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散文】龙泉问剑

精品 【绿野·散文】龙泉问剑


作者:艄夫 探花,21972.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38发表时间:2013-04-08 21:03:27


   龙泉问剑
  
   剑,是双刃直型的利器。双刃,可左可右,不管偏左、偏右,都是只用一刃,等于将剑当刀(弧型单刃的利器)使了。要把剑端平,方才可以发挥它的特点和作用。
   不偏于一刃,把剑端平而用中,就像书法之中最有表现力的中锋用笔;这些都跟儒学的中庸差不多。当然,剑和笔都在儒学大成者孔子之前就已有了。可见,中庸其实乃是结合了当时既有之世间事理而形成的。如果谁不懂得什么是中庸,不妨仔细对着剑好好端详一番。
   自从问世以来,剑被最为广泛也最大程度地在战争中使用,从而成为冷兵器的最显著者。但它同时又可以作为装饰品和宗教的法器,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在西方,刀与剑无甚大异。在中国,剑是大威大雅的,相比之下,刀则便宜而通俗。因此,有菜刀、草刀、柴刀,而无菜剑、草剑、柴剑;即使菖蒲做的象形之剑,也是端午节的文化标志之一。以剑为宗教法器,是道教的道士,他们的四大法器是剑、镜、印、令。以剑为装饰品,主要表现于士大夫及文人佩剑。士大夫属于官员,剑有其官职等级之微异。文人并非全部都已取得功名成就,中等人家的子弟也会在出门旅行之时携剑带琴。因为,中国古代只在秦朝、元朝对民间实行武器管禁,古人的书剑飘零,琴剑浪游,很是常见。
   先秦的青铜剑和直刃的唐刀,是很秀出于历史的。随着冶炼的发展,青铜剑被铁剑取代,然后,唐刀传至日本,成就了世界著名的日本刀。唐代之后,中国刀剑的质量在大量普及于民间的过程中逐渐退化(包括了偷工减料的因素),以至于与倭寇相抗落于下风,为了取胜,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结合倭刀特点,创造了沿用至清代的戚家刀。
   先秦名剑,根据《史记》记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渊,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这九大名剑都是出之于韩。拥有最厉害之剑及弩的韩国,因为地处中原,是战国七雄之中最小之国,最先被秦国攻灭。河南驻马店西平县内的棠溪(地名即是第一名剑),从周朝直至唐朝末期,一直都以铸剑为业,唐宪宗年间,朝廷发兵平定中原叛乱,尽杀工匠,将冶炼名城夷为平地。宋代以降,浙江丽水的龙泉(地名是第六名剑龙渊因避唐高祖之讳而改渊为泉),逐渐声名崛起,至今已经成为铸剑圣地。
  
   三月十三日下午,我到了丽水,晚上,会晤铸剑师胡小军。十四日上午,走访龙泉市郊外的剑村,即胡小军的铸剑厂,看了几十款胡所铸的剑(主要是电影《赤壁》、《王的盛宴》里的道具剑),以及几款古代刀剑,下午,返丽水。十五日上午,辞丽水。
   我这次丽水之行,其目的就是龙泉问剑。我草拟了一个剑样,经过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林校)梁书记的引荐,请胡小军定做。因十四日恰逢龙泉市召开两会,著名铸剑师陈阿金等,都去开会了,故而,梁书记只是带我参观了胡小军的剑村。
   问剑之因,首先,是我从孩提之时就很喜欢剑。其次,在二年之前,获得一块和田籽玉,当时的第一个念头是将这块鱼形玉块作为磨剑的磨石,一年二年三年的磨,甚至如古诗所言“十年磨一剑”,看看能不能把剑刃磨得“吹毛得过”(一根长头发放在刃上用力吹一口气,头发就断了。《水浒传》里杨志卖刀之时所言的那把祖传宝刀三大特点之一)?第三,去年下半年,参加丽水松阳“叶法善与养生文化研讨会”,认识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周伟华教授,基于对唐代高道叶法善的探讨与周有些共识,常于腾讯空间谈聊,聊及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梁书记原为龙泉市长,对剑研究颇深,说可以为我引见一些铸剑师。是夜,我就做了个梦,梦里见到一把有点别致的剑,远而渐近,犹如天赐予我。第二天,周伟华说梁书记认为我若去龙泉买剑,不妨设计个剑样交给铸剑师照样铸制。于是,我以梦中之剑为底本,查阅并参考网上和已收藏的各种剑的图片。查阅了好几天,决定将道文化、三星堆文化、楚文化结合起来,设计一把可作道教法器的剑。因无绘图铅笔及橡皮,纤细的活动铅笔将图样画得有点糊,就扔了再画。画了二日多,算是画出一张较为清晰的剑样,然后拟写剑样说明:
   古之尺寸随时代之变而变,宋代之制非唐代旧式,建筑如此,各种器物亦是大致如此,尺寸之长短各有不同,故我按照现代的厘米为计。剑身三十八厘米,剑格剑茎剑首共十八厘米,全长五十六厘米。剑首顶面刻画太极与八卦图案,每卦图案长一厘米,此为含八,五十六结合此八,则是六十四。剑首形状,模仿三星堆文化的头像,头像长七厘米,以正、反面为伏羲、女娲,正面伏羲,粗眉、龙眼、挺鼻;反面女娲,细眉、凤眼、弧鼻;最宽处六点四厘米(因两耳凸出),最圆滚处直径四厘米。剑茎圆而略扁,正面最大处三点六厘米,最小处二点五厘米,侧面最大处三点一厘米,最小处二点二厘米。之所以剑茎近剑格处细,近剑首处粗,是为了可以拿捏剑诀。剑格是三星堆文化之面具,突出两眼,最宽处六厘米,最厚处三厘米,长三点三厘米。剑身最宽处四厘米,最厚处一点二厘米,模仿越王勾践剑。钢纹流水,锷窄,从宽,剑从嵌铜制七星按北斗排列,斗口向剑锋,斗柄旁边正面刻“道法自然”,反面“德配文命”。剑鞘之形制,六面六角以象征六合,以楚文化的纹彩。唯伏羲、女娲可以头顶八卦、太极图。唯八卦、七星可为道法之突出代表。而拿捏剑诀之时,右手食指、中指恰在于剑格之两眼上,两眼象征神明之光,则运剑而顺神明矣。
   我带着剑样以及参考图片前往丽水,只为定做一把我想要的剑。周伟华将我介绍给梁书记,梁听了我对剑样的解说,就给胡小军打了电话。胡小军过来会晤时,令我意外,他戴着眼镜,长相儒雅,不喝酒,不抽烟。跟我这个烟鬼,酒量很差的酒徒相比,他更像个文人。我喜欢以貌取人!人若无相,则无文、武、雅、俗之异,眼睛、鼻子、嘴巴也就不该不一样了。在眼、鼻、口的貌相与面各不同的分别中,我与胡握手合影告别。
  
   从龙泉回来,我陷入了对剑的沉思。这份沉思,是在此行之前就已有了的。剑,该若何?是式样?是锋利?还是名气?
   名气,是由实力奠基的。锋利,出于质地之优与磨砺之细。式样,是文化意义的最大象征。铸剑师的名气,是需要铸剑之实力的。在冶炼钢铁全球共进的现代,钢制刃器的锋利,早已大大超过古代。由有了名气的铸剑师定做之剑,应当要在式样上进行讲究,才会相得益彰!因此,梁书记建议我自己设计一个剑样,用胡小军的话来说:每个人的心目中都会有一把与众不同的剑。
   宝剑赠烈士,红粉送佳人。男人喜爱武器,女人喜爱化妆品,犹如天性。我心目中的剑,是不宜短、长,取中为适,半米有余也就够了,锋利只是剑刃的基本,式样必须细加参究。当我确定了剑样,对着那个铅笔画了钢笔描的剑样看了又看,手里捏弄着鱼形和田籽玉,便想把剑细细地磨成神话般的锋利。
   真能“吹毛得过”,我只在少时见过一把德国造的剃刀。剃刀只剃软毛不碰硬物,其刃很薄,在薄刃和钢质极好的基础上磨得能够吹毛得过,符合逻辑。剑是兵器,必定会与其它兵器互相砍击,刃若不厚,是经不起砍的。厚刃能够吹毛得过吗?我充满怀疑,现存古剑之实物以及各种世界名剑,尚未见到能够刃利如此。
   或许,宝剑是能磨成剃刀般刃利的,在“十年磨一剑”的前提下。只是,经得起上阵作战而不缺刃吗?胡小军的剑村里有一把缺了刃的古剑,将手紧握剑身进行抽动也不伤手;这是几乎古代所有冷兵器最普遍的锋利程度。兵器之能伤人,其实并非在于刃薄而利,它主要是靠用力去刺、击、劈、砍。不过,如果用和田籽玉日复一日累月经年地磨剑,难道不能磨成吹毛得过吗?等着吧!我的龙泉问剑,留待今后的得剑、磨剑,在十年内以求答案!
  
   二零一三年三月十八日
  
  

共 30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对剑情有独钟,从古代剑的产生,剑的使用极其锋利程度等等都无所不知。先秦名剑,根据《史记》记载:天下之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伯,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渊,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将,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这九大名剑都是出之于韩。而且作者还亲自到丽水拜访铸剑师胡小军,看了几十款胡所铸的剑(主要是电影《赤壁》、《王的盛宴》里的道具剑),以及几款古代刀剑,下午,返丽水。十五日上午,辞丽水。此行只是为了龙泉问剑。草拟了一个剑样请胡小军定做,并且想起用和田玉磨剑。真奇异的想法。或许经过十年真的磨一剑,达到锋利无比的程度,也不枉做这块龙泉宝剑一场。文章细腻大度,有理有据,虚实结合,既有对古代宝剑的评价,也有亲力亲为的考察。欣赏拜读好文。推荐阅读。问好艄夫老师。【编辑秋心】【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093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心        2013-04-09 17:41:03
  文章由表及里,论剑,源远流长,而且亲力亲为。佩服之至。
秋心如水
回复1 楼        文友:艄夫        2013-04-09 20:42:53
  谢谢秋心大姐编辑!
2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3-04-09 19:29:11
  欣赏精品文章,遥祝春安
回复2 楼        文友:艄夫        2013-04-09 20:43:34
  呵呵,春安!谢谢朋友!
3 楼        文友:1121672144        2013-04-13 17:51:05
  虚实结合,既有对古代宝剑的评价,也有亲力亲为的考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