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雅韵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雅韵】发掘皇城根遗址公园(散文)

精品 【雅韵】发掘皇城根遗址公园(散文)


作者:清池碧荷 秀才,159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26发表时间:2013-05-06 22:24:10

【雅韵】发掘皇城根遗址公园(散文) 在公交车上多次看到一截红色的断墙,墙面上似乎有字,但在公交车的行进中,总是看不清楚是什么。墙下是一块广场,四周有成荫的绿树,白天,墙根下有悠闲的老人散步,有推婴儿车晒太阳的。到了傍晚,墙根下就会有练剑的,跳舞的,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一直以为,这就是个普通的广场,直到有一天,因为塞车,正好可以看清墙面上的字:“皇城根遗址公园”,看完理解成为是个公园的遗址,还自以为是的想:难怪这墙是断的,也许是和圆明园遗址一样,也是八国联军当年的无耻杰作。
   拉着女儿闲逛,沿着张自忠路一路走下来,无意中,走到了这个断墙面前,在仔细研究了遗址简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错的离谱。女儿受我的影响,也开始对探寻北京的过去有了兴趣,于是,我们不只一次的顺着这延伸的绿色街道,走了进去,不断的在资料和实地中,在历史和现实中,去挖掘,去探索,去感受……
   皇城是在元大都时形成的,元朝时叫“萧墙”,对皇宫起着护卫的作用,封建王朝时期皇城内只设衙署,不住居民。
   坐落在紫禁城与王府井步行街之间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是历史上明、 清皇城根东墙的位置。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北京城,从元代起,北京城由紫禁城、皇城、外城三个部分组成,最里面的是紫禁城,即故宫,最外面的是外城,即二环路一线,中间为皇城。
   至明永乐年间重建紫禁城后,北京城的三重格局更为明确和完整。到20世纪末,紫禁城保存完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内城虽已被拆除,但人们还能依稀看到它的位置,惟有皇城,自民国初年城墙被拆除后,人们即不断地在此搭屋建舍,皇城渐渐在人们的记忆中湮没,逐渐被人们遗忘,不知其具体位置所在。
   在新世纪开启之年的2001年建成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总投资8亿多元,是北京市政建设的一个大手笔,也是迄今北京城内完全开放的最大的街头公园。
   说起北京的皇城,很多人已不大知道。按照著名学者侯仁之的说法:“北京旧城规划严整,宫殿建筑富丽辉煌,举世之封建帝都,无与伦比。”“旧城规划之初,紫禁城外绕以皇城,皇城之外更有内城,其后大城之南复加筑外城,于是有内外城之分。内城九门,外城七门,各有城楼,形制不一。每门之外,又建瓮城及箭楼,亦各不相同。内外两城之四隅,各筑箭楼,于是城防形制粲然大备,为任何前代都城所未有。”
   由此看来,从明代以来的帝都京城有三圈半,最中心的宫城是作为皇宫的紫禁城,第二圈即皇城,皇城之外为内城,最外的半圈只在南部有,是为外城。
   皇城的城墙与内外城的城墙不同,实际是高一丈八尺、下广为六尺、上宽为五尺二寸的一堵墙壁,全部用砖砌筑,中间填有少量碎砖石,墙体涂红色,顶端覆黄琉璃瓦。
   清朝灭亡,进入民国,因城市整体规划建设工程的需要,至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皇城墙被陆续拆毁,至今只留下南面的一段,即天安门城楼东侧至南河沿大街路口、西侧至府右街路口一线矗立着的“天安门红墙”,其他三面的皇城墙和三个门都已无存。但北京市在西皇城根进行市政施工时,挖出了当年城墙的基址;而在修建皇城根遗址公园时,也在东安门原址处挖出了旧的基址。
   2000年随着王府井大街二期工程的进行,施工中发现了明朝东皇城墙的多处遗址。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为市民增添一处旅游休闲的景观,北京市政府决定在明皇城东城墙的遗址上建立皇城根遗址公园,2001年9月11日,皇城根遗址公园的建成和开园,将重新唤起人们对北京皇城的回忆。
   皇城根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宽29米,长2.8公里,南起东长安街,北至平安大街。在这个开放式的街心公园里种植了数千棵各种树木、3万多株花卉和灌木,在市中心形成了一条浓郁的绿化带。在公园中设置了10处阶梯式喷泉和3处原城墙实物展示,还有数十处城市雕塑小品和休闲建筑。
   智慧的构思,巧妙的设计,精心的雕琢,使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与古城的历史、文化、环境隽永和谐,颇具特色。
   通过皇城根遗址公园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状况,提高了周围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周边的环境,如今人们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一条绿色的文化休闲长廊,眼前不再是参差破败的砖瓦木棚,而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芳草、绿树、鲜花。皇城遗址以自身独特、深厚的魅力,号召我们去发掘、去保护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传承悠久的历史,展示现代文明提供了绝好空间。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蜿蜒向南延伸,直至长安街。宛如一条绿带,把古老的紫禁城和现代化的王府井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有了“春夏秋冬四季情,人文景观绿中现,第一商街锦上花”的美誉。
   公园内有石雕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地图、地下墙基遗存、复建小段旧皇城城墙、东厂和翠花胡同间的四合院、中法大学的雕塑等七大人文景致。还将点缀喷泉、小品和雕塑,构成“梅兰春雨”、“御泉夏爽”、“银枫秋色”、“松竹冬翠”等四季景致。
   在这里,每年的3月-至4月:可以观赏玉兰、连翘、迎春、海棠、碧桃、紫叶李等等。 5月至11月:各色月季竞相开放。从4月开始,一直到11月:各种应季花卉尽展风姿。7月到8月:玉簪盛开,而7月到9月:正是观赏紫薇的好时节。
   皇城根遗址公园工程南起东长安街,北至平安大街。它像一条绿色纽带,为人们品味历史、旅游休闲提供了一个新的去处。
   这个虚实意境的公园,是在皇城墙遗址上建设起来的。皇城根是北京人最熟悉的地名,皇城墙在上个世纪初被夷平而鲜为人知。皇城墙的复建采取了虚实的构思,作为标志性的一段皇城墙长约200余米,它按照文献记载,墙底六尺、上宽五尺二寸、高一丈八尺。还用上了民间收集的明代“大城墙”砖灌浆密砌,外立面刷红,顶盖金黄琉璃瓦,使500年前明皇城墙在这里现身。而城墙的两端都呈残垣状,并从视线中隐去。当人们看到了皇城墙的原形并知道了它的概况和走向时,皇城墙已经在这虚实的意境中绵延伸展。
   置身园中你会有漫步古城的感觉。园内的小景、花坛、亭廊、雕塑都以公园两侧的灰色民居群落为衬景。这里是北京皇城保护区胡同四合院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安祥平和的古城遗风拂面而来。
   一路走来,你会发现,公园沿线是北京历史人文景观和商业设施集中的地区。
   2.8公里的带状公园犹如一条500年的时空隧道。在公园西侧有天安门、故宫、景山、老北京大学红楼,在公园东侧相隔数百米就是著名的北京金街王府井商业区和隆福寺、中国美术馆等。
   皇城根遗址公园建设中,选取东安门、五四路口、四合院、中法大学、南端点、北端点等历史文化节点,运用恢复小段城墙、挖掘部分地下墙基遗存等手段,使老北京的历史文脉得以充分展示。正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王世仁所言,皇城根遗址公园是北京一条真正的历史文化带,再现了北京历史文化风貌,从而收到了历史文化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相得益彰的效果。
   皇城根遗址公园从南开始,串起了欧美同学委员会、老舍故居等历史建筑,对于汇聚于此的这些历史遗迹,建设者们注重保持其原样,使人们一走进公园,宛如走进一条时空隧道,面对这一段段凝固的历史篇章,追古抚今,无尽感慨。
   再往北走,便来到了著名的“五四大街”,这里屹立着一座极具革命意义的建筑———北大红楼,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尽管时间如水,逝者如斯,但北大红楼却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历史事件,它是红色的起点,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又是革命的起点,以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众多共产党人,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站在遗址公园的民主广场,仰望这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楼,不禁令人回忆起那段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
   途经中法大学原址后,远远就能看到那段特地保留下来的明代古城墙,其青砖红墙,断口处裸露的砖块参差不齐,无声地沐浴在阳光中,像是一段凝固的历史,记载着皇城根的过去和未来,以前的皇城地带,一直被大量的破烂房杂乱无章地填充着。经过改造后,建成遗址公园。而今这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同时建设者们又将整治城市环境和改善历史风貌紧密结合起来,无论是老舍故居,还是北大红楼,或是中法大学,它们向游人展示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之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正可谓是:“怡神养目时追怀历史,谈笑古今时秀色可餐”。
   据文献所记,历史上的东安门广为七间,宽约35米,进深约15米,相当的雄伟、气派,还有历史照片可以窥见其原貌,北京著名的东安门大街和东安市场之得名,就都是因为这个门。
   修建公园时,在东安门原址处发现了该门的基址遗存,专门在地下开辟了露天的“博物馆”。复建皇城墙和开辟展览,为今人了解、研究中国封建都城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唤起现代人对北京皇城的回忆,提供了丰富而详尽的实物见证。
   而在公园内兴建的“对弈”、“时空对话”、“露珠”、“掀开历史新的一页”等数十座雕塑、浮雕等景观,宛若一幅幅打开的北京历史民俗风情画。
   在园中你可以放眼远眺,而不被楼宇阻隔,许多地方可以依稀看到古城平缓优美的天际线,以及古城与朝晖、晚霞、彩云、薄雾变化无穷的美景。而遗址公园更象一道碧翠彩屏,为古城增添了靓丽的风景。
   在游览遗址公园时你可以如此近距离地体验到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时空交替转换,这在城市公园中极为少见,也因此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
   这个都市庭园式的、投资8亿元建设的遗址公园,是一个无门、无墙、无栏杆的开放或开放式公园。而这里的建筑、景观、设施、服务都是一流的,是赏美景、看古城、读历史、品京味的好去处。
   最高兴的要算附近的老百姓,他们亲切地称这是“咱们胡同口四合院前的庭园”。的确在大小取灯、翠花、东厂胡同一带,公园与民居仅一步之遥,邻居们都在公园里见面拉家常。爱花鸟的在家门种上自己喜欢的牵牛、鸡冠花,把鸟笼挂在公园的树枝上,与游客共享鸟语花香。那些戏迷票友们更是聚在一起吹拉弹唱,陶然自乐。京城民俗民间的艺人们也常来献上京味十足的绝活,这里成了老百姓的乐园。
   皇城根遗址公园的建成大大改善了首都中心地带的生态环境。
   据说,皇城根遗址公园夏天的温度将比周边低7至8摄氏度,冬季温度则增加4至5摄氏度,平均湿度增加10%至20%,每天可制造氧气6000公升,吸收二氧化碳8000公升,并具有防尘、减噪、杀菌等功能。皇城根遗址公园因此被誉为北京的“绿肺”
   皇城根遗址公园总体绿化率达到了90%以上,共铺设草坪4万平方米,灌木4.4万余株,栽种各种树木植物78种,南北沿线依次种植了银杏、油松、白皮松、元宝枫等常绿树种。公园内各个节点、广场还摆放了19万盆串红、万寿菊、四季海棠、矮牵牛等红黄色调的应时花卉,并人工设计了10处落差叠泉。
   在建园过程中特地保护了数十棵古榆、国槐,又遍植了青松、银杏、翠柏、绿竹、丁香等近30种高大乔木、亚乔木和灌木。有常青、落叶树种的搭配,以及植物色彩的季相变化,使公园三季赏花、四季常青,色彩斑斓。据测算这块园林每天可产生6万升氧气,每年可涵养一万吨雨水,被誉为古城“氧吧”。
   每一次漫步在这里,都会被这古都露天“博物馆”所吸引,所感动,不自觉的爱上了这里……
  

共 44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提到皇城根儿,在人们的意识中就会立刻和老北京联系在一起。在人们狭隘的思维里,这总是和一段城墙紧紧维系。这座在紫禁城与王府井步行街之间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其实就是在明、 清皇城根东墙的位置上重新建设而成的。这段皇城,记载着明清以来的帝王兴衰史。如今的“皇城根遗址公园”智慧的构思,巧妙的设计,精心的雕琢,使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与古城的历史、文化、环境隽永和谐,颇具特色。作者以丰厚的史料记载、生动形象的文字,为读者描摹出一幅现代气息与古代结构浓淡相宜、交相辉映的优美的画面。感谢赐稿雅韵文学!佳作推荐共赏!问好作者!期望拜读更多精彩!【编辑:幽兰萦梦】【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073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幽兰萦梦        2013-05-06 22:25:32
  碧荷妹妹以丰厚的史料记载、生动形象的文字,为读者描摹出一幅现代气息与古代结构浓淡相宜、交相辉映的优美的画面。拜赏妹妹精彩的文字!问好!遥祝妹妹写作愉快!
人品若山崇俊杰 情怀如水共清幽
回复1 楼        文友:清池碧荷        2013-05-06 22:36:57
  姐姐辛苦了,感动姐姐的辛劳,感叹姐姐的神速,多谢姐姐辛苦编辑,拜赏姐姐精彩按语。祝福姐姐快乐永远。叮嘱姐姐,不要太累。
2 楼        文友:冰山雪峰        2013-05-07 08:16:12
  碧荷老师博才多学,见多识广,文字生动逼真,情感真挚饱满,感谢一直来的辛劳,辛苦了,祝福写作快乐!
留住已经逝去的峥嵘岁月,记住曾经绽放的万种风情。快乐休闲,感受友情,养心颐气,笑谈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清池碧荷        2013-05-10 21:44:40
  感谢大哥一路鼓励和鞭策,大哥放心,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