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军警】最难割舍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散文)

精品 【军警】最难割舍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散文)


作者:秋阳冬雪 进士,10585.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55发表时间:2013-05-09 16:23:07
摘要:树欲静而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管老人怎么样,不管兄弟姐妹间有多少矛盾,还是要在老人在世的时候,让他能够享受到儿女们的关心和照顾才好,做儿女的别留下太多的遗憾。

【军警】最难割舍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散文) 随着假期的一天天临近,我的心情异常沉重起来,往日等待假期来临前的欢欣和雀跃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心底似压了一块大石头般,压抑得窒息起来,同时还伴随着隐隐的痛。每逢节假日全家人热热闹闹的情形像一部黑白电影还在眼前不停地摇晃着,摇晃着,而如今这样的团聚竟成了一种奢望。
   老公也同我一样,代替往日的爽朗和明快是一种沉重的凝重感,近来,我常常会听到他无奈的唉声叹气声;倒是上学的女儿一直在憧憬着即将到来的这个假期,我不由得在心底叹息着,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女儿,平时和我们一起回农村老家的机会并不多,好不容易挨到了假期,怎能不让她心驰向往呢?毕竟是孩子啊!而女儿又哪里知道,作为父母的我们却再也难以做到如往昔般平静而欢快地等待这个假期的到来了。
   时过境迁,物是而人非。
   自婆婆病重到去世,在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原本和睦的一大家子人,开始土崩瓦解而四分五裂。从内心来说,我对婆婆一直是敬重的,却从没有想到目不识丁的婆婆竟有着如此巨大的凝聚力,婆婆一直很好地控制着风筝飞起的那根丝线,不曾有一个儿女淡出她的视线,便有了多年来,每逢节假日儿女们都可以欢聚在家乡的老屋中的情形,而随着婆婆的撒手人寰,老屋中开始变得冷冷清清,再难找回以前和睦相处的一家人了。
   如今,八十多岁的老公公住在一家养老院内,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他总算是习惯了养老院的生活,日子似乎也趋于平静起来。可,每到节假日,我望着老公一副失魂落魄的摸样,欲言又止。我知道,他也如我一般怀念着曾经的美好,可,今非昔比了,谁也无力回天。
   夜深了,电视里还在播放了某个娱乐的节目,而我和老公的心却都飘到了远处,没着没落。
   “跟你商量个事儿好吧?”我终于在老公昏昏欲睡之前,说出了这几天一直盘旋在心中的话。
   “嗯,你说,什么事儿?”老公依然是一副蔫头耷脑的状态,心不在焉的。
   “明天你和闺女都放假了,我去菜市场多买点儿菜回来,你呢,去养老院把咱爸接回家吃饭吧,养老院的伙食也不一定能有家里的合胃口。”
   “好啊,你明天多买点儿肉,中午咱们炖肉,再炒几个菜。”老公顿时精神抖擞了,似乎刚刚昏昏欲睡的根本就不是他。
   “你说咱爸会不会不来?”老公公那绝情的话语似乎还在我耳边嗡嗡作响,我心存顾虑地问道。
   婆婆刚去世的时候,老公便和我商量:咱爸这么多年都在老家生活,哥嫂他们照顾得多一些,这回啊,咱们多尽尽孝,把咱爸接到咱们家里来吧,你也别上班了。我考虑再三,决定辞去工作,而老公已经在我的交接工作还没有办利索之前,便把老人接到了家中。每天老公上班,女儿上学,我还要去单位把最后的工作交待好才能完全回到家中。自接老人来家里后,我每天变着花样儿料理好三餐,尽量让老人吃好,可就是这样,却还是没能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是老人刚刚失去老伴的伤痛一时无法抹平,又或许是新的环境让老人一时难以适应,还或许是老人认为养了三个儿子不该一个人承担赡养的义务,反正那时的老公公就像一个随时防御外界伤害的刺猬,蓄意制造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并让矛盾迅速地达到激化,不给人喘息的机会。于是,我们所有的付出几乎都成了他眼中的“别有用心”,比如,我特意给公公买了一张床,因为房间小的原因,便只能定做尺寸并放弃了床头,选择了床底下能够储放物件的包厢,而到了老公公的那里却都成了我的“不怀好心”,他说我是提前为他做了个有盖儿的棺材,是咒他早点儿死;又比如,我专心在家里做些随口的饭菜,他又说我虐待他,不管他饱,成心想饿死他,老公公丰富的想象力让我无言以对,欲哭无泪。那个时候的我,全身的血液几乎是时刻冲撞着我的大脑顶部,最终却还是把所有的狠话都硬生生地咽回了腹中,委屈,愤恨,曾经让我几乎抓疯。
   凭良心来说,我对自己早逝的父母都没有如此得对待过,还要我们怎样呢?我唯一的选择便是深夜与老公抱怨。他无奈地叹息着:你也别往心里去,也许过段时间就能好起来了,总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吧。凭心来说,我能够理解老公公各式各样怪异的行为,却无法接受他丰富的想象力加上蓄意挑拨事端。在老公公否定了我们的一切之后,便表现出了无比坚决的态度,我要回家!临走的时候还放下了这样一句狠话:“我就是死了,也不会再踏进你们的家,连魂儿都不会来!”
   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婆婆去世了,所有的一切就都变了呢?难道天真的要塌下来了吗?在诸多矛盾激化到沸点之时,老公公选择了独自去养老院生活:“你们给我挑一所最好的养老院,我谁也不用你们伺候,就在那里自生自灭了,只要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你们给我把养老费交上就行了。”三个儿子只好也只能照办,大概只有孝顺的孩子才能体会到那时候有多么无奈吧。
   老家的房子完全空了下来,家里的哥嫂们也因为老人的赡养问题吵得面和而心不和。
   时间是治疗伤痛的良药,随着日月的流失,心中的积怨也在逐渐地减少,而以往那种温馨的场面却又让我开始留恋起来。于是,我开始和老公商量着接老公公来家里的事情,可老公公走的时候,那种绝然而狰狞的面目似乎还历历在目,如果他还记得他说过的话会怎样?会不会不来呢?这便是我心存的顾虑的原因。
   “如果,你爸不来,你也别强求,日子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了。”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这些,心里就堵得厉害,把咱爸也说成了你爸。
   “放心吧,不会的。”老公反过来安慰我。
   “说实话,我一直都想让爸在咱们家安享晚年的,我没有一丁点儿坏心,可是,不知道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了……”我的声音开始变得哽咽起来,毕竟是老公的亲生父亲,一听我说要接父亲来家里,老公高兴得竟像个孩子般,看得我都心酸。
   “别说了,我懂,老婆,谢谢你。”老公搂了楼我。
   我很庆幸找了一个讲道理的老公,虽然在赡养父亲的事情上,他愚孝得让我无法接受,可毕竟他还是为我着想了。慢慢的,我也就想通了,不管老人以后再制造多少事端,他还是他的父亲,还是孩子的爷爷,这个永远都不会变。
   而此时的这句谢谢,却比任何语言都要让我深刻地领悟到了老公对我的理解和感激。
   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便去了菜场开始采购,心里还是多少带着些许的忐忑和不安。
   从菜市场回来,我直接进了厨房,把菜一样一样地择出来,老公公岁数大了牙齿不好,我专门买了豆腐,女儿喜欢吃的菜花,蒜苗,老公喜欢吃的带鱼,四喜丸子,望着我精心准备的的菜肴,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自己到底喜欢吃哪种菜了。
  
   十点多钟的时候,我听到了开门声,老公扶着父亲走进了家门。
   我赶忙擦擦手,走上前去,展露出笑容:“您来了,快坐里面先歇会儿。”这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客气已经无形地拉开了我和老公公亲人间的距离,小心翼翼地待他如客人了。老公公一直都在跟儿子说话,并没有理睬到我的热情。
   看着公公走路“擦擦”地似乎脚都抬不起来了,我吸了口气,舒缓了一下子自己的情绪,暗自鼓励自己:他是你老公的父亲,不要计较那么多。
   我倒了一杯水,放到茶几上,说:“您先喝口水吧,我去做饭了。”没等老公公说什么,我便径直走进了厨房。
   “找一件我的衣服先给爸先换上。”老公朝我喊。
   “好。”我答应着找了件体恤出来,“这件应该差不多。”老公的衣服大且肥,穿在老公公身上自然是不大合适的,我便找了件稍小些的出来。
   “把身上的衣服脱了,给您洗洗啊!”老公对父亲大声说着,老人的耳朵有点儿背。
   此刻的老人如孩子般乖巧而听话,老老实实地换着身上的衣服,一边换一边还说:“我打算明天换下来洗呢。”
   “养老院不是管衣服吗?”我不禁问道。
   “岁数大了,人家给洗,也不一定能及时换下来呀,你闻闻,馊味儿可大了!”我的心里又开始犯酸,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听着老公在卫生间放水,开洗衣机,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个滋味:平时连一件内裤都要我洗的人,现在竟然开始勤快地给父亲洗起衣服来了,哎,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老人还在一个劲地唠叨着:“他们那哪叫洗衣服啊,一堆衣服在洗衣机里面滚,根本就洗不干净。”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不过一个住着那么多位老人的养老院,有些老人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给洗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像家里呢。不过,唠叨也总比“蛮不讲理”“挑起事端”要好多了,我暗自出了一口气。
   女儿出来与爷爷打了招呼,又进屋看书去了,我在厨房做饭,老公忙着洗父亲的衣服,老公公唠叨着养老院里面不尽人意的地方,似乎往昔的温馨画面又一次被拉到了我们的面前。
   午饭是相当丰富的,主食有米饭也有馒头,是担心公公胃口吃不了米饭这才又蒸了馒头。
   老公坐在父亲的身边,一个劲儿地给老父亲布着菜,老公公却还是老样子:“我有点儿菜就行,太多了也吃不了!”即使是这样,他的碗里还是被老公布了满满的菜。我知道,老父亲住在养老院,老公一直都是惦记着的,可又出于无奈,老人啊,很多时候都是一根筋,认准了的事情十头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望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餐桌前,我忽然觉得似乎缺少了点儿什么似的,心里有些发空。渐渐的,我才明白过来:是少了以前的那种和谐热闹的气氛,老公特意制造的氛围,有些生硬的成分。随着婆婆的离去,一家人四分五裂,每个人的心里都拧了不小的疙瘩,都想回到从前,却又都在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的做事,担心一个不小心,好不容易拉近的亲情,会因为一两句不注意的话,而再次破灭。
   不管怎么说,大家的心里还是向往美好的,虽然有些时候,事情的发展会向我们预料的反方面发展。
   家和万事兴,如果说在老父亲在世的时候,兄弟姐妹之间的疙瘩越拧越大,那么一旦老人告别了我们,不知道兄弟姐妹还会不会是一家人了?
   忽然就想起这样一句话:树欲静而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管老人怎么样,不管兄弟姐妹间有多少矛盾,还是要在老人在世的时候,让他能够享受到儿女们的关心和照顾才好,做儿女的别留下太多的遗憾。
   老公睁开眼睛一直望着我,良久。
   “这样看我干嘛?”我感觉到了他的目光,笑着说道。
   “还是我老婆好啊。”
   “怎么好了?给你爸缝衣服就好了?告诉你啊,其实,我看到爸这样也挺可怜的,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我给买的,这件又开线了,哪有人管呢?”
   “所以,我说还是我老婆好啊。”
   “别贫了。”
   “嗯,去吧。”
   ……
  
   或许,我和公公的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地缓和起来,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丢失的亲情还能够再次出现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之中,也或许……不管怎么说,老人习惯了养老院的生活方式,可以和同龄的老人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什么的,在这种趋于沉静中颐养天年,也为未不可。只要老人过得舒心快乐,比任何形式都强吧。
   在人世间的诸多情感之中,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牢靠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割舍的,它比爱情更长久,又比友情更贴近。
  

共 43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是描写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的,读来让人感动,作者以媳妇的身份来看待夫婿和公公的之间的那种骨肉亲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语读这样说,作为我们今人来说,更应该把赡养老人当作自己的分内之事,是人都有老的时候,这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谁都懂得,但真要履行起来,很多人都难以做到,即使勉强做到,也很难让老人满意。如果确实象作者本文里描述的那样,我深为老人感到欣慰。本文文字优美、语句流畅、抒情真挚、叙事清楚,有感染力度。欣赏问好!推荐!【军警社团编辑:陈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510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陈军        2013-05-09 16:27:04
  问好作者!欢迎赐稿军警!
回复1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3-05-10 15:02:08
  感谢您的辛苦编辑,人本善良,所以很多时候,矛盾慢慢淡化之后,善良的本性便会浮出水面了。
2 楼        文友:沈墅        2013-05-09 17:01:39
  感人动容的一篇精美之文,拜读了,谢谢作者。
沈墅
回复2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3-05-10 15:02:59
  感谢您的来访,互相学习才是。
3 楼        文友:陈军        2013-05-10 09:43:05
  祝贺作者荣获精品文!
回复3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3-05-10 15:05:45
  感谢你的再次回访,希望您能提出宝贵意见,互相学习呢。
4 楼        文友:林雨荷        2013-05-10 12:05:19
  感谢作者赐稿!亲情,美好的情感,亲情,难忘的相依。欣赏美文!问好!
林雨荷
回复4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3-05-10 15:08:38
  血浓于水的亲情才是最牢靠最重要的,也是最令人难以割舍的,它比爱情更长久,又比友情更贴近。
   问好。
5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3-05-10 15:00:07
  这篇小文,是放“五一劳动节”时,又一次享受到了“阖家团聚”而形成文字的。虽然,少了以往的和谐与欢乐。却是对于“树欲静而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了深刻的感悟和理解。【秋阳冬雪自语】
却是秋阳渐老,冬雪怒飘零。
6 楼        文友:彧儿        2013-05-10 20:05:45
  真情的文字中凝聚着作者深切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理解,拜读了!问候作者!祝创作愉快!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回复6 楼        文友:秋阳冬雪        2013-05-11 14:38:21
  感谢来访,创作愉快。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