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罗则帮我解“难题”(散文)

精品 【流年】罗则帮我解“难题”(散文)


作者:西藏老人 秀才,13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18发表时间:2013-04-27 11:45:49
摘要:罗则老师

到了1965年的春天,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即“前十条”)的精神,地区决定每个区选择两个乡开展“四清”(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运动的试点工作。那时候,扎西区长已经调往中尼边境的扎东特委武工队工作,曹书记决定由大拉姆带一个组去嘎龙乡,我和区通讯员罗则去扎色乡。工作步骤,文件上也写得很是清楚:第一步,扎根串连,组织阶级队伍,开展对敌斗争;第二步,清帐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第三步,处理公私关系;第四步, 搞好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改善经营管理,发展集体经济。具体作法就是:先召开部分贫下中农代表会,揭发干部经济上的“四不清”问题,开展背靠背、面对面的揭发批判斗争,进行经济赔退。搞好收入分配,建立各种制度。
   就在去扎色乡的路上,我骑在马上一直在想,这次工作,头一步就是扎根串连,组织阶级队伍,开展对敌斗争。要说“开展对敌斗争”,我刚刚在前塔乡经历了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刘书记嘴里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言语之外的满意,我还是能够感觉得到的。说到“扎根串连”,我在拉萨的南巴下乡时就做过,只是那时候不叫“扎根串连”,而是叫做“访贫问苦”。可是这“组织阶级队伍”对于我来说,那可就有一点点像是要“蛇吞象”,实在是太为难太为难我了。扎色乡的正、副乡长、乡文书、牧协会主任、治保主任,乃至于各村各组的“小头头”,清一色苦大仇深的贫苦牧民。这次区里派去的工作组就只是我和罗则两个人,罗则也是一个贫苦牧民。唯独我,这个所谓的工作组长,家庭成分却是地主+官僚。现在要由“我”来领导这次“组织阶级队伍”的工作,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悖论”!这工作我该怎么去做呀?
   罗则看到我那愁眉苦脸没精打采的样子,先是面带笑容,恭恭敬敬地喊了我一声“根老王啦(王老师)”,见我好久没搭腔,他又欲擒故纵地笑着问我:“你猜猜,我现在想些说什么话?”我没好气地回答说:“我又不是你肚子里面的蛔虫(这种寄生虫牧区实在多),我更没有心情同你猜谜语。”罗则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神领意得地对我说:“你不愿意说,那就让我来说吧。根啦(他又喊了一声‘老师’!),扎色乡的几个乡干部和村、组长的历史,全都是‘白纸上面写黑字’——清楚得很’。除了三个乡干部每个月到你那里领26块钱的生活补助费,平时乡里根本就没有一分钱。村、组长更是跟群众一个样,完全靠着自己家里那些牛羊过日子。扎色乡的账目,仓库,财物、工分“几也民都”(什么也没有)!根——(直到这时候,他还称我为‘老师’!)——你就是觉得自己家庭出身不好,觉得这次工作没有办法作。我说得不错吧?”不用我来回答,罗则又胸有成竹,自问自答般地接着说:“我倒是觉得,这次扎色乡的工作比前塔乡还要好做得多。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乡长与文书站在一边,他们的对立方就是副乡长和贫协主任。他们互相瞧不起,彼此有意见;乡治保主任是个和事佬,那边也不得罪。要说扎色乡的阶级斗争,巴拉达拉跟前塔乡的巴拉喇嘛一样,也是一个叛乱牧主,他早就谋划过在阿佳拉姆(区干部大拉姆)过索曲河时,割断吊索桥的溜绳。可是在1963年3月,也就是你刚来高口区的第三天,你跟着曹书记,还有大拉姆和我,还有县中队的李班长和三位战士一起,在格马村召开过全乡群众控诉、斗争巴拉达拉的大会。现在他还在巴仁塘的地区劳改农场,没有放回来。依我看,我们这次主要应该将牧业生产抓好,赶快组织人上山去挖虫草,让牧民群众的‘兰帕’(衣兜)里,多有一些‘米马学果’(人民币)。几个主要乡干部的思想工作,根拉(他又喊我‘老师’了!)你觉得自己不好出面,就由我去做。我还听区长说,你自己也没有上过几天学,“协云”(文化)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扎色乡小学校长兼老师巴尔登,现在是闻名全县的好老师,他又是牧协主任噶耶和区供销社主任贝亚的弟弟。我建议你就去好好抓一抓乡小学,帮助巴尔登,教孩子们学汉语,学数学。只要巴尔登的思想工作做通了,乡干部的团结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大半!”
   我真没有想到,真的没有想到呀!这位平时少言寡语,每个月就领着26块钱生活补贴的“半脱产”,在区里就只是一个被人们呼来挥去的通讯员,他还要照管区里那十来匹马,又是一个人世间的小小“弼马温”,可是就在今天,他竟突然“脱颖而出”,表现出了如此的聪明睿智。真正是、真正是“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呀!
   我再一想,罗则平时除了跟着曹书记,就是与区干部一起下乡去工作,加上他是个有心人,藏文程度,比起扎西拉姆、拉旺那几个中专生来,一点也不差,就在我来高口的这些日子里,他的汉语水平更是出人意料地有了很大的进步。今天一路上,虽然他还是像以往一样,口口声声地喊我“根拉”,我的脸却被这四声‘老师’喊得通红通红,感到羞愧难当!他的一席话,真正是给我上了一堂精彩、生动又“切中要害”的课!蛇吞象的难题,看来也迎刃而解了。
   从那以后,我先是天天上山去,帮助贫苦牧民家里挖虫草。几个乡干部的思想工作,就由罗则负责做。每当要上报工作进度时,我就按照那个时代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开“诸葛会”(碰头会),先请几位乡干部和罗则“畅所欲言”,我就做自己那文书的老本行,将他们的意见详细记录下来,写出草稿,再念给他们听,当场进行修改,再送到县里去。等到虫草挖得差不多了,我就去乡小学,用姆妈当年教我的办法,来教孩子们学汉语和数学。同时,我一下子又有了十多个藏语文小老师!
   眼看着珍沁的临产期就要到了。那时候,区里卫生员到地区医院培训去了;驻军二连也有个卫生员,一个新兵男娃娃,哪里会接生?再加上我长住扎色乡,很少回区里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她送到县里去了。我向罗则请了假(我早就将那个“组长”位子让了贤),去县里找到湖南老乡印世炎,请他帮我想一想办法。小印一笑:“这算什么困难?你让珍沁和阿妈住到我这小屋来,到时候喊医生也方便,我就在农牧科那间办公室里打上十天半个月的地铺,不就万事大吉了?”谢谢老乡印世炎,他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替我解决了难题。我连忙回到区里,亲自护送阿妈和珍沁去县里,将她们的事情安排妥当,就又回扎色乡去了。
   那一天,我们又在索曲河旁的扎色美马(下扎色)开“诸葛会”,河对面有人在高声喊着罗则的名字。罗则立刻跑去河边,与对岸的传话人呼来喊去地交谈了几句,笑容满面地过来告诉我:“根啦,扎西德勒!扎西德勒!阿佳珍沁前天生了个‘布’(男孩)。” 就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一瞬间就长高、长大了好多,因为,从今往后,已经有人喊我“阿爸啦”了呀!
   自从珍沁有了身孕后,只要我没有下乡,有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去摸一摸她那渐渐变大的肚子,乃至是用耳朵,贴在那上面,细心地去感受那还看不见的小生命。我记起在一本书里看到过的一句话,原文是:“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祸福密移,迷者罔觉。”这些年来,我自己就是靠着时时刻刻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虽然有着家庭成分这个与生俱来的,又无法改变的大大缺陷,但是就像先秦? 庄周《庄子?人世间》说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我现在已经是一个“阿爸啦”了,更加应该“安常处顺”,心满意足了。但是,那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他绝不应该再走与我同样的一条路了!可是,我该如何来规划他的生命之路 呢?
   我还在为那还没能见上一面的儿子规划着“前程”,并由此引起了无穷无尽遐思的时候,罗则对我说:“根拉,今天你抓紧将汇报材料写好,明天赶快到县里去看看。”那天下午,罗则又帮我买来了新鲜酥油和一些风干牛肉,我又在索曲河里钓到一条大花鱼,第二天一大早,我就骑上昂巴去了巴青县。
   当我踏进那小土房时,珍沁正抱着用羊羔皮包裹着的小婴儿,坐在木板床上喂奶,阿妈在一旁熬着“土巴”(稀饭)。我立即取下挎包和汤姆森,来到床边,接过珍沁喂好奶后递过来的小婴儿。阿妈在一旁笑着说:“好好看一看,哪点像阿爸,哪点像阿妈。”
   我仔细地端详着孩子,就像有一缕冬日的阳光,暖融融地洒满了我的心。前日尚为人子的我,今天身份已经转换,成了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了。我分明感觉到了为人父母的那份责任,也更加深深地明白了,父母双亲——特别是我那至亲至爱的姆妈——在我身上付出过的无穷无尽的企盼、喜与悲、开心与忧愁。我才真正感悟到了父母之爱的含义,对“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经过这样一次心灵洗礼,我对于罗则安排我去扎色乡小学当教师的决定更是感激。那几个月,我尽心尽责地帮助巴尔登教育那些可爱的孩子,他们的汉语、数学水平提高很快。1965年秋,西藏民族学院来地区招收预科学生,扎色乡的两名学生在巴青全县,名列前茅。
   真正是“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也就是在那些日子,我的藏语文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1973年我调离巴青不久,听说罗则已经调县公安局工作,后来还担任了领导工作。
   扎色乡的“小四清”,一直就是这样子进行着,区里、县里也还觉得挺满意。

共 36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扎色乡的“小四清”,让作为组长的作者感到困惑,就是那个老问题:自己的出身地主+官僚的身份困扰着他。同行的罗则,是一个有心的很有政策水平的助手,他给出的主意,既符合实情又有针对性,还特别富有人性味,在那个时代非常难得。他已经有了详细的调查,对扎色乡干部队伍情况了如指掌,他主动承担去做乡干部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团结班子队伍。他还提出“这次主要应该将牧业生产抓好,赶快组织人上山去挖虫草,让牧民群众的‘兰帕’(衣兜)里,多有一些‘米马学果’(人民币)。”这样的主意可谓有远见卓识,对今天都有启示作用,这是一个睿智的人,后来果然当了当地的领导。他善解人意地建议作者更多关注小学里孩子的学习,结果让作者受益匪浅。这时,作者的爱人珍沁生产了,喜获贵子,作者更是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更加勤奋工作。由于作者的谦虚品德,善于听取良言,按照罗则的建议操作扎色乡的“小四清”,大受区里、县里等各级组织的肯定。文字朴实厚重,给读者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历史,给人感动、温暖、受教!佳作,推荐阅读!【编辑:山地731828829】【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28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地731828829        2013-04-27 11:47:25
  今天读来,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这样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重点,就抓到根上了。
2 楼        文友:西藏老人        2013-04-27 12:27:03
  谢谢山地老师的鼓励。每次读到您那鼓励的话语,我心里暖暖的,写下去的决心更大了。但是,我还是希望老师您多给我指出缺点来。还是那句老话: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不得了。而且,就像老话说的,油灯都是灯下黑——自己的缺点自己看不到。再次谢谢老师。马上就要过五一节了,祝老师节日愉快!扎西德勒!!!
我要将在西藏半个世纪难忘的故事写下来。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3-04-28 07:00:0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西藏老人        2013-04-28 13:05:25
  谢谢老师的鼓励,更加希望老师多多指教。祝老师节日愉快,万事如意!扎西德勒!!!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