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吉尔尕朗』西去的大水(散文)

精品 『流年*吉尔尕朗』西去的大水(散文)


作者:梁晓阳的马场 秀才,1739.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21发表时间:2013-04-13 17:24:04

『流年*吉尔尕朗』西去的大水(散文) 北京时间20点30分左右,我站在了伊犁河老大桥上。天空是漫天的霞彩,金黄的光线穿透霞彩朝天空和河面照射,伊犁河泛着金黄而又白亮的光,渐渐地泛起一股渺远的寒意。等到阳光变成了红光,一轮火球便在河面上方隐隐欲坠,使人升腾起一种目睹炼红的金钢即将淬火的兴奋感。这时,我会更加专注地凝视,甚至想象得到那种水火相遇渗透一切的“滋滋”声马上就会腾空而起。
   终于,火球离水面只有一米的距离了,这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两片厚重的云层,一下子就把彤红的火球托住,于是硕大的火球马上被云层的两只手挡住了半边。但是通红的火光首先从没有被挡住的上边射下来,接着从两只手之间射出来,然后又从两手的边缘挤出来,于是,辽阔平坦的伊犁河面上便有了三道霞光,把一江亮水和岸边的一排排白杨绿柳映得一片通红——真正的伊犁河落日来了,而且不是那种一览无余的落日,而是暮云合壁之下的落日,落日熔金,暮云合壁,这时候河面上空已经是一个放出红光的金球,云彩之外有一道一道的红色,云彩之内有一道一道的金色。金球依旧放出金光,金色和红色一同铺向水面,水面也有了一栏一栏的金色和红色。这样,天空是开阔的云开云合,色红色金,下面是开阔的浩荡江水,金栏红栏,长天云彩暖,长河金球圆,随着脚下浩荡而起的江风,我愿作那只千秋飞翔的孤骛,在长河长天里飞向那一轮正在染上红光的金球。
   金球越来越红,终于在十来分钟后完全变成一个火球,并且开始缓缓沉下。倚着伊犁河大桥的桥栏,可以互相看见对方的眼睛里闪着一束火苗;彤红的火苗正在燃烧,彤红的火苗也是在作最后燃烧。江风一阵强似一阵,火苗的温暖渐渐淡远,西域冰凉的夜之潮头开始袭来,一个遥远旷达的地方,人的灵魂渐渐地循着暮色游荡。
   火球潜入水面,伊江河水终于由金红一片变得青白一片,继而由青白一片而渐次变得模糊幽远……
   晨曦初露中,伊犁河醒来了,潺潺的水声似乎正在诉说着刚刚过去的一夜的梦想。清洁的阳光照耀着伊犁河,河水一片青白一片银光,银光上是穿梭来往的水鸟在翻飞。清洁阳光在古老的伊犁河两岸的村落、松林、原野上缓缓流泻,在宽阔的河床和河道里的沙滩、绿洲上缓缓流泻。
   一川浩荡之水,在一片金光照耀之下,正翻着微波静静地向西流向远方。
   一直以来,伊犁河的名字不但和丝绸之路的历史,也和中亚、新疆的历史息息相关。我在翻阅一些关于西域的史籍后知道,很早以前,美丽的伊犁河畔便生活着塞人、大月氏人、乌孙人。最早居住在伊犁河流域的是塞人,他们曾在东起伊犁河、楚河流域,西至锡尔河地区游牧。后来,大月氏在河西走廊至塔里木盆地的广大地区兴起。公元前176年前后,月氏人受匈奴的攻击,被迫西迁,西迁过程中又发现了伊犁河这个美丽的地方,于是越过北天山,和塞人发生了冲突,最终把他们赶走,从此抢占了富庶的伊犁地区。乌孙人最初活动于河西走廊。秦末汉初,受月氏人的攻击而依附于匈奴,后在匈奴的支持下,袭击月氏人,并将其逐出伊犁河流域,从而取而代之。到了元朝,受成吉思汗封赏的察合台在伊犁阿力麻里成立了察合台汗国,乌孙人受其统治。此后100多年间,这里几乎没有平静过,为争夺王位和土地控制权,这些成吉思汗的儿孙们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
   尽管岁月峥嵘,伊犁的命运却始终与我国的大地连在一起。从公元前101年西汉在新疆设“使者校尉”,到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再到公元608年隋朝设置鄯善、且未、伊吾三郡,再到702年唐朝设置北庭都护府,再到元朝成吉思汗西征,完成对天山南北的政治统一,再到清政府在惠远设置伊犁将军,再到1911年辛亥革命党人在伊犁策动反对清廷黑暗统治的起义成功,再到1944、1945年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三区革命,一直到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二千多年的历史,伊犁始终是历代中央政府管辖的一方风水宝地,尽管她历经沧桑,甚至受过战火的洗礼,伊犁始终是我国的一方神圣领土。这一点从历史和现实看,伊犁人民是矢志坚守的,伊犁河,也成了伊犁地区历史云水苍茫的最忠实见证者。
   “英雄边关地,多情伊犁水。”这是伊犁人民对自己伊犁州的禀赋所做的高度概括。绵延不断万里流淌的伊丽水,以开阔的胸襟和无尽的关爱,接纳了历史上多少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志士。这里,曾经走来过肩负凿通西域义举的张骞,这里,曾经走来了深明大义肩负和亲使命的细君、解忧公主,这里,曾经走来了大义凛然烧毁鸦片而后又英勇抗英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这里,也走来了与林则徐英雄所见略同的两广总督邓挺桢,这里,还走来了勇于直谏才华横溢的洪亮吉、祁韵士、徐松,他们历尽苦难,却又痴心不改,都在这片土地上做出了出色的表现,注定名垂青史。
   就像伊犁悠久而不平凡的历史一样,伊犁河从天山之巅茫茫冰川雪谷中轰轰然流出,汇聚了千万条冰凉纯洁的雪水,流成新疆境内最大的河流,在我国境内汇成主流,一直向西流到哈萨克斯坦,注入西边遥远的巴尔喀什湖,全程达1500公里。千百年来,伊犁河为伊犁的畜牧业和农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成全了伊犁河谷作为伊犁州甚至全新疆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突出表现在灌溉农业发达,适宜于小麦、玉米、水稻、胡麻、甜菜、棉花等多种农作物栽培,除了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外,还有苹果、杏、西瓜、烟、大白菜、薰衣草等闻名遐迩。受惠于天山的伊犁河谷三面环山、降雨丰富,气候湿润,成就了伊犁无比壮美的河山草原,被众多人士称为“中亚湿岛”、“塞外江南”,使伊犁河谷也自然成为西部地区少有的生物富集区。有关资料表明,河谷各种植物有300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60余种,动植物之多位居全疆之首。仅伊犁河谷目前就已建立了西天山雪岭云杉国家给自然保护区,四爪陆龟、伊犁黑蜂、野苹果、野核桃等省级自然保护区。这些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为伊犁旅游业的开发创造了无限的商机。
   我手头有一份中共新疆区党委政研室的同志撰写的材料,里面提到伊犁河流域的发展定位问题,提出伊宁市要着力搞好对外开放和出口加工业,辐射和带动伊犁河流域发展,稳步扩大中亚市场份额,逐步巩固和壮大向西开放的产业基础和前沿阵地,从而牵动新疆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伊犁州党委、州政府近年提出要建设“工业富州、牧业大州、旅游名州、外贸强州”,这个思路既切合了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也结合了地方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这两种定位,伊犁州的产业支撑将实现新的转型。我一个外行人的看法,这里的农产品加工业将是一个很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它其实也就是灌溉农业的一个产业延伸。这么说来,伊犁河的功劳是最大的,当真无愧为伊犁各族人民名副其实的生命河和母亲河。
   多年来,我一直在想象伊犁河,她汹涌澎湃,气势恢宏……但那是在雪山融化倾坍的一幕中,那是我从电影电视上认识的伊犁河。在伊犁生活了40多年的著名作家郭从远老先生这样描写伊犁河:“丰富不至于驳杂,热烈但不缺冷峻,快乐中带着伤感,幽默里流出忧郁,粗犷不乏细腻,曲折而又舒展,明朗还有含蓄……”这是老伊犁文化人心目中的伊犁河。其实,伊犁河不仅仅于郭老先生的心目中,也不仅仅于我妻子的心目中,她甚至于我的心中都已经如同母亲般的位置,这些年来随着妻子不断地念叨要回娘家,随着小伊丽在伊犁出生,随着我日渐不适应南方而把那里当成了炼狱,我对伊犁的感情如同美酒的后劲一般升至热酣,我对伊犁河的亲切也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几乎每次回来,我们都要去一趟伊犁河,不为别的,就想看看她日夜流淌的河水。有时候我们沿着河边漫步,更多时候我们站在老大桥上,或者站在新建的特大桥上,看稍显混浊的河水漫漫西去,从这里看河水是辽阔浩荡的,牵扯得我的心也是最不平静的,尤其是在傍晚,江水滔滔,长河落日,让我顿生愿意融入这片土地的豪迈。多少次了,我望着悠悠西去的河水,望着水面尽头的满天红霞,一种既满足又苍凉的游子情感就会涌塞于心间,倚着老大桥上那一根根粗涩的桥栏,我想轻轻叫上一声“母亲”。
   河水汤汤,河水茫茫,从巍巍的天山雪峰流来,流向只有200多公里外的另一个国家。这一江浩荡的河水,何尝不是一江浩荡的咏叹!遥想当年,邓廷桢面对滔滔不绝的伊犁河,忍不住发出这样的长叹:
   万里伊丽水,
   西流不奈何。
   驱车临断岸,
   落木起层波。
   远影群鸥没,
   寒声独雁过。
   河梁终古意,
   击剑一长歌。
   邓廷桢写此诗,是感怀身世而作,自然带有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的喟叹,调子和意境都较为低沉萧索。今天,哺育着两岸各族人民、浇灌着伊犁州丰饶物产的伊犁河,还有身边这条长不过300米的普通桥梁伊犁河大桥,已成为新疆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我看到所有来到她身旁的人们,无不为其瑰丽壮观、宁静致远的神圣景象而赞叹。
   伊犁河浩荡连绵,静动交替,悠悠流淌于热爱这片土地的人们的血脉里。
   伊犁河哎伊犁河,
   天山脚下牧场宽阔,
   草儿青青牛羊肥壮,
   白云飘处遍地牧歌,
   啊,亲爱的伊犁河,
   美丽的家乡,
   幸福的天堂,
   十三个民族的儿女,
   为你劳动为你歌唱!
   ……
   这是妻子小时侯常唱的歌。当年她在新源马场上小学时,老师每年都组织学生去一次200多公里外的伊犁河游玩,每去一次,他们便在伊犁河边的白杨树林里嬉闹一番,各个民族的小学生一起跳舞唱歌,唱得最多最响亮的当然就是这首《伊犁河》。
   也许因为常常听到妻子唱这首歌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欣赏伊犁河便成了我的一个迫切梦想。早晨,当我真的站在伊犁河边的滨河公园里,望着从脚下静静流走的伊犁河水,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现实的伊犁河在这一段竟然并不是我梦中的那种清澈,和全国不少地方的河流一样,伊犁河也面临着一个治污的问题。妻子说,十年前的伊犁河才是清澈见底的呢。接着她给我回忆学生时代她曾在桥面上任凭清风吹拂,消遣时光。在妻子的娓娓讲述中,我心头便有一种很深的失落,仿佛在满腔热情之后找不到想找的人一样。我们也心犹不甘,于是傍晚再次流连于伊犁河大桥上,在暮色中再次欣赏这条母亲河,这时候,我们才发现她其实是温柔如母的!只有这时候的她才轻淌似吟,如哼着一曲催眠的歌谣,无怨无悔地向西流向远方。也许她就像中国的无数劳动妇女,虽然承受了多少艰难困苦,但是在儿女面前她依然是温柔含笑的。她的悲伤,她的痛苦全都留在了心底。
   伊犁各族人民是真正把伊犁河当成母亲一样看的,历来把她引为母亲的象征和自己的骄傲。在伊犁河大桥上,几乎在每天的傍晚,都可以看到结婚的新人在桥上进行的婚礼。桥是老旧的桥,河是古老的河,而对于新婚燕尔的维族新人来说,伊犁河是最值得他们尊敬的母亲。今天,他们的车队从桥上经过,是让母亲观赏婚礼的热闹和儿女们的幸福来了。
   伊犁河南岸便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过了伊犁河大桥后,无论是沿东头走还是沿西头走,都可以看到一片又一片美丽的田园。那些田园总是位于白杨和榆树的阴翳之中,近看远看都像一幅色彩深重的油画。田园这样寂静,以至看不到一个人在走动,浓荫深凉,四处弥漫着淡淡的植物和作物的清香。我感觉,在伊犁河南岸的田园之所以显得这样美丽,并不是因为它们曾经被精心地规划过,而是因为它们身边有着这条浩荡的伊犁河赋予它们特别的美感。四季不同的音调和音高的流水声,是岸边所有人共同倾听的乐章。
   每当我们在河边站立或者蹲坐,凝神谛听,都会听到河水的声音是如此贴切地应和着我们不时变化的心境。

共 46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这篇散文,首先读出了作者对伊犁河所倾注的感情以及写作时作者内心情感的涌动。傍晚的伊犁河在漫天霞彩的映衬下,或金黄或白亮或红色;而晨曦的伊犁河在清洁的阳光照耀下或青白或银光,那银光上穿梭来往翻飞的水鸟、那河两岸的村落、松林、宽阔河床和河道里的沙滩、绿洲……在作者眼里,都美到极致。因景生情,站在伊犁河的大桥上,看着这样美丽的图景且又远托异地,试问,有谁会不望风怀想呢?作者先是精细地道出了与伊犁河有关的历史,再写了伊犁河的辽阔丰富,瑰丽壮观以及它给人类作出的贡献,最后道出了与伊犁河的渊源,逐渐明朗了自己对于伊犁河的热爱缘由。看似精巧布局,然也犹如行云流水。结尾:“每当我们在河边站立或者蹲坐,凝神谛听,都会听到河水的声音是如此贴切地应和着我们不时变化的心境。”又给人留下了思索的空间。文章文笔娴熟,内容丰满,推荐共赏!问好作者。【编辑:紫月清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14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月清影        2013-04-13 17:30:52
  “西去的大水”虽然流向了更远的远方,但它并没有流出作者的心里……
   文章很有质感。
   问好晓阳老师,祝福流年愉快。
思无邪。
2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4-14 08:03:27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