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家国沧桑一百年>《家国沧桑一百年》第四章(2)

《家国沧桑一百年》第四章(2)

作品名称:家国沧桑一百年      作者:甄远东      发布时间:2013-02-13 00:08:09      字数:3199

  国运果然堪忧,十月二十一日,光绪死。第二天,慈禧太后亡。
  光是这二位的死期,就令人生疑。
  慈禧时年七十四,可以说她哪天死都是正常的,可光绪年仅三十八岁,素无有碍生命之重病,又不是死于其他意外事故,突然暴亡,所谓何来?朝野都传闻光绪死于慈禧谋杀,但仅仅是猜疑和揣度。这种怀疑,近年得到证实。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二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用现代法医学的手法,历时五年研究之后,在北京举行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会,正式宣布其死于急性砒霜中毒。
  光绪之死是被人用砒霜毒死,一段纠缠了一百年的光绪死因之谜,就此破解。
  毒害光绪之人,只能是慈禧。
  慈禧实际统治中国近四十年,名曰垂帘“听政”,实则垂帘执政。光绪“亲政”恰恰是听政。但光绪不知韬晦,在无实权的可怜状态下,治国纲领还每每与慈禧意见相左,终于埋下祸根。
  慈禧担心自己死后光绪名正言顺恢复帝位,重施新政。慈禧已行将就木,要阻止光绪复位这一不可逆转现实,只有将其在世上除去。光绪死后当天,慈禧即命醇亲王载沣子、年仅三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说明毒害光绪,早有预谋。
  
  两日内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竞相归天,清廷举办国丧,全国官员不准饮酒作乐,不准看戏听琴,不准参与任何娱乐活动。
  但民间,早已不把所谓国丧当做一回事了,照样看耍猴,听昆曲。皇权权威,在民众心里丧失殆尽。
  扬州亦是如此,除官员怕丢乌纱帽,只好遵守丧制。民众无所谓,只是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些谈话之资,其他生活一如既往。
  陈仲经在扬州疗养,病情逐渐好转,等身体恢复以后,已经贻误季考。紧接着学堂寒假,陈仲经转回长沙度假过年,与亲人团聚。
  过完年,陈仲经认为十弟陈天材的英语水准,已经足可插班南洋方言学堂英文班。陈仲经把此意禀请母亲刘国士,得于应允后,陈仲经带十弟陈天材一起再赴南京。
  南京南洋方言学堂重视陈仲经成绩,亦相信其对陈天材的介绍推荐,于是陈天材顺利插入英文班学习。
  而陈仲经自己,则因风传朝廷记恨西洋,防范、限制出国留学,自恐难遂其志,索性更上一层楼,改上江宁高等学堂。
  江宁高等学堂,为李鸿章女婿,新派人物蒯光典创办。当时是南京四大高等学府之一,招生规格极高。陈仲经考插班生,以优异成绩获取。
  五月,两江总督端方调任直隶总督,两广总督张人骏移调两江总督。
  张人骏,字千里,直隶人,进士出身。历任山东布政使、漕运总督、山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其叔为清末名臣张佩纶,其侄女就是大名鼎鼎的张爱玲。
  长沙凤仪园老夫人刘氏的长兄刘子蕃,一直在两广总督府张人骏身边为慕,深得张人骏信赖。今张人骏移任两江,坚聘刘子蕃随任,刘子蕃乐从,移砚南京。
  从长沙到南京,比到广州要便利的多。长沙凤仪园老夫人刘国士得知长兄今在南京,而两个儿子又都在南京求学,便欣然去南京探兄。
  刘子蕃在南京见到胞妹,自是喜出望外,老兄妹一高兴,又乘兴去扬州一游。
  陈家老五陈承昭、老九陈绍箕在扬州见到母亲和舅舅,更是欢喜万分。陈承昭配备四人肩舆供母亲、舅舅在游玩时代步使用。刘子蕃以为过于奢侈,颇为不悦,数番责备外甥铺张浪费。
  随后陈承昭改任江西盐务缉私三营统带(官名,清末新兵制统辖一标的长官称统带,亦称标统。标,相当于现在团),离开扬州。老九陈绍箕留在南京上警官学校。南洋劝业会成立,刘子蕃介绍陈绍箕在南洋劝业会一边兼职,一边上学。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为推销商品、开拓市场而举办的博览会也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一八七六年美国举办的费城国际博览会,清朝政府第一次派代表参加,并设立专馆参展。由于博览会有益促进工商业发展,前两江总督端方曾奏请朝廷在南京举办“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以振兴实业,开通民智。清廷批准了奏请,令继任两江总督张人骏为南京劝业会会长,江苏候补道陈兰薰任坐办(清制,非常设机构中负责日常事务的官员),并命各省筹画本省产品参展。
  宣统二年(一九一零年)夏,各学堂均放暑假,读高等学堂的老七陈仲经,读警官学校的老九陈绍箕,读南洋方言学堂的老十陈天材,一起回到长沙凤仪园。
  凤仪园左边的房舍,租赁给候补佐贰(左贰是辅助主官的副官,明清时,凡知府、知州、知县的辅佐官,如通判、同知、州同、县丞、主簿等,统称佐贰)武进人李调生暂住。两家眷属,来往亲密。李调生有一妹字懿君,深闺待嫁。凤仪园老夫人刘国士极爱,即请冰人向李调生为老九陈绍箕求亲。李调生对其妹这门婚事非常满意,老夫人乘热打铁,在暑假期间给陈绍箕完婚成家。
  
  宣统元年(一九零九年),长沙凤仪园陈家老六陈天锡长女出世,名湘茝(chai)。
  陈天锡近年一直在官场为慕,在湖南幕僚中已是后起之秀。光绪三十三年家中连遭三丧后,陈天锡身心疲惫,本想在家修养一段时间,不料孙之湘知府再三恳聘襄助,他碍于情面,只得就席。
  孙之湘因在武冈办理匪案得到巡抚庞鸿书保举,现在荣升知府,署理善化,可谓是意想不到之荣幸。
  原来,巡抚庞鸿书被京师言官以纵匪殃民罪参奏,庞鸿书为反驳言官指责,将近年严办土匪的案件一一举出,并将其中案情重大,人数较多,破案、处决迅速的武冈群匪谋乱案特别举出。庞鸿书被参稳渡后,念及此案是孙之湘办理,遂保举其为知府,朝廷准保委任。孙之湘既知原刑名慕席陈天聪病故,也知当日经办匪案一文是出自陈天聪之弟陈天锡之手,便登门恳聘。
  在陈天锡来说,善化是他从兄学慕的地方,有一定意义,再者县署就在长沙城内,不误养亲侍母与乐享天伦,何乐不为,遂就馆。未几,宝庆府新宁县知县吴友竹央求邬筱亭,指名想坚聘陈天锡。邬筱亭被纠缠不过,命陈天锡移馆。
  师命难违,陈天锡只好与孙之湘作别,移砚新宁县。
  刚到新宁,便有乡下发生一件亲子杀父逆伦大案,有同族众人将案犯捆送县衙,经审讯该犯供认不讳,立即按律拟办上报。知县吴友竹尊崇礼教,亦严于律己,任内发生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十分内疚,引咎自责,呈文请求处分。结果反受上司赞许,政声鹊起。
  早在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就向全国民众宣布将施行新政,实行“预备立宪”,并颁布九年预备立宪诏,这成为中国民主立宪的最先开端。与此同时,模仿西方立宪制国家国会的咨议局开始逐步在各省筹设。到宣统元年,面对当朝三四岁的皇帝,民主立宪呼声日渐高涨,搁置多年的民主立宪提案再度被提请。清政府无奈,由咨议局出面向各省咨议局颁发选举议员公文。
  新宁县在元旦前后接到省咨议局的公文后,陈天锡悉心细览研究,对于如何设立机构,如何委任人员,如何产生被选举人,皆了然于心。然后与知县吴友竹研讨,彼此意见一致,即着手进行。
  参照咨议局行文精神,地方产生的被选举人必须是当地士绅,严禁官吏参与,这样才符合民治精神。担任审查、复查选举人资格的人选,要以公正干练为准。
  此事办理结果,初定选举人约一千,复查其中有吸大烟者约二、三百人被剔除,实得七百余人参加选举议员。
  其他县与新宁无异,只是人数按比例多于新宁。新宁有人不服,要增加选举人,知县吴友竹以宁少勿滥未允。
  国家要预备立宪,除原有之咨议局,又在各省新设调查局。
  调查局所调查内容,有气候、地理、物产、人口田赋、政治民情、民俗文风,可以说应有尽有。陈天锡此时正在吃紧办理咨议局选举一事,调查局此文下发,并附有调查表格,限令按时填报,把他忙得焦头烂额。
  这些表格,显然由西方引进,其中气候(含气温、雨量)、人口(含生育、外流、死亡)、土地面积(含森林、荒山、水面)等数据,在斯时斯地无法精确统计。填表之人曾流传笑话曰:“临表泣涕,不知所云。”
  “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源出诸葛亮《出师表》,本为自谦之词,谓自己已经思绪紊乱,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今用在此处,成为“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让人喷饭。
  最后,各县对这些无法填报的内容,均作敷衍了事,上峰也未追究他们责任。
  年下,县衙封印,例行假期,陈天锡回长沙过年。在给恩师邬筱亭拜年时,邬筱亭命陈天锡不要再回新宁,改慕沅陵县夏芳圃知县,并说此事已电告新宁吴友竹知县了。
  陈天锡与新宁知县吴友竹已经熟悉,相处融洽,内心不愿离开新宁。鉴于其师邬筱亭态度不容更改,陈天锡只能勉从师命。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