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三节草>第二十四章 文革前奏 风雨袭人

第二十四章 文革前奏 风雨袭人

作品名称:三节草      作者:老马识途      发布时间:2013-02-27 13:40:02      字数:5068

  龙城县委、县人委领导班子换班后,在全县城乡继续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不久,龙城县先后接到中央、省、地委关于批判邓拓、吴晗、廖沫沙的内部文件,新闻媒体称这三人为“三家村”。前省委书记、宣传部长也被省委下文列入揭发批判对象。县委传达上级有关文件进行动员后,县属机关闻风而动,党群、工交、农林水、文卫、政法等系统每天早上组织职工学习,并要求每个职工要写揭发批判的大字报。
  县委、县人委机关身先土卒,在机关内的走廊上贴满了大、小字报,主要内容是揭发批判“三家村”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揭发批判前省委主要领导人的农村调查报告,说“报告”是彻头彻尾的走资本主义道路,是恶毒攻击“三面红旗”的反党言论。每张大字报告都有“捣毁三家村”、“砸烂四家店”的口号。有的大字报还联系龙城原县委领导班子的言行进行揭发和批判。明眼人一看大字报作者的署名,就知道一场新老县委领导班子的斗争将拉开序幕。
  农林水系统由党组书记带队,全体干部职工到县委、县人委机关参观大字报,大家受到启发和鼓舞。回到单位后,纷纷写大字报揭发本单位领导的问题,大小字报贴满了会议室和走道的墙壁。在揭发批判单位领导的同时,干部和职工中有经济问题或是生活作风问题,特别是有男女关系的人也是揭发批判的对象。被揭发出来的人要在职工会上当众作检查,一次检查不彻底,还要继续检查二次、三次,直到大家满意为止。
  这天早上,在农业局的大会议室里,坐满全体干部。主持学习的是刚从南隆区调任农业局任局长的王达光。被揭发批判的有副局长范世杰和农推站长钟光辉、农业局会计钱仁辅。
  范世杰在检查中说:“本人是剥削家庭出身,虽然参加了革命工作,但思想没有改造好,没有脱胎换骨,在政治上觉悟不高,生活作风不艰苦,工作上不踏实,故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望同志们给予批评帮助。”
  范是南下干部,安徽人,写得一手好字,在同龄的干部中是个老资格,因出身不好,只能屈居这样一个副局级干部之职。平时偶露一些对现实不满言论,对下属的态度有些粗暴,惹得大家对他一肚子意见。被他训过的人拿他没办法,运动一来,有些人认为是大好时机,揭发他时添油加醋。仅管他心存满腔怒火,对于群众运动,是上面的旨意,他无可奈何,只好忍气吞声违心地作一番检讨。
  农推站长钟光辉也是出身于剥削家庭,西南农校毕业后分到龙城。此人平时不善言语,他在农业局内被称之为技术权威。他对技术工作认真负责,对下属要求严格,谁在技术上马马虎虎,他不会给你好脸色看。
  因此,无论是农技人员或一般农业干部,对他都敬而远之。在全国至上而下的“批反动学术权威”的呐喊声中,钟光辉当然逃不过这一劫。他就是农业局内的学术权威,不批他批谁?
  在揭发批判会上,钟光辉拿着书面检查认真地作检讨。他承认自己出身于剥削家庭,受家庭影响,自己是一个没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他承认在技术问题上摆架子,瞧不起别人,有骄傲自满思想,对下属关心不够,动不动就给别人不好的脸色看,他表示虚心接受大家对他揭发批判,认真从思想上改造自己。
  钟光辉的检查刚结束,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钟局长最怕别人喊他老钟?这确实是一个全局人人皆知的敏感问题。他的下属都知道,绝对不能问局长今年有多大?绝对不能叫他做老钟。一次,在农业实验田里,一个新来的农技干部在谈话中说老钟今年可能有40几啦!这话传到他耳里,被他叫去,他质问那人:
  “你看我真的有这样老?你为什么对我的年龄这样关心?”弄得那人十分尴尬。
  在揭发批判会上,有人拿这个问题做文章,说他可能是个地主分子?不然为哪样怕别人谈论自己的年龄?这个质疑使与会者议论纷纷。
  钟光辉听了这话,无名火起三丈,本想跳起来骂这个人无知,是想踩着他往上爬。回心一想,这是运动,自己是被揭批对象,弄不好会惹来更大的麻烦,只好压住无名火,冷冷地说了一句:“这个问题我愿接受组织审查,可派人到我家乡去查,我相信组织会实事求是的给我作出结论,给那些怀疑我年龄的人一个满意的回答。”
  农业局中第三个被揭发批判的是会计钱仁辅。钱已进天命之年,肥头大耳,圆盘脸上长有一双机灵的眼睛。据说他在民国县政府曾当过科长,解放后是投诚起义留用人员。
  此人老谋深算,城府很深,对上对下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全局上下都称呼为“钱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钱伯在农业工程款上做了点“手脚”,这次被揭发出来,加之有历史问题,自然也成了运动对象。钱伯在会上也做了几次检查,但还是过不了关。当他老泪纵横时,有人说他是演戏倒哭板。
  在水电局的揭发批判会上,水利工作队长和工程师等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水电局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都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个个能说会道。队长的主要问题是和某地主子女的关系暖昧,工程师的问题是曾在国民党水利部供过职,是没有改造好的国民党残渣余孽。众口烁金,哪怕是能说会道的站长也讲不过“鱼兵虾将”。一气之下,欲了此残生,幸亏家属发现得早,送医院抢救急时方保住性命。
  在机关开展揭批运动的同时,又提出破“四旧”。何谓“四旧”?就是指“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文化”。各单位领导动员干部职工主动交出旧书籍,《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名著也在破“四旧”之列,隐瞒不交者若被查出来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古玩、字画被称之为封、资、修,也要如实上缴,否则将追究责任。干部职工中胆小者翻箱倒柜找所谓旧书上缴,胆大的想法私下隐藏,不几天时间,各单位都收缴了不少“旧书”,然后上缴县委宣传部。
  
  龙城城关镇党委、政府在接到县委下达的破“四旧”文件后,立即召开全镇十条街的街道干部及党团员、街道积极分子动员大会,紧接着在全镇掀起破“四旧”运动。各街道的党团员街道干部和积极分子在街长的带领下到居民家中查抄“四旧”,重点查抄对象是那民国遗老遗少家庭。
  破“四旧”宣传队敲锣打鼓到被查抄户门口宣传,叫其主动交出“封建文化”用品,不然就要进屋检查。被查抄产胆颤心惊,不管三七二十一,凡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书籍字画、古玩,刻有花草的文化用品统统交出。一些抵赖狡辩的被查抄户,宣传队员进屋翻箱倒柜。有的被搜出金银、珠宝及首饰;有的被搜出绫锣绸缎;有的被搜出鸦,甚至中药甘草、胡椒也不放过,一经查出,按“四旧”物品处理,上交公安、市管等部门。
  龙城北街的陈姓,民国时是富绅。解放后,除被划为地主的被扫地出门外,从事工商业的属保护团结对象,大都没有破财。有几家被查抄出金条、大小洋、铜仙和毫子。
  南门张姓在民国时是经营盐巴和染房,家庭富有,吸食鸦片烟者较多,解放虽经过禁烟运动,但未禁绝,部分人家藏毒,一些人暗中吸食鸦片,一些人家暗中设烟馆,供龙城内瘾君子享用。因吸烟者大多是夜间来此,南门有一小巷,人称“小猫街”。
  南门破“四旧”宣传队当然不会放过这藏污纳垢的地方。一家家烟馆被查抄,一些烟鬼被揪出来;东街曾姓经营油榨、西街霍姓经营粉坊,凡生活比较殷实的家庭,几乎都被查抄。
  被查抄出金银珠宝玉器、鸦片的家庭,房主要被宣传队押着,令其头戴纸做的高帽,胸挂黑牌排成一字队型,叫为首者敲着锣游街示众。被游街示众的人队伍逐渐扩大,有国民的残渣余孽、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也有赌棍和暗娼。投诚起义后任县工商联主任的施富学也未逃过这一劫。
  被游街示众的人越来越多,城关镇党委、政府怕事生变,还动用民兵持抢押送,每天要游完东西南北四门。每到一处,引来不少看客,其中不乏游手好闲看热闹的一些龙城人和一些不懂事的少男少女,他们从头戴高帽、胸挂黑牌、低头游街的七老八少的沮丧中得到某种满足。
  有点历史常识的人看了后,觉得此举和大革命时期的湖南农民运动有雷同之处,故有人说“好得很”,也有人说这是地道的“痞子运动”。有点良知和文化素养的人看了,觉得是当权者无知和没有人性,不把人当人,今后必遭报应。
  种种街谈巷议,只能在知己中闲聊几句,没有哪个敢去和当权者作对、论是非,因为人们知道,这些革命者是惹不起的,时局如此,识时务者为俊杰,还是敬而远之为妙。
  周姓是龙城中大街的名门望族。清末有人中举,秀才贡生也不乏其人。民国时,周乾清老太爷家有两个儿子任过县长,他本人在省政府任过要职,接识了不少上层官绅和社会贤达名流。
  赋闲归故里,喜欢古玩收藏的他经常一人闲坐家中玩味他的藏品,其中宋徽宗的《神鹰图》和宋版《史记》是他的传家之宝,他花了两千大洋从一个穷困潦倒急需用钱的失意政客的手中收购的。周老太爷弥留之际,把儿孙们叫到床前,说这是价值连城之宝,要子孙们代代相传。
  民国后期,周老太爷长子定国因人祸家败,急需用钱续命,和二弟定中商量,定中用一千大洋给其兄,买断了继承权。
  龙城解放后,定中家被划为破落地主,自然也遭到农会抄家,稍值钱的东西被农会分给贫雇农为胜利果实。定中颇费心思把两件传家之宝转移到城东儿女亲家处,亲家是工商业者,传家之宝才免遭其难。
  土地改革后过了几年,定中才从亲家处索回妥善保存,为了这稀世珍宝不遭损毁,定中还到省城拜师学艺,学习文物保管知识,如何防虫蛀和霉变。这些年来,虽生活穷困,缺吃少穿,但一想到这两件古董,心里十分惬意,盼太平盛世时出手,可能会过上两天好生活。
  历经10年风风雨雨,周定中盼来的不是太平盛世,而是称之为“文化大革命”的前奏曲——破“四旧”。这段时间,他没有睡过一夜安心瞌睡,他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如何才能让这传家之宝躲过这一劫难。街道破“四旧”工作队的锣鼓声让周定中心惊肉跳。他虽然是个破落地主家庭,但总有一种预感,说不准工作队某个时候就会闯入他的家。
  他的内人见他茶不饮饭不思,就劝他说:“我看听天由命吧!何苦为这两样破旧急坏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周定中说:“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你别小看这两样破旧,你八辈子挣的钱也买不起它。”内人说:
  “你干着急也没用,自己要拿个主义呀!”周定中把想了很久的办法告知内人,内人说,也只好这样了。
  这天中午时分,周定中头戴篾帽,身背背箩,背箩中的麻布口袋装着两件宝物,他手中拿着叶子烟杆,走一段吸两口,向离城约5公里的杨家山走去。慢摇慢摆走了一个小时,来到他岳父家,放下背箩,喝了口茶后,把岳父请到内室,详细给老人家讲了这两件东西的历史和价值及目前的处境。
  老人家说:“贤婿放心,我这穷乡僻壤,管他破“四旧”也好,破“五旧”也罢,破不到我们这里。”周定中还告诉岳父保管书画的防蛀、霉变方法,并给了一些药物。老人说:
  “防虫蛀,我这叶子烟最好。”周定中在岳父家吃了晚饭,在崎岖的山路上踏着夕阳,亨起小曲回到家中,这一夜,他才睡落觉了。
  女婿走后,岳父把《神鹰图》和《史记》及自己收藏多年的书籍放进自己的“寿木”中。“寿木”放在牛圈楼上,他认为万无一失。
  破“四旧”运动的东刚很快席卷龙城全县,杨家山村当然也不会幸免。就在周定中把两件文物转移到岳父家不到二月,公社也按县、区委指示,组织破“四旧”宣传队,巡回到各村寨宣传破“四旧”。阴阳先生、道士先生、巫婆神汉均被揪出挂牌游村串寨,罗盘、响器、经书等收缴焚毁。
  周定中的岳父杨五爷,民国时是当地教私塾的先生,熟读四书五经,办学多年,授徒数百,是当地的文化人,小有名气。杨五爷还身怀绝技,白事场中给孝家唱“孝歌”,能包本唱《水浒传》、《三国演义》、《狄青征西》、《薛平贵征东》等,《栁荫记》、《小乔哭夫》、《水打南桥》是他的得意唱本。
  杨五爷在唱孝歌中也收了些生徒,相邻数十里地有办丧事者,都慕名前来请去唱孝歌。杨五爷率领几个得意门生前往,丧家把他们奉为上宾,每天三茶三饭侍候,晚上还有夜宵,专门煨红糖姜开水给他们润喉,这些唱孝歌的人深受百姓欢迎和爱戴。
  破“四旧”运动的风刮到了杨家山村,杨五爷自然逃不脱厄运,宣传队说他是封建文化传播者,是“孔老二”的孝子贤孙,不但给他挂黑版戴高帽敲锣走村串寨,还抄了他的家。
  杨五爷收藏于棺材的四书五经和女婿转移传家之宝统统被搜出,在生产大队办公室前的院坝内一火而焚,熊熊的火焰伴随着缕缕青烟向四周散发出热量,时值寒冬腊月,一群无知的少年还烤火暖身。一些大人也围观看热闹,谁又知道这是国宝?谁又知道这是在犯罪?
  杨五爷受挂黑牌游走串寨示众的奇耻大辱,身心均受沉重打击,被抄家之后,他一生积存的文化财富,特别是爱婿家的无价之宝被付之—炬,对他更是雪上加霜。他恨自己生不逢时,他破口大骂:“是哪个绝子灭孙的做这种缺德事,我到阴间不会放过他,让他们不得好死。”一气之下上吊撒手走了,以死了却残生,以死表示对现时的愤怒、无奈与抗议。
  周定中和内人得知恶噩,夫妻二人痛不欲生,他们在灵前哭诉说:“爹呀!是我们把你害了,今生不能报答你的大恩大德,来世变牛变马回报你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