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山花凋零风雨后

精品 山花凋零风雨后 ——赵兴华老师小说《山花依旧》读后感


作者:林儿 探花,15764.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44发表时间:2009-02-20 13:30:10

山花凋零风雨后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人的经历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历程,读赵老师力作《山花依旧》一文中的爱情故事,它就是那“一滴水”,它映出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太阳”。也映出了太阳上的“黑子”。小说中峰与曼的爱情故事凄美感人,坎坷曲折的故事经历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特殊状态。
  
   两个正值青春年少,并有共同文学爱好的少男少女,因志趣相投而走到一起,并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这是再自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所以说,峰与曼的爱情,本来并不应该构成一个凄美的故事。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真是不值一提平平常常的事情。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充满了曲折与坎坷,最终酿成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爱情悲剧,这就是时代背景所造成的。他们的爱情故事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奇异现象。一对正常的恋人,在时代的阴影中留下永恒的伤痛。老师在文章中写道,“峰的心底也不停地播放着一部无声电影,电影里只有他和曼,故事是苦涩的、辛酸的、彷徨的、撕心裂肺的。三年里,峰的身心始终被一种沉重的东西反复碾压着,让他一直透不过气来,一如这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发出的“咣当当!咣当当!”的声响,峰的心一时一刻也没有停止震颤与哀嚎。”这段文字写出了主人公峰心中的痛苦和无奈的挣扎与呐喊。通过这个爱情故事,可以让我们形象地触摸到那个特殊时代的紊乱的脉搏。
  
   苏曼是一位军长的女儿,上海人。她之所以来到一个偏远山区的小站当了一名服务员,这也带有某种惩罚的性质。这是文革所造成的灾难,从1966年算起的两年后就开始显现了社会的复杂性。被蒙在鼓里的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当时中国的经济已经滑到崩溃的边缘。其表现之一就是广大毕业生无法继续升学、无处正常就业。于是一声伟大号召,就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被利用过的一代青年人,就这样被抛到黄土地、黑土地上,“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军长的女儿苏曼也成了下乡知青,成了“迎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的“地球修理工”。
  
   热情退潮后的红卫兵小将们坠入疑问、彷徨、困惑之中,他们纷纷找门路、托关系离开“扎根地”,回城的回城、参军的参军、进厂的进厂、被推荐上大学的上大学。然而,这一切又都没有苏曼的份儿。因为她背着沉重的家庭“包袱”。这个“包袱”,不是经济困难,而是政治歧视。导致这个问题的是当时中国社会上层人物之间斗争的风云变幻。在当时中国大多数革命老干部都被打倒的时候,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被正统帅定为“接班人”的副统帅却要杀正统帅,而在阴谋败露后终于叛逃。与这个副统帅有这样那样牵连的人,包括他的老部下一下子都有了“问题”。苏曼的爸爸、一位解放军的军长,被认定上了叛逃者的“贼船”,被打入“另册”,差点儿被判刑。他的女儿苏曼也从一个“革命干部子女”一夜之间变成了“狗崽子”。这样的家庭背景,在那样的时代里,苏曼能离开知青点到一个小小的火车站当一个服务员已经算是“给她出路”了。
   在邂逅峰的日子里,虽然苏曼对美好的爱情充满憧憬,但她也冷静地想过与峰的关系。一道阴影时时掠过她的心头,她知道自己的家庭灾难将摧毁她与峰的爱情。最后她之所以嫁给了自己并不爱的信号员,表明直到“四人帮”倒台后的第三年,曼还“依旧”没有恢复其原有的身份。如果说,这个“依旧”,还暗示了曼的性格仍是那样的美好,她将会善待与他结合的信号员、甘愿接受她这无爱的、不道德的婚姻,那只是人们良好的愿望而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山花”般的苏曼,不是“依旧”,而是“凋零”了。在政治“风雨”的冲击下,这朵美丽的“山花”实实在在是“凋零”了!
  
   峰之所以没有能与曼结合,从峰的方面来观照,是因为他的条件太优越了。“优越”的基础,就是他的“出身好”、“成分低”。生活,或者说,时代在他面前铺起了一条金光大道。他只要与现任军长的护士女儿结婚,上大学、提干,就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然而忠于自己感情的峰,并没有屈从同样是无爱的婚姻安排,结果既没能与曼结合,也葬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虽然三年后中国的政治得到刷新,冤假错案得到昭雪、平反、纠正,政委的儿子都可以娶资本家的女儿了,然而曼已经离他远去。一场爱情的悲剧终于推向了高潮。
   峰在离开小站后,不是如曼所想的那样,杳无音讯,他也做过很多的努力。他写信、寄信、打电话给曼,可当时简陋的通讯条件,使他们无办法联系,然而封封信件虽然寄出了,却如泥牛入海毫无消息!这能怪老站长截留了他的信件吗?当然不能。如果那些信件到了曼的手中,不仅仅是对他俩的婚事无补,还要暴露出峰对组织的“不忠”,而使峰身败名裂。
   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段。这一年,朱德、周恩来、毛泽东三位伟人相继离世、唐山发生死亡20多万人的大地震。特别是这年的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是大乱后大治的转折点。这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废止阶级斗争的路线,执行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奠定了基础。发展至今的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就是从那时起步的。
  
   这一切,今天成长起来的70、80、90的各代年轻人,也许是不知情的。他们本能地认为,中国自1949年以来一直是像现在这样的开放、民主、繁荣。所以让他们看看《山花依旧》也是有历史意义的教育,知道中国曾经有过那样一个荒谬的时代,知道中国今天的一切是多么地来之不易,从而珍惜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为之努力工作!
   我没打算谈老师这篇力作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色。这些方面无疑都是值得探讨的。我只想说说上面的话,从人物的爱情悲剧性来谈谈它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2009年2月19日

共 231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解读一部小说,需要深入作品的情节,并结合小说所展示的特定的时候环境,以小说文本解读其中人物的命运起伏,这是比较切题的论说方式。这篇文章能紧紧扣住作品的文本,以人性的剖析作为出线,梳理得相当的清晰。【编辑:邬海波】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902204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邬海波        2009-02-20 15:39:28
  我没打算谈老师这篇力作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特色。这些方面无疑都是值得探讨的。我只想说说上面的话,从人物的爱情悲剧性来谈谈它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解读一部小说,需要深入作品的情节,并结合小说所展示的特定的时候环境,以小说文本解读其中人物的命运起伏,这是比较切题的论说方式。这篇文章能紧紧扣住作品的文本,以人性的剖析作为出线,梳理得相当的清晰。【编辑:邬海波】
以真情打动读者,用灵魂感知世界。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