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海阔天空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碧海散文】父亲,老的过程不容易

精品 【碧海散文】父亲,老的过程不容易 ——父爱无边


作者:丁永斌 童生,685.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38发表时间:2013-04-14 00:52:11
摘要:一个父亲的经历,老,是多么坚强的一个过程。

1
   寒冷的冬天来了,它与父亲的心情一样,一切温暖的感觉因母亲的去世而变得悲歌成泣。站在母亲的坟茔前,父亲面色青白,整个身子都在颤微微地,就要要倒下去的样子。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那么僵直的站着……
   我与二哥烧了寒衣与冥票,并在母亲的坟前倒了一杯清茶,便与父亲并排站在坟前,等待着父亲——他一定正在回忆母亲在世的日子,还有与他共患难的年月。父亲此时的样子,一定是一片还挂在树上的残叶,只要风轻轻一吹,他就会落在母亲的坟头,融入泥土。
   “要下雪了,爸爸,回吧!”我说。
   父亲点了点头,然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就跟着我们朝回家的路走。我能听得出,父亲的脚步很乱,很沉重。他一路没有说话,只是不停的叹息。父亲是一个读书人,有事总是往心里搁,我惟一能懂得父亲的是,他在母亲的坟茔前的神情,是真心的忏悔与自责。在母亲去世后,他觉得自己一生出走了多么错误的棋,而且,最大的受害着竟然是母亲。“你爸爸聪明,但不会使用聪明”。这是母亲生前对父亲的评价,这个评价,也使父亲给村里有留下了这样手口碑: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但是命不好。
   我相信村里的人对父亲的看法,也知道父亲命不好的原因。他是村里老一辈中读的书最多的人,他酷爱诗词,也会绘画。他的医术是村子里最好的,他唱的戏更是人们回忆乡村文艺中重要内容。就连村里的那个老木匠,也说父亲是他的师傅——他的好多对木材怎样应用上,都得益与父亲的计算。但是,父亲没有在他能干的任何行业成功,反而因舞墨弄笔将自己送进监狱。一道文革的伤痕,成了父亲生命中最大的败笔。父亲在文革时因为给中央写信,表叙自己的政治观点而成了村上的反革命,母亲也就很自然的成了反革命的同谋。从大狱里回来的父亲,在走进家门之前,抱起已经近十岁的我,嚎啕大哭。——我出生不到一年,父亲与母亲就成了犯人,我的童年里,没有父亲样子与声音。
   父亲的那场泪水,至今在我心里流着。
   那场泪水,也淹没着父亲悲痛的一生。
   2
   一场春雨下透了久旱的黄土塬,尘土没有了太阳下的骄横,轻轻归附于湿润的大地。露了尖的小草在雨后一夜时间变得清洁绿脆,爸爸赶着的羊群,是哥哥们曾经放牧过的一部分羊,用爸爸的话来说,这是父承子业。惟独不同的是哥哥是给生产队放羊,爸爸放的羊,是生产队解散后,队里分给我们家的羊。
   每到一个山洼,不是父亲的山洼。每到一个土塬,不是父亲的土塬。于其说是父亲牧着羊,不如说是羊放牧着父亲。十年,父亲已经对这个伤害过他的村庄很陌生了。特别是满山遍野、凡是羊要去啃草的地方,都有哥哥挖好的牧羊便道,好象老人的经胳一样。踏着这些放羊的便道,就象踏在哥哥的手臂上。父亲对羊的态度,如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态度,除了爱就没有其它了。但是,羊群并不了解父亲的心思,它们不知道新来的主人,背负着沉重的罪责。
   父亲喜欢给羊说话,也经常用羊比喻与他经历有关的事。
   一圈羊里,如果那只经常偷吃庄稼的馋羊死了,总会又出来一只馋羊。那只毛色发黄、可怜兮兮,走在最后的羊死了,就会有另外一只走在最后。父亲对母亲说:羊和人一样,为了争鲜草吃,厉害的总要用角地牴势单力薄的。父亲说自己就是一只势单力薄的羊,被那些霸道的“羊”牴下山崖的。母亲说,政策变了,到了咱们翻案的时候了。父亲说:算了吧!那些曾经害过咱们的人,见了我那种愧疚的神态让我很满足。我们的罪孽让儿女们受了不少苦,而他们的罪孽若是连累了儿辈,将心比,都一理。
   羊圈塌了,羊被砸死了,是天灾。牧羊人没有放牧,羊饿死了,是人祸。
   父亲自己开始淡泊了,他在与自己、命运争斗时败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的后半生,应该是完全属于母亲与孩子的后半生,本来,娶了母亲后他就应该不属于自己了,但他以为一切仍然是他的。他还说,当一个人有了家与孩子,所有的生活就不应该属于自己了。活着是责任与义务,这个义务与责任就让人委曲的活着,不能犯伤害家庭的错误。
   3
   暮霭只剩下最后的影子,月亮已经扮靓了面容,准备与夜相伴。
   穷人家的夜晚里所有的喜悦与笑声,都是对白天生活的忘记。所以,富人喜好白天,让富有的生活显得原更加耀眼的一面。而穷人的自卑与懦弱,在夜幕到来后消退后,总有些自信与欢乐在屋里荡漾。
   在我们家的土炕头,一盏比油灯明亮的灯泡,照得家里很宽敞。坐在炕上的父亲,让哥哥与姐姐们爬在炕沿上。母亲忙着自己手中的针线活,一双鞋底在母亲手是很艰难的,因为,母亲在父亲被关进牢房的五年时间里,曾双目失明过,她眼睛的复明上帝的恩惠,但也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只要眼睛盯着一个地主看久了,人就困,而且眼珠子生疼生疼。父亲对母亲说,歇一会儿吧,然后就开始给我的哥哥姐姐们教珠算。
   起初,我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这样热衷于教儿女们学习,后来,我在父母的对话中明白了他的苦心。我犯下的错误让儿女们承担着,他们明亮的眼睛不能分辨白纸上的黑字,我真是心痛。母亲说,娃都很聪明,你就教他们吧,当时多也分不来念书的好处。因为你念了书,犯了那么大的一个错误,我还敢让他们上学嘛。父亲说听守了母亲的话,一股浑浊的泪水顺着他瘦瘦的、松松的、有很多褶皱的脸上流下来。
   我给娃们还,父亲说。
   十年失去的不光是时间,还有一份过早就蔫遢的心。而父亲想以自己的方式挽救,挽救因他让儿女们错过的童年。哥哥姐姐们的手比父亲的嫩,也有弹性。但是,对一枝小小的笔,陌生而又惧怕。当他们对着父亲握笔的手显露出了来自心里的自卑时,父亲苦笑着,苦笑哥哥姐姐们笨拙的手,也苦笑道:大了,手就慢了。脑子变了,心也乱了。
   往后的生活检验了父亲的执着,哥哥姐姐们的生活虽然苦,但并没不是用愚钝可以定义的人。父亲对哥哥姐姐们说,一个道理可以不懂,但善良与丑恶必需分清楚。
   4
   小麻雀嘴角还剩余着乳黄,但它已经能在枝头攀鸣。父亲认为,我的哥哥与姐姐在他十年不在家时受的苦,没有锻炼出应有的生活能力。相反,他们对生活的惧怕与自卑令父亲不安。父亲说,养鸽子是为了让它在蓝天白云间飞翔。鸽子飞的越高,养鸽人就越高兴。所以,父亲要让哥哥姐姐们从家里走出去,走出这个给他们太多自卑与不幸的家。
   父亲想把他一所学的医术教给哥哥们,但山村人对山村的依赖带着本质性,山的质朴,山的憨厚,山的执着与山愚钝。最终,父亲放弃了自己的计划,让哥哥姐姐们到外地搞副业。父亲说,一代不吃一代的饭,更何况,我的饭碗里是有毒的,谁吃了会伤谁的身体。所以,他把主业留给了自己:庄穑——农民当应用生命的长度去丈量、用生命守护的土地,留给了自己。他让儿女们那外面去总比在家里好,毕竟,父亲是读过书的人。他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性,感觉到,国家要变一下了。但父亲没有说,“文革”因为说话而被子囚十年,在牢里最大收获是:父亲遇到天大的事能稳住脚。
   所以,父亲要让自己十年没有尽过义务的孩子一条路——打工:搞副业。
   在我的记忆里,是二哥从葫芦河道里回来时,月亮已经挂在当空,夜里爱叫的蟋蟀也没有一丝响动了。而哥哥带回来的消息在家里炸蹋了天:大伯的两个儿子在修路时时,山蹋了。一个当场死了,一个正送到了医院。父亲听到这个消息,脸色一青,蹲在炕沿下没有起来。
   放飞一个鸽子是多么危险的事!——另一个堂哥最终没有活着从医院出来。
   在父亲与族人的帮助下,我们怀着极大的悲哀与泣血的爱,埋葬了我那两个堂哥。那时我想,父亲一定不会让我的两个亲哥哥干危险的活了。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年秋天,父亲给大哥哥在华亭煤矿上找了一个活,虽然在井上,一家人的担心总是有的。母亲曾怨过父亲,父亲的解释是:生下娃们是我们的权利,选择生活应该是他们的权利。生活艰辛是生命要争取物质财富的必经之路,每一个活到老的人,都经历过死亡。
   5
   月亮在云层里穿梭,山村的夏夜有太多的不宁静:蝉的声音不是很均匀但很安静的鸣响着,它很灵敏的注视着夜里能发生的一切。要不然,猫头鹰飞出树枝时,羽翼撞击了夜,也吓得蝉儿嘎然停止了鸣叫。正处在高考危急中的我,完全不顾蚊子的叮咬,一个人坐在村边,将白天所有的逃避都放置在夜里。对于一个高考落榜者而言:黑夜是最亲密的朋友。但是,对于父亲,对儿子寄予重望的父亲,夜晚是一串串无法入眠的辗转反侧。当我戴着倦意回家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了。就名实在的,我已经在就个夜晚对自己的选择下了决心——到外面去打工。想好后我倒觉得因高考落选的压力小了,整个身体变得轻松了。我轻轻地推开门,轻轻地路过父母的房子,准备轻轻地走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但是,当我在那口窗棂边时,听到父母还在说话。都这么晚了,天都快亮了,怎么还在说话呢!难道白天那么紧张的活给父母亲没有带来劳累与疲惫?
   “睡觉吧,明早就得办,不能让他这么下去,我得让他上学!”——这是父亲的声音。
   “好,明早了再干!”——这是母亲的声音。
   后来我才知道,父母亲当晚决定的事是:利用他们所有的闲时间,利用各种能挣钱的方式,给我攒补习的学费。可惜我那时根本没有一点要再上一年学的念头,与父亲争吵了几天后,我终于背着行李,走向省会兰州。我的走,象是从父亲的精神里抽走了支点,他一下子病倒了。那时的我,给家里人写信只是象征性的问候,而好多话,都是说给在家里的同学。代沟之间的最大残忍是互相不进行交流,当我知道了父亲为我能上学,自己提着一篮子鸡蛋去学校找领导而遭遇冷脸;当我知道父亲为我能学有所成,竟然深信天上有神灵,而且坚持每天跪地祈求,整整过了一年;当我知道父亲为了让我出人头地,自己病了不去药房取药,在山上采草药时掉下山,摔成重伤……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伤害了父亲,也伤害了所有的父爱。
   我走向了社会,也走向了成熟。而父亲呆在家里,一年比一年苍老了。
   6
   父亲相信一个人要是在今生欠下债,不是当世还,就是来世,不管怎么样也总是要还的。
   父亲年轻的候时,对母亲不好,他看不起没有读过书的母亲。母亲也是一个很重感情的女人,当她最需要与父亲交流感情的年龄,而父亲和他同辈的好多男人一样,对女人张口大骂、训责,挥拳就打。用父亲的话说,女人是衣服。但就是这件衣服,由于父亲的身上遭遇大多的风雨,到了晚年,开始病的没有力气与父亲谈感情时,父亲对你们母亲的感情一下子升到了最真挚的地步。
   ——母亲晚年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到了每年的冬天,她的病就象天气变化一样,随时随地的重了。只的父亲用他的医术,全力挽救着母亲的生命。记得一年的冬天,下午天灰蒙蒙的,父亲象是预感到了天气变化与母亲病情的关系。他一声没有吭,跑到野外支挖了些草药。在黄昏时分,突然西北风吹了起来,那一声,母亲断了几次气,父亲一会儿抱着母亲,就象抱着自己心爱的女儿一样,用自己的脸贴在母亲的额上量体温。一会儿叫母亲的名字,一会儿给母亲喂他自己煎的草药水。每次的母亲没有气的时候,父亲都抱着母亲,并尽力的注视着陪了他一生的女人。母亲总是在父亲的注视中又透出一丝气,或者把眼睛睁开一下。象是对父亲保证:我不想死,我要陪你。
   母亲的晚年,真是一件烂的不能再烂,旧的不能再旧的衣服。父亲成了每天拿着针线不停的缝补者,小心翼翼地为母亲疗伤。父亲对母亲的关照,就象磨合成配套的机器,配上新的配件就不协调了。母亲有胃不好,父亲老了。这本是两个无关事情,但对父亲来说,正是他无力的手擀成的面条,是母亲消化最好的食品。在母亲晚年,我想尽力买些好的东西让母亲在有生之年吃一吃,尝一尝。而且,我也把自己所学的最好厨艺,最认真地做成美味。不管我怎么样做的到味,母亲吃后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不适。而在我的指导下,父亲做好同样的菜,母亲吃的很服心。
   父亲对命运的所有抗争是从母亲身上开始的,而她对命运的的屈服也是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母亲逝世后,父亲说:我一生最大的安慰是在你妈病重的日子时,自己能一直陪着她,伺候她。
   7
   现在,我工作在城市,对家的记忆与向往,最牵动人心的是只要想起我年迈的老父亲,心里就很迫切。
   冬天的西北总将寒冷聚集,在风与雪的日子里吹进山村。我那个童年美好的山村在我长大已后,变得贫苦而又丑陋。我们忘记中的美好的事物,原来是由于贫穷所迫时,对食物的追求。在一顿饱饭后,无知与天真所带来的快乐。要安份于一个地方,只要一种办法:不要离开它半步,甘受其苦。如果在生活条件相对好的地方生活了,反过来又在贫穷的地方安心生活,那这个生活方式的动力一定受到感情的支持。我的父亲,一个曾经想来出人头地的人,屈服于命运后,对山村的贫穷是那些么的热爱。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生命来的自然,应当生活的自然。我原本自然的身体与自然的精神被外面的世界侵污,在受伤后,只要甘于贫穷才能安抚我。
   在一个冬天的日子,我踏进了那个父亲热爱着的村了。就在村头向阳的墙根,父亲与村上的同伴们或蹲或坐的在墙根玩牛九牌。冬天的阳光与山村的色彩很相近,它照在山村的样子,就是专门为这些老人来的。老人的衣服、面色、姿态,甚至是语言,都和冬天的色彩很一致。当我叫了一声爸爸时,父亲显得很高兴,他想马上站起来:手支在地上,企图把身子支起来,但身子起了一半,又要倒下去了。我接过他要倒下的身子扶起他枯瘦的身体时,他看了我一眼,目光中流露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表情已经很明显了。他拍打了自己身上的土,要与我回家。
   走在前面的父亲,背有些驼了。每一步踏到土地是上的声音,也不象年轻时那样干脆利落。后脚向前挪动是吃力的,前脚落地又不稳的。我发现,已经老了的父亲,每一步就象学步的孩子。谈话中我知道,父亲已经把自己的生活圈了起来,他认为,人老了,一切就不属于自己了。能衣裹身子,饭饱其肚足矣。而且,老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应当由孩子决定。他是从“老人娃娃”中领悟出的道理。父亲也说,人老的过程是很不容易的。老的过程也是艰难而漫长的。
   每一次我要回城里时,父亲都要送。前两年,他送我到村口,但现在,他只能送我到家门口了。不是他不想送,而是他老了。年轻时走南闯北,老了再到回到村子里,回到院子里,回到奶奶生他的土炕上,然后和母亲一样,回到天堂。
   爸爸,回去,屋子里暖和。
   你走了我就回了。
   这是我看望父亲后的对话。
  

共 574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品一开始就把读者的视角引入其中,简单的情景介绍,一个典型人物的描述:面色青白,身体僵硬,脚步散乱。但是对于父亲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泪水:“父亲的那场泪水,至今在我心里流着。那场泪水,也淹没着父亲悲痛的一生。”父亲希望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孩子,子承父业,也是每一位父亲所向往的。父亲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为的就是让我们懂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与命运如何抗争、比如教儿女们学习,如何面对艰辛,如何选择生活以及在我高考时父亲对我的支持......当我走向社会,也走向了成熟,父亲却老了。就像是儿女欠下的父母的债,永远是还不完的。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将来,而我们作为下一代所做的就是好好的缅怀父母,不要让为我们付出太多的父亲失望。因为我们所承载的不单是自己的理想和未来,还有父辈的期望和鞭策!散文整体的文本教育意义非常浓厚,看似简单的直描式的撰写,实在是充沛感情的揣摩穿插其中,丰实的语言力度,自然真挚的文字很容易把读者的内心引入进来,一同感悟父亲对儿女的影响所产生的深度!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编辑:一片叶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145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4-14 00:54:28
  充沛感情的揣摩穿插其中,丰实的语言力度,自然真挚的文字很容易把读者的内心引入进来,一同感悟父亲对儿女的影响所产生的深度!
2 楼        文友:一片叶子        2013-04-14 00:55:05
  问好丁老师,送去祝福,周末愉快。
3 楼        文友:泪花集        2013-04-14 01:49:05
  非常朴实而真诚的文字,欣赏佳作,祝你幸福平安!
4 楼        文友:缘水香如故        2013-04-14 07:47:49
  真挚、朴实的文字,亲情静静流淌,父母的人生态度对作者和读者的那种启迪久久不散。那种亲人间的相互牵挂很让人动容,是啊!人老是过程是艰难而漫长,做儿女的抽空,常回家看看。
   问好老师!祝福安康!
5 楼        文友:溪洋        2013-04-14 09:26:55
  佳作欣赏,问好丁永斌老师,祝福吉祥。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6 楼        文友:王梦良        2013-04-14 14:01:52
  美文欣赏,问好丁永斌老师,祝福愉快。
7 楼        文友:黑枫郎        2013-04-14 15:41:41
  好文欣赏,问好,送去祝福。
8 楼        文友:溪洋        2013-04-14 17:10:47
  周末愉快。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