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指间散文】呆若木鸡

  【指间散文】呆若木鸡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87发表时间:2013-03-17 16:45:27

“呆若木鸡”是形容人愚笨。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庄子.达生》,本来的意思是形容争斗中的某一方达到了不可战胜的境界,与现代的意思大相径庭。
   说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经过三个阶段,斗鸡的性格从一开始的虚浮骄矜到见闻即燥,敏感气盛的一系列过程,最后将斗鸡训练成了如同一只“木鸡”:任何外界的干扰都不能对它起作用。这只鸡一上场就与众不同:昂首挺立,目光呆滞,视对手如无物,对手鸡一看:哇!这是神马,怎么站在那里动也不动?于是,不知所措,不敢应战,反身逃走。
   “呆若木鸡”是争斗中不败的诀窍,也是争斗参与者要想达到的最高境界。
   这个“诀窍”首先是要“呆”,“呆”,绝对不是愚笨,而是对周围事物视若无睹,即不让周围事物,更重要的是对手的举动对自己形成任何干扰。你说那只“木鸡”看不见场上的对手?绝对不是,它当然看见了,但是无论对手如何打鸣,或围着自己转圈,或做出某些举动来挑逗,它都不予理睬:你是你,我是我,你的任何举动我都视而不见,我就这样,你奈我何!这就是“呆”。
   “呆”成个什么样儿才算绝?若“木鸡”。想想看,不管什么鸡,斗鸡也好,菜鸡也好,只要是有生命的,都是血肉之躯,都有可能被伤害的,所以都有所怕。那木鸡就不同了,木鸡只是有个鸡的模样,其本质就是一段木头,木头是不怕被伤害的。场上的血肉之躯斗鸡终于明白,对手大概不是鸡,你无论如何去抓,去撕咬,都不可能伤害对方,故而只有掉头走开。所以,真正的鸡也不一定都会被“呆若木鸡”的鸡吓跑,它们明白:与这种“木鸡”没有争的必要,因为不是同类。
  

共 6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逐一阐述成语“呆若木鸡”的由来与结果,在古今对照的前提下,利用设问自答的方式一一巧解。呆若木鸡,折射出庄子道家的“尊重天性”的思想,在庄子看来,真正的高人,就是呆若木鸡,就是大智若愚。并阐明了“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辩证法。【编辑:付欢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