以难以言速的速度膨胀扩散,以致形成今天难以言数的所谓“天体”,地球则是这些“天体”之一员。“宇宙大爆炸”之后的这种过程和状况,才是真正的“大自然”。“宇宙大爆炸”之后的这种过程和状况永远是动态的,也就是说这种过程和状况至今仍在进行中,并且将永远进行下去。“大自然”时刻都在改变自己的面目,永远没有固定的形态。
   想当初“宇宙大爆炸”之时,地球只不过是块白炽的碎片,经过不知多少亿年的运运之后才变成一个“火球”,这个“火球”是“大自然”现像;又不知过了多少亿年“火球”渐渐冷却、渐渐产生了大气,继而就有水和大海,这也是“大自然”现像;在大气和火山的活动中产生了有机物质,继而在海洋里产生了生命物质,这还是“大自然”现像;又不知过了多少亿年,生命物质演化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等,这还是“大自然”现像;又不知过了多少亿万年,生物进化,乃至今天人类的高度智慧化、文明化、现代化,也还是“大自然”现像的。
   尽管今天地球上有几十亿人类和数不清的动植物种类;有遍布地球表面的高楼大厦;有纷纷骚动的交通工具;有把地球照得通红的灯火;……。虽然地球的面貌在近几千年来被地球生物进行几近根本性的改变,但总的来说,这种变化仍然属于宇宙“大自然”现像。地球由一个“火球”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火球”在宇宙“大自然”中的自然变化,并没有其它外作用因素所导致的。所以说,今天的地球状况是宇宙的“大自然”现像之一。
   人类天天担心“地球毁灭”,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担心人类本身的毁灭。西方人爱将“世界末日”、“地球毁灭”挂在嘴边,其实地球是不会毁灭的。哪怕所有的陆地变海洋,所有的海洋变陆地;哪怕所有的原子弹一下子全爆炸;就算是所有的地球生物全部灭绝,所有的地表翻了个个;哪怕地球恢复成原来的“火球”状态。从宇宙“大自然”来看,也不能算是地球的毁灭—宇宙大爆炸的那块碎片还在呢!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宇宙大爆炸”的那块碎片就会重新进行另一轮的演化,当然这种演化的轨迹是不会重合的。另一轮地球文明的出现,那不一定就像人类主宰地球生物的今天了。
   “宇宙大爆炸”之后,经过难以言数的时间,宇宙会向逐渐“收缩”演变,再经过难以言数的时间之后,它将收缩成一个小球,然后再重新爆炸。它是不断重复走着“爆炸”—“收缩”—“爆炸”这一条路线的。有谁知道宇宙曾经多少次大爆炸了?又有谁知道我们今天的宇宙是第几次大爆炸形成的呢?
   茫茫宇宙,地球是沦海一粟,人类的生命现像,对于宇宙“大自然”现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人类所总结出来的“科学”、“规律”、“真理”,对于漫漫的宇宙时间长河而言,是仅仅具有短暂的时效性的。最重要的,我们不要把因人为造成人类的毁灭推责于“世界末日”、“地球毁灭”的唯心时空观念之上。世界哪有“末日”?地球哪会“毁灭”?人类的自我毁灭才是真正的担忧。
   每个人的出生和生活,是“大自然”的偶然现像。人的生命是极为短暂的。人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的,人一死去,永恒不复。
   以上是我对于“大自然”的理解,最终的认识与大家是一致的,那就是我们要呵护地球、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心境论
   什么叫“心境”?一般来说,“心境”就是心情,“心境”的好坏也就是心情的好坏。但我认为如此解释的“心境”,只是狭义的“心境”,而我这篇文章要说的“心境”却是广义的“心境”。
   广义的“心境”又是什么呢?我的定义是:心理状态与心灵色彩的综合效果。这样说,好像有些玄奥,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故弄玄虚”。然而,我感悟到“心情”与“心境”的区别。
   如果把“心情”比作天气,“心情”差就犹如刮风下雨,而“心情”好就好比风和日丽。那么,“心境”就对应于天气状况加上温度、湿度的“综合情况”了。这种“综合情况”就叫“气象”。“气象”与“天气”是一个概念吗?不是,所以,“心境”与“心情”也是不同的。
   一个人“心情”好,他有说有笑、蹦蹦跳跳、活泼开朗、眉飞色舞;一个人“心境”好,他除了和前者的表现一样之外,还更有激情壮志,更有诗情画意,更显风流潇洒。可见,“心情”好与“心境”好是不太一样的,前者有些粗糙肤浅,后者则是内涵丰富、细致入微。
   “心境”,心理的状态和心灵的景像,是精神世界的环境。古人以为它藏于“心”,现代人才明白,它其实是藏于脑海里的。在此用“藏”字,其实也不太妥贴的。因为“心境”往往浮现在人的脸上,写在人的嘴角、描在在人的眉梢、印在人的眼神,反响在人的声音里,反映在人的动作上。藏是无法藏得住的。
   “心境”,是无字的诗、无形的画、无声的歌。诗有抒情赞美的诗,也有伤感悲叹的诗;画有鲜艳美丽的画,也有暗淡粗糙的画;歌有婉啭动听的歌,也有啸嚎刺耳的歌。所以“心境”也有优雅光明的,也有阴森昏暗的。
   “心境”的好坏,跟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有稳定的和浮动的。“心境”由稳定的部分和浮动的部分组成。稳定的部分,诸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个人性格、个人体魄等等;浮动的部分,诸如社会地位、家庭生活、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夫妻感情、个人成就等等。稳定的部分原本属劣,浮动的部分就算再优,“心境”也好不了。可见,固定的部分是主要的、内因的、本质的;浮动的部分则是次要的、外因的、表面的。另外,即使稳定的部分原本属优,如果浮动的部分严重变劣,那么“心境”也不会好的;只有稳定的和浮动的两部分都较好,人才能有好的“心境”。当浮动的部分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时,“心境”也随之相应地发生变化。“心境”的好坏程度,决定于这两个部分的优劣程度。
   “心境”重要吗?太重要了。从长久而论,它关系到人生的成败、人生的苦乐、甚至人生的贫富夭寿;从短期而论,它影响时运的顺逆。当然,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心境”也一样,是不断变化的,只是变化的速度、频率不同而已。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有的“心境”出现良性循环,有的“心境”出现恶性循环。人生在世,“心境”不可能一直都好或一直都差的,常有反复变化的情况。
   举个例子吧。比如有十个人去同一景点游玩,大家面前是一样的山水花鸟,一样的风光景色。但是各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在大致相同之中肯定还存在各自微小的差异。你看:有的有说有笑,有的意淡情漠;有的滔滔不绝,有的少言寡语;有的嘻嘻闹闹,有的冷静沉着;有的东张西望,有的专注一物;有的蹦蹦跳跳,有的行止若思;有的情不自禁,有的心事重重。等等。这是各人的“心境”不同所致。
   有人说“心情出风景”,此言不错。我说,“心境定风光。”当你的“心境”很好的时候,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感受都是舒畅的。当你的“心境”很好的时候,路人好像都在对你微笑;林间的鸟鸣仿佛是在为你唱歌;路边的花儿好似都是为你开放的;溪水的淙淙犹如为你弹琴;树叶为你特别的鲜嫩;风儿为你格外的温柔。就是天气变坏了,你的“心境”却不受影响:天阴了下来,你便感觉到光线柔和适眼;刮起风来,你会觉得漫山遍野叶儿翻动增添了情调;下起雨来,你会觉得空气清新凉爽和沁人肺腑的舒畅;打雷闪电,你却感悟天地间的雄壮与豪迈。风雨过后,云开日出,你会感叹太阳的光辉照亮了世界,一片金色、多么壮丽。如果再看到天空上的彩虹,那简直是美妙得无法形容了。
   是啊!只要人的“心境”好,这个世界便是诗和画做成的;只要人的“心境”好,这个世界便是你的。
  

共 32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是一篇论文,重点论述了“自然论”与“心境论”。自然论先解析概念,再论述,把人类活动也例如自然论范畴,也就是说人类活动,也受大自然制约。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如“宇宙大爆炸”、地球形成、人类起源等,论据充分、有充分说明力。结论就是,没有世界末日,所谓的世界末日,就是宇宙的另一轮的演化。心境论,先采用比较与比喻的方法,解释“心情”与“心境”,心情如天气;心境如气象,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文章是一篇论说文,论点清晰正确、论据充分,有说服力;另外文中多处采用了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侃大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23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侃大山        2012-11-23 14:38:23
  文是一篇论文,重点论述了“自然论”与“心境论”。自然论先解析概念,再论述,把人类活动也例如自然论范畴,也就是说人类活动,也受大自然制约。文章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如“宇宙大爆炸”、地球形成、人类起源等,论据充分、有充分说明力。结论就是,没有世界末日,所谓的世界末日,就是宇宙的另一轮的演化。心境论,先采用比较与比喻的方法,解释“心情”与“心境”,心情如天气;心境如气象,形象生动,易于理解。文章是一篇论说文,论点清晰正确、论据充分,有说服力;另外文中多处采用了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