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名人的半径

精品 【江南散文】名人的半径


作者:一孔 进士,1098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300发表时间:2013-03-01 22:17:11

前阵,名人掐架闹得挺欢,倒是让自己在网上溜达时不太寂寞。
   掐架的主角一方是海派青口的创始人——大名鼎鼎的周立波,另一方是新锐导演徐峥。掐架的途径是访谈与微薄,掐架的起因是不太认可对方的评价。掐架的结果是至今没有什么新的结果。掐架的后果是人们再次关注了这么两个人。掐架的后遗症是人们开始关注作为文化名人在公众媒体上应该怎样表露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对周立波的关注是缘于很早以前在网上疯传的一个视频,就是在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之后,他模仿三代领导人的那段视频,夸张的动作和相当接近的语调的确能让人捧腹。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他触及了很多人未敢触及的领域,掌握了相当大一部分想表达却不敢表达或者说不会表达的心理,于是在大众的心里找到了一个契合点,所以,人们开始关注这个时时刻刻都是西装革履的上海男人。
   这个被广大欣赏者崇拜者称为“波波”的男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上海的剧场,他开始涉足更多的领域,先是“一周立波秀”然后是“中国达人秀”继而转投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人气急剧飙升,其间还夹杂着挖墙脚挖出来的一些爆料,比如什么大蒜与咖啡的区别啊,比如高调的大腕云集慈善婚礼的,还有前妻的控诉什么的等等。无论对错真假与否,反正这个人在脑海里越来越全面了,想挤走都是很难的。
   我曾经很惊讶于各大卫视的营销手段,好像每个卫视都要捧个当家花旦一样,这些卫视在营运名人这块是很费脑筋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打开电视,东方卫视是一周立波秀,天津卫视是郭德纲的访谈,而黑龙江卫视则是没完没了的本山快乐营。时间一长再好的节目老是重复,也就看腻了,所以后来索性就不怎么看了。相对来说,因为周立波的青口总是以现实为切入点的,所以还是他的节目看的多一些。
   这是一个个性色彩很鲜明的艺人,在呼唤个性、极力张扬个性的今天,他走在了前头,想不火都难!
   徐峥知道的要晚一些,在人们津津乐道《春光灿烂猪八戒》的时候,我是不屑一顾的。走无厘头的路子,周星驰已是极致,再说《西游记》就那么一盘菜,老炒着也就乏味了。而且因为陶虹成名更早,总觉得这是一个小男人的角色,兴趣不是很大。后来《李卫当官》在银荧上反响不错,顺道瞅了一两下,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不过名字是记住了,仅此而已。最近拍了一个电影叫《太囧》,票房高得离谱,一下子火得发烫,人们竞相追逐,也看了一下,坦率地讲除了傻乐几下,没有任何亮点可言。我想除了能刺激人们多一个去泰国溜达的冲动之外,估计也不会给人们留下一些什么的。
   然而,就因为一个是集万千宠爱一身的老牌名嘴遭遇到一个制造票房奇迹的转型导演,火花出来了。就在一个访谈上,徐峥轻描淡写地说了点个人看法,周立波便立马反唇相讥,夹带着另外一个无名网友,微薄上闹翻了脸,一场闹剧由此而生。
   想必大多数网友看过那段访谈和几个微薄,访谈的时候徐峥的回答实际上是主持人带出来的,人家问你总不能不答啊!于是徐峥就说了自己的看法,大约的焦点有这么几个:一是周立波海派青口很好,二是周立波不适合做主持人,三是徐峥称郭德纲为“老师”,而对周立波则直呼其名。估计他也没想到他这一出唱完之后,周立波立马反应,称徐峥“扮猪挺像,做人挺囧,还是先把人做好了再说”讥讽对方不会做人;“等你一人面对三千人演完200场再说”讥讽对方没见过大场面,偶然成功便找不着北了;“等你的税收、慈善捐款都跟上再说”表明自己的社会业绩,是不容冒犯的等等。
   我不知道也看不出徐峥的言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即性的回答,也不知道他是在对事还是就在针对人,但是至少在字面上来看,徐峥的言论还真看不出是冲着人去的,即便是遮掩,人家没有什么破绽——他应该就只是在对周立波的艺术作评价,属于文艺争论中的一家之言。但是反观周的言论除了能看出自己的丰功伟绩般的社会成就与泰山北斗般的资历之外难觅其他。他的言论只能透出一个信息,就是你太嫩了,轮不到你在这里吆喝,否则自然要受到人身攻击。
   《泰囧》我也看了,印象一般。与同期的《一九四二》相比,我更能看出《一九四二》的社会良知。这部片子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反应了我们道德水准的集体下降,我们的忧患意识正在褪去,三俗的东西正式开始从羞羞答答、遮遮掩掩走向台前,得道投胎了。如果周能从这方面进行反击的话,我作为一个小老百姓、一个教书的真要感谢他,因为很多人愿意听他的,包括我的儿子也经常看他的节目。
   而且,这也还停留在文艺本身的争论上,理会越辩越明的。
   可是周立波的回应更像是人身攻击。
   其实文艺圈相互攻击倒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也懒得理会,我抱屈的是另外一个网友,叫什么我记不得了。人家也算是打了一下抱不平,结果换来的是狂风暴雨般的攻击,把所有的国骂一网打尽,顺道还问候了别人的爹妈以及可能还没有出世的儿子、女儿!
   我不想也不能把那段微薄搬出来,因为恶心!
   那样的语言会让人想到什么,谁说出来都会招来众怒,何况一个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娱乐名人,身后站着数以万计的粉丝,包括那个被他攻击的网民。他会给他们以什么样的影响?粉丝自然就是崇拜者,包括狂热崇拜者,这些崇拜者会因为得到他的一张签名而激动不已,会因为他的一张合影而声泪俱下,他们如果都以这样的方式来解决争论的话,这个社会上还有多少文明可言。
   我以为按照周的发展模式下去,他会走一条文化名人的路子。可一场下来,他顶多只能是个娱乐名人。
   艺术(如果周和徐搞的都还算是艺术的话)就需要百家争鸣的,只有多听听不同的意见才能丰富,才能发展,才能创新。这一出闹剧之后,还有人评论他的艺术吗?那岂不是找抽!而如果大家都经受不住别的意见的话,都死死地护着自己的那块领空,还谈什么交流!
   唐朝和尚齐己,写了一句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自己挺满意,有一个叫郑谷的人觉得意犹未尽,梅花开了太多就不算早春了,于是建议改成“昨夜一支梅”,意境全出,郑谷被人称齐己为“一字师”。而宋朝进士张咏一日在家作诗,诗中有“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溧阳知县萧楚才提笔将“恨”字改为“幸”字,使其免遭祸事,张咏即称萧为“一字之师”。
   这就是我们的古人,这就是我们辉辉煌煌的唐宋文明。可今天我们还会学那个冒失的郑谷和萧楚才吗?
   我们是否应该失语?我们只能失语。因为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而视野里有着太多的老虎。
   我们的名人在台上都口口声声说观众是他们的上帝,有这样对待上帝的吗?没有人想当什么上帝,大家都想做人。做人的第一条就是得到起码的尊重,退一万步讲,自己受点委屈拉倒吧!自己的父母子女要得到起码的尊重。
   结果呢?谁会把你当颗葱?要不你试试!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表面上来看待这些名人,更不应该觉得他们就是泄一时之愤,而是骨子里缺乏胸襟和度量,以自我为中心,以短期利益为目的,因此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再插一个另外的事例,我经常看看篮球。做球迷的可能知道国内的两个教练各有一个经典语录:一个是去年说的“上腿、上腿”,另一个是今年说的“就奔篮下造犯规,裁判对咱们有利!”意思应该不难理解。你想如果一帮喜爱篮球的孩子在这些功勋教练的影响下,他们以后打球是应该先练好武术呢还是先贿赂好裁判!足球的伤痛如在眼前,不能不发人深思。
   怎样面对体育竞技?看看网坛娜姐,两度受伤完成比赛,真性情,勇敢顽强,那才叫国际巨星!
   也许你会说,名人也是人,只要不触犯法律那都是他的自由,这句话有其合理的地方,李娜再好,可我只想赢球,徐峥说得再对,我就不听他的,你管得着吗?
  
   是的,有道理!可是,别忘了你们的半径比别人长,所以你们的面积会比别人更大,你们就应该比别人画得更圆!
  

共 31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精彩的时评性散文,作者侃侃而谈,语言幽默诙谐却不失锋芒,直指当今文化界的弊端和文化名人的人格缺陷。一直以来,文化名人的言行对社会和公众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常常被公众崇拜模仿,常常成为文化道德的楷模,甚至成为大众的精神领袖。但时至今日,所谓名人被商业文化过度浸润,业已失去了这种楷模和领袖的光荣,道貌岸然的表象掩蔽着委琐的人格和狭隘的胸襟度量,并不时表露出来,令斯文扫地,让人大跌眼镜。正如作者所言:“别忘了你们的半径比别人长,所以你们的面积会比别人更大,你们就应该比别人画得更圆!”既为名人,就要明白自己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努力提高自我修养,为大众作出表率,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为应有的贡献。这样,也不枉名人一回。赞同本文的见解,更赞赏作者从容的文风和娴熟优美的文笔。本文堪称佳作,推荐欣赏!问好作者!【编辑:笔耕潇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02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履泽        2013-03-01 22:42:25
  问好朋友,很赞的一些观点,哈哈,这俩人,俺也有印象。。。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记忆燃烧的温暖,一如从前。
2 楼        文友:紫梦        2013-03-02 10:24:31
  很欣赏作者的文笔,更欣赏作者的观点,我很认真的看完了,意犹未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