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古坦中学之怀人篇(散文)

精品 【江南】古坦中学之怀人篇(散文)


作者:单培文 进士,844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72发表时间:2013-05-05 07:49:56

古坦中学同事之兴旺君
   时针走到了2012年,是该拿起记忆的笔,翻开曾经的思绪,推开古坦中学的大门,看看熟悉的人与事,让这些有个安放的家。权以此为序。
   与兴旺交集,是在去古坦第一天,最初印象:和我一样,瘦骨嶙峋。随着交往加深,我加以总结,此人热情、大方、重情义,稍显偏执。
   初到古坦,人生地不熟,心中孤独寂寞自不必言。该是第一周星期六,学生放假回家,我闲着无事,与敏平、兴旺一起,一拍即合,下古坦吃饭。三人漫步到饭店,点了三盘炒粉。那时穷,工资低,一月578元,可不敢乱花。一番狼吞虎咽,吃完准备付帐,兴旺君抢先一步,付了钱。虽然对于现在而言,炒粉钱实在微不足道,但对初步入社会,刚参加工作者,也得在心中权衡十几秒,足见热情。
   其实,不光对我们。兴旺君对任何人都如此。无论老同事,还是新同事,或是学生,抑是家长,再是乡亲,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来寻他时,他都能伸出援助之手,热情之手,帮他们,请他们吃饭。
   06年,国庆小长假,我、敏平、兴旺翻山越岭,跋涉30余里山路,抵达我家。时值秋收结束,家中并不忙绿。没有农活可干,我就与敏平到隔壁村庄打麻将,稍解无聊之苦,顺便试试手气。兴旺君一人呆在我家中,说正好捡点时间看看我家中的藏书。“砌墙”至下午两点有余,我和敏平觉肚子饥饿,方想起吃中饭,下桌回家。没想,兴旺君竟然在我家农田中,帮忙我爸妈挖油菜田。用锄头松土,可是累活,生手干不了一小时,手掌必定起大泡。兴旺君满头大汗,干得依然不亦乐乎。我站在远处,真不知如何表达:友人至家,自己玩耍,他却帮忙干活,真不够孝顺,他也真好人也!
   10年,我离开古坦,进了一小。在县城工作,租房总不是事,买房成了板上钉钉。钱呢,是件大事,因为不够,所以如同一把刀,高悬脑际。狠下心,于11年暑假奔波月余,在步行街靠里处相中一房子,价格比蹭蹭上涨的房价来说,真不算高。但对于无点滴存款的我而言,犹如天文数字。我是个薄脸皮的人,从不愿打扰他人,从不愿欠人人情,还人一辈子。所以只在亲戚中挪借,能借的借完,尚差一万余元,打电话给兴旺君。他二话不说问我需要多少,我说几千吧。因为我清楚,他身边存款也是少得可怜。他看看存折,说尚有三千余元,加上口袋里一点借我四千元,还再三致歉,表示钱太少,没帮什么忙,等下个月工资到,再借我二千。当时我们隔着百余里的空间,但电话那头的话语却温暖我心间,至今不忘。
   当然,这家伙也有些偏执,如今老大不小,有三十余岁,却依然孑然一人,没有女朋友。在农村,这可是大龄青年。本着友情、同事情、亲情,朋友、同事、亲戚许多人在他耳边唠叨:可以了,玩够了,该结婚了,别让父母担心。他一笑置之,真不知那颗脑袋中想些什么。“苍天啊,大地啊,哪位神仙姐姐,伸出手,感化他,让他早日成婚。”那,我就在这阿弥陀佛了!
   在古坦,与他交往最多;离开古坦,与他联系最多。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无须说,无须表达,放在心中最柔软处,让它随时间慢慢发酵,直到一杯醇酿,芳香四溢,一生品尝。
  
   古坦同事之敏平兄
   说他为兄,其实他不过大我三个多月,但无论心智、处事、为人都远胜于我,自然为兄。
   成为教师,我与他是在同一年。学历相同,年龄相当,我的成长裹足不前,他的成长日新月异。总的来说,我是不求上进的无为子弟,对功名利碌看得较轻,再加上非古坦本地人,更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敏平兄从第一年开始,就做事认真,思想先进得到众多领导的认同。胡镇华也好,何庆云也罢,谈及他,都带有赞赏的目光。自然的事,05年,他开始担任团支部书记,负责古坦中学的团部活动。上任没多久,便操办元旦晚会事宜。在他的精心筹备下,那台晚会空前轰动,连古坦的群众都自发前往观看。胡镇华调离古坦后,他负责会计工作,一个学校,大帐小帐千头万绪,纷乱复杂,他理得清清楚楚,从没听过有错乱之处。07年,他走马上任,政教处主任,还不到30岁,真是年轻有为。曾过学者说过:干什么工作,算面对人的工作最难。我举双手赞同,因为我担任一个班主任工作,辖下40余名学生,常被弄得焦头烂额。政教主任,处理整个学校三百余人的日常生活、纪律秩序,我想想都头痛。他重担扛了下来,做得很好。每临期末,学生人心浮躁,总想挑事捣乱,敏平兄带头值夜班,常常守到凌晨三四点回去睡觉,第二天起床正常工作,他从未叫声苦,从未说句累。11年,做教导处主任,学校第三把手,我知道,前方的困难很多;我也知道,他一定能够努力渡过难关。只是,兄弟,我不能再陪你,只能在远方遥祝:走得更好些,走得更高些。
   他烹得一手好菜。在古坦的时光,我负责买菜,兴旺负责洗碗,敏平兄负责炒菜。常常是短短十几分钟,他切菜、打火、放油、下锅、添盐、加佐料、起锅,轻车熟路,井然有序。菜端上桌子,色香味俱全,我忍不住未吃饭先尝菜。结婚后,他更是掌管烹饪大权,从买菜、做菜、洗碗一条龙服务,从不用妻子帮忙,从不用妻子担心,真是现代三好男人,是我等的好榜样。
   着装买衣也是一流。拿我来说,买得随便,穿得随便,过得随便。他不,买衣服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还价时,他总能拿准店主的心理,既能满意而归也能让店主无话可说。以前,和他去县城时,买衣服,都是他帮拿的主意。衣服买回后,他穿起来,干净整齐,瘦时潇洒,胖时风度翩翩,在农村也算是一个小帅哥。
   多年同事多年助,多年兄弟多年情。我小他不过点滴,但他真如兄一样,对我照顾有加。我生病,他与兴旺一起打好饭,做好菜,让我起床就吃。我结婚,请贴他帮忙誊写,请人名单我拿过一张纸,把名字写上交给他。他一看,眉头一皱:结婚怎么能用张作业本的纸。我笑着说无所谓,他没搭理我,后来自己掏钱买来红纸,写上名字,才帮我请人。请客当天,古坦同事一齐到我家中,由于当时古坦至和村正在修筑水泥路,只请到一辆车,他和兴旺一起用摩托车,帮忙带了几个来回。这一切,我深深记在心中。
   也许,时间会溜走,照片会泛黄,我们会老去,但我始终相信:无论是否同在古坦,无论我们如何变化,兄弟的情义依旧,会随天长地久。
  
   古坦中学同事之小朱
   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子,这是一个做事认真的好教师,这是一个思维敏捷的本科生,这也是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自私人。
   小朱,比我迟到古坦中学一年。第一次在花名册上看到她的名字,我是大惊,不知以后该如何称呼她。因为除了姓不同,她的人名与我母亲名讳一样。我不敢妄自直呼其名,所以前一个月,我见到她只是微微一笑,从不开口说话。后来相熟,因为其小巧玲珑,大家叫她小朱,我也乐得这样喊。至今相处十年,我喊她小朱惯了,竟忽忘记她本名。想想倒有些可笑。
   说她可爱,这是有根据的。那么多年,同事都喜欢拿小朱开玩笑,她从不生气,一直都是笑嘻嘻的,似乎愤怒在她的字典里,早已被抹去。俞棣华、程建新最爱搞笑。偶尔没事干,乘着小朱上课,把小朱的手机调为震动,藏起来。小朱回到办公室,找手机,不见了,她也不声张,借别人手机拔听不到,在抽屉里翻找不到,到房间里寻依旧没有,一张脸苦着,估计真丢了,估计得重新买一个。大家就这么看着,不说话。直到小朱找个半死后,才拿出来。她也破涕为笑,不气不恼。
   古坦同事中认真的主,无人能出其右。举两个例子,在一段时间里,学校为了方便外地教师,让食堂每天中午多烧几个菜,凑成一桌,便宜给老师食用。大家一起的事,等谁总不好,所以规定时间,中午11:45。往往是一桌教师到齐了,小朱未到,找人去喊她,她在教室里给学生补习功课。此一。初中教师事务繁多,从学生到校直至学生离校,每个星期没有一刻休息。眼巴巴地等到星期六,看着学生上完早读,背着书包回家,心中的惬意难以形容。好多人乘上客车,跑到县城瞎逛;我们一群懒人则重回床铺,睡起回笼觉。小朱不,把一些差生留下,不要钱,义务补课,抓他们完成作业,背单词,做数学习题。直到上午艳阳高照,时钟敲过十点,她才脸上一笑,让学生回家。此二。
   古坦中学,二十余教师,上到领导,下到杂务工,水平参差不一。小学生有,中专生有,大专生有,本科毕业戴过学士帽的人,惟有小朱一个,正宗数学本科系毕业。我读书时,偏爱理科,数理化经常满分,应该说数学思维是不错的。但读了中专后,数学成绩一落千丈,见到数学头痛不已,那绕来绕去的证明题把我缠得心神不宁。后来,改教语文,爱上文字,与数学彻底不沾边。小朱,一个女孩子,按照正常情况讲,应该读文科。但她偏读理科,读了数学,读了本科,最后教了数学。一个词,佩服。
   至今年,小朱该有31岁吧,81年出年,比我长一岁。我女儿活蹦乱跳,满街乱跑,常吵着要口香糖,不给买就哭得天翻地覆。小朱,居然没结婚。对自己真的有点不负责。
   小朱是县城人,离古坦太远,倒车很不方便。和她聊天时,她早有想法,考到县城来。从09年起,每年县城招聘教师,她都报名参考。古坦是个福地,每年都有人中榜。09年:郎娟;10年、我;11年、俞容弟;12年、汪德生。凭着小朱老师的数学天份,凭着她的数学功底,落榜似乎不可能。但她落榜了,究其原因:对自己的事不认真。暑假回到家,她看书要不了一个小时,就懒得再看。天上掉不下馅饼,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没有努力就有成功,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我想劝告小朱老师:为了自己的将来,对自己负点责吧!
  
   古坦中学同事之何庆云
   如今,他已贵为沱川学校校长,喊他庆云,似乎有不尊敬之感。但我记得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相熟这么久,喊何校长,太生份。”想想也是,遂有如此叫法。
   他今年31岁,担任学校第一把手,年轻有为。其实早在古坦时,我就有预感,此人乃条大鱼,不是古坦这小地方所能留住。我偏好写作,偶尔会应上级要求,写篇征文。一次,我构思《改革开放之我见》,写完,修改后,打印出来交给他。当时他担任教研主任,教数学,征文上交由他负责。他简略地拿过我的稿子,扫过几眼,提出意见:“是不是,用一、二、三、四的小标题形式来写,更新颖,更独到。”我一听,大为讶然,原因如下:一是这观点极好;二是他一个数学老师,居然对文字也有深刻见解,难得。
   多年来,庆云屡次参加清华学区教学大比武,每次刹羽而归。不可谓不是种打击,要是我早“归隐山田”,从此与比武绝缘。他不,依旧认真钻研教材,细致品味教法。上天是公平的,07年,教育局直接选派他参加上饶市数学大比武。他欣喜而往,一举夺魁。继而,由市里走向省里,由省里走向国家。参赛地点西安,他不负众望,捧回一个国家一等奖。如此大事,在婺源教育界掀起不少波澜。所以,我早判定,如此才华横溢者,校长迟早是他的囊中之物。
   第一次见到他,所有人脑海中都会冒出一个词:帅气逼人。要论古坦所有男人中,他的帅首屈一指,与第二名还相隔几个档次。随便一件衣服,穿在我们身上,显得瘦不拉几,一到他身上,很拉风。常常见他,夏天浅绿色T恤,冬天一袭风衣,板头,腰直,头昂,举手投足间皆有绅士风度,也不知迷倒多少少女。哈,此乃笑话,万不可当真,不然他家内斗,可不关我的事。
   几乎在古坦的同事,都曾受过庆云或多或少的帮助。新同事,家在外地,人生地不熟。他,古坦土生土长,牵牵扯扯都是亲戚,办事、处理问题方便得多。古坦学生,虽说挺纯朴,但成绩差者较多,一天到晚在学校无事可干,总能惹出许多事端。班主任前去处理,几句话不合,常会动手。家长得知,追到学校,要找老师评理。每当此时,庆云必是第一个站出来,凭着他的关系,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家长说得点头称好,高兴而归。
   古坦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落后,古坦新教师的成长显得异常艰难。庆云算得上教学方面先“富”起来的人,对于后生晚辈他从不藏着掖着,总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敏平有次参加全县地理学科教学大比武,庆云不辞劳苦,为他一步步查资料,备教学设计,请人做课件,哪一个环节,没有他的点滴汗水。最后,敏平获得第一名,回到学校到处发香烟,不忘说:“要是没有庆云,我还真不知怎么办?”庆云,只在一边微笑。朗娟,有次参加全市数学大比武,庆云作为副校长,陪同参加,让郎娟只是上好课,其他事件一概由他解决。一路,就像兄长一般,对郎娟照顾有加。

共 1151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心生念想时,文字,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往事如烟,所有的心结,所有的隐痛,用笔尖化作一缕缕青丝串连。描眉的笔,却在镜中写成了一幅画。一直以来,总会把秋天看作最富有浪漫色彩的季节,也许人生之秋与时令之秋有着难解难分的情愫,所以,总会在这个时节寻找着什么,盼着什么,就连每个字符相遇都会喷发出奇妙的韵味。寻遍了梦里瞬间曝光的每个角落,用这些碎片搭建起自己的天空,将秋的斑斓缀上自己的名字,亦去采撷你的爽朗,你的收获,你的博大浑厚,当硕果对大地许下诺言:穿越冬季,消解了夏季浮躁。秋心送凉月,欲放冰轮满目情,惆怅蹉跎,奈何撒泪,那散落的秋叶可是灵魂的残片?看遍了客窗清明风雨梨花,阅尽了依旧南柯归路,孤帆过尽千年,谁将寒意入诗篇?心事丛丛浪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千年春梦繁华。画眉人不在,残月冷长天。作者笔触轻轻,思绪悠长,曾经的往事在悠悠的行文里晕开,关于青春的故事,意境缱绻。文字朴实,见真情。推荐欣赏!【编辑:简单爱好】【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06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单爱好        2013-05-05 07:50:49
  问好作者!感谢您赐稿江南烟雨,期待更多精彩呈现!欣赏作者精致的文字,祝你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泪花集        2013-06-07 15:34:15
  非常朴实真诚的文字,寓意深刻,问好老乡,我也是江西人,宜春的!顶,遥握祝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