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蓝云天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海蓝·影评】迷失

精品 【海蓝·影评】迷失


作者:姚明飞 秀才,140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5发表时间:2012-11-28 15:56:41

作为一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经典作品《毕业生》始终以其丰富曲折的剧情设置,娴熟精湛的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吸引着不同时代的观众和电影人。并成为电影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电影中所反应的六七十年代中产阶级的新一代青年人最初踏入社会的价值观的混乱和对未来的迷惘,最终冲破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对家长的指使进行反抗对权威进行挑战。这一主题的叛逆性便决定了它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失的先锋作用!《毕业生》中导演通过对一个优秀大学的大学毕业生---班最初踏入社会的经历的讲述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矫情宠溺的中产阶级家庭中迷惘而有反叛精神的青年形象。片中导演通过巧妙的情节设置,精心的细节描写,音乐恰到好处的运用以及声音画面的完美结合把故事讲述的含情脉脉引人入胜,同时也更加自然真切而又深刻的阐释了主题!
   电影中讲述了班怀着好奇与迷茫的双重心态踏入社会的一系列的故事都在表达班对社会世事人情的一种窥探。其中导演通过几个典型的情节自然的体现班心理状态为妙微翘的变化,由最初的迷茫到困顿质疑再到无声的反抗最后到积极的挑战与斗争!导演精心设置的四个情节分别是:庆祝舞会、罗宾逊太太的诱惑、雨中的警醒、抢婚这四个情节的设置很自然的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班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同时也层层等递进凸显出反抗传统的深刻主题。
   灯红酒绿,舞步轻盈,刚刚毕业的班首先见到的是浮华的中产阶级生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使班得到父辈们的夸赞与宠爱,每个人都再和他打招呼每个人都对他暂不决口。但面对着善意的亲吻热烈的掌声班只是有意无意的打着招呼。面对父辈们看似语重心长的教导办得眼神中流露出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对于他的未来他尚未考虑而众人对他寄予如此多的希望,关怀便成了一种沉重与压抑。所以班在舞会上那种紧张失措之外更多的是价值观念的模糊与对父辈权威的无奈承受父辈劝戒的不自觉的质疑。所以导演通过这一情节的设置让观众对班的最初心理状态有种深刻的认识,同时又引发观众的思考,在这样一个心理与现实矛盾的情况下班又怎样开始他的事业与人生呢?在问号之后便有了另一个故事。
   班置身于矫情浮躁的舞会中听着华丽的夸奖的辞藻热情饱满的掌声以及做作虚伪的欢呼声他似乎感到一阵阵窒息,于是他便独自上楼躲在房间里思考,但这样能不能让他变得更清醒与坚定呢?这时,门开了。罗宾孙太太闯进来!又一个情节开始了,罗宾孙太太便开始了对班的诱惑,首先是在她执意要求下班送她回家然后留下班喝酒听音乐,还告诉他丈夫会晚些回来,其中意思已经很明显,班也意识到这时一种诱惑,他开始感到不自在但是初入社会的他对这样的事又应付不来所以便不该绅士的作风对于罗宾孙太太的步步逼近他不知所措,直到太太赤裸裸的站在他的面前。正在这时罗宾孙先生回来了,他飞奔下楼仿佛诱惑已经结束但留给班的是一片迷乱。这一情节中气氛逐渐紧张层层逼近直到人屏住呼吸像窒息了一样,坚硬的动作急促的呼吸和语无伦次的对话将班的心里活动表现的淋漓尽致,好奇中多了些神秘,本来混沌的心又多了几分迷乱!一面是欲望一面是伦理道德。此时的班心中矛盾重重百感交加!其实在这一情节中班的心理状态开始发生改变。班的心理压力更加沉重,情感更加复杂和矛盾,使班的意志限于迷惘混沌之中,这便又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同时主题也更加丰富与鲜明。
   不知是迷乱中的不知所措还是欲望战胜了理智得到结果,班最终与长自己一辈的罗宾孙太太发生了关系,陷入了没有爱情的纯欲望漩涡。于此同时班的心里便开始遭受乱伦的道德谴责,毋庸置疑,主人公班便更加迷惘与质疑,置身于社会中究竟该怎样去体现自我的价值,作为一个新人班同时又是一个原始欲望与传统道德理念的一个矛盾结合体。班的心里负担在增大,增大再增大,矛盾也在进一步激化。这便引起观众对主题的再次深思与探究,随着情节的变化情绪的紧张主题也在逐渐的深化彰显。
   困顿迷惘中的班认识了罗宾孙家的女儿伊莲并找到了真爱,但是,伊莲与罗宾孙太太的母女关系又让班不知所措,胆怯的班在乱伦的谴责下选择逃避,所以在罗宾孙太太操纵下的班过着内心暗无天日的生活,是后悔还是畏惧?班在罗宾孙太太与伊莲之间,在真情与道德之间左右为难。所以雨中警醒这一情节的设置便为他找到方向,也为剧情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在一个雨天,班开车去伊莲家接她出去玩但正好碰见罗宾孙太太,她让班离开并用告诉伊莲他们之间的乱伦关系来威胁他。班在这种情况下再也不能忍受思想的压力,依然下车,摔上车门往伊莲的房间跑去,同时罗宾孙太太也戏剧性的跟在后面,矛盾终于到了不可继续激化的程度,一切真相伊莲都已经清楚,故事向高潮发展。所以导演对于这一个情节的设置尤为精妙,既是故事的转折又是班由忍受逃避与迷茫转向警醒而进行反抗的转折。那么影片所要反映的青年对于现实社会与自身未来迷茫最终转向对家长说教权威与传统道德伦理观念的反抗这一主题得到了深刻有力的阐释。
   或许,每一次对于传统观念的反抗和不受束缚的叛逆都是肆无忌惮与轰轰烈烈的。在影片中在众多情节之后导演别出心裁的设置了班去抢婚这一情节。它使故事发展到了高潮,心爱的女人马上就要在家长的安排下与另一个男人结婚,这一矛盾再次促使班去摧毁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牢笼,班冲进教堂不顾家长与众人的反对开始抢婚,被迫无奈班与家长进行厮打,此时一种压抑许久而后得到宣泄的快感令人兴奋不已。直到最后班牵着伊莲甩开人群,一种冲破牢笼的雄壮震撼了观众。于此同时反抗传统的主题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其实,作为一部不管在思想主题上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是极具艺术性的影片《毕业生》中导演还通过娴熟的音乐运用以及声音画面的创造性结合等艺术表现手法对主题进行了细致全面的阐释。
   首先,画面独具匠心的设计运用更为真切的表达了片中人物的情感与视角。在舞会上众多人都对班进行夸奖,同时自恃资格老的乔作为一个长辈对班进行教导,这时画面是班站在楼梯下乔站在楼梯上,以班的视角来看正好仰视乔,产生一种压迫感!班在游泳池中漂浮时父辈们居高临下的教导的画面又有异曲同工之妙,趴在水面上的班抬头仰视父辈们,同时又采用的反光拍摄,父辈们的形象以太阳为背景显得更加高大而不可侵犯。这里便是一个有趣的寓意即对于未来迷茫的班在价值取向上受到父辈的影响,而父辈们高大的不可侵犯的形象是一种权威的象征,而班那种仰视而又有点迷离的眼神便表达了在慑服之中对家长指使的一种质疑。另外在罗宾孙太太引诱班的大部分画面中除了班的面部与罗宾孙太太的身体被打上稍微明亮的光之外全是充满了神秘与未知的深色,尤为突出的一个画面就是在酒店的包间里,除了班充满矛盾与紧张的眼睛与罗宾孙太太半裸的身体之外全是黑暗,这种画面的构成不仅使得明亮的部分在视觉上凸显出来,而且大面积的黑暗充满着挑战与诱惑,这无形中就给人一种窥探欲与压迫感将班内心的矛盾冲突放大化,从而使情感的表达在视觉上得到极大的阐释空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是班与罗宾孙太太发生关系的当晚一个漆黑的画面过后接着是第二天班在游泳池里漂浮的画面,在这个画面中有蓝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碧绿的水以及班微微泛黄的健康的皮肤。整体上画面和谐而明丽与前面较暗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意也很明显,仿佛是班终于从情感迷乱的泥淖中走出来一样,对于那些价值观的混乱,对未来生活未知的迷惘以及对父辈说教权威的质疑似乎都有了明确的答案,但这个画面又恰恰是从水下的角度观看的,水的荡漾让这一切看起来又那么的不真实。明快的色调是班解脱被诱惑之初的紧张,焦虑与忐忑不安,但是那变幻不定又浮躁不安的光影又不能让人感到坦然。无可怀疑,班并没有从迷乱与怀疑之中走出来,相反在与罗宾孙太太发生关系之后他感到更加的迷茫,价值观也就更加混乱。总而观之,导演在片中对画面的精心设计与运用使得剧情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尤其是对比强烈的画面运用使得主题更加丰富与鲜明。
   作为一部极具艺术特色的电影,《毕业生》还通过对于音乐的大量而创造性的使用来表达纷繁复杂的情感和阐释深刻的主题。在罗宾孙太太诱惑班这一个情节中电影配以浪漫,轻佻,柔和,神秘而富于变化的音乐,这一音乐的使用更能表达班面对诱惑时矛盾,紧张与迷乱。又如在伊莲知道真相以后,班便不得已开始远离伊莲一家,但他又要远远的观望,开车兜风,在窗前发呆,此时便又想起浪漫,深情而又伤感的歌曲,那种飘渺的失落与着实的心伤。很是真切的表达了班的内心感受。另外,在得知伊莲要受父母之命与别人结婚后班便开始了疯狂的追逐。此时,流行的摇滚乐响起,紧张的节奏,密集的鼓点,歇斯底里的呼喊配合以公路上疾驶的汽车与班的奔跑使全片进入了高潮。不难得出主人公开始反抗开始挑战家庭伦理道德的权威,仿佛是一首与传统家庭观念与父辈权威作战的序曲,将青年一代在迷惘中觉醒的青年一代的反抗精神传神的表现了出来,主题也就在无形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升华。
   其实,在影片中还有几个创造性的声画结合的例子,在极度混乱与热闹的环境中突然去掉音乐,而将人的面部特征进行近乎夸张的特写,在极不和谐的声音画面结合之中强调了视觉而忽略了听觉从而产生一种戏剧化的效果。在班选择继续深造临行之前的潜水仪式中本来欢快热闹的场景但在班装束好走出门后一切声音突然中止,只听见班的呼吸声,突兀的安静加以潜水镜里看到的众人们的欢呼鼓励形成鲜明对比。无独有偶,在班抢婚这一情节中,闯入教堂的班引起了混乱,但在极度的混乱中一切声音又突然中止,借伊莲的视角罗宾孙夫妇骂喊的神情又被放大,表现出一种可恶的狰狞。在这两个声画结合的例子中很明显的丑化了本来作为家长和长辈的庄严不可侵犯的形象,很明显的体现出对于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蔑视,以班和伊莲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叛逆精神便也彰显了出来。
   总之,作为一部经典的艺术作品《毕业生》导演借缪斯女神艺术之手,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精心巧妙的设置,对音乐恰到好处的运用加以对声音画面的别出心裁的结合综合阐释出了极具有时代性与叛逆性的深刻主题即中产阶级新一代最终从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与价值方向的迷失中觉醒并对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与家长一辈的说教权威的蔑视与反抗。
  
  
  

共 41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灯红酒绿,舞步轻盈,刚刚毕业的班首先见到的是浮华的中产阶级生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使班得到父辈们的夸赞与宠爱,每个人都再和他打招呼每个人都对他暂不《毕业生》这部电影除了完美地刻画了人物的立体形象还在视觉与听觉中增加了迷惘与觉醒的因素,导演用缪斯女神艺术之手,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精心巧妙的设置,对音乐恰到好处的运用加以对声音画面的别出心裁的结合综合阐释出了极具有时代性与叛逆性的深刻主题即中产阶级新一代最终从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与价值方向的迷失中觉醒并对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与家长一辈的说教权威的蔑视与反抗。导演把处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传统文化与60年代末70年代初摇滚乐、毒品的分水岭上,她处在整个美国历史上最动荡时期的十字路口上。她的地位举足轻重,可以说她是一部反映历史的电影。了解《毕业生》的深层意义对了解美国60年代的历史会有所帮助,同时在了解《毕业生》的深层意义的时候,我们也体会到导演的设计用心良苦,让我们切实感到当时年轻人的感受。作者用自己的细腻诠释了在迷惘中的毕业生的未来走向,即理性又客观。问好作者,推荐阅读。编辑:锦妤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283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2-11-28 15:57:33
  很有意义的一部影片。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