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指间微凉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指间小说】某年某月的那些人、那些事之“一家子”

编辑推荐 【指间小说】某年某月的那些人、那些事之“一家子” ——世故一撇之“憋闷”


作者:付欢春 进士,6822.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39发表时间:2013-03-27 17:43:41

都说人背的时候,喝水都会塞牙。很不幸运,刘老汉的儿子刘三摊上这事了。他一连好几天开着自己的出租车在大街上瞎溜达,硬是不见一个铜板进帐,内心不知道有多憋闷。这不,一大早他就开着车子慢悠悠地驶进了公交站台。
   “嗨,美女,到哪?”刘三打开玻璃窗,见一白领模样的女子,主动搭讪,“开张的生意,九折。”
   女子向刘三摆了摆手。
   “那就算顺便搭个车,随便给吧。”刘三见女子无动于衷,还苦口婆心了起来。
   女子向刘三笑了笑,并没有动身的倾向。
   “哎,上来嘛,上来啊。”刘三极力地讨好,又极力地催促道:“随便给还不行啊?!”
   “一块行不?”这回女子开腔了,看得出她在偷偷地笑,“我坐公交就一块钱。”
   “行。”刘三大声吆喝道,并用手一挥,“成交,上车。”
   女子笑答答地上了车,看刘三那娴熟的驾车技能,自己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火红。到达目的地,那女子给了一枚硬币之后,只听“咣”的一声车门响,笑说了一句“谢谢”就消失了。刘三看着那枚硬币发了呆,总觉得那硬币冰凉冰凉的,心想:“我怎么这么背啊?”
   说来也怪,今天包括这女子在内,也不过接了两趟生意。于是,刘三早早地收工。回家的路上,刘三百思不得其解,虽说这是淡季,但也不至于淡到如此举步维艰的地步吧。思前想后,就一个理由:那骚娘们跟自己分手,弄得自己没心思拉客人。想着想着,浑身上下如虱子叮咬一般不自在,难受得要死。到了楼下正欲上梯,被孙大娘喊住了。
   “今天跑火是吧?小三,这么早就回来了。”孙大娘正用细竹竿,努力地弄电缆上的衣服。
   “顺您吉言,跑火,跑火。”刘三苦笑道,话越说越没底气了。
   “过来,帮我弄一下,衣服飘下来落到这鬼电缆上了,如蜘蛛一般,下不来。”孙大娘道。
   刘三抬头一看,楼下的这电缆还真得密密麻麻,如一张编织出来的网,见了让人心烦。帮孙大娘弄了许久,才将她的衣服挑落下来。于是又顺着只能容纳一个半人上下的狭窄楼道上楼了。房子是几十年的老屋,四处墙壁显现出剥落的痕迹,有些灰暗。在三楼的拐角,看见自己的母亲刘大妈正在埋头整理短干柴。
   “扔掉,扔掉,放这里挡道。”刘三没好气地道:“脏死了!”
   刘大妈对这突如其来的话语弄得一时语塞,心想:“这东西一直堆着,怎么今个就挡道了呢?”想说什么,却听见大门“咣”得一声关上了。于是,刘大妈自言自语道:“这鬼东西,是不是又和那狐狸精吵上了。”正说着,迎面刘老汉哼着调上来了。
   “嗨,干什么啊?那柴放那好好的,你动它干什么嘛?”刘老汉停止唧唧哼哼道。
   “不是……您没开摊前不是说这些干柴碍眼,要我弄走的吗?”刘大妈一愣,感觉吃了个闷葫芦,反问道。
   刘大妈看着老头子神气活现的样子,越想越不对劲,心想:“这一老一少的,今天演的是那一出啊?尽拿这干柴撒气。”正欲问个究竟,却又听见大门“咣”得一声合上了。于是,刘大妈也气嘟嘟地将手上捆好的干柴随手一撂,也回屋里去了。
   一进门,刘大妈见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房子顿时被刘三弄得一片狼藉。气不打哪来,急切地冲着刘三大叫道:“我的小祖宗,你到底是要找什么?也不至于翻箱倒柜的,头还累出汗来了。”
   “妈,肥皂。我之前买回家的那绿色的、透明的、大大的一块好贵的肥皂不见了。我就放那床底下的。”刘三边说边用双手比划着,生怕母亲不明白现代产品似的,一脸得无奈。
   “你不是经常用我买的黄色的树脂肥皂吗?”刘大妈疑惑儿子。
   “不,我今天要用、用它来洗澡,洗掉全身的晦气。”刘三用一只手挠了挠脑门解释道。
   “早被你女朋友洗掉了。”刘大妈用眼斜睨了一下,语速不快不慢地道。
   “该死。”刘三十分地懊恼,将另一只手上抓着的熊猫玩具狠狠地往纸箱子里一甩,边冲出门边愤怒道:“又是她,阴魂不散。”
   这会儿可急了刘大妈,对着门外大喊,“你猴急啥子嘛,慢点,小心摔跟头。”只听到一阵咚咚声过后,刘大妈轻轻地合上了门,自语道:“这又是那一出啊?十万火急的,没个谱!”在长叹一声之后,走进了厨房。
   很快地,刘三手拿着一块香喷喷的名牌香皂又蹭蹭地上了楼,一进家门就直奔浴室。瞬间,他就被白色的肥皂泡沫包裹了,并使劲地用手搓着身体的表皮肌肤。这时,从阳台上传来一段京腔——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
   刘三听着听着,纳闷道:“老爷子怎么这么高兴啊?——难道他的地摊生意开张了不成?”
   话说这个刘老汉,是个退休工人,一直闲赋在家,成天闷闷不乐。一天,他独自一人在公园里瞎逛。偶然间听到两位老人在唉声叹气地说些理发难、理发不顺心之事。于是心血来潮地想:我可以重出江湖啊,拣起我丢下十几年的理发手艺啊,在这公园的偏僻处开个临时的理发摊啊。回到家,就兴高采烈地说与了老伴及刘三听。
   刘三听后“笑喷”了,冷嘲热讽道:“就凭您那下三烂的手艺,也去大庭广众下丢人现眼,算了吧,在家好好呆着吧。”
   说得刘老汉倒是一愣,又见老伴不言语,于是赧然地将此事搁浅。可日子还在黑白分明中过,整天无所事事的他闷得发慌,又无别的爱好。一天,老伴突然推回家一辆崭新的三轮车。
   “你推这东西干嘛?”刘老汉莫名其妙道。
   “为了你啊。”刘大妈不紧不慢地道:“将你的大镜子往车上一搁,那发了糗的箱子往里一扔,你想上哪去就上哪去,不要成天在我面前晃啊晃的,弄得我头晕。”
   “哈哈哈……还是老婆对我好!懂我的心思。”刘老汉听后乐开了怀,像个孩子般情不自禁地上前拥抱了老伴。
   “走开,走开,”刘大妈用力挣脱了,骂道:“老的小的都没个正经。”
   从此,刘老汉像年轻了十几岁,变了个模样。只要是太阳往天上高高地一挂,他就骑着三轮车子,穿着大白褂子,唱着京剧调子出门了——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
   只见公园的一隅,刘老汉将大镜子竖着,理发箱子开着,凳子摆好,只等客来。不过,那个用纸板书写的还算端正的告示特醒目——
   标题为:传统理发
   开设的子栏目为:刮痧、推拿、按摩、揣腰(伤)、掏耳、洗眼、修眉、刮脸、插伤(可能是笔误,应是擦伤)
   嗬,乍一看,工艺一应俱全,还有模有样的。这架式,还直奔大干一番而去了。正说着,一位老年朋友走上了前,“这理发,要多少钱?”“哎,看着给,只图个乐。”刘老汉赶忙招呼,用手上的一块布拍了拍凳子。就这样,第一桩生意开始了。不过,说来也是,在刘老汉手上理发的大多是老年人,要么就是小孩子。理的发型大多是超短发,抑或是光头,可能是图个经济实惠吧。
   当刘三在浴室里憋闷的时候,刘老汉在阳台数钱呢。他攒着一叠一整天下来的碎票子,情不自禁地又哼起了那永恒不变的乐调子——
   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
   其实啊,生活需要适时地调理,调理得得当了,也就不憋闷了。
  

共 29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其实啊,生活需要适时地调理,调理得得当了,也就不憋闷了。”正如作者文末所言,生活的乐子全在自己的用心调理。小说以刘三的背(与“骚娘们”分手与生意淡季)开篇,以刘三父亲—刘老汉的兴(在公园摆便民理发摊)形成对比,用孙大娘的挑衣服遇到一堆干柴作为过渡衔接,刘三的失落与刘老汉的哼唱形成小说的两个篇章,辅之以环境的渲染,人物形象丰满,情节充实,反映现实生活的笔力淡然,小说的主题突出。只是中间的衔接处稍有些突兀。感谢作者,推荐大家赏读!【编辑:孔雀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孔雀河        2013-03-27 17:47:35
  第一次写按,就碰到了付老师的这篇小说,尽管费尽心思去编辑,但限于笔力与水平,就这样写了按,不足的地方,敬请大家斧正!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