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一点的性子与一层的面子

精品 一点的性子与一层的面子


作者:克思一郎 秀才,1282.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40发表时间:2013-05-08 15:42:12
摘要:和谐社会,人要往高处看一点,往前站一点,往深想一点,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有个性,保持自己的做人原则是必要的。可在社会大的秩序之下,在你我他的共生环境里,得圈个圈儿,套马一般套住那信马由缰的一点性子。人啊,老校长说,一年四季露在外面的就这张脸,不要不行啊!阎真的《沧浪之水》开头,儿子将父亲一身的白布素装裹了埋葬,为的是证明清清白白做人一辈子,也就那一层的面子。

一点的性子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揣摩着,后面应该还有一句,不要命的怕软的。周而复始的世界,循环往返的人生,要不是石头、剪子、布,要不是棒子、虫子、鸡、老虎。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天地玄黄,地阔圆方,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时间与空间的维度里,存在着,美丽着,创造着,就是因为你我他,物与物,那一点的性子不一样。
   一点的性子,搁在我这,人说是我,放在你那,人说是你。挪动一下,溜到他那里了,人说不是我,也不是你。人,就这点性子不一样,双胞胎,三胞胎,四胞胎,多胞胎,一个样。前段日子,湖南电视台采访双胞胎兄弟与双胞胎姊妹,两对夫妇,一组少数民族歌手。“奇大怪,那瞌实。(湖南卫视长沙俚语)”主持人问两口子,会不会有时弄错,汪涵与马可,一副巴不得出错的样子。结果是小错会有,大错肯定不会。这两口子介绍,一般不穿一样的衣服,只有做节目,才穿一模一样的。主持人追问为什么?双胞胎两口子说会堵塞交通,行人会撞电线杆子的。甚至会在大白天,别人以为碰上了鬼。一次做节目,姐姐两口子乘电梯刚上去,妹妹接着来,开电梯的师傅直问你们是人还是鬼。就这样的双胞胎,时间相处长的,也能从一模一样的样子和服装里挑出谁是谁来,凭的就是一点的性子不一样。
   一点的性子,陡长起来,做出的事,匪夷所思。电影《木马屠城记》,为一女(海伦),打一仗。为一城,厮杀十年。为一风,杀亲生女儿祭神。为两女(女儿和妹妹),杀亲夫。也是一点的性子,俄罗斯天才诗人普希金倒在十几码的决斗中。安娜.卡列妮娜走向铁轨……海明威饮弹自杀……《歌德巴赫猜想》作者徐迟从武汉同济医院6楼跳下……
   一点的性子,机缘巧合,挺耐琢磨。有时要钱不要脸,有是要脸不要钱。遥想当年世界杯,专业足球解说员黄健翔的那点性子,竟然用最公众的公权直播,喊出了最私下情感的“意大利万岁!”还有那顶级明星齐大内的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一头撞胸。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点的性子,从生下来便定型。变,是可以的。周总理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求的是性子的变化。如今布道的,从政的,经商的,讲学的,做工的,种田的,甚至连打牌赌博的,殊途同归讲起了做人。最经典的一句,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是一辈子。于大,当然是从善如流。于小,至少打牌嫖娼的钱,不要让公家出。于中,先是交朋友,再是谈利益。有意思啦,大善到小善,期间的中善,其改造的对象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做人,是做自己,做好自己。好在何地何处?一点性子。你看人家周总理,上下共赞,内外同歌,是个人就说好。那性子磨炼得,堪称中国一绝。磨这性子呀,要有铁忤磨成针的精神。
   一点的性子,是自己的,一点也没错。但也不全是自己的,时常是职务的,是秩序的,是伦理的。你看每个带着公职职务的人员,特别是当大官的,说话办事首先得是公职职务上的话,来的事首先得是公职职务上的事。当官的,讲的首先是官话,办的是官事。然后,才是背地里的个人私话,个人的人情。你就没见着哪位,把人情事故的事,拿到公堂上办了。所以说,一点的性子,也是受着秩序、伦理、规矩约束的。不过,也有不受什么约束的。你看那一茬一茬的日本首相的那一点的性子,死不改悔参拜靖国神社,随“性”所欲,其结果闹得与周边国家风声水起,不得安宁。
   不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居家的小人物。人前人后,全然的不顾自己的职务,信马由缰,一任快活,肯定会受到一点的性子惩罚的。在家里在外面,一点的性子,也得讲个老少尊卑,该忍气吞声的时候得忍气吞声。鲁智深的快活,决定了他就是鲁智深。孙悟空大闹天宫,到了天庭也是这一点的性子只能当弼马温。
   和谐社会,人要往高处看一点,往前站一点,往深想一点,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有个性,保持自己的做人原则是必要的。可在社会大的秩序之下,在你我他的共生环境里,得圈个圈儿,套马一般套住那信马由缰的一点性子。
  
   一层的面子
  
   树要皮,人要脸。出门看天,进门看脸。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打肿了脸,是为了充胖。削瘦了脸,是为了充美。一层的面子,裹人一辈子。
   宁可缺吃少穿,也要有个出门的好服装好行头,是过去上海人的脸面。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现在上海人的面子。只一句地道的上海话,阿拉是上海人。面子里子都有了。北京,更不屑说,漂在那里,住地下室,吃方面便,过暗无天日的蜗居日子,撑的是北京活着的面子。哪混呢?还有哪呀,北京混混而已。人人学地道的京片子,胡同腔儿。就连中央台的外地播音员,也有意无意来点北京的儿化音,叫你不识真假。京腔京调,京都“良民”,比身份证管用。广州也一样,街上摆着广州话手册,普通话的标音。一个月包会日常用语。你要是西装革履的北方话说在街上,旁边的斜眼与口沬,一是让你看不懂,二是让你听不懂,说不定骂了你,你还冲着笑。广州人呀,最套不得近乎,讲不得面子。你要他办事帮腔,都得讲“干的”,“实的”,一手交钱一手办事。最市场的地儿,没得面子,就得用“里子”(洋子)补。因为他的面子也是市场的资源呀,来的时候就是换来的哟。
   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桀骜不驯,不问面子,不降俗事。所有的请柬,结婚的,诞辰的,乔迁的,升学的,一概不去。雄赳赳的天马行空,独往独来。还用自个儿的理支撑着,假朋友不去怪罪就怪罪,真朋友不去也无所谓,半真不假的,一个试金石,要不变成真朋友,要不就是假朋友。自己结婚的时候,一个朋友也没请,两家人,加上亲戚热闹一下就过了。朋友,结果越来越少。也不全是假的走了,不过是在这档子事上,朋友知道我腻味。我知道,虽说出门靠朋友。还是精典的好,不然面子支撑不起,不光是钱,还有时间,以及朋友间的例事。交朋友,就像广州人必须支付成本。
   日子长了,特别是到了机关,面子怎么也扛不住了。所有的人,都讲礼尚往来。连吃困难补助的也凑份子。山穷水尽,没得村。这才真的感到,世俗就是世俗,改造力强大得没法抵抗。一张张的大红请柬,按先后次序放好了,不敢放到抽屉里,生怕忘了这份面子。经不得别人指指戳戳,这人不知怎么进机关的,不谙世事!好的同事提醒,你放出的钱,用个本子记起来,下次好收帐。这只不过是个人情,今天你那,明天我那。跟打牌差不多。几十年,过去了。记帐本子一直没建,记着这帐,总想起地主老财的“变天帐”,太没面子。到过十多个单位工作。有的单位,只要你是领导,不论是不是新来乍到,有无来往,有无交情,凡结婚照人一张请柬。小的单位,也有千把号人,一年怎么也得有十来回,这生生不息的情哟,你要是不去,肯定是不给下面人的面子。这还是有计划的结婚。无计划的死人,只要是单位上的职工,或职工父母,也得到场。自个家有事,从公而言,定然的不好请客。从私而论,自己也从不请客。知道的朋友戏谑,你这不是大亏了。我回答说,俺比他们收入高,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市场上交朋友,从特定的角度说,挣的就是面子。你看四川绵阳的某位大款,一个电话调出正开常委会的市委领导,还笑哈哈的说,如同叫唤一只狗一样。一个挣面子,一个失面子。这哥们,玩得过火,把“朋友”的面子,放到水深火热中了,弄得上头正儿八经发下文件,不许傍大款。再看看周围下三滥发财的,什么本事也没有,只一个“钓”领导的招,大把的票子甩了出去作饵,不怕你不吃钓。假如不管用,再车子、房子、女子,总有个适合口味的,套你的面子。于是乎,有了警钟长鸣的各式各样的警示片。一言以蔽之,一层的面子,以一层的里子作代价,挣多少面子,失多少里子。
   有段子说,世上什么最厚,人的脸皮最厚。李宗吾的《厚黑学》中的厚,指的就是脸皮,且将厚摆在黑之前。这人呀,只不要脸了,什么事也办得出来。好汉无好妻,丑汉娶仙女。丑汉的硬功夫,就是死缠烂打。没听说两斤饭票,赌来一个媳妇的吧?一个根本的不可能,两人打赌,赌的就两斤饭票。半年,把不可能的事办成了可能。蔬菜店的一枝花,被街上的小混混弄到了手。为《厚黑学》添了个文革版的佐证。
   人啊,老校长说,一年四季露在外面的就这张脸,不要不行啊!阎真的《沧浪之水》开头,儿子将父亲一身的白布素装裹了埋葬,为的是证明清清白白做人一辈子,也就那一层的面子。

共 332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生动风趣的语言给我展现了生活中的世态相,揭示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一点性子”,每个人都有,可是怎样使用我们的那点性子,却不得不讲究。文章以双胞胎为例,指出没有那一点性子,我们就没法区别人,正是一点性子所在,让我们人具有了鲜明的个性。文章又以历史事例,说明了不能正确使用自己的哪点性子会带来的巨大危害。“一层面子”,是我们很多人都纠结的问题。文章以作者的人生经历作为材料,把人际交往和应酬中的无奈揭示了出来。作者更深入到官场问题,把面子的“本质”问题给揭示了出来,把一种陋习给揭示了出来。文章结尾部分列举的几个事例值得我们深思。好文!【编辑:春雨阳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09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5-08 20:26:07
  文章语言具有文学性,论述的现象具有现实启迪性。
语文教师
回复1 楼        文友:克思一郎        2013-05-08 20:45:20
  辛苦编辑了,谢谢!是不是这样的文字不适合投这栏目呀?俺新来乍到,有点盲人瞎马的,望多多指点。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3-05-08 23:20:11
  可以投稿这个栏目的,你投稿散文栏目也行的。
语文教师
3 楼        文友:泪花集        2013-05-09 02:35:43
  欣赏朋友佳作,向你问好,并祝你佳作连连,生活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