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古老而又年轻的河

编辑推荐 古老而又年轻的河


作者:冬絮 秀才,2345.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64发表时间:2013-05-09 21:18:30
摘要:从远古走来,流过沧海桑田,带着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凝聚着辽河文明继往开来的鲜活;向未来奔去,流过生态和谐的热土,带着科学发展的硕果。

这是一条古老而又年轻的河流,她的名字叫辽河。让我们穿越时空,从昌图辽河干流之源福德店至通江口,探访她的过去和现在,倾听她的忧郁和欢欣。
   辽河,作为我国境内七大河流之一,被誉为辽宁人民世世代代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母亲河。据史料记载,辽河远古时称句骊河;汉时称大辽水;魏、唐时称辽水;五代以后称辽河。在她的上游拥有东、西两大支流。
   其一,东辽河,发源于吉林省东辽县哈达岭山脉寒葱顶子峰东南,在群山中自西向东流淌,在梨树河口和头道河口间成为吉林省和辽宁省的界河,随后北折,进入吉林省二龙山水库,出水库之后先由东南流向西北,后因受中更新世以来北向西隐伏断裂构造控制,分水岭缓缓上升而改向南流,在昌图县三江口镇大力村至平齐公路东辽河大桥间再度与吉林省双辽市隔河相望。南流至平齐铁路东辽河大桥与昌图县长发乡边界间,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谐尔苏镇隔河相望。在昌图县长发乡北部边界至福德店西东西辽河汇口处与沈阳市康平县隔河相望。
   其二,西辽河,她有南北两源,南源老哈河,发源于河北省平原县七老图山脉之光头山;北源西拉木伦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的白岔山。两河在开鲁县汇流称之为西辽河。随后沿沙丘低地自西向东流淌,至辽宁省昌图县长发乡福德店与东辽河汇合后始称为辽河。
   由于东西辽河在昌图这片土地上交汇,交汇后蜿蜒南流65公里至开原市境,成为辽河主干上游之上。因此,昌图辽河干流在整个辽河流域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而福德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屯儿,由于处在东西辽河交汇之处,遂成为远近闻名的辽河干流之源,并驰名天下。
   当年此地只有八户人家,叫冯家坨子。屯子旁边有一条驿道,南接康平,东连昌图,北通郑家屯,每天商贾车马络绎不绝。于是屯里有个名叫孙福德的生意人独具慧眼,开了一家车马店,取名“福德店”。由于生意红火,天长日久冯家坨子便被福德店这个称谓所湮没。
   从福德店下行东南八华里处,有一古庙遗址曾为包堡庙,文革期间被毁。百年前这里朝圣者众,香火缭绕。不料其间突发洪水,直向古庙袭来。有一刘姓寺真和尚临危不惧,用铁链把自己锁在前殿金佛像旁,静静坚守一天一夜。第二天拂晓,当寺真和尚从睡梦中醒来,只见洪水已冲毁后殿,绕过前殿直奔西南而去。令人惊奇的是前殿寺真和尚与金佛竟安然无恙。从此这里被誉为风水宝地,寺真和尚亦被后世传颂,名垂青史。
   从包堡古庙沿辽河干流继续南行,在后窑乡牌娄村太平山渡口,可以看到一个醒目的“辽河古渡”石刻景观。此渡口始建于辽金。百年沧桑,几经战乱,清末时逐渐兴盛。渡口当时车马云集,商贾辐周,贸易繁荣。民国时期太平山渡口就有一个“九缸十八锅,不在南山在北坡”的传说。据说缸里和锅里装的都是古钱,外面跑的是金马驹,洪水来临时可听到金马驹的嘶叫声,还有缸与锅撞击水流而发出的砰砰声。而锅和缸不在南山(太平山),在北坡(康平河岸),找不着下水摸。后来人们在渡口戏水游玩时确实捞到过不少古钱币,说明当时辽河古渡商贾贸易繁荣的景象并非虚传。
   随着蜿蜒流淌的河水继续南行,可达昌图县通江口镇,这里素有“通江晚渡”的美誉。
   通江口,距昌图县榆城古镇(今昌图县老城镇)70华里,过去曾经是昌图水运最繁荣的港口。据《昌图县志》记载,由辽河会招苏台河为一合流至此,其“船舶靡集……所产梁菽多由此运输营口,岁以数百万石计”。而每每返航之时又满载食盐,布匹,货物,以满足边外人生活之需。不难想象,当年这里水面辽阔,往来船只如梭,红霞挂落白帆,水鸟戏逐碧浪,该是何等的洋洋形胜大观耳。然而晚渡之景,还在于这里也是摆渡口岸,每当日暮,往来行旅之客争登渡船,客船在中流荡漾,夕阳在远处隐闪,蓦然回首,一切似乎尽在烟波之内。此时此刻,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把目光定格在清代通江古城之上:
   此时通江口古渡口及周边商号占地庞大,方圆约有八华里之多,大型商家有二十余户,中小买卖则不计其数,货栈,客栈,烧锅,油坊,饭馆,烟馆,大车店,戏院,书院,当铺,春院,一应俱全,常住人口达四万有余。
   当年这里的“通江狗肉”“通江口鲶鱼”“老烧锅白干”等水乡风味的饮食文化,展示了辽河通江口人的聪慧、质朴、好客和水乡文化的深邃内涵,堪称“通江口一绝”。而“广源达”、“泉胜涌”、“德兴广”、“广昌益”等老字号也印证了通江口古城当年的兴盛和繁荣。
   在诸多商号中位居老大的当属山西乔家的“广源达”,占地150余亩,大门楼仿山海关式样建造,高达十余米,方圆几十里举目可见。在古城的鼎盛之时,老街商铺林立,商贾云集,客流如织。但随着近代辽河水运的衰落,历经沧桑之变,如今除能见到个别晚清遗存建筑外,老街绝大部分古迹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尘里,后人只能通过老人的描述和史料记载凭吊过去,缅怀那段令后世子孙引以自豪的历史。
   当我们从辽河干流之源,经过包堡庙、辽河古渡、通江晚渡到通江古城,穿越时空隧道返回到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间的母亲河畔,她的不堪负重的现状令我们震颤而又惊愕。
   长期以来,辽河流域的一些乡村和企业片面强调发展经济,看重局部利益,对辽河进行过度开发,使母亲河的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用水缺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管理缺位,以乱占、乱建、乱挖、乱采、乱恳、乱牧、乱排为标志的“七乱”随处可见。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酱油色的河水散发着刺鼻的“六六粉”气味,鱼虾绝迹,飞鸟无踪。河道严重缺水,曾经的滔滔大河变成了浅浅溪流,个别时段出现断流。对河滩地的过度开发耕种,使植被覆盖率降低到13.7%,每遇大风肆虐,风沙弥漫在大河上下,满眼全是风沙,令人不寒而栗。沿河村庄出现风口剥地,沙涛覆地,风沙於墙,沙丘封门的景象,令人苦不堪言。
   遍体鳞伤、不堪重负的母亲河发出痛苦的呻吟和呼唤:
   “救救我吧,让我休养生息,恢复生态,重现生机!”“归来吧,我的碧水绿岸,蒲芦湿地,飞鸟虫鱼!”
   对此,昌图福德店河套的老百姓感同身受:“我们的母亲河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时候了”!
   就在母亲河的痛苦呻吟和深沉的呼唤声中,人们已经意识到辽河治理保护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辽河不治,辽宁不兴;辽河不清,辽宁难兴”!
   早在二OO六年辽宁就把辽河作为重点整治的河流。但是,由于受到“多重治水,分段管理,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模式和体制、机制的制约,母亲河的治理保护仍然任重道远,举步维艰。
   母亲河,幸运的河,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设生态辽河的春风从她的干流之源拂过……
   公元二00八年十二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亲临辽宁视察,对治理和保护辽河提出殷切希望。他语重心长地说:
   “近年来辽宁在集中整治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但辽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仍超过生态警戒线,要继续加大治理力度,使这条辽宁的母亲河早日恢复生机。”
   随后,辽宁省委、省政府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举全省之力打响了辽河治理保护的攻坚战。
   到二00九年,辽河干流就全部消灭了超五类水质,提前实现了省政府确定的“三年内实现辽河干流全部消灭五类水质”的目标。
   为了巩固辽河干流的治理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借鉴欧洲莱茵河“一条河由一个机构管理”的先进经验,对辽河管理实行“划区设局”新体制,从根本上改变由多部门共同管理传统模式,使辽河治理工作由过去的“多龙治水,分段管理,条块分割”转变为“统筹规划,集中治理,全面保护”的新模式。这是母亲河之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辽河流域开展了全方位的生态治理、生态恢复、生态保护,一条绿色的生态廊道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母亲河,年轻的河,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恢复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前面,是一条充满希望的生态之河,幸福之河。母亲河,古老的河,她流过沧海桑田,带着许多美丽神奇的传说,母亲河,年轻的河,她流过生态和谐的沃土,带着科学发展的硕果。见证了辽河儿女的埋头苦干,坚定执着,使可爱的母亲河变得年轻,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让我们从辽河主干流之源,流连在辽河吟石刻碑下,这是省委书记王珉二0一一年视察辽河后写下的宏篇巨赋。这是对古老而又年轻辽河文明的深刻诠释和高度概括,彰显了亘古千秋的辽河精神和博大精深的辽河文化内涵。
   让我们怀着辽河精神的澎湃之情登上观河台,眺望恢复生机变得更加年轻的母亲河,她像一条蜿蜒南流的玉带翩翩起舞,流过太平山古渡,流过通江晚渡直到通江古城,从过去流到现在,从昨天流到今天,她历经了怎样的沧桑巨变,只有母亲河清楚,只有守护她的辽河优秀儿女知晓。
   让我们徜徉在福德店生态示范区内,徜徉在长发三合自然封育实验区里,行进在辽河昌图保护区中,登上37公里防洪大堤放眼瞭望,在这7万亩的保护区内,已实现退耕换草6.3万亩,形成湿地3000亩,保护区内已改变以往土地沙化严重,水质浑浊污染的生态环境。植被由13.7%恢复到90%以上,保护区内动物植物种类明显增多,生物多样性结构初步形成。
   辽河干流水质消灭了五类水体,保持了四类水体,部分时段达到了三类水体。
   我们一路所见所闻,为母亲河的今天而欢欣鼓舞。沿着向南延伸的封闭围栏,让我们在长达73公里的管理路上看辽河:
   辽河沿岸实施生态自然封育的滩地草原蒿草茂密,广阔无边;野芹菜、蒲公英、老翦草自由生长;野鸡、鹌鹑在荒草中藏匿做窝;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相得益彰;水边芦苇、香蒲、三楞草、野生水草成为母亲河天然净水屏障,水中鲶鱼、鲤鱼和黑鱼驰游碧波;水面野鸭戏水,草鹭觅食,白鹭飞天,猎隼翱翔;成群的喜鹊在树枝上喳喳欢唱。
   整个保护区实现了有坝蓄水,有路通车,草木葱郁,水质净化,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景象。
   简直难以令人置信,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母亲河竟恢复了如此年轻,如此充满生机活力的模样。

共 40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我国境内七大河流之一的辽河,有东辽河和西辽河两条支流,福德店则成为远近闻名的辽河干流之源,顺流而下,经过包堡庙、辽河古渡、通江晚渡到通江古城。一条美丽而悠久的河流,却在盲目的工业化和过度开发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源被污染和严重枯竭。所幸当地政府终于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设立生态保护区域,遏制破坏水资源环境的行为,还辽河蓝天碧水,还人们生态家园!问好,祝福!推荐!【编辑:姜光丽】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姜光丽        2013-05-09 21:21:04
  治理水污染,还两岸生灵健康美好的新生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