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家国沧桑一百年>《家国沧桑一百年》第五章(3)

《家国沧桑一百年》第五章(3)

作品名称:家国沧桑一百年      作者:甄远东      发布时间:2013-02-26 21:23:37      字数:3176

  陈天锡自民国二年离家,今已两年,陈天材离家也有年余。二人商议,举家移居来夔,以免客居之苦。事情商定,陈天材便请假回湘,奉迎嫡母刘国士、亲母林氏,并弟兄二人的妻室儿女,包括林氏当年在沅陵抱养的女孩吉庆计十人,一起来到夔关。
  陈天锡早在关卡附近租好一处房屋,前后二进,兼有厢房、客厅,甚为宽敞。
  老夫人刘国士虽然在长沙道南女子教员养成所的事务已经解脱,但凤仪园家中事务尚要主持,故只能在夔关暂住四个月。
  在此数月,陈天锡、陈天材弟兄一改往日异乡寂寞凄清,承欢天伦,其乐融融。
  老夫人刘国士与林氏不同,她饱读诗书,熟知三国史事。夔州是刘备、诸葛亮所至之地,流传古迹甚多,老夫人俱乐于探访。往往带领全家作怀古游,每每都是陈天锡奉陪。
  刘氏在夔关登临永安宫白帝城遗址,下观鱼复浦,欣赏纵横垒石八阵图,远观瞿塘峡,肆意探幽,深为欢畅。
  陈天锡举家奉母作此胜游,实为首次,愉快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流光逝水,日月如梭,转眼老夫人刘国士归期已至,由陈天锡夫人强錡陪同回湘。离愁别绪,陈天锡经久方释。
  陈天锡生母、子女及陈天材妻室,以及林氏领养的孤女吉庆,俱留在夔关居住。子女学业,由陈天锡、陈天材二人自授。
  四川为北军南下,南军北上必经之路,夔州又处要津关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军队你来他往,络绎不绝,地方治安难以保障。哥老会和其他江湖帮会全省遍布,清浑难分。袁世凯称帝前后,他们的活动尤为猖獗,抢劫偷盗案件层出不穷。
  陈家兄弟在监督署供职,经济重地,众所瞩目。而他们的家眷又住在城外,环境危险,治安根本无法保障。二人计议,还是移家回乡为宜。初夏,陈天材护送亲母林氏及弟兄二人两家家眷转回湖南,仅留陈天锡儿子陈为成在夔关随居。
  林氏回到湖南长沙凤仪园后,却一病不起。不时头痛,畏寒畏热,全身骨节酸痛。老七陈仲经遍请名医,多方治疗,不见林氏好转。
  陈仲经眼见林氏母病危,赶紧发电报给六兄陈天锡,时在阴历八月十四日。
  陈天锡接到七弟电报,不敢怠慢,立刻带着儿子为成,日夜兼程乘轮船几经转换,回到长沙,于十七日申时回到凤仪园。
  然林氏已先于当天辰时与世长辞,临终前母子未能相见。
  陈天锡为此终身抱恨,自此取号迟庄,以志不能为母送终之憾。
  林氏一生与世无争,端庄贤慧,勤俭持家。自光绪九年来到陈家,虽是侧室,三十多年相夫教子,一日不曾休闲。对正室夫人所生之子视为己出,对亲生孩子管教更严。品贵德馨,凤仪园异口同声。
  陈天锡毕诚毕敬,率领家人为生母赶办棺木寿衣,奉遗入棺含殓,并电告十弟陈天材生母病故。
  凤仪园自老夫人刘国士始,依次毕临尽哀。约数日,老十陈天材奔丧归来。老夫人刘国士命讣告亲友,定期开吊。众人计议,时局艰难,灵柩应入土为安,徐图归葬福州。随即择地在老三陈天聪夫妇墓旁安葬。一应事毕,陈天锡、陈天材方回转夔州。
  其间,凤仪园陈氏弟兄创办的长沙社会教育新剧团,也因经费不足被迫停办。
  社会教育新剧团成立时,住在长沙东茅巷李家大院。李家为前清顽固官员,因惧怕民国革命,举家逃离长沙,房屋委托姻亲代管。社会教育新剧团成立,租赁李家大院为大本营,后因剧团排练需要将房屋改建。李家躲避几年后见民国并不可怕,便返回长沙。见房屋被剧团改建,便以擅拆民宅起诉社会教育新剧团。并声称所拆房屋之砖瓦,是私有家传古迹,其价值连城。
  此行为虽然名正言顺,但显然带有讹诈性质。幸亏巡按署长官车庚是凤仪园已故老爷陈焕皋的门生,由老七陈仲经出面,请车庚从中周旋,方获谅解。然新剧团事业已无发展之地,陈家老九陈绍箕只好解散剧团,改在湖南财政厅任职。
  当年,陈绍箕次子生,名国砥。
  
  夔州电报局局长邱于寄是福建长乐人,闻听夔关监督署陈天锡、陈天材是福建老乡,他专门登门拜访陈氏兄弟。他乡相遇故乡人,双方俱都亲情倍切。邱于寄熟知陈天听愤国事蹈海一事,当他知道陈天听就是他二人的亲兄长后,更是与陈氏兄弟相见恨晚,从此与他们过从甚密。
  邱于寄文笔精炼,谈吐锐利,富有改革思想。福建革命党人林子超在长江一带从事秘密革命时,邱于寄与香山吴铁城俱在其左右辅助,甚为林子超倚重。
  陈氏弟兄虽然在民国元年就参加了国民党,其实只是个名分,与党务没什么实际联系。民国三年以后国民党改为中华革命党,转入地下,更无从接触。自从与邱于寄结交,对于党内一些斗争和革命阵营内部矛盾始略有所知。夔州没有报纸,他们对于当前局势亦无从了解,幸得邱于寄在电报局消息灵通,每有大事,便及时相告,使他们对大局了然于心。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二月,段祺瑞内阁主张介入协约国,对德宣战。但国会仅采取对德绝交,不愿意对德宣战。段祺瑞不满,召集各省督军开会,督军团呈请解散国会,被总统黎元洪拒绝。黎元洪继而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引起督军团叛变。徐州等十三省通电“请”黎元洪辞职。黎元洪没有枪杆子,只得临时抱佛脚,招长江巡阅使张勋入京保驾。张勋以解散国会为先决条件,黎元洪被迫从之。张勋入京后并没听命于黎元洪,而是立即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政变。
  张勋复辟闹剧很快收场,被段祺瑞降服。黎元洪因引狼入室,被迫避位。段祺瑞誓师马场后,收复北京,恢复总理职务。冯国璋继任总统后,中国对德宣战。
  孙中山见段祺瑞挫败复辟,心中大喜,苦口婆心劝段祺瑞恢复国会,遵守临时约法,段祺瑞置之不理。孙中山无奈,南下广州组织护法。粤、桂、滇、黔、湘五省相继宣布独立,支持孙中山。国会非常会议于八月在广州召开,制定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至此,中华民国有了一北一南两个政府。
  北政府段祺瑞主张对南方用兵,但在湖南、四川受挫。直系督军奉冯国璋旨意通电主和,段祺瑞主战无效,辞去总理职务,改任参战督办。
  张勋复辟闹剧前后历时仅十二天即失败,因事件发生在丁巳年,史称丁巳复辟。张勋复辟时间虽短,却是中华民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转捩点。这场复辟直接导致段祺瑞的复出和皖系、直系两大军阀的崛起。将民国以来孙中山和袁世凯两大权威系统彻底打翻,使北洋集团分化。张勋复辟事件后,段祺瑞与冯国璋兵戎相见,使民国的“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的议会争执付诸于军事。
  以张勋复辟为界限,民国成立以来“内阁制”与“总统制”、北洋集团与民主党派(革命党人)的制度之争、政见之争,一下都演变成赤裸裸地军事较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这时得到最充分的实践和证实。除此之外,张勋复辟还间接使得吴佩孚、冯玉祥两个北洋后辈崭露头角。
  实际上,张勋复辟的本质并非是封建王朝保守势力对中华民国的反扑——他们已经没有这个力量,而是民国各派政治力量以反击复辟为幌子,进行的一场利益争夺战,最终导致军阀混战和中华大地实质性分裂。
  
  国会被解散,护法军兴起,粤、桂、滇、黔、湘五省宣布独立,四川省在摇摆。北方政府和南方护法军政府,都对四川伸张势力,各自下文任命四川的党政民政官员。
  夔关监督署隶属北方政府,但四川当地政府有很多人都想脱离北方政府,矛盾没公开前,一时相安无事,日后难免生变。鉴于此,颜锡庆携家眷住在宜昌,以防不测。
  陈天锡思量,值此乱世,当地地方势力窥视觊觎夔关监督署巨款久矣,他建议颜锡庆将税款及时发往财政部,要么就不要存储,集中该款,以备应急。对于陈天锡这个善意的具有安全远见的建议,颜锡庆当面没有表态,却在暗中电告天顺祥钱庄,声言陈天锡若要提款,应予拒付。
  电报须经夔州电报局转发,夔州电报局局长邱于寄与陈天锡交厚,将颜锡庆电报内容,悄悄告知陈天锡。
  陈天锡自思与颜锡庆相处五年,一直融洽,颜锡庆今番此举,自己显已不被信任。既然如此,岂能再与共事?便立即辞职。
  颜锡庆数番慰留,见陈天锡去意已决,只好作别。老十陈天材因事缠身,不便同辞,只得虚与委蛇数日,不久即离职。
  川东一带很快脱离了北方政府,夔关监督署亦被地方政府没收,监督署监督一职,终为他人攫取,大宗税款被地方政府羁禁。一应事体,俱被陈天锡言中,颜锡庆悔亦晚矣。
  陈天锡回到长沙,度过生母周年祭祀,准备另谋生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