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三节草>第十三章 全县炼钢 百姓遭殃

第十三章 全县炼钢 百姓遭殃

作品名称:三节草      作者:老马识途      发布时间:2013-02-22 13:10:46      字数:7059

  陈建国回到南隆区不久,接到县委制定的《龙城县人民公社1959—1962年全面规划《(草案)》。规划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粮食总产1959年7.5亿斤,1962年要达到17.6亿斤;人均收入从500元增加到1000元;规划期内要实现水利化、电气化、机械化,把全县绿化成为一个“青山不老,花果满园的北京颐和园”;实现交通邮电路网。规划中说:
  “1962年新建铁路223公里,做到大批运输用火车,小量短途用汽车,上山下地汽车、摩托车化;县镇村庄电车化。修建民用机场1个,每3户装一部电话机,实现邮电广播网、农副产品加工网、农机修造网;实现工业化,大办钢铁工业。1962年龙城县要成为“南龙山下云翻翻,只见高炉不见山,荒山变成钢铁城,元帅升帐红旗翻。”规划中还说:
  “大办教育,每个公社都要有小学、中学、大学和专业学校,普及中等教育,逐渐缩小城乡、工农、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在规划期内把社员带向“粮食成堆、工厂林业、高楼大厦、丰衣足食”的人类历史上最高境地——共产主义。”
  陈建国组织区、公社的干部认真学习和讨论县委的《规划》,大家一致认为:规划的蓝图是宏伟的,但短时间内能否实现这些目标,谁都没有底。作为一家之长,陈建国知道在此刻不能说泄气话,气只可鼓而不能泄,他鼓足勇气说:
  “我的想法和大家一样。但是,按党的组织原则,下级要服从上级。县委是根据党中央的总路线精神和省地委的指示而制定此规划,我们不能持怀疑态度,要一鼓作气按县委的意图去工作。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我们只要努力工作,天大的困难也是能克服的。”话刚讲完,秘书说县委来电话,要陈区委接,陈建国接电话回来对大家说:
  “县委表扬了我们在大炼钢铁中做出的成绩。潘书记说要在我们屯山管理区办一个钢铁厂,先给大家通个气,要为办厂作好思想准备。”
  不几天,县委工交部乔部长带着两个技术员来到南隆区,与陈建国一道到屯山管理区选钢铁厂址,经反复踏勘,最后决定钢铁厂建在已出过铁的土高炉处,根据县委的意见,要建1个日产百吨的钢铁厂。两个技术人员日夜加班加点干,经过一天设计,钢铁厂的草图已拿出来,乔部长带着草图到县委汇报,经常委讨论通过后,决定屯山钢铁厂立即破土动工。
  县委决定:由财政先拿出10万元专款采购建厂设备,投劳以“火箭”公社为主,全县其他各公社抽能工巧匠大力支持。
  陈建国接县委通知后,立即组织全公社主要劳力修进厂的公路。500余人按营连、排、班编制,集中吃住,用一星期的时间修通了进厂公路,各种设备、原料陆续运进来。县委工交部乔部长亲自坐阵指挥部,各公社抽调的石、木、泥水等能工巧匠很快到位,实行三班倒,晚上点上汽灯、马灯加班,经过300余人一个月的日夜苦战,钢铁厂的高炉、简易厂房、仓库、职工宿舍等基本建成。
  经县委研究决定:命名为“跃进”钢铁厂,于8月8日点火开炉运行。8月8日这天,艳阳高照,金风送爽,高炉上书写的“大跃进万岁”几个大字特别醒目,厂房四周红旗随风飘扬。钢铁厂的简易大门上有一对口号似的楹联,上联是: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炼钢铁促四化;下联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国家。横批是:钢铁元帅升帐。
  上午9点左右,火箭公社和全县各公社派来参加大会者共千余人云集竣工典礼会场,唢呐、锣鼓声此起彼伏。会议开始,县委潘书记发表了简短讲话,他说:“大炼钢铁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英明决策。”“跃进”钢铁厂是我县首办的钢铁厂,参观回去后,各公社都要很快建自己的钢铁厂,只有全民党动员、全民动手,才可能完成上级下达给我们的钢铁生产任务……。”
  潘书记亲自点燃炉膛的火,烈火在熊熊燃烧,浓烟滚滚从烟囱排向蓝天,此刻,唢呐、锣鼓、鞭炮声交织在一起,苗族兄弟还跳起欢快的芦笙舞,场面十分热闹。潘书记拿起洋铲给炉膛加了几铲煤,接着,乔部长、陈建国等也给炉膛甩了几铲煤后陪潘书记回南隆区委会。
  在南隆区委会上,陈建国就本区当前各项工作向县委潘书记作了详细汇报,在谈到大炼钢铁时,他说:
  “县委把钢铁厂办到我们‘火箭’公社,是对我们各项工作的支持,同时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每个同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大家一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千方百计,保证钢铁厂能正常生产。”区委会的主要负责同志都一一表态后,潘书记最后作指示:
  “同志们!建国同志说得对,支不支持大炼钢铁,是对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态度问题,是检验每个党员党性的试金石,大家要同心同德,支持建国同志的工作,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做好各方面工作……。”
  经过两天两夜的艰苦劳动,“跃进”钢铁厂炼出了第一炉钢铁,是钢?是铁?谁也说不清楚,大红喜报上写的是钢,大家也跟着说钢。工人们心花怒放,唱起了“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夜工作忙……。”的歌。
  
  陈建国在南隆区除保证县“跃进”钢铁厂的正常生产外,同时发动社员参加大炼钢铁,家庭劳力充足的自办家庭炼铁炉,劳动力欠缺的可几户联办。
  在龙盘管理区陈建国遇到了麻烦。管理区干部反映,管理区范围内没有炼钢铁的原材料,到其他地方寻找材料,山路坎坷、人挑马驮十分费力。前段建了一个土高炉,炼了一个星期,一斤铁都没有炼出。群众中反映说是劳民伤财,意见很大。陈建国听了汇报后,也感到是个实际问题,但他迫于县委下达指标的压力,仍不松口。
  他说,大家要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如在大炼钢铁运动中是“白板”,县委的文件说得清楚明白,谁是“白板”?谁就要被拔“白旗”!到时我保不了你们。陈建国最后警告说,限你们在10天内把全社的大炼钢铁运动掀起来,否则我只好向县委写报告。
  在团结管理区,陈建国也碰到了上述棘手的问题,他用类似的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话算话,10天后,他来到前述两公社检查,两社大炼钢铁运动仍未掀起来,处于全区下游位置,陈建国只好挥泪斩“马谡”,向县委报告,撤了两管理区主要负责人的职。
  龙城县委在8月搞了两次放钢铁卫星的运动。首次,全县投人劳力5万余人,建土高炉143座、家庭炉153座,采矿石6万余吨,烧焦炭3万余吨,木炭1500余吨。炼出铁41吨,其中烧结铁20余吨,仅放出日产铁3吨多的“卫星”。县委认为首次“战役”失败原因是:燃料、砂石、风箱、矿石等准备不充分,部分高炉停产;不讲操作技术,只知蛮干,土高炉只有7座正常生产,33座间断出铁。家庭炉有46座出铁,究其原因是大多数炉子未烘干而急于投产,因炉身潮湿而烧结不能出铁。县委再次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各族人民鼓足干劲,吸取失败教训,重振旗鼓,作好思想和物质准备,打好第二“战役”。
  8月下旬,龙城县各级党委组织万余人上阵,放出一周产钢215吨的重型“卫星”,超过地委分配任务数的105%,受地委表彰。
  龙城县的大放钢铁“卫星”两次战役中,有25名区、乡干部态度消积、领导不力、完不成炼钢铁任务而被拔“白旗”。“火箭”公社煤厂以李秀文等的妇女打破陈规陋习下井挖煤,创造了每天人均产煤9吨的记录;县煤厂工人王光荣等提出“挖得快、腿跑快、吃饭快”的“三快”口号,人均日挖、运煤5吨的记录,他们被县委树为放挖煤“卫星”标兵,号召全县各行各业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
  
  县委派工作组到南隆区总结了“火箭”公社大炼钢铁和创办“跃进”钢铁厂的经验,很快在全县10个公社推广。各公社先后办起了钢铁厂。县委决定9月放一个日产600吨铁的卫星。决定说:
  重点建几个“卫星”大炉,发动群众3至4人建1座小炉;立即日夜砍大树解板造风箱,越大越好,每户要求备风箱两个;发动全民备料、运料、烧木炭,任务要落实到连、排、班、户;要求农村每户献木炭100斤、柴500斤;每个主要劳动力要完成2000斤的运料任务;每个农村劳力、国家干部、居民、师生、小商小贩在20日内要交铁20斤。立即组织全县木工、石工、铁工日战加夜战,吃饱饭后加油干。全党全民把全部力量投入放钢铁卫星上,七老八少也应参与备料,千方百计把“卫星”放上天;要彻底转变右倾情绪和懒慢作风,反对本位主义,消除埋怨心里和调人犹豫现象,以防止有人在这次放“卫星”战斗中栽跟斗。
  县委的决定就是军令,各公社闻风而动。西雨区的东风公社划为两个战区,5个协作区,兴建土高炉50座,炼钢炉10座,家庭钢铁炉200座。
  龙王村的苏光荣一家10口人,响应公社号召,建了一座小炼铁炉,鼓风的风箱是忍痛砍给父母做寿木的大树做的,炼铁的柴火、木炭是伐屋后老包上的树木。全家分工各负其责,儿子媳妇负责上山砍柴,孙儿、孙女共6人负责四处找矿石,苏光荣老俩口负责拉风箱鼓风、添柴火、捅炉灰。全家轮班熬了3天3夜,炼不出一斤铁,生产小队长上门几次催交生铁,苏光荣气急败坏,除留一把菜刀、斧子外,家中所有铁器,全部砸烂加进炼铁炉,终于炼出生铁完成了任务。没有煮饭吃和煮猪食的铁锅,只好到集市买土砂锅代替。
  西雨区像苏光荣家这样砸锅炼铁完成任务的有200多户,正如标语口号上写的那样:“村村起火,寨寨冒烟,户户无闲人。”经过10天10夜苦战,西雨区放了一颗日产100吨铁的“卫星”,敲锣打鼓把大红喜报送到县委。
  东山区地处龙城边沿,大部乡村道路崎岖,交通不便,采用人挑马驮满山遍野找矿石,用马车从产煤区运煤焦炭到区政府驻地,人挑马驮到各个铁厂。各生产小队主要男劳力上山伐木,女劳力负责挖窑烧炭,不到半月,全区的山林几乎被砍成“光头”。东山区的箐林大队,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地方。大队共建5个土高炉,炼铁每天要烧不少柴火,全大队的山林已所剩无几,唯独未砍的是每个村寨的祭山林。大队的炼铁任务还远未完成,公社派干部召开群众会,讨论砍祭山林炼钢铁的事。
  这天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社员聚集到大队办公室开会,公社、大队干部先后发言说,区委下达给箐林大队炼铁500吨的任务还有一半没有完成,准备砍各村寨的祭山林来炼钢铁。老年人听了此话,大部分反对砍祭山林。年轻人说,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炼钢任务,就是金娃娃也要宰手,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枫树林小队的寨老,年愈古稀的韦朝元说:
  “就是要砍祭山林,那几颗神树不能砍,它是祖辈留下来,保佑全寨平安的。如果哪个砍它,必遭报应!”
  “你老人家是封建迷信思想,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不信这些。报纸和广播上不是说天上有玉皇,海里有龙王,我们是玉皇,我们是龙王吗?我们共产党人是天不怕,地不怕,诸神见了都要回避。”共产党员、大队长韦开学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你这个鬼崽,老子讲的话你不信,到时,世上没有后悔药卖,你才晓得锅儿是铁铸的。”
  韦开学是远近闻名的“活宝”。第二天,他带领一帮人去砍寨前的祭山林,四周大人细娃看热闹的不少,两抱大的枫树几个人轮换砍了半天,只差一点就要砍断了。为了不伤害大树右面的人家,韦开学准确选择树倒的方位,并用绳索拴着,大家一起用力往同一方向拉,“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只听见咔嚓一声,大树向相反方向倒去,韦开学闪躲不及,被压在树下,大家赶紧上前救人,几十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韦开学从树干下救出,终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抢救无效,当晚死在医院。
  韦开学砍祭山神树被压死的新闻不胫而走,很快在龙城县城乡传开。东山区委对此事作了调查,并给县委写了报告,说此事纯属巧合。龙城县委为此事通报全县,韦开学同志之死是意外事故造成,不要轻信谣言。县委号召全县共产党员学习韦开学同志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
  韦开学的死,韦朝元悔恨交加。他作为寨老,未尽到尽力阻止的责任,为此,他抹了几把眼泪,痛定思痛。
  虽事出巧合,但砍倒的“神”树谁人也不敢去动,还有些老人前去树桩前烧香磕头作揖,祈求全寨清吉平安、无灾无难。
  龙城县委为安定民心,召开电话会议,内容是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在今后的大炼钢铁中不准砍祭山林中的“神”树。
  布依村寨的祭山林,在龙城县方保住了。

  在龙城县上下全党动手,大炼钢铁的口号声中,龙城中学停课了。在学校大礼堂,赵校长和党支部书记李水生给近千学生作了动员报告。他们说,为响应县委大炼钢铁的号召,学校暂时停课,全体师生员工投入到大炼钢铁中去,炼钢铁支援国家建设。
  说干就干,校长、党支部书记会同物理、化学教师在学校体育场旁选定建土高炉的地址。部分年轻教师带领高中班的同学到离县城约10公里的煤厂挑煤和焦炭;初中各班级到县城郊的山上找铁矿石。学校中老年教师负责土高炉的土建部分和炼钢生火时需要的柴火。
  初三(1)班的赵凯班长带领几个同学到离城约3公里的月亮山上找到了一个铁矿石场,他派一个同学回校报告,初三(1)班全体男女同学在班主任王富荣老师的带领下,挑的挑,背的背,抬的抬,三天时间运回铁矿石约两吨。学校表扬了初三(1)班,号召全校向初三(1)班学习。
  班主任陈贵兴率领高中班的同学挑煤。清晨,每人一担撮箕,大家穿起草鞋,带着干粮就出发了。一路上师生有说有笑,上午11点左右到了煤厂,装了煤。力气大的同学挑七八十斤,力气小的同学挑四五十斤,吃了干粮,喝点泉水,大家你迫我赶往回走。当天,蓝天烈日,没有一点云彩,走上一二里,大家已是汉流浃背,肩膀火辣辣的痛,欢声笑语没有了。大多数同学不会换肩,只好歇气才换肩。会换肩的同学四五点钟先后到达学校,不会换肩的同学七点左右方回到学校。陈贵兴老师一清点,发现还有几个同学未挑煤回学校。眼看天已擦黑,他心里一惊,赶紧组织几个五大三粗的同学往煤厂的公路上接应,在离城3公里的高寨接到他们。这几位同学说,他们从来没有穿过草鞋,脚后跟磨起血泡,走起路来,疼得难忍。肩膀也磨起了血肿,扁担上肩,犹如刀割,实在无法走了。见到来接他们的陈老师和同学,他们抱头痛哭,恨自己没出息,连累了大家。这天挑煤,农村出生的毛大力挑的煤过秤为105斤,他受到学校表扬,同学们也十分敬佩他。
  在校园里,负责建土高炉的师生任务也不轻,挖土,运砖,拌砂浆,砌炉子、搭架子,样样是师生们学做。物理和化学老师最辛苦,他们的手被砖刀磨起了泡,被泥浆咬破了皮。经过三天日夜苦战,土高炉建成了,部分老教师和女同学负责用柴生火把炉膛烘干,劈柴、架窑、点火,各司其职。负责烧火的年轻女教师从未烧过柴火,老是点火不燃,被烟呛得两眼流泪。一位农村来的女学生见此情景,叫老师一旁休息,她把炉膛的柴重新架了一遍,不费吹灰之力把火烧着了,熊熊火焰在炉膛燃烧。这位女老师上前问起烧火方面的秘诀,这位女同学说,老师,从小老人们教我说:“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横柴竖煤。”老师会意地笑了。
  经过一天一夜烘烤,炉膛烘干了。物理、化学老师指导学生装料,柴火、焦炭、煤、矿石,层层叠加。赵校长和李支书亲自点火,烟囱冒出青烟。初三(1)班的学生负责拉风箱鼓风,两人一班,一小时轮换,昼夜不停,晚上夜餐由学校总务处负责。一天一夜过去了,炉灰捅了一大堆,未见铁水流出。物理老师解释说是炉温不够,老师和同学们继续添燃料鼓风。第二天,仍不见出铁,化学老师说,是矿石含铁量太少。他建议校长,叫家住城里的同学献铁,农村的同学到县城附近找烂铁。校长召集同学们开会,进行动员。这一招还灵,县城的同学回家搜集家中用不成的铁器,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同学把家中的旧铁锅、铁盐钵、铁火盆也捐献了,为此被家长埋怨。
  学校体育场堆集一大堆废铁,分批加进高炉,再经过一天的鼓风添火催化,第3天夜里,铁水终于沿地沟流出来,师生欢欣鼓舞。次日上午,赵校长、李支书在体育场集合整队,敲锣打鼓,喊着口号,10多个学生挑起约500斤铁,抬着喜报,浩浩荡荡到县委报喜,沿街站满了爱看热闹的龙城人。
  
  龙城中学大炼钢铁向县委报喜后,炼钢铁的活动也就停止了。紧接着校党支部向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传达县委关于除“七害”的指示。“七害”指的是麻雀、苍蝇、蚊子、老鼠、虱子、跳蚤、臭虫,据说此项运动在全县城乡开展。
  在一个星期六下午,各班班主任开周会时说,明天全体同学要参加县城统一的捉麻雀行动。星期日凌晨5点,全城机关、学校、街道、厂场、商店各行各业一齐出动打一场歼灭麻雀战。参战人员中有的敲锣鼓;有的放鞭炮;有的敲锅碗盆,占据县城四周的山顶及城中的较高房屋。顿时,锣鼓、鞭炮、锅碗瓢盆呐喊声此起彼伏,有一部分人用竹竿捅屋檐下的麻雀窝或架楼梯爬到屋檐下直接伸手捉麻雀。
  睡梦中的麻雀被惊醒,四处飞窜,嫩雀儿无逃生能力,只好束手就擒。飞窜的老雀被占据四山的人们用各种声音惊吓,也无立足之地。有的飞不起了,被人们用网捕捉;有的逃出包围圈,远走他乡,哪知道处处都有张开的网,看样子是再劫者难逃。
  经过一天的“战斗”,机关、学校、街道、各行业把“战利品”交到县委,堆了一大堆,约有万只,有关部门掩埋处理。其中有的嫩雀儿成了一些人的盘中美餐。据说,灭麻雀的理由是因为雀吃稻谷,为确保高产,万物之灵的人不能容忍麻雀的存在。
  麻雀“歼灭战”后,龙城中学要求学生日常继续参加除“七害”运动。每天下午上学,学生要交麻雀、苍蝇和耗子尾巴,班长清点登记,谁完成任务好就登黑板报表扬。初三(1)班的张彪同学,用弹弓打麻雀基本弹无虚发,每天交的麻雀最多,荣获“神弹手”称号。
  在除“七害”的同时,爱国卫生运动也在城乡开展。街道、机关、学校等打扫环境,迎接各级检查团到来。龙城中学除组织学生打扫环境外,要求各班窗明几净,做到用白手套检查教室门窗和桌椅板凳,手套上要一尘不染。有一天,来了几拨检查团,学生们在检查团到来之前,几次去扫学校周围的公路,有同学开玩笑说,还读哪样书?不如当清道夫算了。有同学说,不要说怪话,班长听到,告到班主任那里,你要遭处分。一个跳皮捣蛋者说:“怕个毬,大不了不读这卵书,回家种地也能过这一辈子。”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