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乡土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乡土聚焦】李春城被查彰显中共反腐风暴向纵深推进

精品 【乡土聚焦】李春城被查彰显中共反腐风暴向纵深推进


作者:空中飞 榜眼,2461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5发表时间:2012-12-10 16:23:22

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党的十八大后,反腐行动正向纵深发展,一批贪腐官员迅速落马。调查行动短平快、狠准稳,新一届党中央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决心和力度昭然可见。李春城的倒下测量出了新一轮反腐风暴的力度,也显示出了纪检机关反腐的主动作为,有助于进一步提振民众的信心(12月7日人民网)。一场来势凶猛的反腐风暴,正在横扫中国官场。新当选的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成为这一轮反腐浪潮的最新“战果”。这也证实十八大报告所讲的“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决不是说说而已。新一轮的反腐风暴也将不再是只拍苍蝇,老虎也是一样打。给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再次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
   无论是各地纪委对问题官员频频亮剑,还是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公开表态,都向全社会传递了清晰信号——反腐已成为十八大之后党风建设的关键议题。近期一系列的反腐动作表明:腐败会“亡党亡国”的警示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宣示,对腐败“零容忍”也必定会形成实践上的“高压”与“铁腕”。反腐不是请客吃饭,对腐败分子没什么好商量、好犹豫。一场剑指腐败的吏治风暴,正从厉声反腐转为重拳治腐。从短短二十天多名官员“落马”,都表明执政者对腐败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已有充分认识。以铁腕反腐决心助推反腐风暴,正是党中央为了赢得百姓信任和拥护而采取的实际行动,给积弊重重的官场注入一针清醒剂,也重塑了中国反腐的新格局。
   领导干部与腐败分子之间,并没有天然屏障,稍有放松和懈怠,就有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从李春城的腐败案例,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这位1956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人,197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98年至2003年期间,他远赴四川担任成都市副市长、市长、副书记、书记等职,这时期他敢严于律已,还是比较清廉的,他对成都市的最大贡献,在于启动城乡一体化。这是一次社会全新的大变革,他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融合为一个整体,这在全国没有先例。在汶川地震后,李春城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表现也可圈可点。他的改革具体措施,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予以肯定受到好评。但是,至从担任省委常委以后,在诱惑面前就失去了自控能力,在灯红酒绿中迷了眼,开始向不义之财伸手,干了不该干的事。伸手问题严重到何等地步,中纪委很快就会将结果公布出来。
   李春城的落马,无疑更令人瞩目。这也证明他过去取得的成绩,绝不是今日涉腐涉贪的“免死牌”,只要犯法绝不姑息,必须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重罚。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现在反腐行动持续深入,可见我们党在反腐倡廉、从严治党上的态度:一是坚决,二是笃定。当下,反腐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期待各地积极响应,在反腐败的制度上有实质性的突破,也同样希望纪检机关主动出击,以动真格的实际行动反腐。昨天广东省纪委书记黄先耀透露:“广东正开展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工作,选择一个县和一个区试点,希望这个反腐倡廉建设排头兵能当好,努力构建广大党员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立体防线。”官员敢不敢、能不能晒家底,坦坦荡荡接受监督,无疑是检验清正、清廉的试金石。让官员财产暴露于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不仅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题中之义,也是防范权钱交易和制度反腐的利剑。期待广东的成功经验,尽快为全国提供样板借鉴。
   全国网民以不同方式,配合政府参与反腐败斗争,正是反腐风暴向纵深推进的巨大动力。当前网络反腐异军突起,改写了以往官场反腐的生态,为纪检部门的工作施加了倒逼压力。那些网络反腐的成功案例,又进一步激发了公众的反腐热情,进而对问题官员形成了有效制约和监督,这是一种好现象。自重庆“雷政富事件”之后,倒在网络反腐下的官员并不少见,如“农业厅副厅长写给情妇的承诺书、人大代表4妻10子、公安局长包养姐妹”等等。理性来看,这些案件往往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网络实名举报简单易行,二是通过曝光具有眼球效应的证据,最终引发纪检部门的介入。这样的做法确实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网络反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除了可能存在诬告、诽谤、误伤,或恶意泄露他人隐私等问题外,也存在监督对象和范围有限,调查效果具有一定偶然性等不足。公民实名举报的勇气固然可嘉,但反腐不可能靠个别人的努力以竟全功,仍需要完善基本的反腐制度防线。
   特别是对于那些善于隐藏的官员,网络更是没有多大作用。比如刘志军,薄西来等,这次查处李春城,同样也不是网民的举报发现的,而是中央纪委主动反腐的结果,可见制度反腐相当重要。这是对那些企图向党和人民伸手谋私利、搞腐败的人一个警示,谁想触碰这条红线,终将受到惩处,被人民唾弃。因为李春城是隐藏在队伍中的腐败“潜伏者”,他进入中央候补委员是因为他善于伪装,骗取了人民的信任,如今党组织把他识破了,清除了,党的队伍就更加纯洁,所以,人民不仅会拥护中央的决定,也更加理解中央的反腐举措,只会拍手称快。
   不可否认,网络传播具有及时性、群众性、透明性等特点,对反腐提供线索大有帮助。但仅靠网络凝聚反腐力量非长久之计,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也看到,最近网帖所曝“拥有24套房产”的房婶,经纪委查实,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其6套房产都是合法所得。某县委书记被微博曝光有9名情妇,也很快被官方查证严重失实。类似网络反腐“闹剧”,一次次把严肃的反腐问题引向娱乐化,这是令人痛心的。这种闹剧消解了网络反腐的正能量,消解整个社会对民间反腐的信心。建立健全内外监督制约机制来防贪和反贪,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经验。我国的反腐工作,最终也必须立足于制度反腐。只有将反腐工作的关口前移,通过官员财产公示、推进政务公开、健全反腐立法等制度建设,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只有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才是反腐事业最终成功的保证。
   要减少网络反腐的误伤概率,要消解网络举报的八卦性,一方面靠网络的不断自我净化,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对网络反腐作出及时的回应。要把网络举报作为一种体制外反腐的补充力量来正确对待,只有网络与制度对接,反腐才能更高效。如果网民反映不实,只要相关部门及时回应,也对社会不会造成多大影响。多数网民反映的腐败问题,往往发生在群众身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容易引起“围观”;一旦有关部门回应不及时或者采取“删帖”等不当方式处置,则会引起舆论不满。事实一再证明,“网络反腐”所能提供的往往是“蛛丝马迹”,而反腐败取得成效的关键,则取决于权威部门是否及时介入与调查处理。
   我们的社会如果出现大量的非制度反腐信息,是不正常的。类似在网络上靠“情色”举报某人,可能难免触碰到法律的边界造成误伤好人。这就说明我国常规反腐渠道还不畅、效果不彰,制度反腐的力度仍旧不够。如果反腐制度严密高效,很多人就不会靠网络曝光来达到举报目的了。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不能总等到腐败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才意识到惩治腐败的重要;也不能总是等到网民举报才揭开涉腐黑幕,才被动地介入调查。面对民间反腐热情日益高涨的现实,如果没有制度上的及时跟进,或只是被动等待网络爆料揭丑,不仅会削弱反腐的实效,也易误伤无辜甚而造成社会混乱。一个法制社会,应该是制度反腐为主,网络反腐为辅,只有持续不断地推进反腐的制度化、常规化,让反腐制度与网络反腐无缝对接、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反腐的实效。
   从媒体上观察,落马的官员多数人都曾相当优秀,做出过贡献。有着清廉的过去,他们又多是在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之后,沦为贪腐的奴隶。是他们人性中潜藏的贪欲,在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脱节、真空点上得到释放,最终断送了他们。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带来腐败,而对权力的制约,并不是人治能解决的好的,正如现在各地查案,大多是窝案,上级腐败下级必然清白不了。依靠官员的道德自觉不起作用,必须要靠制度。网民每一次成功实现对腐败官员的揭发,已不再仅仅意味着是对贪腐官员的多大惩戒,同时也可以说是对正常的反腐制度的施压和讽刺。例如“房叔”的房屋申报数量与实际情况悬殊差10倍,“房叔”的儿子被查实为澳洲籍,至少昭示了目前制度反腐中两大可看得见的漏洞:申报仍停留在官员的“自觉”层面,对不实的申报者没有约束手段,而一个“裸官”的潜伏,要靠深入的调查才能被证实,说明我们的组织部门早已对干部失去了监督功能。期待十八大之后的反腐在制度建设、打击贪官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老百姓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一直在下大力气解决。虽然查处了不少大案要案,力度实属罕见,成绩有目共睹。但是贪腐问题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拒腐防变任务仍然相当严峻。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说:“当前腐败动向是领导职务高的案件多,案件涉及金额数量大,查处案件中的一把手多。”总的问题,是权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有些官员仍然如蛾子扑灯,一遇到金钱、美女就犯“软骨症”,最终做了金钱的“奴隶”、“石榴裙”下的败将,上演了一出出自我毁灭的悲剧。
   应该说,官员腐败是目前影响社会人心指数的重要因素,一些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乃至灾难,一旦向上追溯,总可以寻到腐败的踪迹,接连曝光的腐败大案,让人大呼痛快的同时,也在加深人们对腐败程度的想象。民间有“越反越腐”的说法,“腐败之痛”始终刺激着公众的神经,老百姓对官员腐败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可以说反腐已成为中国当下最大的民意。可喜的是新一届党中央,坚决与人民站在一起,已经公开表明了反腐的坚定决心,拿下李春城,说明中央反腐采取擒贼先擒王之策,正在以空前的力度全面向反腐的深水区推进,由上而下的纪检调查和自下而上的群众举报,正双向压缩着权力寻租和官员腐败的空间。公众对于高层反腐决心和吏治的整顿,依然抱有强烈的信心。对于揪出这么多贪官,值得全社会为之鼓掌。网民期待反腐败应带动吏治改革,推进官场不良作风的改良,最终逐渐减少贪官的出现,那样的中国才是充满希望的。
   2012-12-0823:31:26

共 40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消息大快人心,反腐倡廉是国家首要的重点。腐败分子利用党和人民的信任,胡作非为鱼肉乡邻。清楚蛀虫,振我民心。十八大的顺利召开,如一缕春风刮过大江南北。而那些恃才傲物的官员藐视国法,这下应该是他们惶惶不安之时了。网络凝聚反腐力量有时却成“闹剧”,因为长时间的反腐,收效甚微,所谓光打雷不下雨。这次李的拿下,是反腐中的大动作。我们共同期待国家以更大更有效的遏制惩办腐败分子。强烈推荐此文!【编辑:明月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103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刀        2012-12-10 16:27:54
  问侯作者,文章很有力量,欢迎赐稿!
2 楼        文友:铁楚        2012-12-10 16:32:01
  感谢空中飞老师一直以来对乡土的支持,谢谢赐稿乡土!!!问候作者,祝写作愉快!!!
铁楚
3 楼        文友:男男        2012-12-10 21:42:45
  感谢空中飞老师一直以来对乡土的支持。十八大的顺利召开,如一缕春风刮过大江南北。而那些恃才傲物的官员藐视国法,这下应该是他们惶惶不安之时了。网络凝聚反腐力量有时却成"闹剧",因为长时间的反腐,收效甚微,所谓光打雷不下雨。这次李的拿下,是反腐中的大动作。我们共同期待国家以更大更有效的遏制惩办腐败分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