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润心音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音散文】昔日光景梦云烟,只求眼里静黄昏

编辑推荐 【心音散文】昔日光景梦云烟,只求眼里静黄昏


作者:何炳忠 布衣,126.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88发表时间:2013-04-13 20:38:02

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认为:“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是啊,诗意着我们情感最真挚的流露;诗意着我们思想最深刻的挖掘;诗意着我们纯洁心灵的情愫;诗意着我们精致生活的安宁。而我深切地期盼生命能够像日出一样精彩哗然,也希望忙碌的生活可以与黄昏一同歇歇脚,恬然享受生命的种种历程,坦然对待生命的件件传奇。
  
   (一)
   一个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高高的山头,看着日落沐浴在黄昏金灿灿的余晖中,任其霞光涂在我的整个脸上也撒满整个心间。在这个乍暖还寒的黄昏里,有些话总能让我感到茅塞顿开,倘若在每个黄昏里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老去,那便白白浪费了黄昏彩霞满天飞的美好光景。“年轻”二字对我来说,已不再单单局限于年龄的形容词,也可以用来对心灵的一种称赞,只有内心荒凉如沙漠般的人才会真的老去。昔日光景梦烟云,只求眼里静黄昏。
  
   (二)
   当我抬起头的那一刻,天空依旧还是那么的广阔,当我低下头的那一秒,脚下的大地仍充满金灿灿满是希望的颜色。黄昏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温暖,更多的是怀念和追思。不管我的人生,是一种燃烧亦或是一种释放的过程,因不在乎它的长短而变得极其珍贵美丽。黄昏下的每个人,都应该怀有对明天的期盼,那样才能更好的把握眼前的光景,用一种乐观、乐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看待人生,即便莫道桑榆晚,也欢为霞尚满天。
  
   (三)
   看青山在绿水中荡漾,看晚霞轻吻着夕阳,看大地穿着红衣裳,仿佛梦里遥远的故乡已来到我的身旁。黄昏的地平线悄悄地划出一道渲染的离别,请忘了所有的悲伤颓废,别再继续沉醉,那只是一道还会再重现的风景。放下那些已沦为过去的缠绵往事,让其化作一缕青烟随风而去,只要心中的那份热情不灭,生命便可继续放射出它的奇光异彩。
  
   (四)
   李商隐曾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黄昏,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它的美妙和温情、成熟沉稳和充满希望,尽管它没有日出时的炫丽,也没有如日中天时的耀眼,却能让我感到无比的沉静,让我能够细细感悟生活中的各种点滴曲折,也让我的心灵得以憩息,理清那些纠结的思绪,为明天的再出发积蓄足够的动力。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夕阳无限好,何必惆怅近黄昏。
  
   (五)
   夕阳西下,它用自己的光芒暗示每个人永远都不要忘了回家的路,不管只身在外有多坚强、有多忘义的人,最终都将被它所感化征服。夕阳又如昙花一现,只存在于短暂的黄昏中,深知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的我们,都在艰难的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着,坚信只要不懈的奋斗就会得到成功,而这种奋斗不是三两天的自语,是一种持久的信念和努力。
  
   (六)
   夕阳,一场无形力量的光景,它不仅勾起每个人过去的点点滴滴,也教诲了世人深刻的哲理。它的光芒,渗入了世事沧桑,也夺得不少人的泪水,我们都需要在黑夜来临前,给身心找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家。让淡淡的相思写在脸上,让疲惫的外衣披在肩上,梦里遥远的幸福早已来到身旁。

共 12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曾经是惆怅无奈的格调,在作者的眼里却变得无限美好。是啊,我们现代人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对照生活在诗情画意中的古人,我们真的活得太累,太悲催。“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生活”我们这些城市的贫民,不知道如何才能安稳的栖居。崔健在他的摇滚中,声嘶力竭地唱道:“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我们,只能像蒙上眼罩的驴子,在磨道里一圈又一圈地负重前行。然而不管怎样,我们还有梦。有梦想就有希望!“让淡淡的相思写在脸上,让疲惫的外衣披在肩上,梦里遥远的幸福早已来到身旁。”习近平主席已经告诉国人,我们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而且一定会实现。相信作者的话“只要不懈的奋斗就会得到成功!”是我们所有人的心声。感谢何炳忠给我们的梦与希望。【编辑:米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米奇        2013-04-13 20:39:46
  有梦就不会悲伤!
米奇
2 楼        文友:米奇        2013-04-13 20:42:13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放下你所有的疲惫,静静地坐看夕阳西坠,像炳忠老师那样用心去感悟这个寂静的美好时刻。相信我们会更加理解生命的真谛和活着的意义之所在。
米奇
3 楼        文友:米奇        2013-04-13 20:46:05
  追求一种“慢生活”,像古人那样生活在诗情画意中,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可是,我们不知为何都钻进钢筋水泥的“火柴盒”,铁皮塑料的“甲壳虫”里,挥霍有限的生命。试问,我们活得快乐吗?我是我自己的吗?我们把自己卖给了谁?与何炳忠老师共同探讨人生的意义。
米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