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乡土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乡土聚焦】湖南学生“营养午餐”为何陷入吃不饱的尴尬

精品 【乡土聚焦】湖南学生“营养午餐”为何陷入吃不饱的尴尬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56发表时间:2012-11-29 22:08:18

近日,在湖南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镇所德小学支教的大三女学生连发微博,揭露支教看到的“营养午餐”现状:国家拨款3元的营养午餐,到孩子手上,就是一盒牛奶、一片小面包,你们要让这些孩子饿死吗?该学校采购的营养午餐为批发价1.6元一盒的“南山”牌牛奶和批发价0.3元一个的“真粮”牌小面包(11月27日人民网)。从国务院启动农村学生营养餐计划至今,一年已满。事实上,每一份“吃不饱的营养餐”,其实都是一份举报信,湖南省纪检监察部门有必要积极介入,查清真相,当地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资金的问题,看看营养餐中究竟有无腐败的猫腻,需要给孩子们一个说法,给社会一个交代。
   原来报料的小梁,来自浙江嘉兴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个月前到湖南湘西凤凰县腊尔山镇所德小学支教。该校共有114个学生,其中7成以上来自周边乡村。居住的地方离学校很远,为了能按时到校,很多孩子早晨6、7点就从家里出发了。大多数学生早晨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坑洼难行的山路。遇到下雨,地面泥泞更难走。山区即使再穷也不至于饿饭,小学生们因为学校距离家太远,中午没法回家吃饭只能饿着肚子,对身体的损伤可想而知,即使带饭也会因为天气而变馊。好在国家现在给学生们推行一项“营养午餐”的福利政策,从此让学生们欢天喜地。只是当小梁看到孩子们最终拿到手的食物,不足两元成本,感到很心酸。特别是有些牛奶还是过期的,她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通过发博客揭露出来,希望社会给予关注与声援。
   经过记者调查,小梁反映的问题属实。鉴于贫困地区学生吃饭难的实际情况,由中央政府拨款160亿,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推行营养午餐计划,于2011年10月正式实施。该计划覆盖近10万所农村中小学校,惠及2600万农村学生,占中西部农村学生总人数的近30%。多数省份都建立起了大小公益食堂,有的地方财政还实行补贴,保证孩子们有新鲜的热饭热菜能吃饱。可湖南有些县、乡,至今不是发“牛奶十面包”,就是“牛奶+火腿肠”,有的干脆只发一包快餐面,根本没有开水供应,而且还不能保障每天都有。小梁看到这种情况,多次向当地县教育局反映,她说:“孩子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午餐不吃米饭怎么行呢”?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特别是11月19日、20日连续两天送餐车没有来,她看到孩子们饥饿难忍的眼神、渴望吃午餐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她只好用博客在网络上向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
   营养改善计划寄寓着社会美好的理想,但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任何的讳疾忌医都只可能使病症积累并恶化。“免费午餐”发起者邓飞,知道所德小学克扣学生午餐指标后,将原因归结为当地政府没有按照他们的经验,坚持在学校建食堂为学生做饭,而是以招标方式向企业集中采购牛奶和面包等点心,遂使黑心企业有机可乘发不义之财。去年4月2日,由邓飞等五百多位记者、国内数十家主流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公募计划,启动了每天捐赠3元为贫困学童提供免费午餐的计划。显然,在中国经济光鲜靓丽的今天,整个社会已经在心理上,无法忍受这个国家居然还存在,大量儿童面临饥饿威胁这一残酷事实。因此,当邓飞等人喊出“我们的使命:帮助儿童免于饥饿,健康成长”这样最为朴实的口号时,民众掩埋在内心深处的爱心便如泉涌,喷洒向那些远在发展边缘地带的贫困少年。
   回溯农村学生免费营养餐的起步,这项民间行动短短几个月,基金会便筹集到1000多万元善款,为77所学校1万多孩子提供了免费午餐。当然,几十所学校,数万名孩子,这对于庞大的中国儿童群体而言,可谓九牛一毛。仅从规模的角度衡量,免费午餐计划对于中国儿童,忍饥挨饿现状的改变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重要的显然不是规模,而是这一计划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号召力。借助博客的传播,微公益行动聚合了多元力量,更激起了帮扶贫困儿童的献爱风潮。正是在强大的民意推助下,去年10月26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在全国22个省677个县试点,更大面积地造福试点区县的学生;中央还将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提高,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免费午餐”项目的实施,可说是社会各界良性互动和政府积极响应的好例子,为社会的和平转型提供了成功的尝试,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怀。
   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利民政策,没有想到各地实施起来渐渐走偏了。小梁告诉我们两个事实:一是营养午餐未必有营养,毕竟一盒牛奶一片面包所包含的营养成分极为有限;二是营养午餐不够吃。那些中标者唯利是图,3元的营养餐压榨成2元,孩子们怎么还能吃好吃饱呢?目前,在凤凰县读书的学生,超过3万学生享受国家营养午餐计划,按一年补贴200多天计算,假如每生每天被克扣1元,仅营养午餐一项利润就超600万。从孩子们嘴里抠食,是可耻的行为怎么这么狠心呢?不过这种情况全国不只湖南有,上半年广西那坡县就曝光“营养午餐缩水”只有2元的实物,云南曲靖有的学校直接发2元钱给学生,公开赚1元。我相信其它省份也可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只是媒体没有曝光而已。现在营养餐成了唐僧肉,只要经手的部门,都想雁过拔毛沾一点。我们知道落实营养改善计划的资金中,由“学生每人3元的营养餐、食堂建设、食堂工勤人员的工资”等三项组成。营养餐全部由中央出资,其他两项则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可记者走访多所小学,发现好多学生食堂建设并没有到位,而国家下拨100亿食堂建设资金早已到位,这反映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上打了折扣。
   国家推出营养餐计划,就是想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能够有基本营养保证。这个理想并不宏阔,在一些地方却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未免令人遗憾,湖南凤凰县就是一个典型。学校“从去年秋季开始建设约100平米的食堂,但至今未建成”。中央既然早已下拨了食堂建设专项资金,为何学校食堂迟迟不能建成?这其中存在的原因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教育局截留没有给学校、二是学校收到后挪作它用。天高皇帝远,如果不是媒体报道,谁也不知道学校建没建食堂,是不是足额给孩子们3元的午餐标准。说明当地政府的教育主管部们,没有把贯彻这项惠民政策放在心上。稍微用点心尽点责,就不会是这个样子。想想家中亦有小儿,望着那一双双天真可爱的眼睛,必萌生爱与良知之感,会竭尽全力保证3元都吃到孩子嘴里,让他们成长之路上少些羁绊与忧伤。
   事关学生营养午餐,牵动着所有父母的心。针对营养计划在落地时遇到的困境,小梁的博客话题迅速成为舆论焦点。很多专家学者都纷纷提出了建议,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就呼吁:“国家推行营养午餐,一年支出160多亿元,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到底有多少?对营养午餐资金使用,应该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尽管中西部学校营养午餐的供应形式各有侧重,但共同面临着学生抱怨是吃不饱,家长也担心卫生与安全以及营养健康均衡方面的挑战。有些配餐企业送到学生手上的饭菜大多数都是冷的,根本没有一点热气。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学生营养办共接到举报电话和邮件94个。其中,约1/3反映当地“未开餐”,约1/4反映食品“质差量少”。阻碍学校“开餐”的,既有地方政府不够重视等主观原因,也有校舍条件不足和地方财政缺少配套经费的客观因素存在。
   “营养午餐”不光要让孩子们能吃到,而且还应该让孩子们吃得好。不管是边远山区,还是城区的学校,为何不愿意开办学生食堂呢?这主要是学校是否有食堂或者食堂的好坏,对学校考核并没多大影响。相反,食堂一旦出点事,那学校和校长都得“吃不了兜着走”,所以很多学校怕麻烦,都不愿主动办食堂。尽量外包给餐饮配送公司,这明显是一种懒政和不作为,无非是不愿意提供配套资金给孩子们建食堂。如何才能保证每个学生3元这笔钱真正落到实处、让孩子们能真正全“吃”到肚子里?我认为唯一只有学校自己办食堂,将食堂好坏与学校考核紧密挂钩。强化学校食堂管理,开展学生营养状况监测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严格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登记制度,做好学校食堂的清洁卫生和餐具的消毒,加强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发放流程管理。食堂供餐的好处,是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补助资金用于学生膳食,食品安全也可在学校监控范围之内。好在梁老师与学校几个老师商量,要争取在学校建食堂,无论如何一定让孩子吃上热饭,喝上热汤,保证不克扣学生午餐的一分钱。目前,老师们已经制定出让学生们吃热饭的详细方案,已经得到了凤凰县教育局的批准。
   别小看这仅仅只有3元钱的午餐,这可是关系民族的未来,耗资百亿级的战略“计划”,它能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革新。进入学生碗里的这3块钱,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数,但对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管理来说,它预示着一种改变、一份责任和新的希望。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资助他们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无到有,从小范围试点到广覆盖,从低水平到标准不断加码,“两免一补”、新农合、城镇医保等民生大政,都沿着类似的路线图发展完善,营养改善计划也是这样。学生的教育与成长有一个过程,这项惠民政策也有一个探索创新、完善提升的过程,对此,需要各级政府探索分担,社会力量参与的经费保障机制。不管是政府还是公众,不仅需要理性和信心,更需要责任和参与。当前,探索有效模式是当务之急。
   政府心系民众,就能创造条件千方百计惠及民众。“营养午餐”计划,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实行地方为主的分级负责制。地方是推进主体,由于没有追责制度的压力,往往一些地方政府就重视不够,工作落实不力。像内蒙古、江西、河南还没有全面实施。在缺少监督和问责的情况下,即使象湖南这些实施免费午餐计划的省份,效率和有效性也令人担忧。从各地投诉的报道来看,营养午餐已经成为一项特殊的资源,成为某些官员“发家致富”的筹码,暗箱操作、圈钱交易在所难免。堵住营养餐流失的漏洞,需要地方政府明确责任更专业、更透明。一要防腐败,二要防中毒,三要货真价实量足,四要定期考核追责渎职者。
   昨天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定忠,对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湖南省教育厅已经派人前往凤凰县实地调查:“一定要严格核实情况,3元钱到底怎么用,用在哪里,如果发现有人从中违规牟利,绝不包庇,绝不姑息!”有错必纠,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值得赞许。凤凰县宣传部今天也透露,对于博客曝光的问题,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通过调查发现,凤凰县教育局勤管站站长陈社教、副站长杨玉国对学生营养餐负有全面管理责任;凤凰县腊尔山学区校长吴生汉、腊尔山完小副校长吴根贤、腊尔山完小副校长石建平,对营养餐发放管理环节负有领导和直接管理责任。当前,该县已对这5人作出免职处理决定,同时责令凤凰县教育局对学生营养餐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让学生吃上足量放心的营养餐。要使学生营养餐计划能够得到高效率的运转,除了处置这五名渎职人员,还需要湖南省教育厅在财务、监管方面作出更细致的规定,健全地方财政补贴配套的相关措施也是当务之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希望地方政府把教育投入,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切实关心下一代的成长。但愿各级政府以实际行动,能更多的向学生提供优质的“免费午餐”,更多地增进民众的福祉。
   2012-11-2720:57:18
  

共 45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时评性杂文,作者针对“湖南学生‘营养午餐’”带来的问题进行抨击与评述。孩子手中只有约莫两元的成本的食物,而且是过期的,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吃饱!支教生小梁发博客揭露这种现象,中央政府拨款160亿就是这样的结果,多次向当地县教育局反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小学克扣学生午餐指标,还是当地政府,还是黑心企业,还是国家的机制?记者、媒体对其谴责外,发起的公募计划,来拯救我们那些苦难受饿的孩子。我们国家的民众却是对此情况还是爱憎分明的。农村学生免费营养餐的实施可谓声势浩大,上到中央,下到黎民百姓,捐资巨大,规模巨大,另外我们这一计划本身所形成的一种强大的号召力,无与伦比。但是利民政策实施起来渐渐走偏。这里面有许多猫腻。作者最后祝愿“但愿各级政府以实际行动,能更多的向学生提供优质的‘免费午餐’,更多地增进民众的福祉。”欣赏空中飞老师的文,祝写作愉快,感谢赐稿乡土!【编辑:铁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1304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男男        2012-11-30 08:02:59
  感谢作者来稿!杂评文独到见解!期待更多佳作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