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家乡的“旺火”

精品 【绿野·散文】家乡的“旺火”


作者:老安儿 举人,519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81发表时间:2012-12-12 15:52:57

【绿野·散文】家乡的“旺火” 我的家乡在怀仁,说起那里的“旺火”,在晋北一带应该是相当有名气的。它的产生因为年代久远,没有一个准确的记载,已经无从考证。虽然在文革时期,“旺火”曾经与封建迷信、牛鬼蛇神一起被批判、被停止过,但在当地人的心目中,“旺火”是吉庆、祥和的象征,所以“文革”一结束,“旺火”就又悄然兴起。现在,怀仁“旺火”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一绝。这种看似普通的民间习俗已经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 壮观的“旺火”
   山西是闻名遐迩的“煤海”,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煤炭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了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点“旺火”就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以前的怀仁,每逢春节前,家家户户的院落里都要用成块的煤炭垒成一个不高不矮的塔的形状,里面放置木柴等易燃物,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四个字,等到除夕,夜交子时,将其点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旺火”。“旺火”着旺之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既御寒,又美观,男女老少边烤火取暖,边燃放爆竹,欢笑嬉闹,庆贺新春,以图全家平安吉利,家业兴旺。清朝有志记载:“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
   后来,垒“旺火”的风俗习惯又有新的发展,不但在过年时有它的身影,就连平日里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可以看到它的火红。若论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华美,当以正月十五怀仁县城内的“旺火”为最。
   元宵节的“旺火”一般垒在县城较繁华路段的十字路口,它有四大特点:一是选煤讲究。在节前很长一段时间就要预选出质地合适的大块原煤,精心剖割成整齐的宜于垒砌的方块,标号存放。二是造型美观。聘请专门的师傅垒就,最终的形状是底小、肚大、顶尖、内空,就像一个黑而又亮的宝瓶,不仅身形巨大,而且还能达到燃烧净尽而不塌不陷的效果。三是逐年增高。垒“旺火”时,哪怕只是几个厘米,每年都要比往年稍高一些,喻意着一年胜似一年。四是规模庞大。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怀仁县城内主要街道上只垒4-6座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100多吨块煤垒成,高达10余米,仅底座的直径就达4米之多。
   最大的“旺火”在春节之前就已垒好,披红挂彩不说,还要给它装饰上一串串小巧玲珑的彩灯。白天,彩条斑斓,翩翩舞动:夜晚,星星点点,光芒闪耀,远远望去,鲜艳灵动,犹如一个硕大的含苞欲放的花蕾,吉祥喜庆,煞是好看。从正月初一开始,就有走亲访友的外地客人趁着风和日丽争相在它身边留影。它自然也就成了县城街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元宵佳节,华灯初上,旺火点燃之后,只见红红的火苗从大大小小的孔洞中喷涌而出,红光耀眼,热气蒸腾,恰似一条吞云吐焰、几欲飞升的火龙,长长的火舌直舔大地苍穹,灿烂辉煌,蔚为壮观。
   此时的“旺火”旁,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一起观赏这一年一度的盛况。邻近城市的游人也争相前来围观,就连几百公里以外的省会太原,都有人远道而来一睹为快。
   “旺火”熊熊燃烧起来,周身的火焰喷发而出的时候,人们就开始自发而有序地绕着它转起圈子,正转三圈,反转三圈,相互送出新一年的祝福,表达着内心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与憧憬。其时,在“旺火”的周围,万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好似一片喧腾欢乐的海洋。
   有人曾做过一首《采桑子》,记录当时的场景:
   青烟烈焰金龙舞,直上云天,直上云天,万众欢腾庆上元。
   云州旺火堪一绝,逐岁高旋,逐岁高旋,城市之光耀宇寰。
   笔者也曾写过一首诗歌抒发心中的感慨,其中有这样几句:
   一到正月,就会高高筑起
   块块原煤像一个个锃亮的日子
   细细凿刻,层层垒砌
   矗立成感叹号般的惊喜
   元宵节的满月里
   团团火苗如跳跃的音符
   谱出开年的序曲
   熊熊火焰如沸腾的血液
   奏响激越的旋律
   恰似热烈的潮水澎湃鼓荡
   从每个孔隙喷涌出岁月之堤
  
   围着寒冬红彤彤的火塔
   绕着新一年冲天的旺气
   许一个愿吧
   左转三圈,右转三圈
   默默说出美好的希冀
   这个心灵的驿站
   报道着春天的消息
   也会把一份份期望装订成册
   向四季传递
   ……
   这些年,随着大“旺火“的声名鹊起,怀仁旺火正向节能环保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当地及周边出现了不少制作此类旺火的厂家,他们用农作物秸杆或用黄土加煤粉合成煤砖,既轻便规整,便于垒筑,又做到了实际意义上的环保,实现了传统民俗与时代要求的有机结合,为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插上了新的翅膀。
  
   二、“旺火”的传说
   有关“旺火”的民风民俗,应当源自于一个久远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怀仁这片土地上战乱频仍,盗匪猖獗,饿殍时时可见,当时的灶神上报天帝说:“这一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天帝看后大怒,即命火徳神君下界,谕之:“倘此报属实,务于年关交岁之时火焚奸顽,纵殃及池鱼,亦在所不惜。”
   神君接旨后不敢怠慢,当即驾起云头飞赴至怀仁地界,正好遇见一青年男子赶着马车在冬日的大道上奔驰。火神当即摇身变为一位漂亮少妇,于路旁临风而立,待马车到了跟前,她忙连连摆手,娇声吆唤:“大哥停车,带奴家一程。”男子见状,赶紧勒马停下,跳到地上,示意少妇上车。少妇走到车前,伸出纤纤素手要青年搀扶,而青年却将马鞭递过去,要她握住鞭杆攀援。上车以后,少妇又故意一点一点挪到青年身边,挨肩擦背,语言挑逗,但青年却目不斜视,始终不为所动。神君由此断定,此地古风犹存。进了村镇下车后,火神又变作算命先生,走街串巷,查看民风,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罪不在民而在战乱。
   夜间,神君躺在客栈的热炕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他想,少数人确有罪孽,但要累及大多数无辜的百姓,实在于心不忍;可是,天帝有命在先,不烧又无法回天宫交旨,真是进退两难!窗外北风呼号,神君翻来覆去,一直盘算到天明,等到东方泛出鱼肚白,他忽然想到,火烧这一方,天帝并不亲临,只是在南天门向下俯望,既可上天复命,又能保全一方平安,如果除夕之夜这里家家户户都点起火来,火光簇簇,相映相连,不就像是一片火海?要是男女老少再在火堆周围嬉戏玩闹,在天帝看来,又岂不像人们在火海中挣扎的样子?如此一来,方生灵,岂不两全其美?
   此计一定,神君当即不辞辛劳,入村进户,以测字打卦的方式迅速告诉人们:这一带将有一场天火之灾,各家各户只有当除夕夜新旧交接时分在自家院落或大门前点起一堆火来,才能避过此难,躲过此劫!——凭着他这几日在十里八乡的神测,当地的百姓都深信不疑。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姓们闻风而动,纷纷准备起来。
   除夕的下午,人们就全都堆放好了柴炭,到了夜晚交岁之时,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地一齐点燃。一时间,烟气冲天,火光弥漫,四面八方红光映照,连成一片。
   而交岁那刻,天帝正在向下界观望,看见怀仁境内浓烟升腾,火光四起,又看到人们在烟火之中扭动挣扎,苦不堪言,真的以为这一方已经被大火全部烧光,统统化为灰烬了。
   离开人间返回天庭之前,这位慈良的神君将真实身份告知了客栈掌柜。从此以后,为避劫难,同时也是为了感火神之德,点“旺火”的乡俗便在当地流传了下来,代代相承,直至今天。
  
   ——作于2012-12-10
  

共 29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由,一壮观的“旺火”和二、“旺火”的传说两不分组成;文章详细的叙述了旺火”是山西北部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图全家平安吉利,家业兴旺的标志,后来,怀仁旺火正向节能环保的产业化方向发展,用农作物秸杆或用黄土加煤粉合成煤砖,既轻便规整,便于垒筑,又做到了实际意义上的环保。过年时旺火”熊熊燃烧起旺火”人声鼎沸,表达着内心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与憧憬,一首《采桑子》记录当时的场景。“旺火”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怀仁这片土地上战乱频仍,盗匪猖獗,当时的灶神上报天帝说:“这一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天帝看大怒,谕之务于年关交岁之时火焚奸顽,纵殃及池鱼,亦在所不惜。神君出自良策,除夕之夜这里家家户户都点起火来,既可上天复命,又能保全一方平安。从此以后,为避劫难,同时也是为了感火神之德,点“旺火”的乡俗便在当地流传了下来,代代相承,直至今天。 文章笔触细腻,具有深厚的生活素材积累和较广度的史实积累!欣赏!荐读!问好安安! 【 编辑 飘零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124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安儿        2012-12-12 15:58:53
  谢谢飘零姐的赶编和精心点评。祝福!
2 楼        文友:飘零        2012-12-12 16:19:18
  文章笔触细腻,具有深厚的生活素材积累和较广度的史实积累!欣赏!问好安安! 祝福!
用心做事做人做文为人行善
回复2 楼        文友:老安儿        2012-12-12 18:51:57
  谢谢大姐的跟评。问好!遥祝!
3 楼        文友:陈戈        2012-12-13 08:07:48
  读了这篇文章,既解了一些晋北的民俗,有领略到了作者质朴淡雅的语言中蕴藏的魅力。美文欣赏了,问好老安儿!
回复3 楼        文友:老安儿        2012-12-13 08:36:38
  感谢文友的关注和跟评。顺祝编安!远握!
4 楼        文友:石茵        2012-12-13 10:06:04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旺火”这一民俗。文章语言平易晓畅,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拜读学习了!
我不完美,但我一直努力做我自己。
回复4 楼        文友:老安儿        2012-12-13 17:43:39
  谢谢石茵跟评,老师不敢当,向你学习!
5 楼        文友:阳媚        2012-12-14 20:04:22
  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字,记录着民间风俗的传说与相传的兴盛。人,都有一个精神寄托,朴实的乡亲,为了避灾避难,为了平安的日子,表达自己内心对美好的向往,所以“旺火”延续至今。来自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总能打动读者的。哥哥的这篇文就是生活的再现,具有厚重之感,不愧精品!
回复5 楼        文友:老安儿        2012-12-14 22:26:42
  谢谢媚妹光临留墨,祝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