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影视戏曲 >> 【江南剧本】报得三春晖

精品 【江南剧本】报得三春晖


作者:ran.t 榜眼,2815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678发表时间:2013-04-08 21:10:48

时间:当代。
   地点:江城市。
   人物:
   于青桦,女,四十多岁,江城中学老师。
   常路,男,十一二岁,江城市红花镇小学五年级学生。
   吴永康,男,四十多岁,于青桦丈夫。
   吴老太,女,六十多岁,于青桦的婆婆,吴永康的母亲。
   刘丽,女,二十多岁,中学老师,于青桦同事。
   常父,男,三十七八,农民,常路父亲。
   庄主席,女,四十左右,江城区妇联主席。
   田主任,女,五十左右,江城中学教导主任。
   老师、学生、记者、清洁工、妇联干部、中年女、青年男等。
  
   序幕:午夜梦回泪沾裳
  
   【黑暗,闹钟的嘀嗒声,甚为凄清。
   【光启。于青桦家。淡淡月色照进客厅,可见桌椅、沙发,墙壁上醒目地吊着一个带挂链的钢质小口哨。
   【于青桦坐在椅子上,朝着小口哨出神。
   于青桦:(轻声自语)真快,一转眼就半年了。小恒,你是不是想妈妈了,才到妈妈梦里来?在梦里,你吹着你最心爱的小口哨。(微笑)你还跟从前一样可爱、神气,像你自己说的,长大了一定是个大帅哥。(顿了顿)长大了,长大了……可惜妈妈永远不能看见你长大了……(哭出来,急忙捂住嘴)
   【吴老太从房内出来,开灯,客厅大亮。
   于青桦:(擦泪,站起)妈。
   吴老太:(阴沉着脸)半夜三更不睡觉,在这干什么?
   于青桦:我……(看了一眼小口哨,鼓起勇气)刚刚小恒给我托梦了。
   吴老太:(锐利地看了一眼小口哨)不可能!
   于青桦:是真的!小恒跟我说话,跟我野餐,朝我笑,草地很绿,天很蓝,(说着说着神情缥缈)小恒还请我吃草莓,跟从前一样,一模一样……
   吴老太:(截断)小恒要托梦也是给永康,给我,他怎么可能会托梦给你?
   于青桦:(可怜巴巴地)小恒的事是意外……
   吴老太:(拔高嗓子)你胡说!(泪下,扑到小口哨前)小恒乖孙子啊,可怜你小学还没上完就去了,叫我们老的活着有什么意思啊!
   于青桦:(上前欲扶她)妈你别这样……
   吴老太:(甩开她的手,抚摸着口哨哭着)你才多大啊?奶奶本来还指望看你进大学,找工作,娶老婆,让我抱重孙子哪……
   【吴永康急忙从内走出,扶住吴老太。
   吴永康:妈,半夜了,别吵着邻居,快回房睡吧,啊?(扶吴老太回房,对于青桦视而不见)我想,小恒也不希望你这么难过……
   于青桦:永康,我就是起来看看小恒,没想到吵醒了妈……
   吴永康:(并不看她,亦不停步)你就是嫌这个家太安稳。
   吴老太:(陡然回头)你给我滚回你的房间去,别再烦小恒!(手指于青桦)搅家精,祸害精,我们永远不会原谅你,小恒在那边也不承认有你这个妈……
   【吴老太指指戳戳,越说越近,吴永康勉力拦阻。吴老太的动作仍在继续,但话声淹没于突然而起的汽车声中。
   【于青桦傻傻地立着,倾听那声音,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令人恐怖惊惧。
   【一声极其刺耳的刹车声。一个清脆男童的叫喊:妈妈——
   于青桦:(崩溃,猛的蹲下身子,双手捂耳,喊出)啊————
   【造型。切光。
   【静寂。远处隐约传来口哨声。
  
   第一幕:一石激起千层浪
   第一场
   【口哨声持续。光启。
   【距前场几日后。街心公园。天幕上树木花草,天蓝如水,白云银亮,鸟鸣悠悠。
   【刘丽手拿一份报纸,扶着于青桦慢慢走上。刘丽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高挑俏丽,目光灵慧,与此刻不无迟钝的于青桦恰成对比。
   刘丽:(关切地)于老师,你好些了吗?
   于青桦:没事,没事。
   刘丽:还说没事,刚才上课,你都晕倒了!
   于青桦:我是因为……因为讲到“母与子”,一时失态……出来透透气感觉好多了。
   【刘丽同情地看着她,欲劝无语。口哨声不远不近地传来。
   于青桦:(停步,倾听)谁?谁在吹口哨?
   刘丽:(目光探寻)哦,那边有两个小学生在玩。
   于青桦:(顺着刘丽目光望去)我们小恒就喜欢一边吹口哨一边做操,边做边笑,一边笑一边动作还那么标准……(晃了一下)
   【刘丽连忙将于青桦扶到长椅坐下。
   刘丽:(看着失神的于青桦,没话找话)于老师,今天报纸上有篇文章,号召社会各届争当社会妈妈,让失学的孩子重新走进校园,让无人关爱的花朵重获阳光雨露。
   【于青桦机械一笑,不以为意。
   刘丽:(扬开报纸)社会妈妈不仅助学,还关心小孩子的生活,有些还见面,情同母子呢!你看,报纸上登了前几批孩子的简介和这一批的照片,我想在这里找一个合适的小朋友助养。
   于青桦:(瞥了一眼)难怪学生们都说你是爱心大使……(忽然顿住,一把夺过报纸贪婪地看着)哎呀!
   刘丽:(惊了一下)怎么了?
   于青桦:(激动地)快看这个孩子的照片!像不像?像不像?(见刘丽不解,忙从身上掏出儿子的照片,对比着)你看!像不像我家小恒?
   刘丽:(观看,吃惊)哎呀,真的有点儿像吴恒。
   于青桦:何止一点儿啊?你看这眼睛,这鼻子?跟我儿子像了个八成!
   刘丽:下面有名字——常路……
   于青桦:(冲动地掏出手机)我要助养他!(读)联系方式,晚报……妇联庄主席……(走到一边拨号)
   【手机铃声响起。刘丽隐去。
   【庄主席在另一表演区接电话。她是个四十来岁的女人,戴着金丝边眼镜,文秀中带着干练。
   庄主席:喂,你好!
   于青桦:喂,请问您是妇联庄主席吗?
   庄主席:请问您是?
   于青桦:我看了今天的报纸上关于社会妈妈的那篇文章,我想助养那个叫常路的孩子!我只要他!
   庄主席:谢谢!社会需要您这样的好心人!请你把资助款存到“社会妈妈助学基金”专用账户,然后拿着银行的回执来我们“儿少部”联系资助对象,填写登记表。小学生每年三百,初中生五百。
   于青桦:好!好!我立刻来办理手续!
   【光转。
   【庄主席走近。
   于青桦:(与庄主席握手,急切地看她身后)庄主席,常路呢?
   庄主席:(笑了)别急呀,去公园洗手间了,一会儿就来。
   于青桦:(不安地)第一次见面,你说我穿成这样行吗?我带的东西他喜欢吃吗?他会排斥我吗?
   庄主席:你别紧张,不然孩子会更紧张。
   于青桦:(有些惭愧)对不起,庄主席,我是……
   庄主席:(误解,笑着)我懂。头一回见,往往大人比孩子还发慌。(感叹)也只有你们这样的好心人,才会为素不相识的孩子患得患失。
   于青桦:不不不!我不是为这个……
   庄主席:还谦虚!比起那些做了点儿善事就敲锣打鼓满世界宣传的人,您真能让他们愧死。
   于青桦:(想要解释,又一时说不清,尴尬一笑)我真的没您想得那么伟大。对了,报纸上介绍常路没有母亲,是吗?
   庄主席:唉,这孩子不仅没有母亲,连父亲也不大管他,要是没人资助,能不能念完这学期都难说。
   【常路怯怯地上。他是个羞怯的小男生,清秀的五官,瘦瘦的身形。
   庄主席:常路,来,见见阿姨!
   于青桦:(看得如醉如痴,忍不住伸出手去,想要搂抱他)孩子,我的孩子……
   【于青桦的“热情”把常路吓坏了,他本能地躲开。于青桦愣在原地,无措地望着他,满怀渴望又满怀伤痛。
   庄主席:(疑惑)于老师?于老师!
   于青桦:(回过神来)哦,不好意思。(对常路)常路……你好。
   【常路低头不作声。
   于青桦:(向庄主席)这孩子怎么……不爱说话?
   庄主席:(笑了)是有点儿腼腆。于老师,你教过那么多学生,什么性格的没见过?我相信日子久了,你们一定能熟悉起来,能像一家人一样。(鼓励地)常路,你说呢?
   常路:(讷讷地点头)……
   于青桦:(疑惑)常路……会说话吗?
   常路:(又要点头,看见庄主席鼓励的眼神,勉强挤出一个字)会……
   【于青桦看着常路,大为失望。光切。三束追光照着三人。
   于青桦:(画外音)天哪,这孩子怎么这么木?
   常路:(偷偷看一眼于青桦,画外音)这个阿姨好像不喜欢我。
   庄主席:(担心地看着二人,画外音)要不是为了上学,常路可能根本就不愿意来。看来还有得磨合。
   于青桦:(画外音)只是跟小恒长得像,性格可是南辕北辙。
   常路:(画外音)妈妈不要我,爸爸不管我……这个陌生的阿姨怎么可能喜欢我?
   庄主席:(画外音)于老师好像也有隐衷,看来我还要好好做做工作。
   【光复如初。
   庄主席:(故意逗常路说话)常路,你在班里是第几名?
   常路:(有些小小骄傲)第一。
   庄主席:(进一步)你们班有多少同学?
   常路:(又恢复了先前的瑟缩)五十六个。
   庄主席:咱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
   常路:(不安地扭动着)也是五十六个。
   庄主席:(笑着)这个数字多好啊,你说是不是?
   【常路又不想说话了,点头。于青桦轻叹一声。
   于青桦:(把庄主席拉到一边)庄主席,谢谢你的苦心,我跟这孩子恐怕没有缘分,他的个性太内向,跟我儿……跟一般孩子完全两样。
   庄主席:(笑劝)于老师,其实内向的孩子情感最丰富了……
   于青桦:(摇头)资助款我已经交了,就当是我给孩子的一点助学金,成绩那么好,不念书可惜了。至于“社会妈妈”这个角色,我可能无法胜任。
   庄主席:既然这样,我也不强人所难……
   于青桦:这孩子太黄太瘦了,可能缺乏营养。对了,我带了酸奶来。(从包中掏出酸奶)
   庄主席:常路,阿姨带了酸奶,喝一点好吗?
   【常路迟疑地接过,一口气喝完大半瓶,习惯性地吐出一口长气,摸摸鼻子。
   【于青桦怔住了,眼中一下子满含泪水。
   庄主席:(没注意到于青桦的表情)于老师,那我就先送常路回去了?
   于青桦:别!庄主席,对不起,我,我还是想……先跟小常路相处相处看看。
   庄主席:(莫名其妙,又满心喜悦)好啊,好啊!太好了!
   于青桦:(看着常路,走到一边)说他像小恒,他们的性格又天差地远;说他不像小恒,他们喝饮料摸鼻子的习惯却如出一辙。他到底是不是我的孩子?我该不该当他的母亲?冥冥之中,我们有没有这份母子缘?
   【暗转。
  
   第二场
   【光启。距前场一个月后。
   【常路家。家徒四壁、破败潦倒。常路正伏在一张凳子上专心致志地做作业。
   【于青桦边打手机边上。
   于青桦:……往右,第三家,……(一眼看见常路,高兴地)找到了!庄主席,我已经找到常路家了,谢谢你,再见。(挂机)
   常路:(意外,又有点欣喜)于阿姨?
   于青桦:常路,一个月没见你了,阿姨今天没事,过来看看你,最近怎么样?
   常路:挺好的。(连忙把凳子上作业本拿开,端凳子给于青桦坐)于阿姨坐。
   于青桦:(看着常路)比上次瘦了点。
   常路:(懵懂地)老师说我可能贫血。
   于青桦:(心酸,摸摸他的头,四顾打量)你爸爸把家里收拾得挺干净啊。
   常路:我放学回来打扫的。
   于青桦:(一怔)你一个人打扫?你爸爸呢?
   常路:去买酒了,马上回来。(从唯一的一只水瓶里倒水端给于青桦)阿姨喝水。
   于青桦:(接过水杯,看见常路的手)都起老茧了。(心疼地)我们家小恒从来没吃过这个苦。
   常路:(好奇,忘记了局促)小恒是谁?
   于青桦:是……阿姨的儿子,你的小哥哥。
   常路:他怎么不一起来呢?
   于青桦: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再见面……
   常路:(稚气地)不能早点回来吗?暑假能回来不?
   于青桦:不能,除非阿姨提前去找他……
   常路:(说者无意)不要去吧?
   于青桦:(听者有心)为什么?
   常路:因为……因为……(过了片刻,没自信地)老师说,不下课的时候就不能出教室;没放学就不能出校门。时间没到就跑过去,是不对的。
   于青桦:(震了一下)时间没到就跑过去,是不对的!
   【常路呆呆地望她。
   于青桦:老师说得对。阿姨也是老师,可是却想要违反校规,(嗓子有点哽)是阿姨错了。
   【常路不敢说话,只是看她。
   于青桦:(想了想,掏出一百块钱给常路)常路是好孩子。(见常路摇头,把钱塞进他手里)这是阿姨给你买东西吃的。两节课后到小卖部买个酥饼,买个包子。夏天了,买瓶汽水,买点冷饮。大考前要是上晚自习,你就抓空儿出去买碗馄饨,买碗水饺。
   常路:(松松地捏着钱,望着于青桦,渐渐亲近起来)谢谢阿姨。
   【常父歪歪斜斜地上,一把将一百元钱从常路手中夺去。
   于青桦:(不敢相信地)你干什么?这是给常路的营养费。
   常父:(舌头发大)我……在门外听了半天了,你、就是于老师吧。我帮常路收好。

共 27116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母爱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是人间最美的声音。公益又是一个话题,是又一种大爱无形。要把这两个主题结合得水乳交融,诠释得别具一格,收到“让人眼前一亮”之效可谓难上加难。难,并不表示做不到,剧本《报得三春晖》给出了最好的答案。此剧立意高远,用极为细腻的笔触讲诉了一部人间悲喜剧,娓娓道来红尘紫陌里的一幕幕故事,这些故事,叫做生活。女教师于青桦生日,却因为强烈的责任心留在学校加班,她懂事的儿子在给她送蛋糕的时候不幸遭遇了车祸,婆婆迁怒于她,丈夫不原谅她,她自己也深深陷入自责中,而由于“社会妈妈”这一契机,她领养了一个与儿子相貌相似的贫困儿童常路,进而和相关的人员展开了一系列薄凉里不乏温情、幸福中又含着苦痛的纠葛交锋,尽显“谁言寸草心”的广袤内蕴。如果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其肆意流淌的温情已足够动人心弦,不失为一篇上佳之作,然而作者笔锋一转,情节急转而下,常路得了重病,在得知自己病情后离家出走。作者紧扣这种戏剧危机,浓墨重彩写出最华彩的一章: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大雨夜寻找常路!在这个过程中文章的主题也随着那划破天际的哨声变得明晰无比——大爱的延伸辐射,无疑是本剧最终的暖色基调、华丽落点。这部剧本的起承转合极为流畅自然,技巧的运用如凌波微步般的不着痕迹,高明地借由人物的互动与对话,让观众自然储备了相关的信息,能够一路顺畅地看下去而浑然不觉,而人物的塑造、氛围的铺陈、情节的铺叙、细节的构建、情境的点染、伏笔的嵌入……无不叠现佳构。可见作者洒脱的驾驭以及高超的技巧,再加上埋设巧妙的悬念和蒙太奇手法,以强烈的戏剧冲突,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人物台词的个性化,更使得此文亮点频频,如彩灯互辉。那特定的情境之下,各色人物一一登场,只眼独具的表现方式,不仅使主角栩栩如生,形象立体,就连配角都个性鲜明,独具情态,无不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的作者就像是交响乐的指挥,同时处理节奏与气氛的冷热调剂,无疑是具有很强组织力与整体感直觉的最佳体现。大气磅礴的主旨,醇厚精纯的功底,入木三分的刻画,写来却如此的迂徐从容,顾盼生姿,的确是不可多得的经得起时光淘洗的第一流杰作。倾情推荐。——编辑:秋梧飘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09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禹鼎侯        2013-04-08 21:17:25
  陶的小说我看过不少,至于剧本,因为在这一块我相知甚少,所以也没怎么细读过。第一次接触到陶然大哥的剧本,是那篇获奖作品《等》。
   《等》的篇幅不算长,通篇三千多字,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篇幅里,故事所喷发出的张力,已是相当精彩。
   《报得三春晖》是一篇两万多字的剧本,讲的是女教师于青桦在儿子不幸去世后,却意外因“社会妈妈”领养一个和儿子容貌十分相似的儿童常路,进而和酗酒的常父,以及蛮横的婆婆吴老太之间展开一则动人温情的故事。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剧本的场景构造和气氛营造,画面感极强,通篇没有一处多余,一路阅来,就如同看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电影一般。
   然后则是矛盾的构置。剧本中大的直接冲突主要有四个,一个是开篇楔子里,吴老太和于青桦之间的矛盾,开篇设疑,很好地起到了吸引人们眼球的效果。第二次大的冲突是在学校里,常父和于青桦的正面交锋,通过这一幕的刻画,使得故事中许多人物的形象都立体起来,情节的推动也到到了一个小高潮。
   到第三个大冲突,则是吴老太在学校与于青桦之间的那一场争论了。到这里,前面所设置的所有伏笔都爆发出来,故事也在这一刻达到了制高点,无论是作为吴老太,还是于青桦,甚至刘丽,都完成了由内而外的彻底转变。
   按理说,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也不失为一则温情洋溢的动情故事,然而作者在此之外,又将故事推上了另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潮。那就是患白血病的常路的出走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忙寻找。于是,剧本的主题也随着那划破天际的哨声变得明晰无比。
   在我看来,这部剧本的主题,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从于青桦一家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帮助是相互的,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作者在故事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这样类似的字眼,这样的主题自然十分凸显。
   而作为本文的主题的进一步深化,第二个主题则更是呼之欲出。那就是爱的延伸。剧本借“社会妈妈”这一特殊的群体入笔,很好的穿插这一主题思想,在刘丽身上得以深切流露出来,而最后一场剧目,社会各界好心人集体寻找常路,使得主题在某种意义上进行了无限的放大,全文的血肉也变得无比丰满和充实。
   故事结局的大圆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人性的圆满,作者笔下的故事,现实生活中或许有,但绝对不会有这般美好的结局,但作为剧本的存在,却使得文字无比丰盈厚实,更透出一股勃勃向上的积极的力量。
   剧本的标题为《报得三春晖》,大抵是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意,而剧本紧扣母爱和社会大爱,也更好的阐述了这一主题,故事内涵和文题遥相呼应,这也是这篇剧本的一大亮色。
   当然了,除开这四个大的冲突之外,小的冲突也有如明珠璀璨,恰到好处的点缀,使得故事张弛有度,沉稳矫健,比如于青桦和常路的互相熟识的过程,比如吴永康接受常路的片段,又比如常父的那段往事,又为整个故事铺上了一层温暖的爱的底色。
   至于语言的精彩处,此处就不必细说。我看过陶然的多部小说和评论,陶的语言给人的感觉总是很精彩,没有华丽,没有做作,乍一看很平平无奇,而深读下去,却发现若无深厚的文学功底不能为。
   说到这里,忽然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细节。熟悉陶然的都知道,陶对于张爱玲的痴迷和喜爱,已经超过了当前网络意义上的“粉丝”,而陶然,也不止一次将张爱玲的作品向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推荐阅读,而在本文中,陶再次表现出了其调皮的一面,在剧本中学以致用,穿插有张爱玲的台词,使得剧本底蕴丰赡的同时,也让人们随着剧本对张爱玲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实这对于文学创作,也是值得学习的一项技巧。我们或多或少都阅读过不少名人作家的作品,总有一篇或者几篇是自己非常喜爱的,那么,既然喜爱,为什么不能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呢?
   创作的灵感多来源于生活,而有些枝节,却多从积累中来。
   感谢陶然大哥如此一篇精美佳作落户江南,问好!
禹鼎侯
2 楼        文友:禹鼎侯        2013-04-08 21:19:06
  小桦树同学,我表示你亮了,速度来围观。
禹鼎侯
3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3-04-08 21:23:42
  佳作,学习了。问好师兄,此作精彩纷呈,果真不俗。
4 楼        文友:秋梧飘絮        2013-04-08 21:24:12
  好吧,侯同学,你无意中抢了我的沙发。。。
5 楼        文友:禹鼎侯        2013-04-08 21:25:04
  必须的,谁叫你按语写那么慢。。。
禹鼎侯
6 楼        文友:轩程        2013-04-08 21:30:19
  一个字,好!!
卖文字的人
7 楼        文友:轩程        2013-04-08 21:31:07
  好按好文,相得益彰!
卖文字的人
8 楼        文友:小桦树        2013-04-08 21:45:22
  虽然是“女”主角,呵呵,表示格外激动,话说不会是巧合吧O(∩_∩)O~问好淘老师,问好婆婆,问好鼎侯~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 楼        文友:哪里天涯        2013-04-08 21:48:47
  好按好文,共赏!
哪里天涯
10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4-08 22:25:07
  这是一篇构思精妙,主题深刻的戏剧。主题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大爱让世界温暖,大爱救人。小说为了表现今天社会救助的意义,把故事放在两个不幸的家庭之中,由家庭的不幸构成了戏剧的强烈尖锐的矛盾冲突,构成了戏剧情节的抓人力量。于青桦的儿子出了车祸,婆婆和夫妻二人都处在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之中,家庭矛盾也因为丈夫吴永康的结扎而加剧,什么力量能化解这一家人的矛盾,让这一家人重新走入幸福之中?常路,曾经有幸福的家庭,因为父亲工厂的火灾,母亲一走不归,母亲从此烂醉于酒,常路陷入了可怜悲惨之中,什么能使小常路走出人生的悲哀?作者巧妙地利用今天的社会救助这一背景构思故事,让于青桦认养了常路,这一行动,让于青桦一家三人走出了情感的困境,让常路父子走出了困境,表现出了社会救助的巨大意义,救人救自己,小说主题到此表现得鲜明而深刻。小说表现主题,不是概念化,而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把人物放在巨大的情感冲突中来展现。于青桦婆婆因思念自己的孙子,对常路不认,甚至凶恶辱骂;常路父亲,怕于青桦掏走了儿子的心,对于青桦的防备心理发展成了他的胡搅蛮缠;于青桦因为常路像她死去的儿子才认养,发现常路和儿子性格不同,又矛盾犹豫;戏剧就在这些真实情感和心理刻画中,把人物写得生动感人,把故事写得曲折感人,让戏剧具有了很强的社会真实性。戏剧故事为了表现主题,还有常路患病出走,社会寻找的情景,把社会大爱的气氛渲染得浓烈感人,把戏剧情节推向高潮。戏剧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甚至社会众生,都刻画得很成功,整部戏剧展示的人物命运悲喜交加,让人看着欲罢不能。好戏剧。
语文教师
共 22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