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天涯散文】上海的菜市场

编辑推荐 【天涯散文】上海的菜市场


作者:隔水望伊人 举人,576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59发表时间:2012-11-29 16:41:45

今天,我偶然翻到季羡林先生写的《上海菜市场》,里面的描写绘声绘色,生动有趣。我也想谈谈我眼中的上海菜市场。说到菜市场,我脑海里想到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年轻人抱怨一天八小时的工作太辛苦。此时,有一位智者说:“你这些算得了什么呢?菜市场四五点就开始忙活了,不信你去看看。”那个年轻人四五点,打着哈欠跑到菜市场,此时各个摊子忙得不亦乐乎,有装海鲜的,有运新鲜蔬菜的。他看着眼前忙碌的人们,幸福感油然而生,自此后,他加倍地工作,成了单位里的骨干。
   从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菜市场不同于其他的商场,它是很早就开始营业,为了附近的居民提供最新鲜的食物。走在上海的菜市场里,你会看到大都是中老年的妇女提着篮子或者是塑料袋,在那里选购食材。
   上海菜市场里面包含着各种蔬菜、水果、海鲜、家禽以及早点。上海菜市场以前是计划经济的,现在绝大部分是个体经营者,来自五湖四海的商家。计划经济期间,买菜也要凭票子。记得我小时候,我妈妈每天都要给我吃鸡蛋,家里的蛋票有限,爷爷养的鸟还要吃蛋黄,这下更紧张了。我外公外婆把他们家的蛋票送给我们,再从养鸡的乡下人手里买鸡蛋,大约一元一个。
   相比计划经济时的供给困难,现在上海的菜市场,供应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而且一年四季的菜都可以在这里买。上海的阿姨更是精打细算的,她们习惯在一个摊头买东西。一方面可以保证价格变化不大,另一方面蔬果质量有保证。有一次我兴致盎然去买烧罗宋汤的食材,当我举棋不定,不知道买哪家的东西比较好的时候。旁边一位老阿姨看我踌躇的样子,给我支招。她开门见山地说:“你是不是第一次来买菜啊?”我说:“是啊!不知道怎么挑选呢?”她耐心细致地说:“很简单,货比三家。对于你们这些新手啊,就要多看看。”我好奇地问:“看?”她点了点头说:“对了,就是看,那家人气旺,人多的地方,你就跟着那些老阿姨买。保证东西又便宜又好!”
   这不第一次上菜市场,我还学到了宝贵的经验。买好东西后,我感叹道:“学无止境啊!”
   有次,我妈妈去海鲜摊头买几只虾,给我们家两只乌龟吃。海鲜摊头主见我妈妈常来他们摊头光顾,不好意思收钱,直接送我妈妈一小袋死的鸡皮虾。我妈妈接过虾后,连忙感谢,说:“家里不可能天天吃虾,买几只给家里的乌龟吃。谢谢您了!”
   海鲜摊主热情地说:“没事,记得以后常来我这买就行了!”
   上海菜市场的摊主和顾客基本上是熟识,买卖之间,总要聊两句,有时候我走在菜市场,听到买家卖家之间讨论股市、政治局势、甚至是娱乐的八卦。走在菜市场,感觉很热闹的,闻着海鲜的生腥味、家禽的粪便味、早点的香味等等融合在一起,可谓五味杂陈啊!
   在菜市场里有几个口专门设立卖生煎馒头、小笼包、芭比馒头、大饼油条等早点,丰富了上海人的早点种类。我尤其喜欢在我们家附近的菜市场买生煎馒头吃,起初我很担心肉质量如何。当我看到他们卖生煎包的人们自己也吃,我就放心了。
   大饼油条是上海人民的最爱。一提到大饼油条,我就想到在开心网做的调查,甜大饼是长的还是圆的。在我印象中,甜大饼是圆的,咸大饼是长的。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香喷喷的,尤其是配上油条的包裹,味美鲜香。再喝上一碗咸豆浆,惬意无比,赛过活神仙呐!
   上海的菜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今摆摊也越来越正规。如今要求各个摊主出示食品的合格证以及公道的价格,严禁肆意地提价。为了方便上海市民购买,每家菜市场都有一个公平秤的摊头,供大家免费使用,谨防卖家缺斤少两。对于不诚信的卖家,还可以举报和投诉,一经查实,给予他们严重警告。
   原来在菜市场门口有一些人摆摊,弄得周围脏乱差,还影响人们在人行道出行。经过城管和居委会干部多次劝阻,给予他们政策关怀,给他们安排合适的摊位买卖,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也为城市整洁面貌做出了贡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补充一句:“食以菜场为本。”如果您哪天来上海逛完城隍庙等名胜累了,不妨到上海的菜市场去看看,体会下上海人民的日常生活,感受别具一格的上海风味!
  

共 16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蔬菜般新鲜的散文,带着露珠的晶莹和泥土的芬芳。菜市场是社会的舞台,菜市场是时代的展台。作者将细腻的笔触深入到上海的菜市场,以小见大地书写生活,讴歌生活。只有平常事、平常人和平常理,才能直击读者心灵,才能唤起共鸣。让我们记住文章开头那个智者的话还有那个年轻人的辛福感。【责编瘦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