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散文】冬日的糊汤面(外一篇)

编辑推荐 【家园散文】冬日的糊汤面(外一篇)


作者:陈亮 秀才,1359.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1发表时间:2013-02-27 07:50:48

冬日的糊汤面
  
   凡是阅读过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作品,无不知晓商州这个地方,也无不熟悉“洋芋糊汤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这句流传在我老家陕西商州的一句顺口溜。
   商州多山,生活条件自然也相当落后,但正是这种落后闭塞的生活气息,才形成了当地人独特的饮食习俗。商州人也是以面食为主,由于当地主产小麦和玉米,人们的饮食上也大多围绕着小麦和玉米换着花样吃。从而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饮食习俗——一般早晚吃玉米糊糊,中午吃面条饺子,不过,偶尔也会吃顿大米饭,但吃过米饭那种感觉总没有吃面条来的踏实和惬意。
   无论是冬冬夏夏,这种饮食规律都从未改变过。在商州当地,人们管玉米糊糊叫糊汤。通常为了掩饰糊汤的单调,在煮饭时都习惯给糊汤锅里煮点豆子或洋芋。可别小看了这煮糊汤,要是煮不透或没勤搅动就不会喷香。而若要煮透,最好是用大块的木柴火来慢慢熬煮才有滋味。
   山里人不缺柴火,但真正耐烧的柴火当属砍伐过树木的老树根。家乡人把树根俗称之为疙瘩柴。因为疙瘩柴耐烧,不仅煮饭好,燃过的火炭还不会有柴烟,又可以用来烤火。也因此,在隆冬时节,一大家人热热乎乎地吃着洋芋糊汤,再烤着一火盆疙瘩火炭,那种惬意的感觉可当真是胜过神仙了!
   在过去那粮食短缺的年月里,整天围绕着面条和糊汤的日子,一大家人顿顿吃细粮肯定是不能坚持到来年。人们就用面条和糊汤一起做成了一种既普通又暖胃的调和饭食——糊汤面。尤其到了大冬天里,各种蔬菜都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线,有的只是一些容易存放的土豆、萝卜、大白菜、莲花白等过冬菜。这时候,为了使这些蔬菜能和粗细粮一起搭配起来,糊汤面当属人们餐桌上的首选。
   糊汤面的做法很简单,先是根据人口的多少擀好适量的面条,随后均匀的撒上扑面抖洒均匀待用(面条适合菱形片或一扎长的短面条);再准备好一些白菜和洋芋、胡萝卜、莲花白等冬天里仅有的农家蔬菜,洗好后将洋芋切成滚刀块;再将白菜莲花白和胡萝卜切成片待用。净锅上火,倒入适量食用油烧至7成热时,下入事先切好的姜丝、葱粒、蒜茸、干辣椒节和青蒜苗段一起炝锅炒香,接着倒入切好的蔬菜,边翻炒边加入适量的精盐、胡椒粉、生抽、酱油、香油、鸡精、味精。炒至8成熟时出锅装在容器内;接着净锅后再次倒入适量食用油,烧至8成热时放入少量豆瓣酱炒出红油,再依次放入洋芋块,边翻炒边调入适合整锅饭食用量的食盐,略炒后注入人口饭量的清水。烧开后就可以搅入玉米糁儿了,搅玉米糁儿时要一只手边抖洒另一只手边用筷子搅动锅里,以防玉米糁粘锅。一般估计玉米糁儿煮熟后的程度像成菜时的二流芡的程度即可。因此宜少不宜多,因为玉米糁儿煮熟后会膨胀起糊,所以一定要掌握好。搅好玉米糁儿后,用疙瘩火微火煮至玉米糁儿的和洋芋块至8成熟时,这就可以下面条了,这时火力可以稍大,以防面条下锅后短时间内粘连。一般这时面条与玉米糁儿的比例为3:1为宜。煮好面条后,再下入菠菜或上海青、倒入事先炒好的蔬菜搅匀,最后撒入青葱粒和香菜碎,一锅热气腾腾香浓喷香扑鼻的糊汤面便大功告成了!
   根据个人需要,舀入碗里后,或调入陈醋或调入油泼辣子,加之那红的萝卜,绿的菠菜,黄的玉米,白的面条,光是看了就令人谗言欲滴。在这严寒的冬天里,若是吃上碗糊汤面,整个身子骨都会暖和个透,难怪在我的家乡商州还流行有这样一句俚语:“神仙闻了糊汤面,也要在我门前站一站。”由此可见糊汤面对人们的诱惑有多大?若是为了丰富,还可在炒制蔬菜时加入番茄、青椒、洋葱、或韭菜等蔬菜。相信口味会更胜一筹。
   也许是糊汤面比较实惠的缘故吧,凡是在老家,谁家逢个红白喜事之类的,前来帮忙的人多,吃臊子面不好煮,吃饺子吧,那更是不实际。那么,最方便也最省事的就当属这既普通又受人喜爱的糊汤面了。
  
   老家的神仙凉粉
  
   提起凉粉,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说到神仙凉粉,却并非人人知晓。因为神仙凉粉不用一粒五谷杂粮,而是纯粹用一种树叶做成。在我的家乡陕西商洛地区,就一直流传着这一特殊的风味小吃——神仙凉粉。据老年人讲,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呢!
   相传很久以前,家乡人连遭三年大旱,饿殍遍野,十室九空,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成群结伙地向山外逃荒。途中遇一位神采奕奕的老奶奶,用拐杖挡住大家的去路,和善地说:“你们不必逃荒,在我们的后山上有一种树,叶子叫‘神仙叶’,可以用来做凉粉,糊口度日不成问题。”接着她教大伙如何辨认叶子,如何制作凉粉。说罢驾一朵祥云腾空而去。众多灾民方知是神仙点化,便纷纷跪地叩头“感谢神仙救命!”
   灾民们返回家园后,按照神仙指点的辩认方法,采回了叶子,又依照神仙教给的制作步骤,果然做出了凉粉,度过了灾年。因这种凉粉为神仙点化,故称之为“神仙凉粉”。
   其实神仙叶子只是一种俗名叫“神仙树”的灌状乔木。它的叶子比榆钱稍大一点,花色粉白,如玉米粒般大小,状如喇叭。每到春天就开花长叶,只是这采摘树叶也要把握好尺度,太嫩了做不出凉粉,太老了做出的凉粉苦味太重。
   神仙凉粉的具体做法是,将采回的新鲜叶子淘洗干净、沥干水后,放到盆中放入少许食盐,再滴入几滴香油拌匀,随后加入适量的沸水,边烫边用擀面杖搅拌捣碎,直到出现浓稠的带有丝状的粘液为止,接着感觉以不烫手的温度时,再用双手反复揉搓,直使叶子和热水成为糊状,然后用纱布将揉搓好的树叶糊糊过滤在另一个干净盆中,待冷却凝固后即成了凉粉。
   食用前可以先用凉水完全冰凉后,捞出直接切成小块状,根据各人喜好用香油、蒜泥、香菜、生抽、陈醋、食盐、和辣椒油等调成的味汁,淋在凉粉上即可食用。
   由于神仙凉粉不含一丁点粮食,又能活血降脂。故每次不能过多食用,只可少量食用,据老年人讲,过去人们生活拮据,常把神仙凉粉当做主食来充饥,加之人们身体本来就缺乏油脂,往往过量食用还会浑身浮肿。
   神仙凉粉成品呈咖啡色,口味爽滑微苦,可谓称得上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不仅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还具有降压抗癌的作用。深得家乡人的青睐,也因此,在我的老家商洛地区,还流行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天气炎热内火旺;神仙凉粉用的上。色碧绿它体透香;一天不吃心发慌。昔日渡荒又充饥;如今上桌成佳肴。”每到了夏天,尽管现今人们早已不再靠神仙凉粉度日,但还是习惯于上山采摘神仙叶来做凉粉吃。

共 25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着读着,一幕幕熟悉的故乡场景历历在目,一道道熟悉的美味让人垂涎欲滴,一股股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欣赏。推荐。【编辑:三生石上】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13-03-26 00:57:25
  谢谢您的投稿,请继续关注社团的其他作品,多提宝贵意见! 祝您新春快乐!握手!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首届浩然文学奖;出版散文集《春暖花开》和诗集《守望家园》
2 楼        文友:陈亮        2013-04-04 15:50:00
  谢谢您的精彩评论!
爱好文学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