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文苑★赏析】书评:布衣诗人出三峡(转帖)

编辑推荐 【文苑★赏析】书评:布衣诗人出三峡(转帖)


作者:三峡布衣 举人,307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78发表时间:2012-12-13 10:38:57

【文苑★赏析】书评:布衣诗人出三峡(转帖) 书评:布衣诗人出三峡
  
   ——关于三峡深处的“布衣诗人”及其诗歌浅谈
  
   文/三峡刘星
  
   【书评摘要】
   布衣情怀:中医的学识和古典文学的熏陶随处可见;淡薄名义的无功利写作的精神态度;三峡的地理人文赋予诗歌三峡“平湖般”宽容的胸怀;诗歌呈现一种对生活的复杂而简单的认识,诗歌的描写的细腻化和情节的生活化。——三峡刘星点评提示
  
   三峡诗人:写作,特别是写诗,成为一种精神的炼狱所;三峡从来不缺隐逸而有为的骚客才人;对诗歌的狂热,让他的产量惊人,明锐的感触和写诗的速度同样惊人;诗歌的音韵感,诗体的节奏感,诗行的齐整感都十分的明确。——三峡刘星点评提示
  
  
   一、他叫“布衣诗人”
  
   我认识的三峡本土诗人很多,而今介绍的三峡诗人就是一例,他叫“布衣诗人”。
   荀子说:“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这里说明了诗人自身定位的江湖性,而诗人的名号——布衣诗人(又号:平湖在线、三峡布衣等)至少展示了他对三峡的厚爱;而这种厚爱标榜着原创诗歌的特色,在崇敬中有骚客般的自我放逐,但不桀骜而自赏;在耕耘中有一种自豪的自我定位,但是自豪而清醒。不是每一个人敢如此亮剑,亮出自己的追求和目标。
   沾染三峡的灵气,自然成就他们诗歌里必不可少的三峡的元素。而这些元素中最典型的特征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风格的自热融合。当然,这种融合仅仅是一种肤浅的比喻;在语言方面明显的带有“竹枝词”般的那种清新气息;在短小精悍的诗章里显现出江湖般别样的精致特色。是的,用自己的方式讴歌着带有明显三峡风情的系列的诗歌。
   布衣诗人是三峡刘星的网友,更是距离最近的诗友。事实上我们常常是面对面分享对诗歌创作的乐趣。也许,我们都喜欢凭借相同的意境符号写作,而这些符号本身足以让我们有太多的同感。在一起写网站,包括他的网名以及《诗意的三峡》诗专辑都是我代劳取名的。他有几十个马甲,不管这些马甲是什么服饰,但是不变的就是三峡这个地域元素。
   他对诗歌具有与生俱来的一种狂热,这种狂热让他的产量十分惊人,敏锐的感触和写诗的速度同样惊人。我曾经目睹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轻轻松松写出一组很漂亮的诗歌来。也许是因为,中医的学识和古典文学的熏陶让他不由自主的再现出来,也许是熟读经典,特别是那些著名诗人讴歌三峡的经典给予他的诗歌更美好的启迪。在故乡的文学论坛,有网友见布衣诗人诗歌作品“巨丰”;对此不以为然颇多微词,且单发一贴声讨之。布衣诗人对此款尔一笑,披上一个新马甲重新发诗歌一组。而这一组新作品立马在该论坛轰动,以为是才人来也。殊不知,这正是布衣诗人的新作。
  
   二、在三峡歌吟
  
   追索这些动力的原点,也许是丰厚的古典文学底蕴赋予他产生诗歌的土壤,不知是中医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呢?还是中国古典文学孕育和滋养了中国医学,举凡读中医的古典文学造诣是必然的选择,他的职业是中医,而且从医数十年。如此对诗歌的眷念和对中医医学的探究,加上深处江湖,本为布衣,所以就不难涵盖其江湖气、文人气。才人辈出的三峡丰厚的历史和诗书传统总会让具子民具有诗人的灵性。
   阅读他的诗歌,总能让三峡刘星感悟出非常人可以体会的某些特点的情愫。这是因为有太多的共同点:地理的三峡、云安、平湖;文化的唐诗、宋词、古风;身份的布衣、骚客、移民;心性的清新、淡然、逍遥……所以,写他的作品分析,事实上会更多的调动影藏在他身上的影子。事实上,我们非同时代人;我们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的方式迥异,但是这不妨碍我们可以用诗文的形式沟通。
   比如三峡、乡土、云安、爱情、诗歌,这一些词汇作为抵达他灵魂深处的几个关节点。而正是因为这些词汇让他的诗歌呈现一种特色。
   请看这些片段——在《对吟青苇(组诗)》题记中,他这样寄语——“照一湖明镜,问两岸青山; 对苇听蛙鸣,倚石数星辰。”
   “花朵,日开夜闭 \\\\\\\\球茎夏季休眠,喜冷凉湿润和半阴环境 \\\\\\\\她是外来妹,欧洲引进 \\\\\\\\\\\\\\\\很名贵,也很尊贵,贵如黄金 \\\\\\\\镇静驱风,化瘀解毒 \\\\\\\\能治百病 \\\\\\\\\\\\\\\\——《藏红花》片段。
   “照一湖明镜,问两岸青山 \\\\\\\\神女向我淡淡一笑 \\\\\\\\笑我,傻傻地还要等她到何月 \\\\\\\\何年 \\\\\\\\\\\\\\\\临水相望 \\\\\\\\肩负的竹蒌,装满了记忆的流年 \\\\\\\\白云看出了我的心事 \\\\\\\\笑我,不够浪漫 \\\\\\\\\\\\\\\\——《在湖边》节选。
   “撕心裂肺的疼\\\\\\\\也改变不了归乡的欲望,和衣睡在车站广场\\\\\\\\就为一张车票\\\\\\\\思念,在手心叠了又叠\\\\\\\\——《返乡路上》节选……
   也许是三峡特别的地理人文,特别是三峡的流水冲创出他可以纵情歌唱的河床。也许是心性淡薄犹如高峡平湖给予他诗歌三峡“平湖般”宽容的胸怀,也许是天性赋予他无限充沛的精力,让他每天炮制许多的诗歌,而且这些诗歌具有一种特别的韵致,那就是明显的带着江水的柔情和三峡的胸怀。更也许是淡薄名义的人生豁达的精神态度让他总不免对所有感兴趣的话题讴歌。他几乎可以写所有类型的诗歌和所有主题健康积极的诗篇,即使的批评和呐喊也带有继续幽默和调侃。是的,三峡是诗歌的河床,在三峡居住的每一个不会写诗的人也会有机会成为一个最自然最纯粹的“诗人”。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环境。
  
   三、唯美而善良的心境
  
   事实上,他的诗歌从内容上来说呈现三种结合:唯美和善良结合,山水和心境结合,个体和时代的结合。他的诗歌就诗歌本身的特征更具有鲜明的诗歌的音韵感,诗体的节奏感,诗行的齐整感。
   他的诗歌描写具有细腻化、情节化、生活化的诗歌特性;诗歌呈现一种对复杂生活而化繁为简的轻松性;诗歌的“颂歌”气息浓厚呈现柔然而温和性。
   三峡从来不缺隐逸而有为的骚客能人。布衣诗人的诗歌偏爱地域文化的典型特征和民族文化精华的自觉的继承。他的视角从经典到变化,从历史到现代,展示了传承性,特别是短小精悍的组诗意象的方式到音律的方式有楚辞的味道和三峡竹枝词的明快。
   他的产量惊人,写作没有功利性,写作成为生活的方式。追求映画之美,前者重视画面的再造和构建,让我们恍若隔世,使我们在愉悦的欣赏中感到唯美。比如音画之美,意境之美。心灵之美。
   而特别是声韵之美,其语言流畅而自然,有川江激流的铿锵,更有平湖三峡的丰盈,有倨傲如三峡两岸连山的气魄,更有诗情画意的田园画意。比如下面的这一首小诗。
  
   嗨、哟、嗬......
   江畔的石壁夔门
   敞开了
   一条通往西方的天堂,或是通往
   大海龙宫的大门\\\\\\\\
  
   川江上的号子哟
   你是否?
   还记得,静静躺在湖底的龙脊石
   还有那首“清官不到头”的民谣
   是训戒,或许是叮咛\\\\\\\\
  
   江心的礁石不再张牙舞爪
   江面上也不再有骇浪横行
   八阵图已经沉入湖底
   三国的硝烟已经泯灭
   陆逊小儿,早已打道回营\\\\\\\\
  
   一根纤绳,牵出多少纤夫
   风里雨里走码头
   看惯了牧童在山歌里奔跑
   手舞竹鞭
   口吹叶笛赶羊群\\\\\\\\\\\\\\\\
   ——《从川江号子淡出的——桡夫子(三)》
  
   四、“现代”格律诗
  
   更特别的是他的诗体具有结构之美。这种美是一种自然的反映,毕竟他是上世纪中叶之后出生的三峡人。有着浓厚的文学传统积淀和趣向之美。这种美,不仅仅是文学的继承,更是三峡诗歌民歌散曲的自然遗传,更是三峡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具有的参差之美——在高低起伏的山势之形,有江水流韵的婉转之意,有白云缠绕的飘逸之美;仿佛人行江山,随波荡漾;仿佛人随山势,几步迥天之意……
   比如下面的诗歌的结构。
  
   踏歌暮色,走近荷塘岸边
   听到一池熟悉的蛙声
   感觉到有一种久违的相逢,心情舒畅
   有点,飘飘然
  
   看惯了街舞,听惯了超女的声音
   还不如
   池塘中的天籁
   悦耳自然
  
   成百上千的青蛙,合唱出一曲旷世的交响
   让一池疯长的青莲
   绽放出
   一个温暖的夏天
  
   泛一叶轻舟,盛一舱青蛙的歌声
   横一台古筝,在月光下
   抚一曲芬芳的荷塘月色
   仙子采莲
   ——
  
   有种刻意的“现代格律诗”的特点。
   现代格律诗,明显带有时代特点,是古体诗歌走向白话诗方向的一种过渡诗歌体例。对比当下的许多“口水诗”“梨花体”“羊羔体”而言,这种体例明快而简洁,有音乐的节奏和诗歌的意境之优势。
   但是就布衣诗人的作品而言,不可避免的有些作品中有流于形式之嫌。诗歌本身具有的深邃内涵因为客观的写作自由的束缚有被时代思潮语境的禁锢而略显不足。所以整体呈现了一种颂歌的风格、田园的风格、说好点是恬淡而宁静的风格,说差点有点“颂”而歌的锐气之不足。
   所以,即使面对丑恶现象也是委婉而规劝……
   而这,不能求全责备当下正在无功利写作的歌者,他们迫于一种难以言传的气场和经历岁月坎坷给予人的种种怪异的影响,使得绝大多数的诗人,只能“托物而寄情”,徒让特性的诗歌流于普通。
  
   五、提炼生活的元素
  
   没有生活的诗人注定昙花一现,没有深入生活的诗歌注定成为巫山的云雾,会在骄阳的灿烂中将所有的精华化散而消逝。
   移民和打工成为诗歌必不可少的线索,我们在这里明显的感受到三峡正在经历这种巨变。比如大移民下被淹没的记忆,比如打工潮下被空巢的空巢。在《空巢老人》中布衣诗人这样写道——“面对落叶飘零\\\\\\\\夕阳西下\\\\\\\\望着空空如也的大宅子,装满的\\\\\\\\尽是岁月的风雨。”这一首诗歌某网站评价为“风格明快,语句洗练,化情感于满篇,很有感染的张力。”
   是的,生活本身给予他太多的元素,这些元素也许和当代的时候格格不入,但是这些生活本身,这些词汇至少现在还残留在中年人的心中,比如云安古盐场。
   在汤溪河水流纾缓而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在牛头对马脸的夹缝中就有汉朝隐士扶嘉发现卤水的云安。川东云安盐场自古成为商家之地,而云安的井盐几乎上追溯到的东汉时期,这盐道分水道和旱道两条,其中的水道已经在三峡平湖的深处被淹没,旱道因为移民搬迁成为断断续续的线段,所以在《古盐道之行》里,他用真切的体会述说一段历史,这一段无法复制,也无法重新目睹的历史。
   “穿过一条荒芜的盐道,栖霞宫的钟声\\\\\\\\挑夫们的脚步声,似乎还残留在路边的荆棘丛中\\\\\\\\可怜的,痴情的红姑娘\\\\\\\\为了一个诺言,一年四季守望在高高的山岗……”
   白兔井、千斤耳板,盐工、云安场、青石板、箭楼路、盐都、盐文化……成为诗歌里最贴近生活,也展现生活现实的词汇,所以他最后吟唱到——收集史诗般的繁华、沧桑与没落\\\\\\\\装入,诗人的行囊\\\\\\\\\\\\\\\\
  
   请看——《城市在燃烧》
  
   现代生活,时差颠倒
   有人在白天打瞌睡
   有人在黑夜来精神
   有人为一笔交易喝高了
   有人为一个美女喝高了\\\\\\\\
  
   现代人,就那么一副德行
   清醒说梦话
   梦里说真话
   晚上出门采野花
   白天上班只报一个到\\\\\\\\
  
   灯火,摇曳着杯光交错
   白天象绵羊
   晚上就变成了一只凶猛的狼
   可怜那些野花
   在猜拳行令中被一一撩倒\\\\\\\\
  
   看看那些
   高级会所
   黑夜
   窝藏了多少鸡鸣狗盗\\\\\\\\
  
   人性,在时间交错的灯红酒绿中
   沉沦
   文明在沉沦中泯灭
   道德在城市的黑暗中燃烧\\\\\\\\
  
   一场春雨,不多
   二场夏雨,不够
   三场秋雨,嫌少
   雨,浇不熄那些蔓延的、流行的火苗
  
   某晚,城市一角起火了
   消防员及时赶到
   在第一时间,在媒体发布新闻说:
   只葬了
   一只小小鸟\\\\\\\\
   生活就是诗,诗就是生活。这就是三峡诗人。
  
   六、精神的炼狱所
  
   三峡是一条诗歌的河流。
   大诗人们接踵而来,又翩翩而去,他们的歌吟往往被镌刻在山间的石壁和万丈悬崖之间,隐隐约约的昭示这一方水土同样闪烁着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那些大诗人套风流倜傥,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诗歌成就了三峡的人文底蕴,也正是他们耀眼的光辉足以阴暗那些敬仰他们的后来者
   写作,特别是写诗,成为一种精神的炼狱所。
  
   在名山大川,我们往往被眼前的风景迷惑,很难静下来来仔仔细细的阅读,山间的一朵小花,路旁的一只蝴蝶,丛林里普通单调的婉转的小鸟的歌唱。
   他的诗在幽默风趣中再现一种简单的生活,这也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共 924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之前我编过【三峡布衣】的三首诗歌。确如本文所论,他的诗歌语言极富古典诗歌的韵味;节律婉转而和谐,所谓空谷回音,一唱三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大地母亲厚德载物的情怀通过诗人诗意的表达。医者仁心,当下的诗歌奄奄一息,但还有良药可救:干预主义。诗人不能仅仅陶醉在山水之间,不能仅仅抚摸自己的伤口把身躯恍惚成活棺材。诗人应该积极干预社会种种不良现象,成为人民大众的代言人!推己及人。只有这样,诗歌才能与时代的精神要求相呼应,从而获得读者心灵上的共鸣!而诗歌本身,也会因此而得救,而新生。本文诗评颇有专业水准。问好作者,感谢赐稿。建议精品推荐!【江山军警社团:九月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九月生        2012-12-13 10:42:47
  特别感谢【三峡布衣】,及本文诗评作者空投【江山军警】这篇沃土。
  
   握手。或拥抱。
无聊做蠢事。
2 楼        文友:九月生        2012-12-13 10:46:23
  抱歉。【成为人们大众】里的【人们】应为【人民】。
无聊做蠢事。
3 楼        文友:雪梦儿        2012-12-13 11:12:23
  九月编辑的精美按语加之美文,让我们读懂了作者在诗歌创作路上的艰辛与快乐。其实更多的是创作经验和理念的形成。感谢作者热爱军警,赐稿军警!欣赏问好!祝创作愉快!
很多风景,都很随意;至失去了你,我在 独赏自己的风景......
4 楼        文友:三峡刘星        2018-10-31 16:19:56
  收集资料回来看看
三峡刘星,本名刘星,三峡人。以围棋文化的视角写博文,以散文杂谈评论访谈见长。系新浪“读书沙龙论坛”版主,中国棋院在线“围棋论坛”版主。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