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种植生活的高楼

编辑推荐 种植生活的高楼


作者:陈亮 秀才,135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4发表时间:2013-02-26 12:28:36

“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每当听到陈星的这首《流浪歌》,在外漂泊的我总会情不自禁地陷入无限的悲凉和惆怅,一幕幕漂泊的情景也总会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际若隐若现。
  
   ■ 黑龙口的黑老板
   黑龙口是陕西商洛西南的一个边陲小镇,地处秦岭南麓,丹江源头。在这个小镇定居的有本地人和客家人,据说我的祖先就是动乱时从湖北逃荒在此定居的。时过竟迁,我们也成了地地道道的黑龙口人,可我们始终传承着先人们流传下来的客家方言。只是我们那婉转的客家话和本地方言相比,显得拗口罢了。
   黑龙口地理位置偏僻,沟壑纵横,群山逶迤,景色逸人,住户稀疏。这给人们生活上带来了极大不便。平日里赶集,也需翻山越岭去镇上,由于人口稀疏,不能天天开市,因此,在当地流传这样一句俚语:“369,黑龙口。”也就是说,只有在每月逢单数的日子才开市赶集。
   当我还在孩提时代,就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走出这穷乡僻壤,到外面的大天地里去开阔眼界。2001年,初中毕业后,突然间走向社会的我,竟然感觉到独立生活的畏惧,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傻小子,一来没人引荐,二来大人也不放心我出远门。于是,在一次赶集时,我看到一家卖家电的门面前贴了张“招工”的纸条,想想这里离家近,再说也都是本地人,没有像出远门打工那样难得回一趟家,我没做过多顾虑,也不顾及一个年轻小伙子的害羞和矜持,壮着胆子就进去了。
   “老板,请问你们这里要人吗?”一对中年夫妇仔细地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那女人半天才爱理不理地回答:“要。”“多钱一月呀?”我用本地方言接着问。男人说:“包吃包住……150。”“主要都干啥活?”女人抢过话茬说:“也没啥活,我们这里是卖电器的,每到逢集那天就只忙那一阵子。有时客人多,东摸摸西看看,我们两口子有些招呼不过来。就是忙时要一个人帮忙理下货看下场子。一月才逢15天集,其余嘛,就是家长里短的一些零碎活,这都要长眼色哩,看你好像刚出学,怕也没吃过啥苦——你在家干过活没有?”
   “干……过。”我非常拘束地回答。
   “会不会做饭?”“会。”那女人诡秘一笑:“会就好,那是这,你回去跟你家里人商量一下,要是打算干的话下一次逢集你就来开始上班。”
   当我和家里人商量后,大人也都赞成,父亲无奈地叹口气说:“唉,叫你念书你又学不进去,种地你一个娃娃家也不会,但人终归要劳动哩,在家闲着也不是个事,虽然工资少,但活轻生,不出力气,你先去锻炼锻炼,不说挣钱了,也好学学人家生意人的嘴皮子,听你姑姑说你表姐过年就要回来了,看到时能不能把你也承携上,听说广东工厂多,工资也高,兴许能找下好活哩…”听父亲这么一说,我郁闷的心情一下子开朗了许多。去广东?这可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呀!
   当我在这家店铺上班后,我才真正感到生活的坚辛与无奈,并非像那老板娘说的那么“轻松”。我每天天不亮就需起来烧柴禾为老板一家人做早餐,尤其逢集的日子,我大清早就需把各种小电器往门外的货架上码,包括兼营的盆盆罐罐锅碗瓢盏。每有客人要小东西时,当价钱谈妥,我都需用塑料袋子装好,再毕恭毕敬地双手递给客人,老板夫妇只管收钱;而有人要大件的电器时,如果价钱没谈妥,客人走了后,老板也总要派我去跟踪客人,看客人到底有没买别家的电器。如果我回来报信说客人已在别的地方买了,那老板夫妇俩立马就板起了苦瓜脸。似乎是我把客人给撵跑了一样;而要是我回来报信说那客人没买成又转身回来了,老板的脸色立时就像是蓝天上灿烂的太阳。但瞬间便又故做镇定地要好好宰客人一把
   我时常像个私家侦探在人群中磕磕碰碰挤回来,耽误了工夫,老板娘定会板着猪肝脸向老板小声咕哝:“……我看雇个人跟没雇一个样,忙的勾子(屁股)都冒烟了,人家还消停逛街哩……”每每听到这些逆耳话,尽管我心里很委屈,但我都佯装没听见……
   后晌打烊时,我又需把一切物件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搬回去。
   在逢双数不遇集的日子,我还需为他们一大家人做饭洗衣服,甚至和他们一起下地种田。有时大半夜,我正进入梦乡,他们去县城进货回来,就大声喊我起来帮忙下货,下完货还要为他们做夜宵。我不知道,我究竟是搬运工,还是保姆?我原本的天真烂漫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 青春在东莞绽放
   好不容易捱到过年,我离开了用人扎实的那家电器老板。
   2002年的新春,我便在表姐的引荐下来到了仰慕已久的东莞。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外面的大天地,我仿佛是井底之蛙,忽然跃出了井口,感觉外面的世界是那么的耳目一新。尤其是一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这可比黑龙口的小平房气派多了;还有那坦荡如砥的沥青马路,不仅笔直,而且宽阔。见到急驰的汽车也像是躲避怪物一样,心惊胆战。
   在表姐的出租屋住了一个多礼拜,我便进了一家鞋厂做普工,我最初的职责是刷胶,初次面对满车间的工人和机器的隆隆轰鸣,我既新奇又害怕。加之我是新手,班长怕我不熟悉,时不时就会背抄着手站在我身后,本来我还能凑合着刷,可有人盯着我,我的心情就格外紧张,如撞鹿般扑扑直跳。握刷子的手也不由自主地索索颤抖,经常弄的鞋面上也是胶水……在班长的多次指点下,我已基本掌握和适应,可在速度和技巧上却远远赶不上那些熟练的老员工。面对流水线的飞速运作。班长见我手笨,便调换我去打蜡。原来,打蜡比刷胶更麻烦,而且双手也全被鞋油糊黑。下班时即使用香皂洗也洗不掉,每次去饭堂就餐,作为一个男孩子,在大庭广众下,我都很不好意思伸出自己的那双“黑手”。
   在这家鞋厂的车间里,加班至深夜是家常便饭。厂里为了赶订单,通常下班都在零点往后,货紧时员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派专人把饭菜抬到车间。有段时间厂里要紧急出货,我们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站在流水线上直打瞌睡。下班后冲凉洗衣服一耽搁,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又需迎接第二天的工作。而遇到劳动局来检查时却又捉迷藏,而且要求员工,在上级来检查时要隐瞒超负荷加班的真相,回答理想者给予嘉奖,反者则开除。尽管员工们挥汗如雨,干部还是动不动就高声大骂,而且员工却不敢有半点顶撞和反抗,顶一句嘴就记一次小过——50元工资就没了,所以大多数员工都选择了忍气吞声。
   出门在外都是为了挣钱,不是怕干部,而是不想和钱过不去。可这样一来,往往更加助长了干部的嚣张气焰。
   很长一段时间,我在速度上都跟不上,经常堆拉。有次,班长就当着车间众多员工的面高喉咙大嗓子吼叫:“看你长的到人模人样的,做起事来咋这么差劲?动作能不能快一点?不会做了就别做……”面对满车间的员工投来鄙夷的目光。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我真的狠不得一头钻进地缝里。对家的思念和打工的无奈瞬间使得我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屈辱,眼泪刷刷地直往下淌。原以为我的眼泪会博得班长的同情,谁知他不仅没安慰我,反而凶巴巴地大声指责我:“哭什么哭?要哭回家哭去,快点做事。”听表姐之前对我说过,出门打工就是吃苦和受气。想到这里,我就没敢怄气,咬着牙关继续做事……
   东莞是个处处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城市,正是有这些青春朝气的外来务工人员,才使得这片土地显得异彩纷呈。他们像一朵朵五彩斑斓的花儿竟相绽放,正是受这些兄弟姊妹们的影响,我也渐渐地从当初的郁郁寡欢而变的活泼开朗。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在南方漂泊六载,对于这片热土,我已不是当初来时那么陌生和敬畏,反而对这里的气候和生活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我也从一个小男孩出落成了一个大男人;其间多次转换工厂,我还在这里邂逅了爱情。妻子的老家也和我同一个地方。
   2008年后半年,一场罕见的金融危机袭击全球,大部分企业纷纷减薪裁员,我也未能幸免。我就联系到远在北京的小妹,妹夫在北京服役,小妹也在一家超市做收银。知道我面临的困境后,小妹非常热情地欢迎我去北京。
   漂泊多年,我已深深地体会到天下乌鸦一般黑的道理,可我还是经不住小妹的“诱惑”和对首都北京的强烈憧憬,我便和妻子毅然决定,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曾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东莞。
  
   ■ 北京的繁华不属于我
   2009年春节,我终于在老家过了个踏实年,往年都是几年才回家过一次年,假期有限,来去匆匆,总是意犹未尽。而这次,我直到过完正月才出发。
   当我们从北京西客站下了火车,小妹早已在站外等候多时,妹夫是部队的司务长,他专门派了个小车来接我们。这让我和妻子都感激不已。
   小妹虽然也在这里打工,但房子不用花钱,是部队的家属公寓,三室一厅的大套间,暖气浴室宽带等一应俱全。妹夫对我们的到来也热情欢迎,从部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吃好喝。所以说,我虽然初到北京,但并不为眼下的生活发愁。
   但我们已是有家室的人,深知肩头的责任,出来就是为了赚钱,并不是来享受生活。一连多日,妹妹和妹夫都很热情地说:“你们来一趟真的很不容易,虽然我们是一家人,但平常都天各一方,现在既然来了就先别急着找工作,一上班就都没时间了,趁着现在你们闲着,先带你们出去逛一逛。”想想也是,这可是首都,据说好玩的地方多着呢。
   第二天,妹妹特意请了几天假,专门为我们做免费“导游”。部队有纪律,妹夫不能陪同我们一起游玩,但他特意让他的一位战友用小车拉着我们到处游玩。先是去鸟巢,再是天安门、八达岭、圆明园……除了观光,我们还把一处处美景连同身影用随身携带的相机定格成为永恒……
   之后的几天,小妹便带着我们四处找工作,妹妹是个热心人,她二话不说就先用自己的钱为我们俩一人办了张公交卡,她说:“北京这地方,出了门,除了房子就是马路,没张卡出行不方便。直接买票又太贵,上一次车不管坐多远,刷一回卡才扣5毛,很划算的。”其实对于乘公交,没有那个城市能比上北京的。公交车不仅干净卫生,而且文明崭新。每到一站,都有自动报站服务,先是国语,再是英语。乘车者多是老龄化居多,再是一些工薪簇和一些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也许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域有别,凡是老年人上车,当没座位时,年青人都会很主动让座,接着便是很客气的相互回应:“谢谢!”“不客气。”
   而若是年青人不肯让座的,年长的人也会很主动为对方让座,但那一车人的目光便会像冷箭般齐刷刷向你刺来,让你感到无地自容…下车后,几乎每处繁华地段的站台上都有着装统一、手持小红旗的老者耐心为游客指路……尽管我们所处的任何一个城市都重视文明,但我感觉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盛过北京!
   当妹妹带着我们跑了好多地方,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即使有招聘员工的也多是饭店、超市、酒吧、等服务行业,而且工资也并不理想。这里除了小区就是街道,不像沿海城市,有许多大企业。一连半个月过去,也没找到理想的工作。见此情景,我们原本热腾腾的心情也凉透了,可妹妹依旧热情不减,她和妹夫怕我们耐不住性子回家,见附近一小区的市场档位正招商,便双双鼓励我们做生意。我们一没经验,二没资金,但在他们的支持下,虽然跃跃欲试,可苦于没钱,妹夫却很慷慨地一下子拿出5000块钱给我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租了个卖菜档位,买了三轮车和称、遮阳伞等必须品,很快便开张了。
   初次做生意,心情格外紧张,一大早,我就和妻子踩着三轮去几里外的蔬菜交易市场批发蔬菜。等把菜拉回来天已放亮。事实上,生意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好做,做生意都是抠分毫,虽然是自己给自己打工,比起工厂里自由,可整天操劳不说,还免不了和顾客为称称找零磨嘴皮子!
   北京的市民特别会过日子,精打细算。上年纪的老年人喜欢抠掐,那怕是穿着时髦的年轻人,也常常为一两毛钱还半天价,他们付钱时掏出皮夹子,除了一张张崭新的“红牛”外,有时一毛两毛的硬币零钱他们依然放在一起,买菜时即使是一块几毛钱的零钱也都一一给你拿出来;有时称称多了要找零的,你想给对方多搭点菜凑个整数,他们大多都会谢绝,说吃不完二顿不新鲜,宁愿给你找零也不嫌麻烦。不像我们外地人买东西干脆利落;可是他们却很喜欢在傍晚时出来买菜,这个时间往往是一天之中的高潮期,一整天菜叶被风吹的蔫不拉叽,佘了份量。而且我们怕菜晚上坏掉,都会低价赶紧处理掉,他们正是摸到这一心理,所以大多选择晚上买菜。而批发菜时都是整筐整箱的,又不能拆开挑拣,除了菜中间时不时夹有大塑料水瓶外,也不乏有差劣的,往往搞不好就分文不赚!

共 625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素朴的篇章既没有华美的语句,亦没有惊鸿的亮彩,但字字句句读来,是一种慢热型的深深的感动。皆因,随着作者娓娓的讲述,脑海之中迅速的映现出一位充满朝气的、自信的、年轻的男子汉,正以昂然的姿势行进在拼搏的路途之上。人生,经历就是收获,经历就是财富,正因为走南闯北的亲历过、磨砺过,才愈发的迸发出无穷的向上的力量。相信经过您不懈的奋力,美好的幸福的明天一定紧紧的拥抱着您和家人。问好,推荐。【编辑:静听】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听        2013-02-26 13:39:57
  好的篇目就是成功的一半,恰如此篇也。遥握,祝福相伴。
淡然静美悟禅花
2 楼        文友:陈亮        2013-02-26 14:47:18
  谢谢静听老师独到的见解和认真编辑,个人的经历就是一笔无穷的财富,人生的收获也许就在路上吧,当真实记录下来的生活,才显得格外真实。有您的鼓励,我将不懈努力,相信明天会很美好。
爱好文学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