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杂文】“做人主义”教育思想家——陆九渊

  【江南杂文】“做人主义”教育思想家——陆九渊 ————谨以此文纪念陆象山逝世八百二十周年


作者:米奇 秀才,143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339发表时间:2013-03-08 00:45:28
摘要:陆九渊的教育宗旨是教人“做个人”,做一个“大人”——像孟子所说的不失赤子之心的大人。何以能做到一个这样的人?第一步在辨志,第二步在求本心。陆子强调:为学以做人为归,做人以辨志为先。陆子反对死板的、空疏的、没有生气的教育,他一生所提倡和实行的是朴实与践履的工夫。这对今天的一些教育乱象和弊端无疑是一剂醒药。

【江南杂文】“做人主义”教育思想家——陆九渊
   一、陆九渊生平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号象山,江西金溪人,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天资聪颖,三四岁时即以“天地何所穷际”一问把他的父亲考住了。十三岁读古书,忽然大悟:“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宋孝宗乾道八年登进士第,淳熙十三年后,回到家乡抚州金溪,筑精舍于象山之上,自号象山翁,开坛讲学,共五年。宋光宗绍熙三年,因体质太弱,得肺病不治逝世于荆门军守任上。陆子五十三岁辞世是教育界的一大损失,更是思想界的一大损失,使天假以长年,陆子所贡献社会当更大,所培植的青年当更多。
   二、“心即理”说
   陆子以心为本,早在幼年就有“心即理说”的思想萌芽:“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后在其《象山行状》中更加阐明:“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但正式提出“心即理”的口号,是与他的弟子曾宅之的通信上:“盖心一也,理一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又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如是则为仁,反是则为不仁。仁,即此心也,此理也。”又与李宰的信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所贵乎学者为其欲穷此理,尽此心也。”陆子的中心是:心非别物,就是理,理无二样,故心惟一。这一个心,缩小来,紧藏在身内,放大来,充塞乎天地,无空间的限制,无时间的差异,有宇宙即有此理,有人类即有此心。陆子主张孟子的性善说。他说:“人性本善,其不善者迁于物也。知物之为害,而能自反,则知善者乃吾性之固有。循吾固有而进德,则沛然无他适矣。”(《象山语录》)又说:“有善必有恶,真如反覆手。然善却自本然,恶却反了方有。”(《象山语录》)性本来是善的,后来被物欲所迁移所蒙蔽就恶了。倘能自反,物欲离去,本性立见,依然善体。
   陆九渊确立“心”为本体,以心为一切道德价值根源的,主张由“明心”而扩展到读书问学。他把心当做人生代代相传、永不磨灭的道德本体,实际上追求的是一种理性的直觉。这种理性的直觉把带有普遍性的伦理规范变为个人的内在体验,这也就是他“心即理”的内在逻辑。
   三、“做人主义”教育论
   (一)教人“做个人”这是陆子的教育宗旨。他说:“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非有为也。”(《语录》)不学做人,不得谓之学问,为学即所以学为人的道理,非有它用。为什么要学“做个人”呢?陆子认为一般人不过徒具人的形体,其实本心已失,与禽兽相去不远,不得谓之“人”。陆子所谓“人”,须要本心不失。因为心即理,本心不失,则天理纯全,仁、义、礼、智四端莫不浑然存在,当恻隐即恻隐,当羞恶即羞恶,当是非即是非,当辞让即辞让。这种人,浑身是天理,一举动,一言语,莫不自然与天理相吻合,置之宇宙,就是一个小天地;放诸历史,即是一座高大的丰碑。这就是我们所要做的人,教育就是要教人做到这样的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这样一个人呢?
   第一步在辨志,所谓辨志,即辨义利之志,志不辨则义理不分;一般人往往先趋于利,趋于利则实为小人。能够辨得义利分明而所志在义,则基础纯洁然后可以做第二步工夫。第二步在求本心。陆子认为吾人本心原始团聚而清明,后来为物欲所蒙蔽,由此而陷溺,本心昏惑而四散于外;如果能够辨别义利之分,而又至乎义,此心必日见清明,不复为物欲所蒙蔽,慢慢收敛于内了。既得其本心,又能优游涵养,使它日充月明,由是“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此即教育的功用,做人的基础功夫。
   (二)教人做个“大人”对宇宙无穷与对圣人之心广大的顿悟使陆九渊进入一种新的人生境界,他说:“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语录》)此“大人”即孟子所说的不失赤子之心的大人。立志做大人要自有主张,能卓然树立,能新辟门径。自有主张即人格独立;能卓然树立,则有根基,有间架,才不为流俗所移转。能新辟门径,则不为旧说所范围,不肯袭他人的窠臼,就能不顾一切而自由创造,就能打破一切以表现自我。惟其如此,才能轩昂奋发,才能掀天揭地,做一个独立自在的大人。一切真理皆由此种人发明,一切真伪是非皆由此种人辨别,教育应当培育这样的人才是有价值的教育,学者能够如此自修才是有长进的学者。“仰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语录》)此即陆子所谓的大人气象。
   (三)讲求“朴实”与“践履”当时学者有一种毛病,只腾口说,只诵诗书,不讲求践履,不重朴实,这也是陆子所极力反对的。他说:“今天下学者有二途,惟朴实与议论。”(《语录》)“为学有讲明,有践履。”(《与赵运道书》)他所提倡的教育是偏重于朴实与践履的。他一生不肯著书,不主张腾为口说者,即实行他的朴实与践履的主张,他认为学问,只是人情物理,倘能将精神收敛在内,将这个切身体察,已是学之不尽,已经做人不了,何必奔逐于外,何必专讲口说!陆子说“千虚不博一实,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实”,“道外无事,事外无道”,“古人皆是明实理,做实事”。(《象山年谱》)他提倡从实物上考察,实事求是,涵养血脉,发挥义理,反对只求诵说,攻字义的死板空疏了无生气的教育。他的五兄问他今在何处做工夫?他说:“在人情事势物理上做些工夫。”这就是陆子一生践履的工夫。
   结语:现代启示
   当下的教育过分注重知识与分数由来已久,纵使十几年素质教育推行亦难撼动其顽固根基。另一方面忽视学生的心智引导,轻视做人道德,校园内频传自杀、伤害的消息,就是“非做人教育”导致的一系列的悲剧。倡导“做人教育”就是要把教师和家长脑子里的分数决定论,换做成人成才论;把孩子们脑中的符号和定义去掉一部分,给传统道德和做人本分留出足够的空间。分数和文凭决定不了一切,唯有做人的工夫才是一生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郝士钊.中国先哲智慧全书[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年版
   2.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孙国栋,1973年生,男,汉族,山东日照人,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教育思想史及教育文化学
   工作单位: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思政处山东青岛李沧区九水东路588号
   邮编266100
   联系电话:18953295026
  

共 27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扎实很具体的一篇评述。为此,我还特意的百度百科了一下陆九渊,虽然在大体的介绍上,和这一篇中的部分句子类似,但是,从细节来看,这一篇文章的评述,无疑更加的具体,并且很有针对性,其中的细节、例子上的引用,为文章增添了更多的说服力。——履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履泽        2013-03-08 00:48:16
  问好作者,不错的文字,欣赏了。欢迎赐稿江南烟雨社团,祝福创作愉快,以及阅读愉快。希望作者在江南社团,有新的收获,以及有更多的精彩作品呈现在 大家的面前。
时光飞逝,岁月变迁,记忆燃烧的温暖,一如从前。
2 楼        文友:米奇        2013-03-08 10:16:13
  感谢履泽老师!定当尽力而为!
米奇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