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指间杂文】名人论佛教引发的一点思考

编辑推荐 【指间杂文】名人论佛教引发的一点思考


作者:能读懂 秀才,222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0发表时间:2013-03-23 17:01:19

最近看到一篇有关佛教的文章,其中列举了几十位名人、大师赞誉佛教的言论,让人耳目一新。在赞叹之余,觉得有话要说。
   先打一针预防针:在哲学上有一种谬误叫“诉诸权威的谬误”,说的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在很多情况下,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引用权威或大师的话语、观点。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权威或大师的观点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这个权威必须是在当下讨论的议题上是得到普遍认可的权威。比如讨论化学问题时你可以引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意见或观点,显然不能用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者的观点来佐证化学论题;二是被引用的权威的这个观点必须得到普遍的认可,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权威的观点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专家们犯浑,说错话的例子多得很。
   第一个条件是为避免“诉诸不相干权威的谬误”(比如文学教授讨论化学问题);第二个条件是为了避免“以人为据”的逻辑谬误。?
   第一种谬误容易被看清。
   第二个就难说了。人们常常会被专家权威们头上的耀眼光圈灼伤眼睛,弄昏头脑。以前我们常被“***说过......”、“***教导我们......”......弄得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完全忘记了人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或不敢独立思考。现在我们也常可以听到或读到“黑格尔说过......”、“笛卡尔说过......”、“费尔巴哈说过......”、“牛顿说过......”、“托尔斯泰或雨果说过......”等等。在讨论或辩论的场合,我们不难找到与这些权威们持相反观点的论述。很多时候,赞同与反对的观点从一开始就同时存在。所以权威们的话不可能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你可以引用他们的观点、言语来更加清晰,有力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因为你赞同他们的这些观点,但是你不能因为他们是权威,而认为他们的观点就是真理。用权威的观点来反对与自己观点不合的观点,就是犯了“以人为据”的逻辑谬误。
   好了,回到名人论佛教的话题上来。
   很明显,这些名人的的确确是权威,各行各业都有,但没有一个是研究佛学的权威。因为他们是与佛教“不相干的权威”,所以他们对佛教的言论可以被认为是他们自己研习佛学的心得体会,或者说是感悟吧,不能证明佛教就如同他们所赞美的那样,因为我们不能“以人为据”。
   但是,从这么多“不相干权威”赞誉佛教这一事实本身来看,却又不得不让我们产生好奇、疑问。
   显而易见,他们都没有皈依佛教,并且算不上佛学权威,但肯定都潜心研究过佛学,并被佛教理论深深的折服。我们不免要问:一个非佛教徒,一个博学而睿智的科学学家或哲学家为什么要对佛教如此赞誉呢?而科学是被一部分人认为与宗教相对立的,他们当中还有无神论者,更多的是信奉其他宗教的。
   要系统的回答这个问题,不是千儿八百字的一篇杂文所能够做到的。但是我们起码可以就此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科学、哲学与佛教,或者说是与宗教之间并不如同某些人认为的那样总是始终是对着干的。宗教与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科学是探索、认识自然规律;宗教则关心人的精神、心灵层面。
   科学通过不断地认识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在物质上让我们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而宗教则是通过信仰,在精神上为我们提供更加幸福美好的乐园。
   很显然,爱因斯坦没有试图用相对论来解释或反驳他笃信的犹太教,更没有用“科学”来挑剔圣经或佛经内容。
   是啊,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似乎可以在自然界为所欲为了,但是科学依然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今天地球上仍然有三十亿以上的人有宗教信仰。
   大乘佛教之间,特别是有空两宗之间的辩论的缜密和逻辑性:空宗的双遣,有宗的因明折服了多少学者;而佛教因明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几乎就是同一个东西,所以,作为哲学家和逻辑大师的恩格斯赞美佛教的辩证,就不足为奇了。
   犹太教徒,基督徒能够赞美佛教,说明不同宗教在本质、根源上是相通的: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帖子中提到的几位中国的大儒们毫无疑问遵行的是孔孟之道,信仰的是孔子提出的“上天”,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却对佛教也大为赞誉,这也告诉我们,就是在现代,儒佛并不是对立冲突的。其实从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以儒释释,以道释释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高僧大德在出家前几乎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从“三教辩论”到“三教圆融”的美谈说明了佛教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了。
   这些名人虽然不是佛学大师,却都对佛教兴趣浓厚,从不同的角度来肯定佛教,这的确是应该引起我们思考的。
  
  

共 18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科学是探索、认识自然规律;宗教则关心人的精神、心灵层面。——如果把科学简单地归入哲学范畴,那么宗教就可以简单地归入“心灵”。不管是权威的什么家、什么名人,都要为人的心找个最安适的归处。如此一说,文章中提及的“诉诸不相干权威的谬误”、“以人为据”,只不过是一种社会的表象。其实,是权威性的什么家、什么名人的心灵的一种最好的释怀,与他们骨子里的科学无实质性的关系。最简单之说,抛开他们的科学、权威光环,他们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长着两眼睛两耳朵一鼻子的人。因此,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恐怕是心灵的归属。是佛教,是基督教,还是......这,在乎个体的本身,也就是人。感谢来稿指间!【编辑:付欢春】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在水一一方        2013-03-23 21:55:51
  佛学是佛的哲学!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