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创作维权路漫漫(外四篇)

精品 创作维权路漫漫(外四篇)


作者:田冲 举人,5563.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20发表时间:2012-12-30 22:14:39

忝列为作家之一员,尽管发表过大约三百万字的作品,但在文学圈内没有大红大紫,倒是常常为自己的作品被人剽窃、未经授权私自转载而苦恼和伤神。创作是个劳心费力的事情,投入多产出少,仅仅靠纯粹的写作想维持生计比较困难。尽管如此,还是有少数存心不良者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我们这些穷酸的没有几个银子的文人,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再榨取一点“剩余价值”,搞得人啼笑皆非又无可奈何。
   有一年,我采访了一位餐饮企业的老板,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一家报纸上,数月后的一天,这位老板打电话告诉我,说一家在全国发行甚广的外地杂志发表了这篇文章,署名不是我,他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约我见面详谈并请我吃饭,似乎很对不起我的样子。及至见面,老板拿出杂志,我发现文章确实是我写的,几乎一字不差,只是作者换了别人。这位老板告诉我,前一段时间他接到很多电话,都是向他咨询请教办特色餐饮店经验的,还有一名客人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在他的店里消费和明察暗访了一周,和他办了加盟手续,给了他几万元加盟费。作为朋友,我为这位老板高兴,作为文章作者,我对剽窃者的行为感到愤怒。随后,我给该杂志主编打了投诉电话,并寄去了我最初发表的作品原件,要求在杂志上公开曝光剽窃者,补发我的稿费,杂志主编也答应了,可一直没有兑现。我再打电话时她说都是同行互相体谅一下,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还有一次,我采访著名作家京夫的文章在陕西某报发表后,被人剽窃在《解放军报》发表,当然作者换成了别人,知道此事已经在四年之后,追究责任的时效已过,也只好作罢。
   更离奇的是,河南一家杂志的编辑向我约稿,我把稿件发过去后,很快被告知该稿件系抄袭不能采用,不久前在山东某报发表过。向我约稿的编辑是我大学的同学,差点因此受处分。他相信我的人品,觉得我绝对干不出这事,但又拿不出合理的解释,只好向我求证。我知道后也非常生气,那几篇稿件千真万确是我写的,早在数年前就在陕西一家不大的报纸发表过,这分明是“李鬼”剽窃了我的作品在山东发表,我本来是受害者,现在反被怀疑成剽窃者,简直岂有此理。我提出把我几年前发表的作品复印件寄给杂志社,以证明我和编辑的清白,他说没有必要,就是寄过去因为山东的报纸刚刚发表了,我的作品也不可能再发,他已经向领导澄清了,没事了。你说可恶不可恶,我的作品被人剽窃了,损失了几百元稿费不说,还落了个坏名声。山东的样报我后来也一直没有找见,想起诉连个证据也没有,只好吃个哑巴亏。
   再后来,我的一部长篇小说经授权在国内某大型网站连载,很快有几十家网站未经授权擅自转载,还声明版权所有不得转载云云,真气煞我也。明明是我的作品,他们哪来的版权?有些网站我给他们留言进行交涉,他们置之不理,还有些网站没有地址电话,根本无从联系。我只好在部分网站上发帖要求停止侵权,否则将诉诸法律,结果没有任何效果。也曾找过律师朋友,表示难度很大,得不偿失,自己的权利最后只好放弃了。呜呼哀哉!
   我们国家的著作权法已经实施多年,可对于我们这些写作者而言,维权之路依然漫长。
  
   治渭刻不容缓
  
   “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这曾是诗人眼中的渭河。如今,渭河早已没有了它昔日的丰采神韵,满目所见的只有滚滚泥浪,滔滔黄水!是谁害了我们的渭河?又是谁损毁了我们生息繁衍的家园?
   渭河,这条孕育了关中大地几千年文明富饶的生命之河,发源于甘肃渭源县,在我省潼关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6.75万平方公里,流域内集中了陕西64%的人口、56%的耕地和82%的工业总产值。近年来,由于泥水淤积,行洪不畅,渭河下游的防汛问题日渐成为陕西防汛的心腹之患。到了今年夏秋之季,渭河更是一改往日的温顺,以它放荡不羁的个性,决堤毁田,大发雷霆之怒,将渭南尤其是华县、华阴50万人的家园淹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怵目惊心的数字,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渭河治理,刻不容缓!
   种种证据表明,渭河水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诚然,连续降雨是这次洪灾的客观原因,但还有更多的原因,那就是渭河中下游地区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渭河潼关段泥沙淤积使河床高程抬高、防洪能力大幅下降,这些与其归咎于天灾,毋宁说是人祸,是我们这些生息于渭河中上游毁林开荒者种下的祸患。
   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人们发扬了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我们在钦敬他们的同时,更应深刻地认识到渭河成灾的根本原因和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同理,水能造福于民,亦能遗害于民。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去克服它,解决它。渭河治理的关键在于治沙,坚持不懈地在黄河全流域开展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恢复林草植被,遏制水土流失,这才是治理天荒水患的根本之策。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治理好了渭河,黄河水患才能缓解乃至根治。
   山青水绿日,海晏河清时。什么时候我们的“山川秀美工程”落到了实处,我们的渭河将不再哭泣!我们期待着渭河不再“小水大险”,而是“大水无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大限度地造福于三秦父老。
  
   特别中秋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记忆中的中秋佳节,总是和国庆节联系在一起。有时是同一天,可谓一日双节,有时或前或后,总给人以喜庆连连的感觉,此节未完,彼节又至,让人久久地沉浸在喜悦之中。
   此刻,我不去想古人中秋赏月的妙诗佳句,亦不必去体味“每逢佳节倍思亲”和“月是故乡明”的千般牵挂和万种思念。当小时候对月饼和水果的奢望如今早已变得平常、当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都可以当节日来过时,我对于中国传统节日里仅次于春节的中秋佳节的感情,也淡漠得和任何一个平常的日子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当商家大肆造势利用中秋为产品宣传的文字和画面不断充盈于耳目之际,这才勾起我对于中秋陈年旧事般的淡淡记忆,遥远得如同隔着星际去探听那远古的声音。
   常言说,年怕中秋月怕半,这意味着中秋一过,一年的日子很快就将过去。我慨叹于时光的流逝,慨叹于对中秋佳节的健忘,但我并没有忘记历史,并没有忘记两年前那个黑色的“9·11”。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令人尴尬的是,今年花好月圆的中秋佳节,恰好是两年前那个被称为“人类灾难日”的“9·11事件”两周年。一个是亲友团圆日,一个是骨肉分离时,每想到此,不禁对月长叹,潸然泪下,徒生感伤。尽管恐怖主义组织已成为当今人类共同的大敌,世界许多国家已联手反恐,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恐怖事件仍时有耳闻,其状惨不忍睹,将中秋临近时那仅有的一点好心情也搅扰得烟消云散。
   我辈乃平头百姓,无力挽大厦于将倾,解民生于倒悬,但却有一颗热爱和平的心。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是古人留下的遗训,它穿越时空的隧道至今仍在我们的耳畔似警钟长鸣。但愿我们人类共同努力,让“9·11事件”不再重演,让战争的阴影永远远离人类,让和平鸽飞满蓝天,当一个又一个的中秋佳节莅临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花好月圆,还有人们脸上那灿烂而幸福的永远没有“9·11事件”记忆的笑容。
  
   来来去去一路风
   ——周虎子其人其文印象
  
   过去我在某报当编辑记者时,经常读到周虎子在一些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其文笔朴实而又尖锐,富蕴哲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我那报搬进了城里,正好我工作调整主持报纸副刊,有一回在来稿中发现了一篇虎子写的《挖坑时代》,读后便有让虎子写专栏的想法,与他联络,虎子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便时常收到虎子的来稿,数量也多,是为了我挑拣着用的。刊过十多篇后,虎子又来电话说,不宜刊得过多,换新面孔吧。于是又推荐了他同事写的文章,很客气地声明让我能用则用,能改则改,不宜用就不用,我仔细阅读虎子推荐的稿子,多处都是虎子认真改过了。这期间和虎子在新闻活动中见过几面,也挺能谈得来,也对虎子的坎坷人生有了些了解。
   虎子是学工从文的,在新闻界也闯荡十年了,靠着勤奋写了近二百篇文艺作品,职称也是主任编辑。虎子一边写新闻,一边从事散文写作,已加入了省作协,还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虎子是1983年从西安交大毕业的,二十年间在工厂、在机关、在合资企业、在新闻单位,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虎子总是不忘对生活美好一面的记录,总是将真善美用笔下的文字表达出来,总是用很阳光的意境展现生活的美好。尽管虎子个人的历程是坎坷的,是不顺当的,却始终对人对事以善良度之,待人诚恳,厚道,爽快,不与人过多计较,对得失也似看淡了。
   他说与人在一起共事是缘分,应该有缘惜缘的,同事间搞得疙疙瘩瘩又有何益。还说“世长势短不应以势处世,人多仁少理当以仁交人。”从这点讲,不知虎子是大智若愚呢,还是秉性使然。
   在西安的平面媒体上,时常能读到虎子的随笔散文。他总是用纯朴的手法将美好的事儿托出,总是以幽默含蓄的哲理引人深思,意境很美,逻辑性强。读之感到实在、耐读、有味,这也许因为虎子是工科班底之故吧。
   自由自在度春秋,悠哉游哉享年华,尽善尽美写人生,这是虎子的追求。但虎子活得实际上并不如此,总是有一种沉重在心头,是不得已暂离心爱的新闻岗位,还是生活中又被小人中伤,还是为未来的前程忧愁?也许兼而有之吧!
   虎子今年四十岁过了,也许实际生活中的殚尽竭虑,已使他添了不少白发,也许表面的平静掩饰不住内心的郁闷。但我看见他抄录的卫俊秀先生的两句话:“多读原版书(生活)以养气,多读翻版书(书本)以养艺”,心中多少有些释然,朋友周虎子还在文学·人生的事业上求索着,积累着,奋斗着。祝愿好人有好的报应,好人事业有成。
  
   远光素描
  
   和远光相识很多年了,常常为他的才情和勤奋、敬业、执着而感动,而心生敬意。不久前他突然拿出一部厚厚的书稿,告诉我马上要出版了,要我写点文字。一方面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没有一点意外的感觉,这么多年了,他一直坚持写作,秉持着一个新闻人和文化人的双重坚守和思考以及良知,应该而且可以出成果了;另一方面,我也感到诚惶诚恐,大凡作者出书,都要请名人大家来作序题跋,以便让自己的书有影响和卖点,我不是名人,也非大家巨匠,有意推辞又盛情难却,也就勉为其难算是为朋友送上我的祝福吧。
   我和远光十多年前因为文学而相互知晓、互相信件往来,那时候都是热血青年,虽然我比他年长几岁,但我们都狂热地爱着文学,以为文学可以匡世济国,可以扬名立万,可以一劳永逸,几乎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文学上,爱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渐渐地,“依然神圣”的“文学”江河日下,在经济的潮起潮落中衰退了,我们这些文学青年依靠微薄的稿费难以度日,不得不放下所谓的“尊严”,为五斗米折腰,开始为生存而战斗,为理想而奋斗,大学毕业后先后进入了新闻媒体工作。有段时间,我们竟然有缘在同一家报社成为同事,度过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那时他在经济新闻部,我在文体新闻部,都干的是“无冕之王”的记者工作,他干得风生水起,写出了不少颇有影响的稿件,后来晋升为部门负责人,同样做得轰轰烈烈。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变故,我们都离开了原先的单位而各奔东西,尽管还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却服务于不同的媒体,彼此见面的机会少了,牵挂却多了,友谊也更加牢固。再后来,他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胆识,创办了中国新闻人网站并任总编辑,并为之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直到今天,网站被社会认可的程度依然偏低,绝大多数网站不管是过去、现在甚至将来也谈不上什么良好的经济效益,张朝阳、马云等人的成功只是极少数个案,但远光不畏艰难,毅然地辞掉了稳定的收入还算不错的工作,决然地投身于前途未卜的新型网络媒体中。他决定的事情,朋友们只有支持,但心中不免为他捏一把汗,这是在拿青春赌明天啊。我们眼看着一批批的网站兴起,一批批的网站倒下,远光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好在事在人为,远光坚持下来了,而且坚持了七八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间也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能独自品尝,难能可贵的是,凭着他的顽强意志和毅力,他把一个新闻网站办得远近皆知,在圈内声誉鹊起,影响日隆,直令同行刮目相看。
   在办网站期间,远光还创办杂志,为文学青年出书,到高校做讲座,组织同仁去乡下参加植树,进行文学和新闻采风,策划文学和新闻大赛及征文,可以说他一直行走在文学和新闻之间,为社会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在周围也团结了一大批文化人和新闻人,真正做到了为新闻事业摇旗呐喊,为文学事业鼓与呼,为正义和真理而战,为良知和责任代言,践行了一个新闻人的道义和担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远光并没有忘记自己新闻人和作家的身份,仍然坚持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作品。远光将自己日积月累心血凝结的作品结集成册整理出版,既是对过去若干年工作的梳理和总结,也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和激励,实在可喜可贺。祝贺远光更行更远,在未来写下更加辉煌的篇章。

共 51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五篇文章,一篇关乎创作维权,读了既令人对文贼产生愤恨之情,也使人对原创作品被剽窃被非法刊登的种种情况郁闷,更为作者还落了个坏名声的现状担忧;一篇关乎环保治理渭河,言语平实中有诗意,笔法简练,内涵厚重,发问深沉,所思足见赤子之心;一篇关乎反恐,从另一角度解说中秋,热爱和平之心更彰显;两篇关乎作家文学创作,周虎子的文品和文学创作殚精竭虑令人感叹,远光为事业的执着和对文学的坚持以及提携后进,令人赞佩。文章既有广博的视野,开阔的胸襟,又有济世悲悯之心,显示了作家高雅情怀。欣赏,敬茶,推荐。【编辑:北国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314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12-30 22:20:47
  文章语言简练,读来有种淡雅书卷气,从容大度,尤喜这种朴素平实的文风。比较喜欢后两篇。问好。
   修改一处:乌呼哀哉——呜呼哀哉。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田冲        2012-12-30 23:25:45
  谢谢指出文字差错,有时候文字打出来了,检查不细致,难免出错,今后会努力改正!
2 楼        文友:田冲        2012-12-30 23:23:43
  谢谢北国风编辑精彩的评论,您的评论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欢迎继续关注我的其他作品!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首届浩然文学奖;出版散文集《春暖花开》和诗集《守望家园》
3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12-31 10:02:04
  也谢谢您对我编辑的肯定。先生文字确实如此。祝创作丰收!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回复3 楼        文友:田冲        2012-12-31 23:31:29
  也要谢谢您,经您编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了,真诚感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