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平民杂文】从“投江”说起祸生哪端

  【平民杂文】从“投江”说起祸生哪端


作者:今音 举人,394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46发表时间:2009-02-03 12:44:40

【平民杂文】从“投江”说起祸生哪端 小时候曾看过一部电影,名“八女投江”,是抗日战争时期有八个女战士被小鬼子追的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手挽手向大江深处走去的故事。那么,在现在改革开放时期,也听说过投江之事,大凡都是一些为情为财为债,以“一走了事”而后快。最近,我在一家媒体上看过一则报道,说,母女两人出门,女儿要打的,母亲不从,情急之下以投江作反抗,辛亏被路人相救而免于一难。
   难从何来?打的是好端端的一件事情,能打得起的士,说明那个女儿已经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了,独立意识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培养和反映出来的。尤其是参加工作之后,或者有了较高收入,这些都是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形式,其中也有非常强的独立意识在里面,作为母亲,应该为此而感到高兴才是。但是,这种应该,是指一种要求,而符合这种要求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种种各异。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讲,人的思想要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要发展,这里讲的不是单向的,单向的就是单一,或者就是女儿和母亲,在这里,我们对那个母亲也不能横加指责。为什么呢?比如说,母亲从小就是在水深火热中过来的,她对花钱的意识,特别是对自己,是非常苛刻的。特别是中国的母亲,在千千万万中,有八九十岁甚至百岁以上的母亲,也有现代式少妇或者叼着烟卷握着方向盘的母亲。我要说的是那个投江的母亲,可能是含辛茹苦把女儿抚养大了,钱数也快用尽了的母亲。这作为一种假设,不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而是确实有。
   眼下,又过春节了,是2009年的春节,但那首刀郎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那西北粗犷的沙音,犹如从风暴中传来,风暴是一种严厉和残酷,但从某种意义讲,风暴起于内心的概率比外在的自然现象要严重的多。心想事成,是有志人的一种立身处世的人生观之一,心里想打的,然而叫来了的却引出了一桩祸。祸从那个母亲的心中生出来。说起来,还是钱在作怪,因为母女俩消费意识上的差异太大。祸起萧墙,萧,给人的感觉是悲凉和沧桑纠葛在一起,人在心灵上的压抑无处排泄,在无能为力之下所产生的悲剧。无能为力,是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情况下所存在一个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假如在自身的、有意识的动态管理中与时俱进的话,问题还不大;反之,如不加以疏导,以后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时代进步了,以后的士的更新换代会更快,现在就拿铁路来说,有动车组,一动就是千里,但价格也昂贵,一花就千元,那个钱是打的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作为观念更新的话,母亲要以能赚得到钱的女儿为豪,女儿打的也是为了孝敬母亲。以车代步,目前已经在流行,而且越来越变得时尚起来,走路或者挤公车,对年老体弱的来说,实在是不可取,对年轻人或许还能列入体能锻炼或者消化脂肪的作用。可是,那个母亲连打的都不肯坐,而是非要往江里跳,那不是急中生智,而是表现了一个善良的、软弱的、文化素养不高的这么一个形象,可谓也是算好人,但这样的好人却也有过呀。但这种过,可以经过沟通、解释,或许也会变成福。那就是,吃一堑长一智。

共 12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的立意很不错,围绕着“投河”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解析。文章所阐述的是两代人的消费理念与心理上的差异!可谓是入木三分。让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不免深思!很有意义,推荐阅读!【编辑:旷世苍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旷世苍狼        2009-02-03 12:46:53
  时代不同了,人的思想理念如果无法随之改变,出事是迟早的事。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没花了”。想来这是何必呢!很不错的文章,问好今音!
我的微信号是ksclang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