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情感小说】深山记事

精品 【情感小说】深山记事 ————学子特殊的知青岁月


作者:江城学子 秀才,176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275发表时间:2013-03-01 22:24:31

【深山纪事】
   在祖国北疆,有一座江城。涛涛江水从长白山天池凌空而下,一路奔波到江城,在城市中心转了一个弯,朝北方奔去。
   在江城有一位学子,在城西的石头城里读书,68年,这里也是派天下,复课也是一派老师教一派学生。一池墨色,半盏时光,拈只素笔,思念如风。
   突然石头城的大喇叭传来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石头城里顿时热闹起来,锣鼓喧天,欢庆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
   院里跟得紧,为落实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联络桦甸的深山老林,让石头城的学子下乡锻练。这石头城乃是张作相的府第,后改为吉林大学,吉林大学迁到长春后,石头城改为电力部的一所高校。学子所在的班留三人留守,其余全部下乡。学子、依然、红光等带队下乡。
   【路遇黑熊】
   告别石头城,打点行装,乘车飞驰前往桦甸,桦甸是江城管辖的一座边陲小县,属长白山脉。
   过县城,车继续前行,只见山高林密,风光无限。
   突然有人惊叫:“看!黑熊!”
   众人忙转头看去,只见路边苞米垛处,两只黑熊在悠闲地啃苞米。这是江城学子第一次在野地里偶遇狗熊。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不由江城学子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学子来到了熊出没的地方。
   【深山老林】
   车终于停下来了,在一处大山脚下停了下来。这是深山老林中的一个小山村。落日余辉下,裊裊炊烟升起,这个村落也就四、五十户人家,一条小河在村中穿过。这个小山村,这里古树环绕,在连绵无尽的深山白雪中,一道银色小溪曲曲弯弯,雾松中晃动着一个嫩黄色的窈窕身影,而山中雪后的雾气还未散尽,袅袅的轻笼着这一片天地。学子下了车和同学向溪上的石桥走去。整个村子空寂无声,只有眼前这一道冰雪覆盖的小溪,一个乡下的少女,学子轻轻地走着,似乎怕惊动什么似的。然而她似乎还是惊觉了,回头一望。学子看到的是一张清澈的脸,一双清澈的眼。蓦地感受到那份纯净的美的压迫,后来才知道她是知青李小燕。
   她就住在村东头有一个新建的青年点,门前一道冰河,我们下车后大多分到老百姓家居住。江城学子和等几位同学被分到姜大哥家里,离青年点很近。这家门前是木栅栏,小院宽敞,茅草房,泥抹墙,烟筒立在屋后面。进得屋来,先进厨房,两边锅台,一边一户,东屋是林大嫂一家,西屋是姜大哥一家。
   我就住在姜大哥家里,这屋不算大,也没什么家俱,也就一对箱子,对面炕,我们住在北炕,姜大哥一家住在南炕。炕头有一个布帘,晚上睡觉时把布帘拉上。姜大哥一家三口人,夫妻俩,加一个小女孩。是山东过来的,说话山东腔。屋内墙上有一个小喇叭,一拉线,就能听到乡广播站的播音节目,这是深山老林中唯一能听到的外界声音。屋里家具虽然简陋,但墙上有面镜子,晚上虽然南北炕都拉了布帘,但还是能通过镜子看得到姜大嫂凸起的乳峰。东屋林大嫂家,她丈夫在县城上班,林大嫂和婆婆两个人在家。依然住在林大嫂家里,红光分到另一户农家。我们每天吃饭就在青年点。
   【上山伐树】
   这座小山庄周围奇峰怪石林立,苍松翠柏秀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靠一座山,那就吃山,吃山就是伐木为生。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就是说,崇山耸立,平原坦荡的北方会产生仁者。河流密布、湖泊纵横的南方会产生智者。
   抬头望着这绵绵不断的大山,与世隔绝的小山村,心理不免有点愁怅。没想到此生会来到这么荒凉之地。学子在想,谁会成为仁者呢?
   来到小山村的第二天学子就随队长上山伐树,放眼望去,群山环绕,一道冰川,云遮雾绕,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这里满山遍野都是树木,有美人松,秋子,轻概子,拧劲子,白桦林等等。说来也怪,轻该子树很粗,拿起来份量却很轻,拧劲子树螺旋上升,树老粗老大。白桦林那叫一个白,扯下一张树皮可当纸用,乡下的孩子都把树皮当纸写字画画。
   队长姓黄,长得人高马大,就把他叫黄队吧,他带着韩跑腿等一行人,负责砍树。伐树是有指标的,指标林场下达。
   伐树就是用电锯割两道口,如果让树往北边倒,那么北口在下,南口在上,锯得差不多了,就停下来。黄队高呼:“顺山倒了!”站在南侧把树一推,一棵大树就顺山倒下了。
   韩跑腿一再告戒我们放树要紧防回头棒,一棵古树,上面总有枯枝败叶,树顺山倒下,枯枝打在其它树上,要反弹回来,可不得了,要打死人的。所以一定要躲在大树后头,仔细观察,及时躲闭,方保无忧。树放倒后,要锯成几段,用搭钩,几个人一组抬下山去,别小看这抬树,那可是力气活,来不得半点偷懒,要几个人喊着号子,齐心协力才能抬下山去。杠子压在肩头,如千斤重,头一下,差点没把学子压趴下,那真叫一个沉。几个人要步调一致,差一点也不行。
   日子一天过去了,每天就是放树,抬树,周而复始。几天下来肩头磨破了,手磨出了茧子。
   每天都上山下山,走山间小路,总看见有屎在草丛间,有的还挺新鲜,江城学子就纳了闷了,问韩跑腿:“这里人烟罕至,哪来的屎?还不像人屎?”
   韩跑腿,笑了笑,有点神秘地告诉学子:“那就是黑瞎子拉的粑粑。”
   东北人把狗熊叫黑瞎子。原来这里也有狗熊,不禁吓了学子一跳。
   韩跑腿说:“黑瞎子不要怕,我门人多,它会躲得远远的。有一次黑瞎子正坐殿,爬到树顶,看到我从树下路过,它一下子从树上摔下来追我,我三下五除二,躲到大树后面,它瞎,有前眼没后眼,看不见我。”
   依然和学子让韩跑腿讲讲黑瞎子的故事,韩跑腿话匣子就打开了,讲一次赶爬犁,走过一棵古树旁,说啥也走不动了,扬鞭子打马也不管用,回头一看,有只黑手从树洞里伸出来,抓住了爬犁。大家七手八脚用绳索捆住大树,活捉了狗熊。什么打虎亲兄弟,捉熊父子兵。
   学子问韩跑腿:“这里有没有老虎?”
   韩跑腿说:“怎么没有?前几年村民老闻山上有股臭味,有几个胆大的,结伴到山上寻找,发现一只死虎,都腐烂了。”
   由此学子想到了舅爷,舅爷当年一杆枪,十二只猎狗在长白山猎虎,英勇无比。舅爷算地主,可他儿子是八路军的团长。
   再说韩跑腿,时间长了,听村民风言风语说,韩跑腿名声不大好。所谓跑腿,就是跑单帮,独身,与别人家搭伙过。韩跑腿其貌不扬,五短身材,但身体挺壮,也有点英雄气概,就是和谁家搭伙,都和女方有一腿。弄得女方丈夫一天回家好几趟,看着自己媳妇。可是这几家媳妇看见韩跑腿眼睛里都冒火,都对韩跑腿好着哩,有好吃的,都留给韩跑腿吃。对韩跑腿的神鞭,魅力,雄起满意着哩。也不知这韩跑腿有什么真本事,令这些婆娘神魂巅倒,真爱有加。
   说到跑腿,村西头还有一家,家中有一个老跑腿,两个男人,一个媳妇,一堆孩子,有的像丈夫,有的像跑腿。据说要分家还的劈犊子。
   咱再说上山,这深山老林也怪,树又高又粗,老树上有很多树瘤子,切下一块,点燃,戴在头顶,能熏小咬。这小咬是山区特殊的飞虫,叮在人畜身上吸血,拽断了身子,脑袋还叮在你肉里,可厉害了。
   再看那树也怪,数九寒天,冰天雪地,可那树上都有一团冬青。一团绿叶,这团团绿叶,正好留给狍子吃,要说狍子这里可真多,雪地里经常看到狍子的身影,三跳两跳就不见了。要想逮住狍子,只能下套。这狍子也真是傻,早晨起来去找吃的,晚上回来还得顺原路返回,否则找不到家,于是猎家就在狍子走的路上下套,一套一个准。所以狍子有个外号,叫傻狍子。不过现在黄队查得紧,不让下套,见到套就收回。
   这山里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松树周边的树可伐,树死了,可以放倒,拉回家就是你的。这么粗的树,分段拉到家,只能劈成拌子,烧火。绝不能用好木头做家具,如被发现,严惩重罚。
   于是同学们收工时多了一项义务,从山上往下拉木头,好在是冬天,有冰道,小伙子们力气大,每天都有收获。
   姜大哥林大嫂的小院拌子像小山一样,越积越高。小侄女的嘴乐开了花。晚上逗逗小女孩,劈劈拌子,也挺有乐趣。劈拌子这活还是个技术活,一斧子下去要稳准狠,劲小了,劈不开,劈偏了,斧子崩飞,会伤人。学子刚开始也不适应,好悬崩了林大嫂。
   慢慢地学子也学会了劈拌子,邻居林大嫂帮依然锤乌拉草,原来这地方老话说东北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乌拉草要锤软了,放到鞋里,当袜子穿,冬天小孩、大人都不穿袜子,穿乌拉草。
   这乌拉草还真是个宝,当袜子穿,省钱还暖和。看着林大嫂看着依然含情脉脉的眼神,说不准她还真喜欢上这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可依然每天沉沉默默,不知有什么心事,可能班里留下三人,让依然心里不安。学子逗依然,林大嫂对你好着哩,你怎么不理人家,是不是兔子不吃窝边草啊?依然笑了笑,还在想他的心事。
  
   【开荒种地】
   在深山老林,黄队长除了安排我们伐木,有时也会安排知青开荒种地,知青李小燕坐着爬犁,甩着鞭子,赶着骏马,好像一只蝴蝶奔驰在林间小道。
   所谓开荒,就是在山坡上、小溪旁刨树,刨柳树毛子,开一片黑土地。
   有一次,学子走远了点,看到密林中横七竖八散落着棺材,颇有不解,问了下姜大哥方才明白,原来林中的风俗是人还没咽气,先抬到棺材里,等人一咽气,盖上棺材盖,用爬犁拉到密林中一放,就算埋葬。所以在林中只要见到棺材就离山村不远了,不见棺材不落泪呀!
   北方土地广阔,人少地多,与南方水乡有很大不同。我也常在思考,北方与南方有什么不同呢?
   北国与南国,是两个不同的区域,人文环境,地缘特征不同,造就了南人和北人性格上的差异。
   北国气候寒冷干躁孕育了北方人的勇敢、骄悍。南国气候温润潮湿催生了南方人机灵、敏捷。
   北国人食物是大豆、苞米、白面、高梁,这培育了北方人的雄伟与刚健。南国人吃的是大米,着养育了南国人的灵巧和狡诈。
   北国的土壌是黄土地、黑土地,它赋予了北国人的豪迈与坚韧。南国的土壌是红土地,它赋予了南方人亮丽与热情。北方女人古道热肠,南方女人睡莲轻盈。北国女人是挂帅出征的穆桂英,南国女人是沉鱼落雁的美西施。
   北国的地形,旷野千里,一望无边。这使北方人刚毅顽强,骑骏马,任我驰骋。南国的地理,多湖泊,河流,这使南国人敏捷灵活,乘小船,船小好调头。
   在北国的深山老林中,学子在伐木,开荒种地,和知青、社员一起劳动,一起生活,感受到北方人勇敢、骄悍,不怕狗熊,不畏虎豹。雄伟,刚健,豪迈,坚韧,在冰雪中摸爬滚打,坐爬犁,赶骏马,任尔驰骋。
  
   【山里戏鸡】
   学院下来的几个系不同班分在不同村落,联系需要送信,有一天,学子接到任务,去给邻村送信。沿着林间小路走着走着,突然看见两只锦鸡,非常漂亮,茫茫白雪中猛然间出现两只小生灵,多可爱呀?
   锦鸡,给长白山增添了几分秀美。
   冬日的长白山,银白色的世界。到处是雪堆。一条小路曲曲弯弯通向山的另一侧。两只野鸡色彩斑斓,正在雪中觅食。学子悄悄走过,生怕惊动这美丽的小精灵。突然野鸡扑棱棱飞起来,飞不远就落下来,一头钻进雪堆里,把身子露在外面。我突然童心大起,玩起雪地戏野鸡的游戏。每当我悄悄靠近野鸡时,野鸡就扑棱棱飞起来,落到十米开外,把头藏进雪堆里,真是顾头不顾腚啊!真好玩。这野鸡听力超常,每当你离它三五步远时,他就飞起来,让你扑个空。这野鸡又儍得可爱,它头钻进雪堆里,它看不见你,也以为你看不见它,可笑吧?想人世间也有顾头不顾腚的人吧?他们不是和这野鸡一样可笑吗?
   白色的长白山,色彩斑斓的野鸡,傻里傻气逗人发笑的野鸡。你给长白山一丝灵气,一股活力。想到这里,学子赶忙捡拾了不少松籽,抛向野鸡。希望助它觅食一臂之力。在这白色的世界,出现五彩缤纷的锦鸡,给长白山增添了几分秀美。
   玩了一会,学子觉得不妥,这是个熊出没的地方,得小心黑瞎子出现,还是赶紧送信要紧。
   【雪地追踪】
   时光流淌,刚来山村的新鲜感过去了,红光开始组织人调研,调查这个村落的来龙去脉,人员构成,走访抗日英雄,四清四不清的状况。这个屯有个老革命,参加过抗日,学生们喜欢到他家去,听他讲故事。学子也去过,他思维还清楚,讲得头头是道,只是现在已不下地干活了,在吃老本。他小媳妇端茶倒水,为人热情。有一次我住的对屋林大哥回来了,听说我们在写调研报告,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们要慎重,队长不是走资派,别听那个老家伙胡咧咧。他就会搞破鞋。弄了个小媳妇,装蒜,不干正事。
   学子体会到,村落虽小,人员复杂,党外有党,党内有派。
   闲来无事,同学们都各自找乐,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还有很多同学在做烟枪,这山里出特殊的木料,中间的芯可以抽掉,加上精雕细啄,就能造出千奇百怪的烟袋锅,用来抽烟是再好不过的了,只见制造出来的烟袋锅一个比一个精美,真是巧夺天工。燕子急着找木料,让学子也雕个烟嘴。
   林子里的冬天,白雪皑皑,这里人烟罕至,雪地里都是野兽的脚印,黄皮子最好追,它跑不快,跑不动,活动范围二里地。一追它就往窝里跑,跟踪到窝,蹲守,再找另一洞口,找到后,两人合作,一个人蹲守一个洞口,往里灌烟,一会,黄皮子就受不了,往洞口穿,一逮一个准。
   单独的公野猪,混身滚满松油,汹悍无比,不要惹它。群猪不怕,一打就跑,落单的能逮住一两个。知青怕啥,啥都敢逮。
   有一次,学子和同学在韩跑腿的指点下,觅得一处冰窟笼,砸冰逮蛙,收获颇丰,足足捞了两水桶林蛙,可把这帮知青乐坏了,大家把两水桶林蛙抬到知青点,洗的洗,刷的刷,知青燕子忙着帮学子拉风匣烧一大锅开水,把林蛙往里一倒,美餐一顿,个个心满意足。据当地人讲,吃蛤蟆延年益寿,吃99个,红光满面。
   深山小山村往东是夹皮沟,往西是靖宇县,是杨靖宇就义之处。
   这里还有东北1号,东北2号驻地。学院下乡指挥小组带领我们前去参观,知青点的李小燕也随着队伍一起去了。所谓东北1号就是林彪指挥所,2号是罗荣桓宿地,两地相距不远。
   都是当地典型的农家小院,茅草屋,没啥特别的,很难想像东北1号首长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指挥东北战局。
   返回的途中,天上飘起了雪花,我手捧雪花,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想当年,这茅草屋,指挥千军万马,挥舞神枪,东北最小的指挥所指挥东三省的战场,是何等的壮丽辉煌。今日,这里已变成一道永不凋谢的风景线。东三省,全中国是一道风景线,它凝聚着中华儿女英魂,是中华魂的象征。雪中的长白山,更雄浑,更壮丽。
   我欣赏雪,更欣赏雪中的长白山,长白山一半留着雪痕,一半飘着雪花。和燕子一起,挽着手,唱着歌,迎着雪,踏着雪,回味历史,回首长白山,真让人感叹!我爱这白色晶莹的世界。这里真是如梦如幻,云里雾里,气象万千!也爱这里的人,心灵纯净,民风纯朴,回归自然。
  
  

共 587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段特殊的岁月——下乡,一个特殊的名称——知青。文章通过主人公学子,在下乡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讲述了桦甸的深山老林里,特殊的风土人情及特别的故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人不由得想起那段火红的年代。文章很多不同的篇章,组合在一起,有种异彩纷呈的感觉。语言也比较生动风趣,而在描写景物方面,很有散文的美感,显示出作者熟练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欣赏,推荐阅读。——哪里天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02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3-01 22:25:34
  问好作者,感谢投稿江南社团,祝创作愉快!
哪里天涯
2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3-01 22:26:08
  期待更多佳作,让江南因你而更加精彩!!
哪里天涯
3 楼        文友:江城学子        2013-03-02 09:36:14
  谢谢编辑哪里天涯的精彩点评.
散文爱好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