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流年*非墨似墨』“帽子”、“罩子”和“圈子”(杂文)

精品 『流年*非墨似墨』“帽子”、“罩子”和“圈子”(杂文)


作者:吴墨 进士,1027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54发表时间:2012-12-10 06:03:06

这儿说的“帽子”和“罩子”非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圈子”非一摇呼啦啦作响的健身呼啦圈,也非各类科研艺术等专业圈子,而是世人皆知隐形于世的三件宝贝。愚甚呆痴不懂世事,在文字里影视中偶有见闻这仨兄弟,看那情形大概它们与社会与政治相关吧。
   “帽子”、“罩子”虽一字之差,看似都有捂和盖的意思,但作用大相径庭天壤之别。一个闻之不寒而栗,一个渴望求之不得;一个戴上能压死人恨不得立即摘掉永世不见,一个罩上能滋润万千舒服得这辈子罩完下辈子还想接着罩。“圈子”却神秘叵测,亲疏冷暖远近薄厚以圈为界,圈内圈外两重天地。
   然而,罩子、帽子戴与不戴、罩与不罩,圈内圈外不完全由自己,不想戴的不请而至,不戴都不行,想罩的就是费尽吃奶劲也未必遂愿,欲进圈内削尖脑袋不一定如愿,不想进的有可能被再三诚邀死拉硬拽。世事就这么有趣幽默又无常。
   先说“帽子”。
   这物件可有些年头了,看不见摸不着却威力无限,被一些人视为宝贝疙瘩和制胜利器。在特色之国,什么东西一旦与政治有染立马就非同小可,令人当即就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事情就立刻严肃认真起来,过程和结局往往令众人出乎意料。要整倒一个人,罗织罪名、诬陷栽赃、歪曲真相,无限上纲上线等等必不可少,这些“罪名”正是以一顶顶“帽子”们为载体。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只要需要,难不住“帽子”研发者制造者批发者,可根据不同需要量身定做直到称心如意为止,总有一款最适合你。随随便便抛出来一顶都足以把人轻则击倒,重则压死,最起码整得你多少年颤颤兢兢是稀松平常事儿。前多年满天飞,凑得巧多喝二两嘴上一时没把住门乱说一二,极有可能飞来一顶帽子就合合适适落到头上。一旦戴上,如套上紧箍咒一般,想甩掉是彻底没门,旋即就成了人民的对立面,下来的日子就只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接受批判和改造了。
   有网友颇下功夫把这几十年所谓的“帽子”统计了一下,从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地富反坏右、阶级异己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及其黑爪牙、投机倒把、牛鬼蛇神、臭老九……足有近百项,可谓种类齐全琳琅满目,彰显聪颖不凡的智慧结晶。
   这种帽子杀伤力不言而喻,常人唯恐避之不及。但这不由个人意志而决定,不想要不意味着就不来或就能不要,该来的一定来且躲不掉。上世纪“反右”和“文革”时期“帽子”满天飞,一句梦话被告密说不准都会荣膺一顶可怕的“帽子”,且一戴就是数年、十数年或数十年,压得喘不过气直不起腰。不说一般的平头百姓,就是台上有头有脸的领导也并非不想戴就不戴。彭德怀为民说几句实话,一顶“反党集团”的桂冠当即上头。当年批判彭老总的大部分人到了文革几乎人人一顶“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高帽子,就连准塔尖上的刘少奇也戴了“叛徒、内奸、工贼”三顶大帽子,底下级别低的更是难以幸免。
   无形帽子如同无形的紧箍咒紧勒脖颈,令人闻之色变惊恐万分,似恶魔般蹂躏着人的身心,摧残折磨着思维和神经,实乃一种畸形社会的产物。“帽子”压垮了道德和良知,践踏着良心和法律。尽管厄运已去,但那些“帽子”依然令人心有余悸,其阴影远未消弭,漂浮于天空的帽子们彷佛依然隐隐可见。
   二说“罩子”。
   “罩子”作用于“帽子”恰恰相反,非但不整人不伤人而处处恩泽罩子底下的人。
   谁人不渴望一个能遮风挡雨、逢险化吉,化险为夷,事事有人庇护和关照的罩子?但人和人不同,有本事大小有别、身份高下之分,能否如愿还得看个人的造化和运气。这是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一个下级或者普通平头百姓能得到这么一个罩子,得到领导阳光雨露滋润,受到呵护和关爱,那是造化和福分。央视记者满大街的问路人幸福与否,实在当找头上有“罩子”的人问问。
   罩子宛若齐天大圣孙悟空金箍棒画出的那个圈儿,看似无形胜有形,作用无处不在处处在,到了关键当口立马显示着它的神威。
   有个罩子那是何等感觉和滋味?那是怎样的底气和自豪?那是一种风雨不惧,坎坷自平,一路顺风顺水别人艳羡嫉妒的美妙境界。从此也可列入“有背景”、“有来头”行列,化险为夷逢凶化吉也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万一哪个不长眼不识时务的小鬼上门造次,三言两语间不经意把铁哥儿流露出来,还不把他吓得屁滚尿流?就是黑白无常登门造访,看在铁哥儿的面子上也会礼让三分手下留情,抑或主动为其开脱罪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见众人欲得而不能得好事美事,自然是比别人近水楼台一步。看看那些为此奔波、为此忙碌的人便可悟出些许道理了。
   人人向往,未必人人如愿。罩子是给那些善夤缘会钻营,抑或是有背景有来头人士准备的,不懂行情蒙头蒙脑瞎撞一气,就是心再切意再诚可能也难有戏。没有非常特殊的原因,一般的平头小百姓想从县太爷、知府大人抑或更大更高的大员手里讨一个罩子,现实么?
   因而,想方设法来个罩子成了一批人朝思暮想,抑或梦寐以求的大事,为此多少人贴赔上了身子,又有多少人成筐的真金白银奉献于此,最终能否遂愿还是两说。
   费尽心血能换取一个罩子那是祖坟上冒了青烟儿,由此华丽转身鸟换炮今非昔比面貌焕然一新。领导面前是孙子是奴才,转过身面对下级和群众就是老子就是大爷,腰杆倍儿直耀武扬威小觑芸芸众生,自我感觉绝对良好,极有可能由此带来改变一生的命运,甚或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可谓一人得势鸡犬升天。
   不过,罩子同样具有两重性,罩子发售者不倒台,罩子神威彰显魅力四射,一俟那些发售者倒台玩儿完,那个罩子迅即失灵,眨眼间由宝贝变为狗屎不如的垃圾。
   再说“圈子”。
   圈子不同于“帽子”和“罩子”,不具有直接的利害和权利功能,是一种不同人群各自聚集的小广场,是利益相关或趣味相投者有意聚拢一堆形成一个个以权势为中心的群体。
   当今社会不在圈子等于不在行里不入流,与他人尤其是与权力不挂钩不结盟难成好事和大事,游离于圈外备显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和潮流时尚格格不入,平素不显其重要性,碰到紧要当口就孤立无援甚或无着无落。比如晋职加薪、出国考察、争取项目、孩子进重点学校……在圈子和不在圈子大不一样,甚至云泥之别。想想在当今社会,有权力支持、庇护和没有的境遇能是一码事儿么?
   洁身自爱不欲沾染污泥浊水者受人敬仰,但有个求人之事就显露出人脉关系稀缺,人力资源匮乏的劣势和弊端。换做与领导与能摆平诸多事者同在一个圈子的呢?至少比不在圈儿的人方便几许,成功率高几分。
   圈子是以权力为中心,各种圈子强弱和大小不同,一个圈子有人权势越大、人越众,这个圈子气场越强能量越大,反之亦然。
   圈子也是有讲究的,内部也有亲疏之分,想太阳系一般,恒星、行星、卫星有条不紊,谁的本事大谁就是恒星,次之为行星,再次之是卫星。这些行星也是根据个人本事多寡大小而定,本事越大越靠近太阳,反之越远离核心。
   圈子实际是一种相互利用相互照应的小帮派,听着不雅,呆着有益,但并非人人皆可入圈。入圈子也要讲究资格的,给别人办不了丁点事人家要你何用?看着有些圈子能量大热闹非凡想入伙,就是磕头作揖也未必如愿。能进圈子不但是识时务懂行情的表现,还是一种自身能量、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进了圈子大不一样,立马就成为团体的一员,成了“自己人”,立马就和某某、某某是一伙的了,自豪油然而起,底气顿然升腾,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一种保护和庇护,遇事有人相助,出事有人相帮。
   在圈子并不意味着自己能耐本事就出众超群,但得到相互照应相互关照是起码的实惠。不入圈子是单打独斗,进了圈子则是集体智慧和集体力量共同出击。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帽子”用来打别人的,“罩子”用来保护和滋润自己的,“圈子”是凝聚力量共同对敌制胜的,是避免帽子、得到罩子的有利前提和阶梯。
   说到家,帽子也罢,罩子也罢,圈子也罢,不过是权力的衍生物,彰显的是权力的威力,都是权力者手中的工具,只是用途有别而已,它们随操纵者手中的权力兴衰生灭。
   一个社会法制健全,权力受到约束和监督,“帽子”、“罩子”、“圈子”产生的土壤和环境势必同样受到限制,反之则会泛滥成灾祸国殃民。
   为何这三个宝贝在特色的园子里颇有生存的土壤和环境,颇有市场,这就不能不深思是什么原因让它们反复横行于世长盛不衰呢?
   说来简简单单的三个词、六个字,当深思的却并非如此这般简单。
  
   2012.12.04.09:30.

共 33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既然称之为特色之乡,如果以寻常的含义去解读“帽子”、“罩子”和“圈子”等权力衍生物肯定是有失偏颇的,如上述之“三子”,足以显示了权力拥有者非同寻常的智慧和不凡的创造力,只不过,个中滋味是喜是忧、是苦是甜、是黑色幽默还是值得推崇,阅罢本文,当该有个定数。作者以敏锐的视角,深邃的透视,分别以“帽子”、“罩子”和“圈子”剖析权力角逐场所三种长期存在、各具特色、危害甚烈的现象,语言调侃中显曲巧、戏谑中见锋芒,环环相扣,痛斥权力泛滥的祸害,针砭特色环境的痼疾,鞭辟入里,引发隐忧,呼唤法治,耐人寻味。荐之共赏!【编辑:喜有此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1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喜有此李        2012-12-10 06:16:49
  “帽子”躲之不及,“罩子”求之不得,“圈子”不可或缺,深具特色,各显威力,丑态百出,这正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亦庄亦谐的文字,深谙杂文技法,尽显老道笔力。好文共赏!问好大哥!
回复1 楼        文友:吴墨        2012-12-10 21:57:28
  谢谢老弟凌晨辛苦编审,真感动了我,快喝一杯热茶吧!按语颇精当,比我说得还好。真不愧是杂文编辑高手,我那篇文章没白写。谢谢鼓励和抬举了。祝好!冬安!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2-12-10 08:18:0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2 楼        文友:吴墨        2012-12-10 21:59:10
  流年这个家真温暖!总是那么温馨可人,叫人眷恋叫人驻足。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