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城内的事】万重婚姻情未了

编辑推荐 【城内的事】万重婚姻情未了


作者:司药 探花,22016.3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10发表时间:2009-02-17 17:15:40

【城内的事】万重婚姻情未了 沉溺在《克莱默夫妇》的剧情里,看一对夫妻因离异而带给七岁孩子的种种伤感,就那么静静地窝在宽大的椅子里,用毛巾捂了脸,让止不住的泪自由地流淌——对孩子,什么时候,我都是零免疫力,敏感的母爱让我承受不了孩子受伤的眼神和稚稚的问题。
   我永远不结婚成家。我不想像我父母那样,结婚生孩子,又离婚扔下孩子,然后孩子像我一样,哪儿都是我的家,哪儿又都不是我的家。总有现实中那个忧郁、阴沉的大孩子的话反反复复穿插在我观看影片的过程中,让我悲恸不已。
   现实生活里,离婚的事端对夫妻来说大抵雷同,带给孩子的伤害也基本雷同,同样的“雷同”里,质却绝然不同。因为,成年人有成熟的思维方式,有足够的承受能力,对“离婚”的思考和选择有一个“消化”过程,所以,当离婚成为事实时,成年人的夫妻基本可以坦然面对,但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却是灭顶之灾——缺少父爱或母爱,必将摧毁他们之前所有的“童话”。
   父母是幼小孩子的世界,是他们的所有。他们习惯他所认识的世界就是关于爸爸、妈妈、孩子在一起的所有的所有,他们尚不成熟的大脑完全不能接受和想像缺失父母、远离父母,“童话”会如何演下去。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幼小孩子通常的第一反应,会是惊恐地寻找那些他们原来从来不曾留意、不曾思考的问题,而极有可能在一日之间成熟为小大人。
   母亲离去的早晨,阳光依旧,父子两人起床,然后各自洗漱,然后默默准备早餐,然后各自边看“报”边吃早餐……
   这个场景,用非语言的方式,把家庭缺失角色的场景用静态的方式表达得淋漓尽致,相当具有穿透力和震撼力。这个影片,让我重新审视婚姻的概念和内容以及对于“情”的认知。
   站起来,活下去。成人的成熟让夫妻终能走出阴影,但对孩子,却极有可能,就此倒下去,阴影相伴一生,甚至形成性格缺陷或思维极端。
   那个大孩子离大学毕业还有两年,夫妻扯皮不断。夫的道理:我就那么点钱,养活他勉强可以,学费,我就是拿不出。妻的道理:孩子判给了你,抚养费我按时付,这次我也不管!此时的夫妻早已与她(他)人重新结为夫妻,他们出于当前各自家庭的状况,在“前孩子”的上学问题上僵持,大孩子只能辍学。大孩子现在已二十七岁了,不找工作,不谈恋爱,天天窝在家里,什么时候都一副恹恹的样子。其实,对他来说,家永远是流动的,外婆家几天、爸爸家几天、妈妈家几天,居无定所……我就不找工作,我就这么混着,看你们怎么办?辍学后一直流浪的大孩子目光散乱,万念俱消。
   爸爸,我不乖,你会也像妈妈那样离开我么?影片里,七岁小男孩突然成熟的提问方式和口吻,让我寸断肝肠。
   孩子!婚姻的产物,爱情的结晶,在婚姻政变后,孩子首当其冲遭受噩运。
   应该说,一对成年人,在漫长的共同生活中,激情消失,感觉迟钝,萌生尝试另一种生活……种种原因造成情感变迁、重新定位、重新组合,于情于理,好像都在情理中。可孩子呢?他们将如何定位或组合?定位:或缺失父爱或缺失母爱,几乎没有可能再同时拥有完整的爱;组合:重组家庭中,定有一个人是血缘之外的,或重组家庭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前孩子将置于血缘与亲情的边缘地带。孩子有选择权吗?显然没有,他们除了适应,就是适应,别无其它选择。可是,就为了孩子,同床异梦的夫妻再勉强地生活在一起,会不会又是伪道德呢?毕竟,感情可以变迁,生活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这样不行,那样也不对,道理明摆着,困惑却重重如山压得我喘不上气,夜深了,难以入睡。
   婚姻,如何才能走进永远?唯有“情”引导。友情、爱情、亲情,相信每对夫妻的情感世界都会经历这些“情”。不,我只要爱情,没有爱情的婚姻我活不了!有些婚姻中人,希望活在永远保持激情状态的爱情里:没有了爱情,婚姻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成人的逻辑,有时也挺直线、简单。几小时前,我也还是唯爱情论者:没有爱情,还玩什么,散摊!但,这个夜晚,星稀月淡,独自一个人徘徊在睡眠之外,感受婚姻之情如何区分,如何演绎。
   慢慢地,思路清楚了:友情、爱情,是一种血缘外的情感,只有亲情,具有血缘本质。一对完全独立的个体,经过友情产生爱情,就真的能如童话“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走进永远?童话中,王子与公主可以活在文字中,幸福生活记录到“情到高潮”就可以了,现实婚姻可以吗?相当比例的成年人对婚姻的认知,其实并不确定。而今夜,在整理“情”中,我重新认知了婚姻,认知了“情”——一对夫妻,零距离生活在一起,延续的友情、爱情被漫漫的岁月酿成亲情,而血脉相通。
   唯有不变、持续加温的亲情,为婚姻保驾护航。而友情、爱情、亲情,本都可以有激情,关键看婚姻中的夫妻两人,如何把控、如何经营。责任,在婚姻中,不是一个生硬的词汇或行为,而更是保鲜和增温婚姻的心境和柔情。
   还好,《克莱默夫妇》中的爸爸及时调整状态,与孩子在一起共同适应缺失家庭角色后的不同生活。爸爸的爱,与母亲不同,却也还是充满父爱的温情,让幼小的孩子在适应缺失母爱的残酷中得以心理缓冲。这是电影,是剧情,那么,那个大孩子呢?流浪,不只是形式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的流浪感会更让他活得更加阴郁,心理问题会更加突出。
   而最让我欣慰的是,影片里,夫妻关于孩子监护权的官司打到最后,男主人公宁肯丧失孩子的“监护权”也不愿让幼小的孩子上法庭面临法律质询。对孩子而言,冰冷的法庭与地狱无异,感谢上苍,感谢那位父亲,如此温柔、细致地体会到了孩子的心。什么时候,婚姻破裂家庭解体时,由孩子来选择跟父亲还是跟母亲,都太过残忍,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放弃,这个词,在孩子的词典里,永远没有用于爸爸妈妈分离的时候。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一则童话,只有“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这样的基调,父母就是他永远的天地、永远的港湾、永远的爱情。成人可以忘记过去,而孩子会永远终止于童话坍塌的满目苍夷中,迷失未来。
   大孩子又闪在我眼前,挥之不去,伤感不已,从而带动我对那对夫妻的憎恶越积越深。
   《克莱默夫妇》,让我重新审视情感、审视婚姻以及万重婚姻的“情末了”。

共 24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爱情质变为亲情的时候,那就不再是简单的激情和感觉,而是相融相通的生活。而作为爱情的结晶--孩子,则是连接感情和责任及义务的纽带,所以更多的时候,请不要轻易分离一个家庭,为了孩子,为了那岁月轻扬中积淀的感情。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谢谢作者来稿。【编辑:冷寞同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冷寞同城        2009-02-17 17:42:20
  不管怎么样~~还是变不了那已经化为责任的情~~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
落花有魂,信了,你有了感伤;不信,你有了心痛
2 楼        文友:樱之信        2009-02-17 18:23:54
  “ 爸爸,我不乖,你会也像妈妈那样离开我么?影片里,七岁小男孩突然成熟的提问方式和口吻,让我寸断肝肠。”看到这句,心狠狠地痛了一把,似乎婚姻悲剧的产物大部分是孩子心里的阴影..
即使502变成520也粘合不了我破碎的心......
3 楼        文友:绕指柔        2009-02-17 18:34:15
  看过药姐的许多文章,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篇篇皆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小人物,而字字皆是真情!问限药姐!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4 楼        文友:木子生火        2009-02-17 21:43:15
  情为何物:消尽即来,来多即消.这就是"情"!很赞同作者的主题"情末了!"握手!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乘胜前进!
5 楼        文友:玉清        2009-06-05 18:24:33
  好文章,婚姻是需要经营的,要爱情也要加深亲情,爱情不是三餐,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便更换,一旦选择,也要有责任。喜欢看您的文章。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