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的春天征文★散文】年 俗

精品 【绿野的春天征文★散文】年 俗


作者:老安儿 举人,519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84发表时间:2013-04-14 16:53:55

【绿野的春天征文★散文】年 俗
   如今的春节,旧日叫“大年”,这是华夏民族一年之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极其隆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由此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年俗”。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晋北的怀仁,早年的年节也有它独特的“味道”,反映着当地的历史、乡情,及人文特点,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脉脉传承。
   一
   说到过年,其实是从农历腊月的二十三就开始了。
   俗话说:“腊月二十三,灶神爷上西天。”相传从这一天起,神仙们都陆续上天到玉帝那里汇报工作去了,因此便没有了禁忌,人们就紧锣密鼓地张罗着为过年做准备,粉刷房屋,打扫家,贴年画,糊新的窗户纸,并把平时不用的供器擦亮,摆在神位前。
   这里的“灶神”,应该专门来说一说。灶神是谁?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说是《封神演义》里的张奎,但不管是谁,在民间,祭灶的习俗却由来已久,先秦时期,就已经把祭灶列为五祀之一。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词》中是这样描述的:
   古传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
   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
   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
   杓长杓短勿复云,
   ——乞取利市归来兮!
   这诙谐的语言,把古代祭灶的风俗描写得十分生动。
   按理讲,灶君是距离凡人最近的一位神仙,和百姓应该很有感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传说里,灶君“辄上天言人罪状,大则夺纪,小者夺算。”他似乎很难通融,一旦被他告发,就会减去阳寿。如此,世人那个敢不巴结讨好他?好在事情也并不是那么绝对,人们终究想到了办法——这办法听起来有些好笑——就是用麻糖来粘住灶君的嘴,使他不能再随意讲话。这大约也是二十三那天人们买麻糖、吃麻糖的由来吧。这就让人感觉灶君也似乎不是很难打交道。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人对人的手段颇高明,对鬼神却总有些特别,二十三夜的捉弄灶君即其一例。但说起来也奇怪,灶君竟至于到了现在,还仿佛没有醒悟似的。”
   过年前,换贴新鲜的窗花,是每家每户必须要做的事情。早年间,屋子的窗户都是纸的,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发黄发暗,很陈旧,即便家里、院里都打扫干净了,窗户纸不换,也很难显出过年的气象。俗话说,窗户纸一捅就破。平日里,大人们经常喊孩子们“看打了窗子的。”所以对孩子们来说,窗前就成了禁区。这就造成了孩子们对窗户的惧怕、好奇,甚至逆反的心理。要重新糊窗子了,于是,孩子们便争着痛痛快快地打窗户。等到糊上了新的窗户纸,女人们随即开始细致地斟酌窗花的布局,把腊月里早就画好、剪好的窗花贴在合适的位置上。窗花的图案有花鸟鱼虫、风花雪月,以及福禄寿喜的字样,还有街上买来的戏剧人物图案,称“足刀人儿”。明艳的窗花一贴,过节时喜庆、祥和的气氛一下子就烘托了出来。
   贴年画也是一件大事。早期的年画许多都是“百子百戏图”、“莲年有余”等,类似杨柳青的作品,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画也大多是一些传统题材,如金雪尘画的“回荆州”、吴少云画的“三打祝家庄”、李慕白画的“三战吕布”等。这时的年画已有了油画那种立体感,不象从前的单线平涂画法。此外,还有一种是影印的连环画故事,一般有十六个小幅,如:打焦赞、打金枝、北京风光等。到了六七十年代,年画有了特殊的风格,花鸟画、风景画没有了,传统题材也不见了,样板戏中的英雄人物剧照成了唯一的内容。这些人物的造型呆板,表情单一,没有一点喜气。如杨子荣、郭建光、李铁梅、李玉和等,他们一个个横眉怒目,盛气凌人,给人一种很难亲近的印象。一位老人在买年画时,看了好多张,最后也没买下。他感叹地说:“大年时节的,一个笑眉脸也没有。”此事当时被引为笑谈。
   过年时,家里一般要换一领新席子。过去,好一点的席子是用芦苇杆皮做的,叫苇席,质量差一点的是用高粱秆做的,叫“茭杆席”。
   而后,女人们要拆洗衣裳、被褥,推碾磨面,还要做各种吃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忙大年”。
   正月里,走亲访友,迎来送往,事情比较多,为了给平时围着锅台转的女人们腾出些时间,人们要赶在年前用小米面烙一些“黄儿”,蒸一些“起窝窝(用米面发酵后蒸成)”,搭一盆小米捞饭、氽饭。富裕的人家要炸馓子,捏好饺子放到外面冻起来,还要用白面和红枣做枣山。
   那些天,村子里毛笔字写得好的“秀才”们也都不闲着,他们要接连好几日给邻居街坊和亲戚朋友们写对联、门吊。
   就这样,将近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人们都十分忙碌,但心里、脸上洋溢着喜悦。过大年和日常的生活反差很大,可以说是“年味十足”。
   二
   年三十,各家各户当天都在院里垒“火笼”,贴对联,挂红灯笼,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嬉戏追逐,红火热闹的氛围明显浓厚起来。到了傍晚,大人领着孩子提着马灯去坟园“请王”,就是到自家的祖坟上请故去的亲人回家过年。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某村有一个人年三十傍晚去“请王”,到了坟上,他对着墓碑说:“爹、妈,您们跟我回家过年去吧。”不料,当时恰巧有一个从外地回家的人正在碑后歇着,并且随口答应了一声,将他着实吓了一跳。他拔腿就跑,一回家就病倒了。后来,直到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的病才好了。
   还有一个讲究。如果当年家中有人故去,那么过年时这家人就不贴对联了,第二年的春联也是用蓝色的纸来写,称“素对子”。这两年中,门上写着“守制、违礼”,谢绝人们上门拜年。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前半夜一般全都不睡觉,这就是惯常所说的“熬年”。人们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年,这时走到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终点,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出门在外的家人回来了,分门另过的儿孙团聚了,老老少少都穿着一年之中最漂亮的衣服,吃着平时吃不到的食物,充分享受着一年之中最后的悠闲时光。在这难得的团圆里,大家情绪饱满,精神亢奋,都想多坐一会,多说说话,所以,“熬年”也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
   夜交子时,全家老小换过新衣,都要去院子里发“火笼”,准备参神。据说,神仙们就是这个时辰由天上全部返回人间的。老人告诉孩子们,此时不能开箱揭拒,那样会“走财”,更不能讲不吉利的话,那样会妨一年的运气。这就又生出许多说法,比如:人们过年吃炸油糕,不能说“炸完了”,这个“完”字不太好,有一点负面的意思,要说“炸齐了”;做买卖的人家煮饺子,不说“煮熟了”,而是要说“煮正了”,因为“熟”字的读音和“输”字相近,“输”又和“赔”的意思不远,“正”和“挣”钱的“挣”同音,“挣了”也就是盈利了,语意吉利,人爱听。
   有一个“讨口彩”的小故事,流传很广。
   一个店铺的掌柜为了在“大年五更”(半夜参神时的俗称)接个好“口气”,煞费苦心地想出一招来。在参神时,他把一个过年没回家的外地学徒孩子借故支到了门外后,叫人把门从里面插住了。他想,不一会儿就会有一个吉祥如意的场面,因为这孩子名叫“进财”。最理想的情况是:当进财敲门时,“谁呀?”里边问。“进财。”外面答。如果进财能领会掌柜的意思,最好是说:“我进财来了。”
   然而,事与愿违,这个有些呆气的进财并没有猜度出掌柜的心事,当他敲门时竟然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谁呀?”
   “是我。”
   “你是谁?”
   “我是我。”
   “你到底是谁?”掌柜的急了。
   “这人家倒霉呀,”进财有点生气了,“连我的声音也听不出来了?”
   “这——”掌柜的被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参神的那个时辰,人们都说有福气的人能看见南天门开了,能看到天上正在瞧人间热闹的神仙,并且说,那一霎时,手里拿的东西会变成金子。我想,那是人们仰望爆竹连天、烟雾弥漫的天空时产生的一种幻觉。但我们小时候,有时会真的往星光闪烁的空中瞅,希望看到南天门外的神仙们。
   火笼着旺了。火笼又名“旺火”,是用成块的煤炭垒成,形状近似小塔,里面放置木柴等易燃物,将其点燃称作发“旺火”。清朝有志记载:“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围着这红彤彤的火塔,孩子们用筷子扎着馍馍烤着吃,大人们在周围放鞭炮,响麻炮。之后,一家人绕火笼走,一边走一边说:“顺顺顺……”据说这样会让全家平安吉利,家业兴旺。
   当晚,在院子里窗台上的木柱子边,要供纸印的“天地爷码子”,两边贴着“高明天德大,博厚地恩深”的对联,横批“天地位焉”(这四个字常被孩子们念成“天地喂马”)。“天地爷”面前,放着一个装满了小米的大升子(旧时称量粮食的器具),米里插着香,大升子上贴着红斗方,上写“满斗焚香”或“香烟结彩”,称之为“满斗”。这是因为,在农耕经济的社会里,人们最现实的期望是粮食多多,也就是大伙常说的“斗满升子足”。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要在天地爷面前摆上供品和素菜来谢天谢地。
   火笼快谢火的时候,人们用火挟把火笼上还在燃烧的炭块挟在家里的炉灶中,称“接旺火”。
   参神完毕回到室内,在堂屋的祖宗牌位前,小一辈按长幼顺序,跪在垫子上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则要给孩子们和新娶的媳妇“分岁钱”。
   进了里屋,大家聚在一起喝红糖水。老人们说,这是要尝一年的“甜头”。大家还要吃些花生、瓜子、核桃之类的食物。将近早晨的时候,要吃“接气饺子”(我想全称应该是“接运气或接旺气的饺子”)。这是一年中的第一顿饭,一定要吃好,要有一个好的开头。
   过大年还有一个称谓,叫“年关”。对一些贫困家庭来讲,过年的确是一个坎,一道关。过年前,每个家里都要准备一点吃的、喝的、穿的、戴的,这些倒是可量入为出,可多可少,或者可有可无,最重要的是要在年前还清欠账。过去,人们讲究不能该隔年的“饥荒”,所以在年前的日子里,讨债还债的人很多,因此,无偿还能力而躲债的人也不少。
   那时,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躲债的穷人刚偷偷地回到家,就看见讨债的人走进了院子,情急之下,他老婆顺手拉过一张被子盖在了他的身上。他蜷成一团,藏在里面一动不动。
   讨债人问:“你们家男人呢?”
   老婆说:“他不在家。”
   “我明明见他回来了,那被子底下是啥?”
   老婆急中生智:“那是我生的豆芽。”(过去生豆芽要用被子在热炕上捂)
   ……
   这个故事也不知发生在哪朝哪代、哪个家中,不过,老辈人都把“生豆芽”作为躲债的代用词汇。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民国初年,城内有个铁匠,他常年走村串户地揽营生干活,可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收入,生活十分拮据,因而欠下了好多“饥荒”。要过年了,他真想早点回去和老婆孩子团聚,但他不能。他很清楚,这几天要是回去的话,每天都会有人来要账,找他的麻烦。
   大年三十的傍晚,他还在回家的路上踟蹰着。天上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刮着,风雪中,他象一个杨白劳。快走到离县城不远的东关时,他停下了脚步,不能再走了,他知道这时候家里肯定有要账的人在等着他。——有的账是陈年老账呀,他没脸面对人家,自己身上带的几个可怜钱是一家人的生活费,还了债一家人就要挨饿了。咋办呢?过去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大年五更炮子一响,要账的事就不再提了。于是,他拿定主意,就是等半夜人们参过神之后再回家。
   路旁是一家马姓院子的大门,他身上著衣不多,肚子里也没食,又冷又饿,无奈,只好先在这个大门洞里避避风雪。他蜷缩在角落里等着,等着……饥寒交迫的老汉渐渐神志不清了,他眼前恍惚出现了他的三儿子,于是他呻吟着求救:“三子,三子,快扶爹回家……”可巧,这个院子的主人小名也叫“三子”,听到大门外有人叫,出来一看,见一个老汉在门外瑟瑟发抖,蜷成一团,就赶紧把老汉扶进家去。喝了点热水,吃了点东西之后,老汉的身子才缓了过来。
   夜空中开始响起了爆竹,人们张罗着发火笼了。满脸疲惫的老汉这才告别了马家人,慢慢朝自己家走去……
   三
   大年初二是接财神的日子。人们在堂屋供桌上的财神像前摆上供品,点灯上香,然后三叩九拜,十分虔诚。
   关于财神,说法也很多。《三教九流搜神记》中说的财神是赵公明,《封神演义》又在赵公明的麾下增加了四个副职:招财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进宝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而民间还有一说,财神分文武,文财神是商朝的比干,武财神是三国时的关羽。此外,也有人说财神是范蠡。那么,财神到底是谁?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定论。人们弄不明白,也没打算去弄明白,管他呢,只要能让人发财,白的黑的,文的武的都行。

共 1045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如今的春节,旧日叫“大年”,这是华夏民族一年之中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极其隆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由此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年俗”。腊月二十三,灶神爷上西天。”贴年画,贴对联,挂红灯笼,过大年还有一个称谓,叫“年关”。大年初二是接财神的日子;文章还从多个角度书写了灶王的不同说法,和接送灶王的仪式,以及有关过年所流传的故事和传说,增添了文学的意义以及文学色彩,通俗易懂又饶有兴趣,在了解过年的传说和知识外,又能享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兴趣盎然百读不厌,荐读,问好老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1455】 【编辑高山流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安儿        2013-04-14 17:18:39
  谢高山老弟的及时赶编和精心点评。问好!遥祝愉快!
2 楼        文友:阳媚        2013-04-14 18:30:32
  一篇厚重之作,读来受益匪浅。从中学习到了有关民俗节日的常识与地方特色,文中的故事和传说对本文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渲染,将民俗节日涂上了浓浓神话色彩。欣赏哥哥的佳作!问好,遥祝安康!
回复2 楼        文友:老安儿        2013-04-14 20:12:58
  谢谢阳媚妹妹光临,感谢精彩的点评,问好!遥祝!
3 楼        文友:秋心        2013-04-15 06:53:16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风俗习惯节日,是我们最隆重的大年,许多风俗习惯已经形成厚重的节日文化。文章底蕴丰厚,习俗描绘的逼真细腻,是一篇难得的记录中国传统文化的好作品。欣赏拜读好文章!问好老安弟弟!
秋心如水
回复3 楼        文友:老安儿        2013-04-15 09:22:00
  感谢大姐光临点评,问好!大姐辛苦了,遥祝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