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评说】也围观争斗

编辑推荐 【江南评说】也围观争斗


作者:至柔 布衣,45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42发表时间:2012-12-09 00:41:59

晚间,看央视的《东方时空》节目,在“文明天下行”播放的视频中出现了似曾相识的一幕。
   为力求得到一个公共车厢的座位,双方扭作一团,手脚并用,打在一处。这闹剧,近期看见太多,出现的太频繁了些。
   若说年轻人血气方刚,缺乏修养,火大而怒起,失了理智,一时出言不逊,引发口角,导致了争斗,也还可以理解。而花发之人,不顾年老力衰,抛却冷静与大半世的修为,大打出手,让后辈甚是不想去再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看见了一个白发大妈,在飞起一脚后,与她争抢座位的对手瞬间就倒地落败了。
   看见了那个在地铁车厢里拎着裤子追打对手的大叔,想把皮带当制胜的法宝,拼力挣脱着相劝的手臂,大有对方不倒地则己心不快的威猛之势,对方狼狈而逃,亦不能平了羞怒大叔的心,甚至差点掉落裤子,暴露更多的隐私。
   看见了那一群鹤发鸡皮的勇士们,因抢座位不得,扭成一团乱麻的手臂。
   公共车厢内的座位,仅能搁置一个不能过大的臀部,靠一个不能太宽的肩膀。那座位,坐得稍微久远一点儿,就要腰酸屁股疼了。难及家里的沙发,不及剧场的软座。
   “打斗,绝不是为了坐下身体,而是为了站起尊严”。这一定是曾为一个座位引起过争斗之人的逻辑。
   看似追求公平正义的豪情,却被自己粗鲁的手脚送进了人们心里的垃圾箱。
   荀子有言:“斗者,忘其身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者也。”“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为事,利,争货财,无辞让,果敢而振,猛贪而戾,恈恈然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
   欲得小座以栖臀,暂缓身乏之小利,引来争斗,致身心俱伤具疲。岂不迂乎哉?令旁人侧目而过,惹笑谈,岂不愚之极乎?
   小争斗,一般不造成严重的后果,若有劝架者及时出现,双方则能收手,只是引发极小范围内的一时围观议论。这也是普通大众很难避免的尴尬,谁也不敢拍胸脯,发誓说自己从不曾,也不会引起小争斗而参与。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经常会看到邻里之间的争斗,一般是家长里短。在自家院里院外大声吵嘴,发生在婆媳和妯娌之间的居多,年轻些的两口子若已吵起嘴来,没有长者尽早来劝开,引发了动手,不过是老婆的屁股挨了两拳脚,重则拳击致乌眼青,在女人的哭骂声里收场。老公有身强之利,一般会是胜者,若碰上泼辣的老婆,也会在脸上,脖子上留下受邻居们取笑的证据,内伤则自己忍着。看过电视剧《手机》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就基本可以了解普通家庭争斗的情形与后果了。若是对外的争斗,也如张大民类似,为了自家墙头儿的高矮胖瘦与邻居家的匹敌,或一个地边儿宽度和瓜果梨桃的鲜度引发的吵闹。
   凡是上升不到与人格尊严有关的问题,都是这边斗来那边和着。问题复杂的,尤其是有着旧恨,又生了新仇的,往往会有身外的武器参与进来,比如棍棒或农具,配上喷火的眼和裂肺的吼骂,场面就比较激烈了。即使这样,农村人也轻易不麻烦政府部门来调和,因不敢把家丑传得太远。只是咬牙发誓“两家老死不相往来”,事实则说明,这往往成了个传说。因为大人们骂得欢,打的痛快,两家的孩子却置若罔闻,一如既往的趴在地上玩弹球,牵着手一起上学。
   后来,到了城市,就少见了这些热闹事儿。一旦从报纸或电视画面看见听见,就往往属于较大的争斗事件了。
   尤其现在,各种争斗屡见不鲜,斗法儿也跟随网线从实地进入虚拟空间了。隔空的争斗,不止考验一个斗者的嘴皮子功夫,也考验着打字速度,若能加入文化水平,就会斗得精彩异常,甚至衍生出许多新名词流传开来。这半年,教育改革受到了各阶层的普遍关注,民间的论坛就斗出了“异闹”“硬盘”“蝗虫”及“京闹”来了。前些日子,虚空斗得不够过瘾,就约了架去实斗,用肉身换取网线以图终结口水。
   明星名人也在自己的地盘上喷出不少口水攻向敌方,斗得不亦乐乎,精彩不断。婚礼时比美斗富秀甜蜜,离婚互翻老底儿争钱,抖落前夫前妻的隐私。
   若在虚拟中斗得失火,就引来实在的法律围观,造成更实在的后果。早年的名人宋祖德,近年的方舟子都有过切身之痛。
   争斗在所难免,把握分寸最重要。
   前几年,发生过一个震惊一时的大案,青年杨佳,与派出所的警察发生了小误会而耿耿于怀,丧失理智,伤了几个警察的性命,终被法律所制裁,留下了老母亲。
   去年,北京发生的“大兴灭门案”更是震惊全国。一个青年,挥舞利刃,杀害了亲生父母及妻儿。
   惨案的发生固然有着特殊的背景,但无一不是因为最初的小误会造成爆发。这足以应该引起任何人的反思,若及早引起警觉,便可以把任何更大的争斗恶果化解于无形。
   普通人自然有着许多现实的困扰,有时并不能很好的保持冷静,更不可能左右别人的言行来附和自己的心。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加强自身的修养,尽可能以平和的心态生活,劝解自己,不必为小事斤斤计较,即使一时冲动,也千万要适可而止。这本身是在为自己负责,或者说在为家人负责。苛责自己与他人,只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引起争执,潜伏着争斗的风险。“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
   普通人的争斗,只为一些小矛盾,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小家庭里,其后果却不容小觑
   有一个邻居,女主人每天上下班,男主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听他们家吵架和打架的动静儿如同家常便饭。那声音里,永远夹杂着一个小女孩儿的哭喊声,让人有破门而入的冲动。七年来,那孩子已是个中学生了。近一两年,常听到父女之间的打骂声,往往发生在一大早,或者晚上十点钟以后。那女孩儿很少有服输的时候,在她父亲的怒吼和粗鲁的辱骂中,她反抗的声音更是高亢而尖利。
   一个人,无论是何身份,在家人或同事面前争强好胜,引发口角,造成了误会和矛盾,不去及时化解,日久必然淡了情份,疏离了感情,走向更大的争斗。这是发生在身边的老掉牙故事,谁没有听说过无数个。只是,有几个总结过自己,避免走向相同的故事里。
   这正是问题的所在:旁观时清,当局时迷。不经常犯迷糊,就能慢慢离了争斗的痛苦,走进幸福的生活里。
   争斗,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自然界的万物,也不可能彻底消失。动物们需要争斗繁衍生息,它们没能进化到更高的智商,去化解生存过程中面临的争斗,只能以更发达的四肢赢取胜利。
   而人类不同。我们早已具备改变生存环境的智慧,操纵着身边的生物命运。当然,也包括自身。
   太强,导致人类的争斗步步升级。
   战争,是争斗的终极版。历史的车轮沿着血染的路走到了相对文明与和平里。从这个角度看,就必须承认争斗本身的积极一面。
   回头去看历史的印迹。争斗是有机会少许多,可以避免让众多的生命赔了幸福的。
   在两千多年前,老子用“以无争达到争”的《道德经》真言,孔子用“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动”的劝诫告诉了人们避免争斗之道。
   但人心的贪婪与无边的欲望却始终占着上风。
   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小王之间的互相倾轧使百姓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曾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在“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一去不复返”的壮士荆轲等,留下了许多争权夺利的故事。王们的战车,路过老子和孔子,指挥士兵们把利剑长矛刺入相同的躯体,看那喷涌而出的鲜血,染红归入他们名下的土地。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及成吉思汗创造的辉煌,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而代代帝王们,也还是被滚滚向前的人类文明送入长河。
   当一片狭小的陆地存放不下一颗狂乱的野心,当一个小岛的贫瘠恐惧了生存的贪婪,眼里的锦绣山河便诱发了兽性的凶残,当不甘沦落的尊严奋起一搏,血,瞬时射穿那野蛮的掠夺之心。
   若说,文明的进步不得不经历战争中血与火的洗礼,今天,人类终于趟过了血河上岸。
   人类的争斗从刀光剑影和枪炮声中走向了物质和精神的海洋里。在固定的大背景下,争斗的目的多为利益,尽管都会以更恰当些的名义去进行,也改变不了其实质。现在的争斗跟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到经济利益和更高一层的生存权利之中。“异地高考”的民间之争便是其中之一了。
   若仔细研究正反双方所持的理由,很难认定孰是孰非,这种情形是不能用对错裁判的。与公交车座位之争类似,最直观的就是资源不足导致所需者的争抢。攻与守者,事实上是被已得的和欲得的“利益”左右着,折磨着身心。上升到任何高度的相同事件,亦如此。好在,我们已看到解决争斗的有效方式。相信,当社会资源的配备满足了生存者的需要,公交车的座位及孩子们的考桌,就不会有人不管不顾的去争抢了。
   人生,走在“争斗”的路上。人无非是在为自己认为的幸福,自己想要的幸福而争斗着。
   孔子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道德经》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
   想吵架?不是人人能为可为的。
   电影《九品芝麻官》的周星驰,屈身妓院,受尽凌辱,方练就了以三寸不烂之舌骂死敌手的绝技。
   想打架?要求的条件就更严苛。
   齐天大圣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可腾云驾雾,有一个筋斗翻出十万八千里之遥的神奇。舞一根十万斤的金箍棒,打上天庭,能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承受住真火四十九天的炼,瞪一双火眼金睛,吓坏玉帝老儿,潜入地府,改了生死簿。却翻不出如来的手掌,在五指山下餐风饮露五百年。
   我等俗人,即使练就了猴子的神技,亦无处找寻刀枪不入的石身。
   说到战无不胜,当属浩瀚的海洋。
   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吞没了15.6万人的生命,造成了几个沿途国家的巨大财产损失。
   发生在去年的日本海啸,有几万人消失了。
   发怒的大海,卷起惊涛骇浪,打碎船只,击溃堤坝,冲进城区,人们四散逃命,留下屋顶边飘着各种“玩具”。
   人类最恐惧的“核”被海浪放了出来。吓跑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战舰,更波及到邻邦的我们。疯抢起食盐,期待里面的碘能阻挡了飘来的要命辐射。
   人,在安全的时候,自大心就忘了自己的微小,拒绝向同样的微小示弱。习惯了怒目而视,口角之争,手脚打斗。
   我吵!
   吵到屋里房外,吵到田间地头,吵到大街小巷,吵到地球的每个角落。
   我打!
   打在炕头床下,打到众目睽睽中,打到头破血流,打到披枷戴锁,打出地球内外。
   我不能停,因为我强大!
   我握有征服万物的权力,拥有摧毁一切的实力,我有一颗比海还强的心。
   我勇猛向前,直到打翻对手,打死我自己,灭了我的心!
   我愿意回到茹毛饮血的远古,愿意衣不蔽体的找寻着食物。
   要不,我就用四肢行走,用牙撕咬与我争抢任何东西的东西。
   还是不行,我就回到树上去,梳着我的毛,捉着满身的虱子,啃着树叶。
   我,眼巴巴的等着又一次进化,祈求生出一颗真正的人心。我发誓:绝不会再争斗!
  

共 42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完这篇文章,先不说所讲的内容如何,我还是被作者丰富的知识所叹服。这引经据典的,从一场争斗中引申到家庭,引申到孩子,引申到国与国之间,引申到那历史的长河中,可谓以小见大,气势磅礴,叹服!说道争斗,便想起鲁迅弃医从文那件事。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是因为鲁迅看到了一场争斗时的围观,从而知道了中国人不是身体上的问题,而是思想上没有自立自强的意识。所以,鲁迅才要用文字去唤醒民族英魂。所以,就有了“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的豪气。但是,在我们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的争斗,却是这样的令人伤感。那个在父母争吵中长大的孩子,在和自己的爸爸大吵大闹的时候,我们是生气,还是寒心?那些古人都谙熟的处事良方,难道我们是看不懂,还是觉得不值得领会?看那曾经的战场上,同胞们血染黄沙,看那兄弟姐妹们,为了一个座位反目成仇的模样,我们,如何不心痛?如何不三思?欣赏佳作,倾情推荐。——编辑:哪里天涯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2-12-09 00:43:37
  文章由一件小事引申开来,引经据典,层层深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哪里天涯
回复1 楼        文友:至柔        2012-12-09 09:40:41
  再次感谢编辑老师,又一次写出如此精彩的按语,为拙文增色点靓。辛苦了!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2-12-09 00:46:30
  那些争吵者的里边,或许明天就是亲家,或许有你的孩子或者亲人,所以,围观可以,心痛必须。围观时伸出手,说句话,也许,不再干戈。
  
   问好作者,欢迎来稿,祝愉快!
哪里天涯
回复2 楼        文友:至柔        2012-12-09 09:42:36
  至柔谢过鼓励,送上祝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