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学联盟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联盟★散文』海市游记

精品 『联盟★散文』海市游记


作者:青青杨柳岸 秀才,112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60发表时间:2013-03-06 15:04:35

▲走近海市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唐明皇“上穷碧落下黄泉”,秋夜雨中思念和寻找他一生中的最爱杨贵妃时说:“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杨贵妃此时已“昭阳殿里恩情绝,蓬莱宫中日月长”,独居仙山,阴阳相隔,无法与明皇团聚了。而这海上仙山又有许多方士和百姓曾在渤、黄海岸边上多次隐约亲见,引得三皇五帝、文人墨客们竞相前来观瞻,但大多无缘。贵妃的后人杨朔先生少年时曾在蓬莱阁下的海边上看见了一回,他回忆道:“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海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象水墨画一样。满山都是古松古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渔村。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象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又过了一会,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青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先的岛屿又在海上现出来。”杨朔先生无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他竟然有幸看到了海市奇景海上仙山,但不知他有没有看到过他的前辈——蓬莱宫中的杨氏仙子。可惜这种百年不遇的现象,就连当年身居蓬莱知州的东坡先生也无缘遇到,只好向东海龙王祈求援助,期望能在其离开时了却夙愿,但终于无缘,只好凭空赋诗一首,说什么“东海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的梦语,而象我们这些远来的匆匆过客,更是连这样的梦也不敢做了。但是,据说发生在蓬莱海面上的这种奇异现象,其实是由大气光线在特殊条件下折射反映而形成的,而折射反映的本体就是蓬莱阁西北大海中由三十多个岛屿组成的长山列岛。既然无缘观看这神秘的海市奇观,那就直接到现实中的“海市”里去看看吧。
   乳白色的“蓬长”号客船像一只飘浮于海上的硕大天鹅载着我们向着那海天深处,向着海市向着那现实中的长岛驶去。远离了蓬莱码头,客船孤独地顽强地航行于茫茫大海之中,极像是在蓝色的沙漠中艰难跋涉。在船上,我们看不到海的尽头,看不到人的影踪,只有几只海鸥在遥远的海面上随着波浪飞起飞落,让人感到莫名的孤苦和凄凉。也许是因为没有任何参照物人的缘故吧,虽然客船在轰鸣的机器声中破浪前行,但给人的感觉是客船总是原地一动不动,好象上帝给我们出了一道难解的哲学难题。好在,不一会,就远远地看见了两条相隔数里的拉网渔船,随海浪上下起伏,船上的渔民正在辛苦地捕鱼作业;又有一艘对开的客船和一艘货轮气势轩昂地高扬着红旗从船边驶过,激起的海浪让我不得不抓住船舷,却让人兴奋地觉得象在茫茫宇宙中发现了同类一般。早上的阳光无遮无拦地洒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使得蓝色的海面呈现出银光点点,波光鳞鳞的美景,让人心醉和沉迷。终于,象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半个多小时之后,我们在船头前方的薄雾里竟然发现了若隐若现的几个黑点,渐渐地,这些黑点越来越大,慢慢地,一片片绵延起伏的山峦,山头上的高耸的灯塔、浓郁的树木,山下的鳞次栉比的楼房屋宇、停满各类货轮客轮以及渔船的海港,海岸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人影渐入眼帘:我们的目的地----海上仙山----到了。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心中默念着这首著名的诗句,像天外来客一样,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长岛的土地,走出了“长岛港”巨轮般的侯船大楼,来到了梦中的海上仙山。中巴车载着我们在颠簸的长岛沿海公路上飞奔。我问导游,长岛有多长?导游想了一会说,有三十多公里长吧。从她的口中得知,我们停靠的码头是长岛的南长岛,也是长岛县政府的所在地,而我们所要去的第一站是北长岛的九丈崖景区,南北两岛之间有一条弯曲狭长的海堤相连。于是我把目光转向窗外,贪婪地饱餐着长岛的一切,试图把这里的所有景象都装在心里,打包带回。长岛县城看起来不是很大,只有几分钟的车程,高楼不多,粉墙红瓦的渔家民居背山面水散落于山下,虽已是人间四月,但这里的春草还未发芽,山上的松柏及各种不知名的树木混杂,没有多少绿色,却显的有些光秃和枯黄。而在每一个山头山梁上,一个个高高矗立的巨形白塔上缓缓转动的巨大风力发电叶片所组成的风车方阵,却让人眼前一亮,仿佛是到了令人向往的童话世界。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南北岛之间的海面上,由海上网箱、浮标自然划成的如万顷麦田如层层梯田如碧玉翡翠梦幻般无边无际的海田,海田边随浪起伏的白色木结构三角屋顶的固定值守房,以及那往来穿梭耕海牧渔的辛勤渔民,形成了世上最新最美的美妙图画,让人不禁唱起了“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归来鱼满舱”的动人乐曲和日本歌曲《拉网小调》。而这里的渔民现在生产的不仅仅是一般的鱼类了,更多的是海参、海米、海带、鲍鱼、扇贝之类的名优产品了。
   终于来到了北长岛北端的海边,看到了耸立在岸边的“九丈崖”红字石碑。当我兴致勃勃地站在“九丈崖”石碑前边留影时,竟不知后面就是让人不敢看吓死人的悬崖绝壁,令人事后不禁惊出一身冷汗。站在九丈崖观景台上,手扶玉砌雕栏,远眺茫茫无际的蔚蓝色大海,俯瞰风吹浪打、潮起潮落的美丽海滩和令人生畏的绝壁丹崖,任海风吹拂着我的衣衫,心中凭生中一种豪气和无限感慨。所谓九丈崖,其实不只九丈,而是足有百米之高。也许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缘故吧,在这里只有走过崖边,才知缓坡原是奇峰,自己已身处伸向大海的奇峰之巅,真有点“高处不胜寒”之感。走下几个“之”字形下山小道,我们来到崖下海边。回首仰望,红崖叠翠,不见天日,观景台的玉栏已成神女的王冠,这突起的山峰和突出的崖壁从侧面看去恰似西方世界的美丽女王。而头顶之上则乱石层叠侧出,危崖欲坠,形成众多的深邃的洞穴和积木般的叠翠石塔。海边浪花飞溅,激流湍急,黑色的礁石、五色斑斓的浅滩被冲刷的圆润湿滑,异常美丽。随意拣拾起被海潮打磨过亿万次的一块块石头,无论是大的小的还是圆的方的,都是一件极具赏玩价值的珍品。沿着用崖下海边奇石铺就的彩色小道,在浪花潮水中或跳跃而过,或攀岩上下,或攀登云梯,越过了幸运石、棋盘石,钻过了仙姑洞,度过了八仙桥,看过了仙女渡海留在海上的“绣鞋”,穿越了珍珠隧道,来到了西山峰顶。烟波浩渺的海面上,又有一座座仙山呈现于眼前,据说,那是仙门岛、大黑岛、小黑岛、大小竹岛、车由岛等岛屿,虽面积不如长岛大些,但地理位置却更加险要,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当年进攻天津、北京时,就是从这些岛屿之间穿过的。亿万年的地质变迁,亿万年的浪淘风蚀,造就了九丈崖的美丽、神奇和伟大,我们今人后人当更加珍视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留给我们的宝贵礼物,永续承继,永续利用。
   如果说九丈崖是以其山崖的奇、险、幽、秀而引人入胜的话,那么依山抱水,犹如一钩新月的半月湾则是以其宽广美丽的海滩以及海滩上独有的五彩球石资源而让人心动不已,怪不得东坡先生在其《海市》诗中说“岂有贝阙藏珠宫”了,原来这神来之笔是有所指向的。走近海边,映入眼帘的是浩浩汤汤、风起浪卷的绿色海面和银白色的半月形茫茫海岸线,海滩上没有在其他海边常见的细细黄沙,满眼都是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闪着银光的五色球石和鹅卵石,踩在碎银般的圆滑石头上,会听到似海浪拍打海岸时所发出的“哗哗”声,似乎这神奇的海石正在演奏一出美妙的乐章。海边到处都是来此赏景寻宝之人,大都埋头找寻中意的美丽奇石,有时竟忘记了潮涨潮落的自然法则,让海水淹没了双脚,从而一万次地验证了“常在海边走,就是不湿鞋”的无理和错误。而此时,被澄澈见底的海水冲刷过的各色圆润的石头,则如同刚出浴的美人,更显其妩媚和娇艳,个个都是宝石,个个都难以放弃难以割舍了,只好大把大把地往口袋里放,直到放的不能再放为止。细细把玩手中的卵石,大如鹅卵,小似珍珠,红似玛瑙,绿如翡翠,紫同雕檀,光洁圆润,晶莹剔透,美轮美涣,让人心潮难平。美丽的代价,是几万次的风雨磨蚀,是几千次的潮起潮落,把原有分明的楞角磨平再磨平,把原有的仅有的几分朝气荡尽再荡尽,然后躺在海底世界,静静地任潮水冲刷,静静地任海水淘蚀,于是在不经意间随着狂风巨浪被抛向茫茫海滩,来到了人世间,来到了我们面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知道。但美丽和成熟就是这样炼成的。
   返程途中,又远远眺望了充满渔家儿女情深意长感人至深的望夫礁,思乡的感觉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滋生。新的船票搭乘上旧的客船,让我们从梦境般的海上仙山回到了人间蓬莱,回到了故乡平阳河畔。从原点出发,又回到了原点,正如仙境与人间,人间与天上的相互转换一样,人生和事业不也是这样轮回的么?
  
  
   ▲身到蓬莱即是仙
  
   当我们跨过丹崖山下长虹卧波般的登瀛桥,向着人间仙境蓬莱阁进发的时候,漂亮的女导游笑着对我们说:度过登瀛桥,所有的人都已成半仙了;过了丹崖仙境坊,所有的人就已经成仙了。
   真没有想到,梦寐以求成仙成道的愿望在此时在此地竟然就这么快这么容易地实现了。大家不由得心中一愣,随即就高兴地大笑了起来。人生难得几回醉,人生也难得几回成仙的,那就试着做一回仙人如何?虽然明知这不是真的,但大家的脚步还是分明有点飘飘然起来,于是便轻松穿越过了“人间蓬莱”坊、“丹崖仙境”坊,向着丹崖山的顶峰飘去,仿佛此时此刻大家已然是天马行空,超然于物外的仙子了。
   神话传说中的蓬莱本是与瀛洲、方丈一起,同属大海中仙人居住的仙岛,又由于在海边在丹崖山上确实曾有人看到过大海中飘渺无定、神奇莫测的仙人仙岛以及岛上的琼楼玉宇,又有方士们说,仙岛上长有让人长生不老的的仙草,于是便让妄想万寿无疆的秦始皇对此幻景如痴如醉、苦苦求索,直到死去也没有求到仙草仙药。迷恋于道学法术的晚年汉武大帝在求仙山无望,求仙草无门之时,就在海边筑城一座命名为蓬莱,权当是海上仙山,算是不枉此行,满足了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又有好事者,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或者是观赏海市蜃楼的方便吧,就在蓬莱城北丹崖山峭壁上修建了蓬莱阁及大量附属建筑。据说八仙曾来过蓬莱阁,并在此大醉后飘洋远去,往仙岛定居,蓬莱阁便成人间仙境,引无数红尘陌客竞相一睹芳容,就连我们这些无神论者也一样难以免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足百米的丹崖山,因有八仙等一干仙人常常来此饮酒作诗,于是这里也成了天下寻仙问道之士的向往之地。身处仙山境地,无形中也已成为仙人的我们于是飘飘然追随着前辈仙人的步履,一路笑声一路轻松地造访了弥陀寺、天后宫、龙王庙等人间仙境,阅尽了古人留下的“万寿无疆”、“碧海丹心”等碑刻以及众多名人楹联,来到了八仙下蹋醉酒过的蓬莱阁前。但见眼前的蓬莱阁为双层木结构建筑,飞檐之上硫璃瓦覆顶,四面回廊环绕,各层均有明柱十六,顶天立地。底层正门上方高悬着“蓬莱阁”黑底绿字巨匾,字态刚劲有力,饱满厚重,是嘉庆年间书法家铁保所书;两侧廊柱上则是当代书法家欧阳中石所题的黑底金字行草楹联:“常称香港通海客,且看蓬莱会神仙”,意在突出蓬莱阁的与众不同:这里是神仙出没神仙相会的地方。透过挺拔茂密的苍松翠柏可见上层南门外额书有“碧海春融”巨匾,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一碧万顷、春光融融的仙山琼阁之上,八方仙客云集,五洲仙醪畅饮,处处歌舞升平、和谐安定、令人心醉的吉祥愿景。
   缓步登上蓬莱阁,竟与朝思暮想的八仙来了个零距离接触。醉眼迷离,神机莫测,稳坐八仙桌首席的吕洞宾;怀抱酒坛,斟酒侍宴的韩湘子;手持荷花,风情万种的何仙姑;高举海碗,狂饮美酒的汉钟离;低首闭眼,不胜酒力的曹国舅;怀抱鱼鼓,酒兴不减的张国老;席地而眠,沉睡梦中的蓝采和、铁拐李,虽是泥雕彩塑,但其栩栩如生、灵动飞扬的醉八仙形象如梦如幻呈现在我们面前,恍若仙人再世,时光倒流。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惩恶扬善、爱管闲事,为老百姓千秋崇拜颂扬的八仙么?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各显神通、踏破东海万里浪的史诗般的英雄吗?八仙因蓬莱美景而醉,蓬莱阁因八仙过海而名,其中因果颇值得玩味。
   站在蓬莱阁上,才知人们所说的“仙阁凌空”并非虚言,因为下面就是百丈丹崖绝壁和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如果是一只仙鹤从南坡疾走上来的话,来至此地已是无法止步,只能借势展翅飞去。可惜自己无翅可借,否则也会象仙鹤一样乘风飞去的。据说,当年的八位神仙就是在喝过聚义酒后从这里往海中抛下各自的魔术般的宝贝,变幻成各种风格各异、惊世骇俗的冲浪踏板、游艇快船之类乘风破浪,前往仙山的。如今,仙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蓬莱阁,眼前只有清风万里和茫茫沧海相伴,人们只能从偶尔昙花一现的海市蜃楼奇景中去想见那飘渺远去的仙人风姿了。
   走下蓬莱阁,转至阁北,手扶城堞垛口,远眺大海深处那隐约可见的一抹山峦,导游说,那里就是传说中的海市,那里就是现实中的长岛,也就是庙岛群岛。庙岛群岛处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海上要道,是护卫首都北京的天然屏障,是国之重地。但是,在闭关锁国的时代,这里没有挡得住八国联军一路进军北京,也没有挡得住日本鬼子的疯狂侵略。“海不扬波”这块久镶嵌在蓬莱阁后面墙壁上充满美好愿景的古碑石刻,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军舰的炮火击中,“海不扬波”的“不”被基本炸掉,变成了“海 扬波”。现在的“不”是用水泥修补上去的。当导游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时,我们都为之无比痛心和愤慨:没有强大的国力和国防,只有善良的美好愿望,大海是不会平静的,国家是不会太平无事的。但是,日本人虽然凭借强大的国力猖獗一时,竟然敢于向着八仙曾留恋过的人间仙境蓬莱阁开炮,惹得天人共怨,人神共愤,其最后陷于失败绝境也是罪有应得的必然结果。
   暮色苍茫中,我们沿着下山的路径相继游览了避风亭、宾日亭、普照楼、苏公祠、吕祖庙、戚继光水城、戚家祠堂等名胜古迹,仿佛是在天上人间的时光隧洞中穿行,又象是在细读一部从神话传说到历史风流人物的蓬莱史册,心中凭生出无限感慨。在海边,再次回望夕阳残照中丹崖绝壁上凌空欲飞的蓬莱阁,让人想起了不知谁人登阁远眺时写就的一幅对联: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做个仙人,易也不易。来此即仙,看起来太过容易,但人生能有几回来此蓬莱仙境?真做个神仙也不太容易,岂不闻电视剧《八仙过海》中所唱:“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成功的背后泪多少?”还是做个凡人好。
  
  

共 56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摇荡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早在一千年前,苏东坡就以一首《海市》诗使海市声名远播;当代散文大家杨朔先生也在散文《海市》中描述了自己眼中心中的海市。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处处留墨于海市,海市的美似乎已经被穷尽。今人写海市是不是能够写出不同的味道?写出新意?我想,杨柳岸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做到了!此文兼具感性和理性,这是一个深受传统民族和历史文化影响的作者,所表现出的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独特的现代的思维能力,此谓之思想。推荐大家品读!【文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307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璘        2013-03-06 15:05:56
  感性和理性是衡量一篇文章好坏的试金石。问候老师。
寒冰在近,孤寂无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