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大筐小篼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筐篼文学】拾之,荒也(散文)

精品 【筐篼文学】拾之,荒也(散文)


作者:叶墨涵 举人,358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33发表时间:2012-12-04 19:46:54

【筐篼文学】拾之,荒也(散文) 拾荒,一个让人不屑而遭人白眼的词。可是,没人有资格鄙视拾荒者!尤其是拾荒的老人。
   ——题记
  
   钟素华,我的房东,一个年迈逾越72岁的老人,满脸的皱纹早已覆盖了她的青春,在阳光下笑得还是如此美丽,那双手黢黑皲裂,青筋暴突,显得有些迟钝。
   每天早晨六点多,我开门跑步,却看见她骑着她的那辆“宝马”,也就是一辆破旧又铁锈斑斑的老爷车。每天骑着它,穿越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看着她,稳稳当当地骑着车,车子老了,老人也有些吃力,凝望她渐去的背影,心生寒凉。
   跑完步回来,洗了个澡,便骑着自行车出去买菜了。
   周末的清晨,空气沁人心脾,昨夜下的暴雨,把街道冲刷得一尘不染。而此时,络绎不绝的人群涌向菜市场,讨价还价,形形色色的人林立在这个热闹而清新的早晨。
   皇龙菜市场离领地小区很近,没有多余的遮挡物。
   远远地瞥见一个身影,像隔壁的老人,那单薄的身子,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显得那么不搭调。
   我买完菜,骑车回去,想看看是不是我的房东,顺便问候一声。
   果然是她,在离小区不远处,物业管理处在这里设置个很大很大的垃圾箱,足够盛放这个小区里一天所有的垃圾。
   只见,她佝偻着腰身,目不转睛地盯着垃圾们,伸出那双手,嗒吧嗒吧地在垃圾箱里,翻来覆去的。一股恶臭味扑面而来。里面满是剩菜、烂东西、女人们用过的日常品、鞋子、坏掉的物件、白色塑料袋、工作餐盒、还有很多不知道的恶心东西,当然也有昨天我打死的死耗子呢。
   人人见此,都捂住嘴巴、鼻孔,免得受此龌龊东西肮脏了眼。
   可我,不想这么做,不用遮嘴挡鼻的,起码在她的面前。
   简单问候了一声,就回了店子上,打扫卫生,准备一天的工作。
   时间在太阳露出了娇艳的脸上逗留,站在门口,亲眼睹见老人推着满满一车垃圾回来,这里是个很陡的斜坡,看着她那摇摇欲坠的身影附在车上的龙头,终是于心不忍。
   飞快跑去,在她车子后面使劲地推。到达我店门口的隔壁,她笑了一笑,说“孩子,你心眼真好。”
   她掏出钥匙,打开卷帘门,天!整个屋子里全塞满了各种各样的杂物,全是她捡回来的。一间40平方的门面,里面只放了一个小床,一个电磁炉,其余全是在别人眼里的垃圾,可在她眼里就是宝。
   杂乱无章的东西,弥漫着臭气熏天,我问她:“奶奶,你怎么就住这里啊?您不跟儿子们住一起么?”
   “我老太婆,老了,动不了什么了,不想给他们添堵。”她静静地说着。
   我心生疑问,“那你一天都吃什么啊?”凝望用纸板和木板搭成的灶台上,什么吃的都没。
   她说:“早上,下几根面条就行了,中午吃昨天剩下的饭菜,晚上我基本不吃就睡觉了。”
   听完她这话,心里真是难受极了。人老了就该补充营养,可这么简单对付。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小区,曾经是一个叫做黄泥巴山山坡,为了顺应城市改造,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从此,没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钢筋水泥混合的楼宇。这十几栋房子成了他们的安居之所——安置房。
   老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一群可爱的孙子孙女。我曾经以为,是做子女的不够孝顺,不搭理老娘的死活。老人才用这种方式生存着。
   可我错了,当老人坐着门口整理垃圾时,笑着对我说,“傻丫头啊,其实,儿子女儿们都不准我捡垃圾,说能养活我,况且我每个月有800多块的养老保险,是儿子们买的。你租的这个门面和我住的这个,都是我个人的产权。虽然现在没了土地,我也不能种地了,捡些垃圾,一个月还能挣700多块钱,只是不想让自己年老体衰成为孩子们的负担,再老,也可以独立生存!”
   是啊,老人这番话,惊醒了梦中人,纵然谁都看不起这拾荒,但却是用自己的双手换来的。我突然明白了,老人捡拾的不是垃圾,而是捡拾了独立生存和勇敢面对。
   瞧瞧,我们的富二代、官二代,如此奢侈、荒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甘堕落、自暴自弃、践踏别人……不少人成为时代的寄生虫。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有老人这般勇气?
   因为同是拾荒,让我想起了新闻报道过另外的两位拾荒者,一个为61个孩子圆了求学梦的拾荒老教授——朱自明,他每天清晨散步5公里,边走边拾废纸、旧瓶瓶罐罐。不要认为这位老人是生活所迫靠拾废品为生,他拾废是为了助学,就是这个“拾荒老人”,26年来拿出约16.69万元,帮61个穷孩子圆了求学梦。朱老助学,只求受助对象有出息,绝不要回报,甚至要求不要往来。默默地为这群贫穷的孩子捡拾梦想。
   陈西伦,山东人,独自居住在太原市五龙口文庙街办幸福巷社区一间不足20平米的小屋里,靠拾荒为生。1998年10月5日,老人在拾荒过程中看见一个纸箱,打开后发现有个包裹着的孩子。当时孩子刚出生不久,身上带有血迹。老人抱孩子去了儿童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发现这个孩子拇指旁边多长了一个小手指,患有先天性无肛。不忍心看着孩子就这么死了,给孩子取名圆圆,并送孩子读书,自己则每天要去街上拾荒,努力凑着孩子动手术的钱。这样的日子过着长达十四年,我不知道是什么勇气让这个拾荒老人对圆圆的不离不弃。
   或许,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那些最朴素的,最闪亮的光芒被恶俗的阴霾渐渐隐去,让人觉得这个世界,貌似干净得流淌龌龊的脓水。
   阳光很明媚,照耀着万物生灵,也照进拾荒老人那纯净、善良的心田,蔓延成一朵夏花,让我们这些自以为是,清高自大的人,无颜以对。
   是的,垃圾永远是腐烂不堪的,垃圾也是臭味难耐的,但是,拾荒老人在苍白的生活中捡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气,在道德沦丧中捡拾起国人仅存的善良和良知,在心蒙尘垢的世俗中捡拾了慈悲为怀的菩提心。
   垃圾,随着拾荒老人的手和微驼的背,远离我们的城市。他们捡拾着天底下最美的容颜,最美的笑容,最美的心……
   大地,那点美好的东西剩得真的不多了,是他们在残酷的世俗里刨出一颗颗闪耀的珍珠。捡起了做人的原则,捡起了自信,捡起了大爱…….
   拾荒的老人,闪烁着的,如珍珠般晶莹透亮,纯白无暇。他们的笑容在春夏秋冬璀璨夺目。
  

共 24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着感人的篇章,同样让小编我想起了邻家大妈,她不但自己有着退休金,儿女也是非常的孝顺,当大妈萌生去捡垃圾之时,尽管儿女们一致反对,依然没有阻挡住大妈那捡垃圾的决心。邻家大妈捡的是垃圾,换的是钞票,救助的是孤寡的老人,心生感动之时更是敬佩之极。就如作者笔下的文一样,被一种温暖,一种阳光,一种自立,一种坚强,一种自信而深深的感动着。恰如作者所言:老人捡拾的不是垃圾,而是捡拾了独立生存和勇敢面对。好文,推荐共赏。【编辑:静听】【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05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听        2012-12-04 19:50:10
  拾荒拾荒,拾而不荒。皆因拾起的是自立的品性,拾起的是人性至善的美。
淡然静美悟禅花
回复1 楼        文友:叶墨涵        2012-12-06 15:32:38
  呵呵,谢谢静听阿姨的精评哈,祝福您快乐!
2 楼        文友:静听        2012-12-04 19:52:40
  感人至深的小篇章,深永的大内涵自流溢。遥握,祝福依然……
淡然静美悟禅花
回复2 楼        文友:叶墨涵        2012-12-06 15:33:22
  人性美在荒芜里拣拾,呵呵。
3 楼        文友:阅生        2012-12-04 20:49:15
  真实的生命总会让人误解与感动,敬之
回复3 楼        文友:叶墨涵        2012-12-06 15:34:09
  谢谢朋友的光顾,祝福快乐!
4 楼        文友:古蒲        2012-12-05 08:36:00
  感人动心之作。推荐赏读!
我是您不经意间忘却的一个人,您是我无意之中想到的一个人。
回复4 楼        文友:叶墨涵        2012-12-06 15:35:47
  呵呵,蒲哥哥吉祥哈!
5 楼        文友:古蒲        2012-12-05 09:22:40
  祝贺精品!!!
我是您不经意间忘却的一个人,您是我无意之中想到的一个人。
回复5 楼        文友:叶墨涵        2012-12-06 15:43:39
  哇塞,咱家蒲哥哥就是好,又送我东西了咯,呵呵!
6 楼        文友:静听        2012-12-05 11:51:08
  再品佳篇!祝贺精品!
淡然静美悟禅花
回复6 楼        文友:叶墨涵        2012-12-06 15:44:05
  抱抱静听阿姨,呵呵。
7 楼        文友:静听        2012-12-05 11:51:50
  筐篼精品榜,荣幸收藏墨涵无私呈现的佳篇共赏。感谢无比。
淡然静美悟禅花
回复7 楼        文友:叶墨涵        2012-12-06 15:57:30
  嘻嘻,冬天好冷啊,抱抱静听阿姨,嘿嘿
8 楼        文友:静听        2012-12-06 07:09:12
  为佳篇,献宝去。O(∩_∩)O~
淡然静美悟禅花
回复8 楼        文友:叶墨涵        2012-12-06 15:59:06
  嘿嘿,多多益善,谢谢静听阿姨!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